教育系统工程
教育系统工程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1年内共计114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954789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党建、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管理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管理研究会2008年年会暨大学经营国际论坛等;教育系统工程的相关文献由121位作者贡献,包括孙绍荣、陈敬良、刘子杰等。
教育系统工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954789篇
占比:100.00%
总计:3954903篇
教育系统工程
-研究学者
- 孙绍荣
- 陈敬良
- 刘子杰
- 尹爱颖
- 张成
- 李文霞
- 李鸿义
- 武振奎
- 董武
- 丁建军
- 严加红
- 伍格荣
- 何平
- 冯厚植
- 冯晓霞
- 刘敏学
- 刘治勇
- 刘玉梅
- 刘红春
- 包国庆
- 叶开明
- 吕能贤
- 吕金芝
- 周学东
- 周新勇
- 唐科雄
- 孙凌
- 孙洪霞
- 安文铸
- 宗利永
- 廉洁
- 廖志刚
- 张健
- 张卫凯
- 张新
- 张玉清
- 张玉萍
- 张维
- 张美玲子
- 张谷如
- 彭绍东
- 徐枞巍
- 文秋林
- 易洁儿
- 朱艳红
- 李先逵
- 李克东
- 李坚评
- 李奎文
- 李德才
-
-
朱艳红
-
-
摘要:
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好下一代,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校虽然能为孩子的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但家庭教育以其自身的功能和价值,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是人一生中教育的起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我们要用农民看待泥土的目光来对待家庭教育,使之发挥其自身的潜在功能。
-
-
陈翠叶
-
-
摘要:
教育是"影响"的事业,是"渗透"的事业,是"熏陶"的事业。教育是静静的陪伴,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是教师和家长、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思想观念和行为上存在着误区,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
-
韩梅;
王凯
-
-
摘要:
聋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水平.本文使用线性回归模型通过人才的供给与需求状况来对聋人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优化分析,采用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聋人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基于帕累托模型对聋人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优化评价,并提出优化聋人高等教育结构的对策建议.
-
-
李相华;
龚廷超
-
-
摘要:
本文从专业人才需求出发,经过岗位分析,进行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之后论述了建筑行业内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实践表明课程体系、实训环境、教学团队三个方面的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
-
-
-
严加红
-
-
摘要:
学术创新需要研究者具备问题意识, 但基础则是要倡导批判性思维. 从历史渊源和现实发展角度来讲, 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大教育, 与社会大系统存在密切的关联. 分析与研究教育的相关问题, 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大系统的构建与运行规律, 运用系统的观点看待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困惑与问题, 由此提出创新大教育系统构建的研究命题. 本文概括性地阐述了教育本质的渊源、 教育认识的发展、 应试教育的局限、 素质教育的困惑等方面的问题, 并进一步地指出, 现代教育科学存在大教育、 开放思维和系统工程 "三大" 宏观基础, 需要发展和提出学力社会的教育理念, 力促社会教育系统的整合与完善, 创新大教育系统构建, 从而形成教育改革开放和社会系统发展的新局面.
-
-
冯晓霞
-
-
摘要:
教育系统工程是以教育科学为基础理论,采用现代系统的方法及原理对教育领域的各种事务进行研究的一种学科,教育系统工程的特点是可以将研究的事务看成一个系统,将事务的组成当成系统的组成元素,用系统的思维分析各种组成元素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出能促进系统发展的方法.本文从教育系统工程视角下,分析了空中乘务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及策略.
-
-
-
-
孙绍荣;
焦玥;
宗利永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管理研究会2008年年会暨大学经营国际论坛》
| 2008年
-
摘要:
教育系统工程是利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教育问题而形成的交叉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研究领域.它特别适合于高等教育等复杂大系统结构优化的研究,并且能够提高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其主要特色是运用数学模型方法进行分析;其主要作用就是预测社会需求,超前调整教育结构,等等.最后在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优化的驱动机制的研究中,提出了五个驱动力和三个热点表现的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