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政策执行偏差

政策执行偏差

政策执行偏差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8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农业经济、政治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4489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湖北行政学院学报、宁夏党校学报、四川行政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香港中医学会、教育研究基金会2017国际针灸高峰论坛、第九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等;政策执行偏差的相关文献由11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亚荣、吴开明、吴闫等。

政策执行偏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4489 占比:99.85%

总计:54570篇

政策执行偏差—发文趋势图

政策执行偏差

-研究学者

  • 刘亚荣
  • 吴开明
  • 吴闫
  • 姚翔
  • 彭忠益
  • 李晗
  • 陈杨剑
  • 丁燕敏
  • 丁瑞芳
  • 付昌奎1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肖滨; 卜熙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与扶持力度空前加强,中小企业政策成效日趋彰显。然而,一些地方中小企业政策结果的偏差影响了中小企业扶持效果的整体提升。已有研究忽略了政策监督对政策绩效的重大影响。本文以南方某市A区中小企业政策绩效监督实践为例,呈现政策执行者如何找到避责空间实施避责策略,以致政策监督走向形式化的过程。政策执行者面对的问责压力具有结构化特征:外部监督、同级监督、上级监督分别指向发现问题、定性成因、责任处分。借助垄断情境信息的优势,政策执行者利用引导、模糊、合法化等策略,精准缓解了相应的问责压力,但也导致纠偏机制出现失灵、政策偏差未能得到遏止的非预期后果。
    • 李洁; 李旭; 张小廷
    • 摘要: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已成为学前教育的顽疾,政府多次出台相关政策进行专项治理,但成效有限。幼儿园“小学化”治理政策在执行过程涉及多个利益方,因此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应对这一问题具有很强的契合性。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分别是政府部门、幼儿园、家长、小学一年教师及媒体与社会公众等。通过访谈并结合文本分析得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结合利益诉求分析出政府部门与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幼儿园与家长、家长与政府部门、家长与小学一年级教师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据此,提出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观;幼儿园及小学应积极与家长配合,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宣传正确的育儿知识;扩大普惠性幼儿园的覆盖率等改善策略。
    • 余晖; 黄怡
    • 摘要: 中小学生减负是“双减”政策的核心目标,减负政策在县域层面存在执行偏差,而破解政策执行偏差的一个突破口在于协调利益相关者间的博弈。基于对中部某县的典型个案研究,通过856份问卷和30份访谈调查发现: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在“双减”政策实施后有所减轻,但在书面作业量、考试次数、睡眠时间保障、家庭自主作业等方面存在执行偏差,课业负担总量并未得到根本性缓解。其成因包括:利益相关者间政策认同未统一,评价标准不一致,利益诉求未满足,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不连贯。为有效达成“双减”政策目标,应从评价体系、利益诉求和“目标-手段”等三方面入手,合理协调政策利益相关者间的博弈。
    • 黄博函; 岳经纶
    • 摘要: 在政府部门因级别、权力、资源等而呈现出部门分野的现实情境下,部门差异对政策执行及其结果有着重要影响。以往关于政策执行偏差的研究没有对部门差异性给予足够的关注,缺乏对不同类型部门政策执行方式和策略的深入分析。社保卡发行是一项在多层级、跨部门体制情境中进行的长期性工作,过程中出现了执行部门只关注社保卡发卡量而忽视社保卡功能应用的明显偏差。为了解释社保卡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多重逻辑,以Y市为案例进行定性研究,建立了一个由组织身份、组织内部关系和组织外部技术环境所构成的分析框架。该框架为揭示部门差异性如何导致执行偏差提供了有效的解释路径,丰富了我国政策执行偏差研究的理论视角。
    • 王清
    • 摘要: 地方政府为何会出现政策执行偏差呢?已有研究从压力论和激励论两个方面分析强压力和强激励导致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弱压力和弱激励导致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偏差,这为我们理解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但是,为何一项国家三令五申重视和强调的政策难以落地呢?压力理论和激励理论忽略了国家内部的组织结构以及该组织结构对压力与激励的影响.国家组织内部呈现模糊的属地化管理的实然特征.模糊的属地化管理导致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偏差,形成压力和激励无效传导机制.S市流动人口服务供给的个案研究,验证了模糊的属地化管理导致政策执行偏差的机制.该机制的理论贡献在于,在压力论和激励论的基础上提出压力和激励的传导过程,建构"模糊的属地化管理导致压力和激励无效传导"的理论框架,为政策执行偏差提供另外一种解释.
    • 冯莹莹; 郑施
    • 摘要: 为了有效解决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学的问题,绍兴市于2005年实行"入学绿卡"制度.围绕政府的这项创新政策,该文通过对绍兴市政策文本、教育部门的访谈以及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与反思绍兴市在入学门槛设置层面的制度创新经验.研究发现:绿卡入学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建立公开透明的入学机制,维护教育公平;有助于城市吸纳高质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但这项政策也存在以量换质、以教控人、差别对待等问题.
    • 颜克高; 唐婷
    • 摘要: "三社联动"作为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得到普遍推广,但其实施效果不甚理想.基于政策执行偏差的整合性分析框架,结合东、中、西部地区10个典型社区的实地调研资料,本研究发现:"三社联动"的政策执行普遍存在曲解联动、替换联动、形式联动及抗拒联动等偏差行为,形成了"三社联动"的名实分离现象,而联动主体的能力限制与利益冲突、专项政策缺失与政策碎片化、经费短缺与人力瓶颈,以及复杂多元的政策执行环境等则是执行偏差的背后成因.
    • 张鸿燕
    • 摘要: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迅速发展,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习总书记曾经深切地指出:“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 我们党领导的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大创举。”本文通过政策过程和志愿失灵理论分析,以大学生 志愿服务政策执行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政策执行偏差背后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达到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 落实和发展。
    • 王福涛; 段子威; 谢媛媛
    • 摘要: 在政治动员模式下,决策机构往往采用政治权威传导政治压力弥补政策资源不足,该替代作用能否奏效直接影响政策执行效度.以G省欠发达地区人民调解政策执行为案例,探讨政治权威的替代作用对政策执行效度的影响.研究发现,G省以政治动员模式执行人民调解政策,在欠发达地区并未摆脱政策资源不足的困境,政治权威对政策资源投入的替代作用并未显现.以政治权威与政策资源为维度构建政策执行分析模型,探析原因,进而提出政治动员模式下提升政策执行效度关键在于加强政策目标细化过程管理、合理设定转移支付资金配套比例、优化政策执行方式.
    • 李帅
    • 摘要: 公共政策研究涉及的时间因素主要集中于政策过程阶段、政策周期等宏观层面。本文基于微观的时间视角,观察作为基层政府的乡镇政府时限型政策执行问题,发现政治势压、时间限制、政策数量增加这3个因素导致了狭管效应,使得基层政府时限型政策执行出现问题。政府需从这3个方面入手才能有效解决问题,进而更好地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促进基层治理水平提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