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政策过程

政策过程

政策过程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62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政治理论、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75223篇;相关期刊404种,包括甘肃行政学院学报、云南行政学院学报、复旦政治学评论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北京大学2012政治学行政学博士论坛暨国家的治理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社会变革中教育研究的使命”国际学术研讨会、2016年中国科技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年会(COINFO2016)等;政策过程的相关文献由74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东杰、向玉琼、周望等。

政策过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2 占比:0.8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5223 占比:99.17%

总计:75849篇

政策过程—发文趋势图

政策过程

-研究学者

  • 刘东杰
  • 向玉琼
  • 周望
  • 张海柱
  • 何华兵
  • 朱旭峰
  • 李强彬
  • 王礼鑫
  • 马润凡
  • 刘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天柱
    • 摘要: 政策过程民主化是我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要着力点。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参与中国公共政策全过程,包括利益输入、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监督等环节,其作用和影响形式不一、程度不同。本文以实证的、动态的方法系统考察和分析了民主党派在我国政策过程各个环节发挥作用的制度优势、运行机制、实现形式和功能价值,认为民主党派在政策过程中的制度定位是参与性政策主体,行为特点是“协商不决策、议政不行政、立论不立法”,重点环节和作用是决策方案协商过程中的建言献策以及对整个政策过程的监督和信息反馈--目前前者的作用发挥相对比较充分,后者在未来应有提升空间。
    • 倪源; 王仁文; 高亮
    • 摘要: 对政策过程理论以及国内外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对农业政策进行评述,对其运行过程进行解析,最后结合上述分析研究农业知识产权绿色发展政策导向,提出在"前、中、后"三段嵌入"绿色创新""绿色审查"和"绿色推广"的农业知识产权政策发展思路。
    • 黄天柱; 邱志烽
    • 摘要: 我国对民主党派参与政策过程的权利和行为的保障规范,以软法规范为主。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国家法、党内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人民政协章程及规范性文件、民主党派章程及规范性文件四种形式,这共同构成了民主党派参与政策过程的法理基础与规范依据。以软法标准衡量,民主党派参与政策过程已经具备一套较为系统和成熟的规则体系。但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大趋势下,如何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法治化发展,仍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不断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 魏丽
    • 摘要: [目的/意义]在复杂的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知名智库成长为参与全球治理的有效主体。布鲁金斯学会作为全球最负盛名的智库之一,其政策参与过程体现了国际知名智库参与全球治理的机制,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参与全球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构建政策过程的“场域论”与“阶段论”框架,展示智库在不同场域中如何把握“话语”要素,分析了以布鲁金斯学会为代表的国际知名智库在“设置议程-引领讨论-设计政策-评估政策”的过程中如何影响政府决策,产出怎样的政策产品和知识产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在政策过程的场域转换中,布鲁金斯学会通过设置特定议题、引导大众讨论、参与听证会、提交研究报告、提供决策产品以及特殊的“旋转门”机制等方式影响决策,体现了智库在参与全球治理的政策过程中的多元路径和多维影响。这启发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既要博采众长,又要立足本国国情,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特色的治理参与路径。
    • 晏齐宏
    • 摘要: 网络舆论中的情感表达不仅具有个体性,更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性。不同群体基于社会位置在特定情境下表达对特定议题的情感,由此情感表达也呈现出分层特征。从情感社会性角度,提出“情感资源论”和“情感控制论”两种理论视角,以阐释网络舆论中情感表达在不同社会位置群体中是如何呈现的。具体以2018年个税改革的微博表达为例,以能够反映情感种类丰富程度和分布程度的“情感宽度”为测量指标。研究发现,网络舆论中具有明显的情感分层特征,在各个政策阶段情感表达状态并不一样。同时,网络社会位置在多数情境下具有更强的情感分层特征,这主要是由于较高社会位置用户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将现实资源转化为网络资本。这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情感资源理论。相比之下,网络仅仅为较低社会位置用户提供了表达空间,实质性的资源转化能力有待开发。同时,在政策确定期和执行期,人们会因社会位置、期望、满足、归因等而表现出明显的情感色彩,说明了情感控制理论的有效性。
    • 胡天宇
    • 摘要: 政府议事协调机构是中国政府政策过程中较为特殊的组织模式。本文从制度变迁与组织理论的双重视角剖析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的运行机制与现实困境,试图提出重构议事协调机制的路径选择。研究发现,议事协调机构是长期稳定存在于中国政府机构体系中的一个弹性要素,经历了部门代管、部门内设、合并设立的不同阶段,其运行机制呈现出权威式决策与科层式督导的特点。在实际运作中,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存在着“进出”机制缺乏、监督机制匮乏和治理方式疲乏的困境,可能的重构路径是将职能聚焦于决策阶段、强化监督与问责制度、打造松散耦合的组织结构。
    • 柏必成
    • 摘要: 智库影响力测量的难度来自五个方面:一是智库对各类政策主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二是有些政策决策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参与者的多样性,三是智库的部分介入行为不具有公开性,四是政策运行过程存在一定的不透明性,五是智库的影响作用对象具有复杂性。对智库影响力测量的难度在一定意义上启示人们要走一条务实稳健的智库建设之路。
    • 尹新珍
    • 摘要: 营利性民办大学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项重大政策变动。基于多源流分析的修正框架,从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对我国营利性民办大学政策的产生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在市场和私有化力量辐射下的诸多挑战背景下,对于民办大学的发展政策建议存在市场取向和政府取向间的摇摆和整合,并在聚焦民办大学规范发展的核心理念下开启了我国营利性民办大学的“政策之窗”。未来为进一步提升营利性民办大学政策治理能力,政府需密切关注问题源流,找准营利性民办大学政策完善的关键;应多方吸纳政策建言,关注营利性民办大学政策的多元需求;地方融入政治源流,积极探索营利性民办大学良治之策。
    • 周明星; 王子成; 刘慧婷
    • 摘要: 为全面发挥安全生产政策对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作用,基于间断均衡模型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安全生产政策变迁过程,并提出将其划分为3个均衡期和2个间断期。研究结果表明:在政策目标的转换下,我国安全生产政策变迁先后历经“生产安全”、“安全发展”与“总体安全”3个阶段的深刻调整。决策主体注意力分配、焦点事件持续冲击与地方政府创新供给利用改变政策场域而影响安全生产政策变迁,分别呈现“原动力”、“驱动力”与“拉动力”的作用机制,具有典型的中国情境。研究结果可为廓清中国安全生产政策变迁机制提供理论思考。
    • 赵军锋; 李源; 储东升
    • 摘要: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智库是破解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重要智力担当。研究从政策过程视角切入,以系统论为支撑,在理论层面明确了高校智库在公共政策过程四个阶段的角色定位,即社会问题的收集者、科学决策的参与者、社会监督的合作者、政策效果的评估者。在公共政策实践层面,结合江苏省高校智库案例剖析了目前高校智库存在的发展困境。高校智库建设的着力点要落在完善工作机制、加快信息化进程、加深主体互动、健全评估指标体系等方面,以推进高校智库的高质量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