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政治运动

政治运动

政治运动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1年内共计143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文学、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5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98644篇;相关期刊711种,包括前线、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炎黄春秋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十一届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论坛、“中西史学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学术研讨会等;政治运动的相关文献由1318位作者贡献,包括邵燕祥、方成、柳萌等。

政治运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5 占比:1.42%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8644 占比:98.57%

总计:100079篇

政治运动—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石
    • 摘要: 平等主义政治哲学的兴起是当代政治理论界的重大事件。这一思想流派不仅在政治理论界贡献了种类繁多的平等理论,带动了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公共政策等相关领域的平等主义研究,而且还在政治现实中推动了政治制度和政策的一系列改革,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激发了各种弱势群体和少数族群争取平等对待的政治运动
    • 于磊
    • 摘要: 在1956年前后北京对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政府无法将小商小贩全盘包下,很多实际上仍自负盈亏的小商小贩存留下来,成为处在总体上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中的计划外、非公有因素。在此前后,大体按照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一种差等秩序在意识形态宣传和实际利益分配等层面被构建起来。而在这样一种总体上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内部,尚未被社会主义改造的计划外、非公有因素与占主流的计划内、公有制因素也就产生了张力。这种张力的表现之一是,与资本主义有潜在关系的小商小贩不断冲击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差等秩序,社会主义国家则为防止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崩塌而加强对小商小贩的管控和改造。在不同形势下,产生张力的双方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状态,北京对小商小贩的政策也呈现出宽严之间的转变。
    • 于磊
    • 摘要: 在1956年前后北京对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政府无法将小商小贩全盘包下,很多实际上仍自负盈亏的小商小贩存留下来,成为处在总体上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中的计划外、非公有因素.在此前后,大体按照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一种差等秩序在意识形态宣传和实际利益分配等层面被构建起来.而在这样一种总体上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内部,尚未被社会主义改造的计划外、非公有因素与占主流的计划内、公有制因素也就产生了张力.这种张力的表现之一是,与资本主义有潜在关系的小商小贩不断冲击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差等秩序,社会主义国家则为防止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崩塌而加强对小商小贩的管控和改造.在不同形势下,产生张力的双方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状态,北京对小商小贩的政策也呈现出宽严之间的转变.
    • 王蓉
    • 摘要: 何顿新作《幸福街》,以湘南乡镇两代人的人生轨迹为线索,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近60年的社会历史变迁,叙述了各种人物的不同人生命运.作品中的人物,不论是面对时代环境的无法自主、随波逐流,还是不甘沉沦、努力前行,都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政治运动、经济条件等对人性善恶与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小说通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纡徐平和地反映出特定时代的荒谬与错乱,意味隽永.
    • 田盛松12
    • 摘要: 田盛松在他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亲历了于漪老师的教诲。田盛松进中学时是“文革”末期,社会上正大搞“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案风”等政治运动,“读书无用”的思想笼罩家庭与学校。
    • 于慧芬
    • 摘要: “历史之于我们只能是一种‘书写’,一种获特赦或恩准的‘记录’与书写。历史永远在‘历史’之外。”戴锦华:《犹在镜中》,第53页,北京,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反思文学中对苦难的书写多数是以亲历者和见证者的纪实姿态在新时期创作的虚构性文本。在50至70年代的政治运动中流放乡野,新时期重归文坛的知识分子,苦难书写与苦难发生二者在意识形态环境之间的巨大裂隙,在为苦难加冕的叙述中得到弥合与修补。
    • 刘婵君; 李明德; 王威力
    • 摘要: [目的/意义] 通过梳理当前社交媒体政治传播国际研究的相关议题﹑研究热点﹑关键结论与主要特征,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经验参考并指明未来方向,推动我国社交媒体政治传播理论构建与实践进程.[方法/过程] 通过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数据﹑查阅期刊收录情况﹑下载全文和人工阅读摘要几个阶段,共获取112篇探讨社交媒体政治传播的国际文献.进而采用文献研究法,以议题分类的方式对112篇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与述评.[结果/结论] 社交媒体使用对日常政治参与﹑竞选投票以及社会运动的影响是社交媒体政治传播国际研究中讨论最多的三类议题,相关内容涉及社交媒体使用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效果﹑社交媒体对竞选投票的预测作用与情感动员﹑社交媒体在社会运动中的作用方式与历史流变.国际上对于社交媒体政治效果的评价长期呈现出二元对立态势.未来研究应当充分发挥多种研究方法搭配使用的合力优势,注重多平台对比分析,并突破社交媒体政治影响的两方争论,将关注点放在如何发挥社交媒体在政治进程中的正向功能上.%[Purpose/Significanc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empirical reference and specify the direction for the China's fu-ture social media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related research by classifying the relevant topics,research hotspots,main findings and main fea-tures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social media politics.Meanwhile,this research can als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China's social media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eory.[Method/process] By retrieving data from 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searching Journal level,downloading full text and reading summary,a total of 109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on social media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were ob-tained.And then the researchers used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to classify,summarise and comment on the 109 literature by topics. [Result/Conclusion] 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use on day-to-da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the impact on the election and the impact on social movements are the three most discussed topics in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f social media political communication.The related con-tent involv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fluencing effects of social media use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the predictive function and emo-tional mobilisation of social media in campaign voting,and the function and historical change of social media in social movement.Interna-tional evaluation of the political effects of social media has long shown a dual opposition.Th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 of the coordinate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research methods,focusing on multi-platform comparative analysis,and breaking through the two sides debate on social media political impact.On this basis,th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how to play the positive function of social media in the political process.
    • 郭金海
    • 摘要: 严敦杰早年专职会计工作,业余研究科学史.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与抉择,1956年走上职业科学史研究道路.他曾参与创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前身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起草该室筹建方案与该室工作和全国科学史研究工作十年发展纲要,较长时间推动着该室与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事业的发展.但他在这条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文革"结束前频繁遭受政治运动的冲击,学术研究工作和身体均受到影响.本文还原严敦杰走上职业科学史研究道路的原因和过程,论述他对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的创建与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政治运动对他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