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摇篮曲

摇篮曲

摇篮曲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334篇,主要集中在音乐、中国文学、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2616篇;相关期刊236种,包括父母必读、早期教育(教师版)、教育导刊(上半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高等学校理论作曲课程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等;摇篮曲的相关文献由338位作者贡献,包括焦杰洁、金浪、冰洁等。

摇篮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2 占比:2.5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616 占比:97.43%

总计:12949篇

摇篮曲—发文趋势图

摇篮曲

-研究学者

  • 焦杰洁
  • 金浪
  • 冰洁
  • 许卓娅
  • 储军伟
  • 吴炳南
  • 孙嘉翼
  • 李星寰
  • 李玉娜
  • 李鹏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汪毅恒
    • 摘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一首歌。“专属歌曲”?对!就是能时常在你耳畔响起的那首歌!小时候,有一首歌经常伴我进入甜蜜的梦乡。它并不是什么世界名曲,而是妈妈“创作”的一首摇篮曲。在我烦躁不安,不肯入睡的时候,耳边就会响起妈妈温柔的声音:“小宝宝,睡觉觉……”听到这歌声,我会渐渐停止哭闹,恢复平静,安然地进入梦乡。这首摇篮曲,一直伴随着我,直到现在仍然让我感到心安。
    • 李星寰
    • 摘要: 本文以“艺境”作为切入点,从音乐境界、文学境界和艺术境界三个层面出发,对浪漫主义时期欧洲音乐中,以舒伯特为代表的奥地利《摇篮曲》和以勃拉姆斯为代表的德国《摇篮曲》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其“艺境”之奥秘。
    • 杨栀
    • 摘要: 是谁在夏夜唱着摇篮曲,把星星们哄睡?夏天的夜晚,是谁在悄悄地唱着摇篮曲?宝宝,快带上爸爸妈妈,一起出门找一找吧!草丛里,蟋蟀和蝈蝈正在比赛,你唱一句,我唱一句,歌声不停歇。树林里有吱吱吱的蝉鸣,却看不到蝉在哪里。树干上,有一只蝉宝宝悄悄地爬上了树,正在蜕变。
    • 孙鑫
    • 摘要: 俄罗斯艺术歌曲是世界音乐史上的宝贵财富,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简要总结俄罗斯艺术歌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对当前俄罗斯艺术歌曲中的风格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民族性和浪漫性是其中最典型的特征,并以《夜莺》和《摇篮曲》为例,简要概述艺术歌曲的演唱个性与技巧,最后从演唱研究中得出启示,即情感是演唱的灵魂,展现神韵是演唱的境界,掌控声韵是演唱的要求。
    • 李琨
    • 摘要: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是人们用来安抚儿童入睡时所唱的儿歌。随着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它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本文以时间轴为序,重点分析摇篮曲在发展过程中情感表达、表现形式上的演变,进而为其艺术探索之路提供一些思考。
    • 东郭冰冰; 恒兰(图)
    • 摘要: 月亮奶奶喜欢晚上出来,天空越晴朗,她的目光越明亮。在月亮奶奶明亮的目光里,星星们调皮地眨着眼睛,“咯咯”笑着,一点儿都不困。池塘里的青蛙们“呱呱呱”一声接一声,高腔大嗓,不停不歇。草丛里的蛐蛐儿们“吱吱吱”一曲接一曲,此起彼伏,没完没了。大家都不睡觉,发出各种声音,让城市里的孩子们无法入睡。
    • 王静
    • 摘要: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出发,拓展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其在学习音乐时有良好的情感体验。一、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很多学生在学习音乐时都感觉无趣、枯燥,尤其是欣赏课上,不少人昏昏欲睡。教师可以从创设情境入手,实现“以情促学”的教学目标。比如在《摇篮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扮演妈妈的角色,温柔地跟学生说:“宝贝,在妈妈的歌声中进入梦乡吧。”
    • 王星蕾; 陈晓丽(指导)
    • 摘要: 我是松塔里的一粒松子,原本栖息在茂盛的松林里。然而,我的命运却被一只小松鼠改变了。那天,挂在树梢上的我一边摇来摆去荡秋千,一边惬意地倾听风婆婆的摇篮曲。突然,一只翘着毛茸茸的大尾巴的小松鼠,欢快地跳到我面前。我在层层叠叠的棕色塔楼里,窥视到那张萌萌的小脸,那对闪着灵光的小眼睛以及冲我张开的馋嘴巴。我预感到生命将要结束,却没想到我滑溜溜的身体救了自己。
    • 唐宏兵
    • 摘要: 本文主要以简单分析世界上最著名的、最广为流传的三首摇篮曲的创作风格和音乐特点为主,将三首摇篮曲进行对比,并且在演唱时,演唱者该如何去突出摇篮曲的风格特点。这三首摇篮曲的作者分别是:奥地利浪漫主义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奥地利古典主义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和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演唱摇篮曲的时候,拓宽一些有关摇篮曲的知识。
    • 吴锋; 孙爱蓉
    • 摘要: “听了《摇篮曲》之后,你认为这是一首什么性质的歌曲?”“是哄小宝宝睡觉时唱的歌曲!”“大家再听一遍,讨论一下,这首歌曲写了什么?”“歌曲用轻柔的声音表现夜晚的宁静,我们小组认为,它是一首轻柔的催眠曲。”“我们小组认为,它采用了分节歌的形式,每段歌词用同样的旋律来演唱,表现出曲调平静和平稳的特点,使夜晚变得更加宁静和美好,应该是抒情类歌曲”“同学们各抒己见,但都有自己真实的理解和体会,老师认为,《摇篮曲》不仅是哄小宝宝睡觉的抒情歌曲或催眠曲,还可以是抒情的声乐曲和器乐曲,为什么呢?请闭上眼睛,听老师重新弹奏,结合前面的理解,再感受一遍。”这是第二届湖北教育“教研名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音乐教师刘玉琦讲授四年级《摇篮曲》时的教学场景,它充分表现了刘老师的“开放·对话”式音乐教学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