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短笛》
《牧童短笛》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0篇,主要集中在音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旅游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篇、专利文献5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琴童、北方音乐、大舞台等;
《牧童短笛》的相关文献由11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菁菁、戴毅杰、李艳丽等。
《牧童短笛》
-研究学者
- 刘菁菁
- 戴毅杰
- 李艳丽
- 杨靖
- 林梅
- 潘阳
- 陈媛媛
- 骆朝勋
- 丛琪
- 严农
- 于巧琳
- 于淼
- 冯健
- 冯少华
- 刘剑锋
- 刘婕
- 刘海峰
- 刘若竹
- 华茂
- 史春明
- 叶林
- 吕华
- 吕淑新
- 吴海华
- 吴雪蕾
- 周丽娜
- 周琳
- 周诗淇
- 周诗淇1
- 周铭孙
- 周黎藜
- 姜金富
- 孙灿若
- 孙舜华
- 季丽霞1
- 宋林涓
- 巩成国
- 康红英
- 张小玲
- 张晓红
- 张瑞蓉
- 张雄
- 徐敏1
- 徐玲
- 徐科锐
- 春秋
- 曹丽君
- 朱宏业
- 李婷
- 李庆明
-
-
陈静;
穆子璇
-
-
摘要:
现如今,我国的钢琴作品相对成熟了很多,在钢琴艺术家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中国不少经典的钢琴作品得到了更多大众的喜爱。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与作品内涵的民族文化和创作特色密切相关。以贺绿汀先生的《牧童短笛》为例,这是一部凸显近代钢琴音乐五声性复调民族化特征的代表作品,不但借鉴了西方音乐的演奏技巧,还将民族特色渗透其中,形成了独具民族艺术特征的钢琴声部结构,对我国钢琴音乐进步的影响意义重大。
-
-
王莎莎;
胡榕;
杨莉莉
-
-
摘要:
作曲家在接受了钢琴这种纯正的西方乐器后,经过中国本土化的改造,使中国钢琴音乐成为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表现东方音乐文化风骨和面貌的音乐种类。本文以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钢琴音乐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该阶段钢琴音乐的发展状况,并以贺绿汀的《牧童短笛》为例,探索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性。
-
-
王柏然
-
-
摘要:
《牧童短笛》作为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在中国钢琴曲界具有重要地位,它代表了我国近代钢琴创作上一个创造性的典范,是一首具有东方意蕴的经典钢琴曲。本文对《牧童短笛》钢琴曲进行分析,介绍其诞生背景和创作特点,研究其音乐结构、和声和复调等,以更加明确这一钢琴曲的价值,更好地理解和赏析作品。
-
-
魏启双
-
-
摘要:
作曲家贺绿汀(1922—),我国著名作曲家,创作有歌曲《清流》《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等。 早年入上海国立音乐院(后更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学习。毕业后从事音乐创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音乐家协 会主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等职。其作曲坚持民族化艺术风格与艺术特色,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勇于创新, 充分吸收西方音乐的精髓,形成博大精深的艺术特色。
-
-
孙舜华
-
-
摘要:
从互文性视域对贺绿汀的钢琴作品《牧童短笛》进行解读,会发现钢琴作品中的"牧童、笛声"(音响文本)与古诗词的"牧童、笛声"(非音响文本)已然完成了跨界互文,并与中国传统音乐文本(民间音乐文本),西方同类音乐作品建立了互文的关联性.这种解读,彰显了古诗词"牧童、笛声"文本在钢琴音响文本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及延展意义,也给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研究开启了新的思路,开拓了新的研究视野,体现了新的意义.
-
-
许珊;
高洪
-
-
摘要:
美不仅是湖光山色,夕阳明月,星辰大海,还是优雅的舞蹈,画布上的颜色和动人的音乐,它们共同闪耀在人类世界。音乐虽然无形,却有着魔法般的力量:愉快时它跃动着你,失落时它鼓舞着你,难过时它安慰着你,孤单时它陪伴着你。让我们一起踏上神奇的音乐之旅吧。
-
-
杨艳
-
-
摘要:
一、贺绿汀电影音乐创作述要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人,原名贺安卿、贺楷、贺抱真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与音乐教育家,于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主修钢琴与和声学。在1934年齐尔品举办的“中国风味钢琴曲”比赛上,其作品《摇篮曲》和《牧童短笛》分别荣获一等奖和名誉二等奖。
-
-
邱宜;
冯少华
-
-
摘要:
审视音乐的美,不仅要感受、理解音乐的形式美,更要理解音乐的情感美、内涵美。本文以音乐审美为视角,在分析音乐审美活动产生的条件和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对中国钢琴作品《牧童短笛》进行作品分析,总结出其审美特征:从恬淡到欢快—动静结合的情绪体验、中国田园音画—江南牧归图的刻画、爱国情怀的传达、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
-
-
刘若竹;
于巧琳
-
-
摘要:
贺绿汀是我国近代著名作曲家,他创作了大量不同体裁的作品,大多数为声乐作品,钢琴曲仅有六首,但皆反映了时代的需求,大胆创新,在传统音律上借鉴西方作曲模式,今天我们就他最具创造性的一首钢琴曲《牧童短笛》进行分析,探索这首乐曲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