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接合转移

接合转移

接合转移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篇,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9063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生物工程学报、生物技术通报、生物技术通讯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1年全国环境卫生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世界华人临床生化和检验医学大会暨第六届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等;接合转移的相关文献由551位作者贡献,包括邱志刚、李君文、杨栋等。

接合转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2 占比:0.27%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9063 占比:99.72%

总计:49201篇

接合转移—发文趋势图

接合转移

-研究学者

  • 邱志刚
  • 李君文
  • 杨栋
  • 金敏
  • 刘相梅
  • 王景峰
  • 谌志强
  • 颜望明
  • 刘缨
  • 林建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宏瑞; 杨雨桐; 杨晓波; 王尚; 薛斌; 李辰宇; 赵辰; 张曦; 谌志强; 王景峰; 邱志刚
    • 摘要: 粪肠球菌是一种通常寄居在人和动物胃肠道中的机会致病菌,并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其可通过基因的水平转移获得抗生素抗性。纳米二硫化钼(molybdenum disulfide,MoS_(2))是一种新型的二维层状材料,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缺乏对纳米MoS_(2)完整的生物安全评价。本研究以粪肠球菌为接合模型,将纳米MoS_(2)加入接合体系中研究其对信息素诱导质粒pCF10接合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纳米MoS_(2)具有促进接合转移的作用,其中25 mg·L^(-1)的纳米MoS_(2)促进效果最明显,可以将接合频率提高5倍~8倍。因为纳米MoS_(2)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细胞膜通透性、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和接合转移调控基因的表达都没有产生明显影响。纳米MoS_(2)具有吸附性能,而且又是片层状的结构,这使得其可以附着在细菌表面,促进细菌的聚集,进而促进pCF10质粒接合转移的发生。
    • 杨雨桐; 周宏瑞; 杨晓波; 王尚; 薛斌; 李辰宇; 赵辰; 张曦; 谌志强; 王景峰; 邱志刚
    • 摘要: 粪肠球菌是一种在自然水体中广泛存在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信息素调控质粒介导的接合转移是造成粪肠球菌耐药基因快速扩散的重要方式。双酚A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因其在工业中大量应用造成其在水环境中的广泛分布。本文以信息素调控质粒中比较有代表性的pCF10质粒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双酚A对粪肠球菌中耐药基因接合转移的影响,证实了双酚A可以促进pCF10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接合转移,且这一结果同双酚A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关。双酚A影响耐药基因的扩散,是通过促进编码正调控信息素的ccfA基因表达实现的。本文旨在深入理解双酚A影响抗生素抗性基因扩散的环境行为,为耐药基因控制及双酚A环境效应的评估提供理论支持。
    • 韩宝苍; 陈志彬; 张跃恒; 林志芬; 孙昊宇
    • 摘要: 选择四环素、磺胺、磺胺增效剂3类常用抗生素,以其对大肠杆菌(E.coli)的单一兴奋效应(hormesis)最大促进效应对应浓度(HC_(max))配制等HC_(max)比的二元及三元混合体系,探究混合体系对细菌生长和耐药性(突变、质粒接合转移)的联合效应.结果表明,二元混合抗生素对E.coli生长和接合转移频率起到协同抑制,对E.coli的突变频率起协同刺激;三元混合抗菌剂对这三种效应均协同抑制.因此,推测二元混合体系会导致毒性和耐药性风险同时增加;三元混合体系会导致毒性风险增加、耐药性风险降低.
    • 王雪杨; 蒋君瑶; 杨璐; 邵东延; 吴聪明; 沈建忠; 沈应博; 汪洋
    • 摘要: 【背景】黏菌素是人医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药物,其同时作为饲料添加剂及治疗用药长期用于畜禽养殖业。2015年,我国研究人员首次报道了质粒介导的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预示该道防线面临被攻破的风险。然而,杀菌浓度及亚抑菌浓度的黏菌素对mcr-1阳性质粒传播的影响仍未知。【目的】以流行最广的mcr-1阳性IncI2型质粒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浓度黏菌素对该质粒接合转移频率的影响,为黏菌素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肉汤法进行了不同浓度黏菌素(0.024μg·mL^(-1))作用下携带mcr-1的IncI2型质粒的接合转移试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构建的公式计算不同时间点(124 h)的接合转移频率,并分析不同浓度黏菌素对IncI2质粒接合转移频率的影响。使用PI染料、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测定不同浓度黏菌素下供体菌和受体菌的细胞膜透过性和ROS产生量。选取了对照组与低中高浓度3个处理组(0.02、1、4μg·mL^(-1))进行了转录组测序,使用Deseq2软件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采用Prism v8.2.0软件对不同组间接合转移频率、细胞膜透过性及ROS产生量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合本研究建立的接合转移频率计算公式表明黏菌素浓度为4μg·mL^(-1)时可在不同时间点提高mcr-1阳性IncI2质粒3–10倍的接合转移频率,而其他浓度则无显著差异。转录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浓度黏菌素均可显著提高IncI2质粒上IV型分泌系统相关基因的表达,其中包括virB1、virB2、virB5以及traC。此外,黏菌素增加了I型菌毛合成基因fim的转录水平。PI染色结果显示当黏菌素浓度为2和4μg·mL^(-1)时,可增强供体菌和受体菌的细胞膜透过性,且转录组结果也显示膜相关基因(ompAX、bamDE、lolB、yiaD、csgEF)的转录水平均出现显著上调。但是黏菌素作用后ROS产生量及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无显著提高。【结论】揭示了黏菌素可通过增加细菌IV型分泌系统活性、细胞膜透过性和菌毛的生成从而提高mcr-1阳性IncI2质粒在大肠杆菌间的接合转移频率。研究结果提示,杀菌浓度无法完全杀死mcr-1阳性大肠杆菌的同时,还能增加质粒传播速度。因此,畜禽养殖业中黏菌素的治疗使用可能维持mcr-1阳性质粒的存在及传播,此外鉴于黏菌素已批准用于人医临床,该现象有可能引起临床黏菌素治疗mcr-1阳性病原菌的失败。
    • 王凌利; 杨亲; 祝瑶; 杨文琳; 曹俊; 刘思国; 张万江
    • 摘要: 为研究猪链球菌细菌素基因能否在同种和不同种属之间转移,本研究对供体菌xj-144的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和四环素耐药基因tetO进行PCR鉴定,然后以携带猪链球菌细菌素基因的菌株xj-144为供体菌,分别以猪链球菌BAA和粪肠球菌JH2-2株为受体菌进行膜接合转移试验,并对接合子进行PCR检测,对经检测正确的接合子进行药敏试验,同时对接合子的细菌素基因簇和供体菌的可移动遗传元件经PCR鉴定,并对整合性接合元件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供体菌xj-144携带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和四环素耐药基因tetO,与受体菌BAA和JH2-2株分别进行滤膜接合转移试验后正确获得了接合子BM-1和JM-1,接合效率分别为8×10;和8×10^(-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供体菌xj-144对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受体菌BAA和JH2-2株对红霉素和四环素均敏感,接合子BM-1和JM-1均对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且接合子经PCR均扩增出了猪链球菌细菌素的suicin65基因簇;同时,从供体菌和接合子中均经PCR扩增到转座子整合酶int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细菌素基因簇与耐药基因ermB、tetO共定位于一个新的整合性接合元件ICESsuxj-144中。上述结果首次证实了猪链球菌细菌素基因可以跨种属水平转移,并且该基因的水平转移与转座子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细菌素基因的转移提供了参考依据。
    • 刘文双; 魏秀丽; 赵云亭; 刘宝涛; 邹明
    • 摘要: 为了解山东地区蛋鸡源大肠杆菌中bla_(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流行特征,本研究分析了2019年从山东不同地区共5个蛋鸡养殖场分离的440株大肠杆菌中bla_(CTX-M)基因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及可转移性。结果表明:142株(32.3%)大肠杆菌携带bla_(CTX-M)基因,包括bla_(CTX-M)-1G(20.2%)、bla_(CTX-M-9G)(14.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携带bla_(CTX-M)基因的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最高(95.8%),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次之(94.4%),对萘啶酸、头孢噻肟、头孢噻呋、恩诺沙星、氟苯尼考耐药水平较高,介于82.4%~86.6%之间,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2.8%)。对携带bla_(CTX-M)基因的大肠杆菌进行接合转移试验,结果显示,142株bla_(CTX-M)阳性菌株中有139株接合转移成功,复制子分型主要为F型,占82.0%。本研究结果说明山东地区蛋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bla_(CTX-M)基因主要以F型质粒作为接合转移载体进行水平传播,加重了耐药基因的传播及多药耐药情况。
    • 孙乃岩; 龚倩梅; 胡建春; 李帆; 刘永仕; 黄金虎; 王丽平; 王晓明
    •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鸡源碳青霉烯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流行及其相关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情况,了解鸡源碳青霉烯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江苏省某屠宰场鸡盲肠样品中分离美罗培南耐药大肠埃希菌,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8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普通PCR法检测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_(NDM)、bla_(KPC)、bla_(VIM)、bla_(OXA)、bla_(IMPM),再通过接合试验分析bla_(NDM)基因在菌株间的转移情况,最后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对bla_(NDM)阳性菌株进行序列分型(ST),使用MEGA 6.06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的37株碳青霉烯耐药大肠埃希菌全部表现为多重耐药,其中,所有菌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美罗培南和头孢噻呋耐药,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也较严重,但对替加环素均敏感。PCR检测结果显示,37株分离菌株全部携带bla_(NDM),测序比对发现均为bla_(NDM-5)亚型。接合转移试验表明bla_(NDM-5)位于可接合型质粒中,可在不同菌株间进行水平转移,体外竞争试验显示接合子存在一定的适应性代价,但其与受体菌在相同生长环境下仍具有相似的体外相对竞争力。携带bla_(NDM)的质粒在无抗菌药物压力下仍能在受体菌中稳定存在。MLST结果显示37株大肠埃希菌可分为12个ST型,其中ST101为主要流行株,占40.5%(15/37),其次为ST156型,占13.5%(5/37),其余ST型占比都低于10%。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在进化上,ST101与ST7593可能为同一起源,ST354、ST362、ST2895为同一起源,其他几种ST型无近缘关系。[结论]bla_(NDM)基因是导致江苏省鸡源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且携带NDM的质粒易通过接合作用在菌株间水平转移,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碳青霉烯耐药大肠埃希菌的监测。
    • 雷棋琴; 戢水玲; 黄任衡; 高宏; 徐旭东; 孔任秋
    • 摘要: 多变鱼腥藻ATCC 29413有潜力发展为异养生长产异形胞蓝藻的研究模式种,但由于细胞内的限制-修饰系统等原因,其基因转移效率极低.研究克隆了该藻株的两个甲基化酶(M.AvaⅠ和M.AvrⅡ)基因ava_3181和ava_4359,构建了辅助质粒pHB6088,对运载质粒进行甲基化保护以避免被细胞中的限制酶切割.以ava_1237和ava_4412基因为例,研究证明利用该辅助质粒和接合转移系统可通过双交换对多变鱼腥藻ATCC 29413的基因实现一步插入失活.
    • 孙俊峰; 王珊; 刘鹏飞; 薛正莲; 王洲; 刘艳
    • 摘要: 目的 建立并优化费氏链霉菌的遗传操作体系,并通过分子改造得到新霉素效价提高的重组菌株,为后续获得新霉素高产菌株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选择费氏链霉菌最适产孢培养基和抗性筛选标记,对接合转移体系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优化,获得过表达neoC基因的重组菌株,以进一步研究neoC基因对新霉素效价的影响.结果 费氏链霉菌接合转移最适培养基为A75培养基,孢子最适处理条件为50°C热激10min,37°C预培养4h,最适供受比为10:1,安普霉素最适添加时间为15h,优化后接合转移频率提高了7.69倍,并得到了一株新霉素效价提高了22.29%的neoC基因过表达菌株SF-neoC.结论 成功建立并优化了费氏链霉菌的遗传操作体系,为后续基于费氏链霉菌分子改造的其它应用提供依据.
    • 琚慧敏; 杨键; 张偲; 李洁
    • 摘要: [背景]研究珊瑚-细菌、虫黄藻-细菌的相互作用是解析珊瑚健康机理的关键.对珊瑚共附生细菌进行稳定荧光标记有助于原位观察细菌与虫黄藻或珊瑚的相互作用.当前,对于野生型珊瑚共附生细菌遗传操作体系的研究有限,限制了对细菌与珊瑚、虫黄藻原位互作模式的揭示.[目的]建立一种适合专性海洋细菌的遗传操作体系,利用其对珊瑚组织来源细菌进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用于研究标记菌株与虫黄藻的相互作用.[方法]通过电穿孔的方式将构建好的广宿主重组质粒转入供体菌(Escherichia coli WM3064),然后将供体菌与添加海水才可以生长的受体菌SCSIO 12696(港口球菌科,Porticoccaceae;分离自鹿角杯形珊瑚组织)按供、受体菌细胞数比分别为4∶1、2∶1、1∶1比例混合,在25 °C和30 °C下于改良LB培养基上接合转移.显微观察标记细菌与虫黄藻相互作用.[结果]改良的LB培养基适用于需海水才可生长的专性海洋细菌的接合转移实验.接合转移的效率与供、受体菌的比例及温度有关.确定优化的接合转移条件为:供、受体菌的比例为1∶1,温度为30°C.利用建立的接合转移体系,构建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SCSIO 12696.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能清晰观察到标记菌株SCSIO 12696和虫黄藻在共培养时的相互作用.[结论]建立了适合专性海洋细菌的遗传操作体系,利用其构建荧光蛋白标记菌株可用于虫黄藻-细菌、珊瑚-细菌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珊瑚共附生细菌的生态作用机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