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源
振动源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84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机械、仪表工业、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90535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理论导刊、今日科苑、洁净与空调技术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3年供用电设计技术交流会、LMS2011年用户大会、2007年全国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等;振动源的相关文献由546位作者贡献,包括连仕云、仲德金、仲敏等。
振动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0535篇
占比:99.95%
总计:190622篇
振动源
-研究学者
- 连仕云
- 仲德金
- 仲敏
- 山木清志
- 曲洪权
- 李荣全
- 李荣耀
- 杨丹
- 田中孝浩
- 盛智勇
- 野吕正夫
- 鸟羽伸和
- 郑彤
- 刘同杰
- 宫腾
- 张周锁
- 张哲民
- 张文举
- 沈超
- 王欢
- 田铭
- 罗欣
- B·W·富尔曼
- D·J·巴尔塔
- E·L·舒曼
- F·卢
- L·B·坦格
- W·M·瓦格纳尔斯
- 丁峰
- 丁永奎
- 丁洋
- 付硕
- 仝芳轩
- 任世界
- 何蕾
- 余珮琪
- 侯之超
- 俞渭雄
- 冯小蔚
- 刘中华
- 刘丰硕
- 刘冉懿
- 刘冠军
- 刘培晨
- 刘建军
- 刘必灯
- 刘慕松
- 刘新斌
- 刘晓
- 刘洪凯
-
-
郭欣;
王晓旭
-
-
摘要:
机载电子类精密加工厂房区别于普通加工厂房,对微振动的控制要求较高。本文通过对产生微振动的振源分析研究,得出对于微振动控制的宏观及微观相关建筑设计技术措施,为电子精密加工厂房的防微振设计提供参考。
-
-
王昆;
谢永健
-
-
摘要:
文章以某文物建筑为例,通过对不同楼层采用不同的监测点布置方法,进行持续的实时动态监测;继而分析周边地铁振动、装修施工振动及相邻工程建设施工偶然冲击荷载对建筑的影响,为判断振动源并制订针对性的监测方案提供研究基础,也为今后文物建筑或类似建筑的保护监测提供参考。
-
-
王子堂;
胡永明;
王晓蕾;
高峰
-
-
摘要:
渤海某平台在投产运行期间,平台人员反映生活楼振感较大,影响正常工作和休息.平台设计方和振动检测方对平台透平发电机的振动源进行现场检测.通过现场实际测量振动数据,结合ANSYS有限元对结构进行瞬态模拟分析,应用一种简单算法近似得到设备运行时支点的振动力,为今后类似振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参考.
-
-
马海龙;
高超
-
-
摘要:
针对某核电厂主变压器油箱壁局部振动高于其他部位问题,利用主变压器现场状态量测量和频谱技术,结合变压器振源振动机理和传播途径研究,对该变压器的健康状态进行分析评估,有效避免了变压器排油内检造成的机组非计划停运,为现场大型电力变压器油箱壁局部振动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
-
苗高飞
-
-
摘要:
为保证大煤沟露天煤矿边坡稳定,针对露天矿山开采过程各类型振动影响采场边坡稳定性问题,通过对影响露天矿山边坡稳定的三种典型振动类型产生的振动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建模分析,结果表明爆破振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最大,频繁或长期在边坡坡脚爆破振动将会对排土场边坡造成破坏,降低边坡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和建议,为类似条件露天矿山边坡稳定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
-
-
张磊;
李彬;
杨自春;
陈国兵
-
-
摘要:
为解决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TPA)方法面临的核心问题,提升OTPA方法应用范围和工程实用性,提出一种融合盲源分离的传递路径分析技术.首先,结合舱段模型振动试验,深度剖析OTPA方法面临的振源交叉耦合和遗漏振源无法识别等问题;然后,将盲源分离(BSS)技术和OTPA方法进行集成、融合:引入经验模态分解(EMD)-特征值分解的源数估计方法定量估计振源个数,指导振源输入测点的选取;视多个振源信号为卷积混叠,引入非正交联合块对角化方法进行耦合振动源的分离;在解决分离振源排序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将分离出的振源作为OTPA方法的输入振源,建立应用限制条件少的BSS-OTPA模型;最后,开展实船海上振动声辐射试验,利用BSS-OTPA模型成功实现了船舶机械振动噪声源的量化、识别.研究成果可直接支持船舶机械设备振动源辐射声场预报和振动噪声控制.
-
-
-
-
-
-
徐周亮;
陆益民;
徐傲;
涂志健
- 《第27届全国振动与噪声高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变排量斜盘式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噪声振动源主要是其运动部件,如转子系统、活塞、阀片等.针对6Se16型压缩机噪声振动偏大的现象,利用单一变量法对其进行噪声振动测试并结合频谱分析方法,发现活塞和滑履间隙对压缩机空转噪声振动影响较大,间隙从20μm降低10μm后噪声振动有效值下降明显,间隙增大到30μm后噪声振动有效值明显增大,由此可确定间隙是压缩机空转噪声振动的主要来源之一.研究结果为压缩机噪声振动控制提供了参考.
-
-
-
-
-
-
-
李懿乾;
黄亦斌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3年供用电设计技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变电站往往建设在城市小区为单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变电站的振动危害除了传统意义对设备造成的损害之外还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噪声影响以及其他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本文从变电站振动的来源以及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主要研究了现阶段可行的隔振技术的应用状态.并分析了以改进铁饼排布以及变压器外部安装为主的主要隔振技术的优势与缺点.此外本文介绍了部分国内外较为先进的隔振技术.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变电站隔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
-
李懿乾;
黄亦斌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3年供用电设计技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变电站往往建设在城市小区为单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变电站的振动危害除了传统意义对设备造成的损害之外还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噪声影响以及其他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本文从变电站振动的来源以及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主要研究了现阶段可行的隔振技术的应用状态.并分析了以改进铁饼排布以及变压器外部安装为主的主要隔振技术的优势与缺点.此外本文介绍了部分国内外较为先进的隔振技术.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变电站隔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
-
李懿乾;
黄亦斌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3年供用电设计技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变电站往往建设在城市小区为单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变电站的振动危害除了传统意义对设备造成的损害之外还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噪声影响以及其他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本文从变电站振动的来源以及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主要研究了现阶段可行的隔振技术的应用状态.并分析了以改进铁饼排布以及变压器外部安装为主的主要隔振技术的优势与缺点.此外本文介绍了部分国内外较为先进的隔振技术.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变电站隔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