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线粒体抗体
抗线粒体抗体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6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3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89009篇;相关期刊138种,包括中国实验诊断学、肝脏、临床肝胆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第四届华北三省两市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天津市2007年检验医学学术年会、第三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等;抗线粒体抗体的相关文献由727位作者贡献,包括仲人前、李永哲、姚定康等。
抗线粒体抗体—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9009篇
占比:99.86%
总计:189268篇
抗线粒体抗体
-研究学者
- 仲人前
- 李永哲
- 姚定康
- 胡朝军
- 张奉春
- 张福奎
- 贾继东
- 闫惠平
- 冯霞
- 卢建溪
- 张蜀澜
- 王宝恩
- 谢渭芬
- 佟大伟
- 刘妍
- 刘燕敏
- 吕海东
- 房继莲
- 朱烨
- 檀玉芬
- 王美美
- 王豪
- 窦海玲
- 谭立明
- 钱师宇
- 马慧
- 魏来
- 史旭华
- 吴传勇
- 屠小卿
- 张洋
- 张烜
- 张玲
- 朱赟
- 李刚
- 李华
- 杨晋辉
- 王宇
- 王琳
- 舒欣
- 董叶
- 蒋廷旺
- 赵景民
- 邓安梅
- 钱林学
- 马雄
- 东冉
- 何林
- 侯显良
- 冯雪
-
-
陈海洋;
张玮
-
-
摘要: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又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率低,发病机制不明确,无法治愈。研究表明外界环境因素导致发病率逐年升高,所以构建发病因素相似的动物模型研究PBC的发病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现通过阅读2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各种外源性物质(2-辛炔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聚肌苷酸胞嘧啶核苷酸、新鞘氨醇杆菌、抗线粒体抗体抗原、同源胆管蛋白)诱导PBC动物模型的方法,分析各种造模方式的特点。为研究者选择更合适的动物模型,探索PBC发病机制和研发新药提供参考。
-
-
王风霞
-
-
摘要:
自身免疫性肝病(ALD)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三种类型,不同类型患者的治疗方法存在一定差异。AIH以泼尼龙、硫唑嘌呤等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为主;PBC治疗重点为保护胆管细胞及肝细胞,其中熊去氧胆酸为首选药物;而PSC治疗重点在于控制并发症及监测肝损伤,多用抗生素、熊去氧胆酸、胆汁酸螯合剂等联合治疗[1]。
-
-
曲颖;
蔡晓波;
张启迪;
陆伦根
-
-
摘要:
目的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筛查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特异性抗体,即抗线粒体抗体(AMA)-M2,以了解其流行率。方法2012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体检中心血清样本18515例,采用ELISA行AMA-M2定量检测,同时收集肝功能生化指标。结果在筛查的18515名体检者中,245例(1.3%)血清AMA-M2阳性,男性97名,女性148名,男女比例约为1:1.5,46~55岁年龄段阳性比例率为28.6%;12名AMA-M2阳性者同时伴有血清ALP水平升高,符合中国PBC诊断和治疗共识的诊断标准;54例高滴度AMA-M2抗体(>150U/ml)者血清ALP为(92.8±85.6 U/L),GGT水平为(84.3±118.5 U/L,显著高于191例低滴度组【分别为(67.7±38.3U/L)和(39.1±61.8U/L),P<0.05】。结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AMA-M2抗体阳性并不少见,筛查AMA-M2抗体有助于早期识别PBC。
-
-
成亚娇;
陆观珠;
王玉环;
包玉洁;
许洁;
袁小凌
-
-
摘要: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临床特征、自身抗体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诊断意义。方法对84例诊断为PBC及PBC-AIH重叠综合征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特征、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及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6,年龄(55.5±11.1)岁。常见的临床症状中AMA-M2阳性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率(27.3%)高于AMA-M2阴性患者(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0,P=0.008)。AMA-M2阳性率65.5%,gp210阳性率23.8%,Sp100阳性率16.7%。在52例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患者中,23例患者AMA-M2阳性同时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提示PBC,23例患者AMA-M2阴性但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提示PBC。与AMA-M2阳性患者(7.3%)相比,AMA-M2阴性组(24.1%)诊断为PBC III期的患者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6,P=0.042)。结论AMA阳性对PBC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是我国AMA-M2阴性比例偏高,虽然结合Sp100和gp210可提高PBC的诊断率,但仍存在漏诊或延误诊断,应增加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实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目的。
-
-
段维佳;
吕婷婷;
陈莎;
王倩怡;
王晓明;
王宇;
欧晓娟;
李淑香
-
-
摘要: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AIH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MA滴度情况分为AMA阳性组(AMA滴度≥1∶80,n=9)和AMA阴性组(AMA滴度0.05)。AMA阳性组AIH患者较AMA阴性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90(133~254)U/L vs.239(170~522)U/L,P=0.164]、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60(96~296)U/L vs.289(165~541)U/L,P=0.028]以及总胆红素水平[23.7(20.9~41.3)μmol/L vs.43.0(21.3~113.5)μmol/L,P=0.190]更低,但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A阳性组所有AIH患者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均获得完全应答,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PBC的特征表现。结论AMA阳性AIH患者与AMA阴性AIH患者相比在性别、年龄、免疫学、生化学特点上无明显差异。AMA阳性AIH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未进展至PBC。
-
-
张文浩;
魏路华;
蒋捷;
吕鹤;
张巍;
袁云;
王朝霞
-
-
摘要:
目的报道一组以心肌炎为突出表现的特发性炎性肌病(IIMs)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5例IIMs合并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血清学以及病理学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发病年龄47~70岁,中位数为58岁,发病至确诊的时间为2~49个月,中位时间为21个月。3例患者慢性起病,以活动性喘憋、胸闷为突出表现,伴轻度骨骼肌力弱,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心脏成像检查显示扩张性心肌病;1例患者亚急性起病,以力弱、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血清抗信号识别颗粒(SRP)抗体弱阳性;1例患者急性起病,表现为晕厥、胸闷,四肢肌力正常,自身抗体检测阴性,肌电图检查显示右胫前肌呈肌源性损害。5例患者行骨骼肌活检,均呈炎性肌病病理改变。5例患者均接受免疫治疗,除1例在短暂好转后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而猝死外,其余4例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部分IIMs患者以心肌炎为突出表现,伴或不伴四肢力弱,AMA阳性多见,外周组织骨骼肌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
-
-
孙婧;
黄华冰;
王歆妤;
梅小斌
-
-
摘要:
cqvip:病例资料患者,女,50岁。2018年2月15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及颜面水肿,至当地镇医院就诊,多次查尿蛋白均为(2+),遂于2018年2月28日至启东市人民医院就诊,查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48μmol/L,白蛋白(albumin,Alb)25 g/L,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1073 U/L,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adase,γ-GT)1304 U/L,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144 U/L,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200 U/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17.09 mmol/L,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13.33 U/L;乙肝两对半及丙肝标志物阴性;自身免疫指标: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
-
-
杨红艳;
赵丽伶;
张蜀澜;
胡朝军;
曾小峰;
张奉春
-
-
摘要:
目的 探讨抗线粒体抗体2型、4型、9型(AMA-M2、M4、M9)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检测的AMA亚型(M2、M4、M9)的1367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AMA亚型在不同年龄、性别组的分布及各亚型在PBC诊断中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并对非PBC且AMA亚型阳性的患者诊断进行分析.无序分类变量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M±SD表示.结果 在1367例患者中AMA亚型阳性为236例,其中,男性AMA亚型阳性率为9.41%(37例),女性为20.43%(199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792,P<0.01).AMA阳性患者主要分布在30~65岁(193/965,占20.00%),7~29岁(17/155,占10.97%),66~91岁(26/247,占10.53%),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09,P<0.01).在236例AMA亚型阳性患者中,PBC为110例,分别计算各亚型在PBC中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得出:AMA-M2灵敏度最高[94.64% (106/112)],同时特异度也较高[92.35%(1159/1255)];AMA-M4特异度最高[99.12%(1244/1255)],灵敏度不佳[15.18%(17/112)];联合检测各亚型灵敏度及特异度性没有明显提高.其他疾病亦可出现AMA亚型阳性,且以AMA-M2为主.结论 AMA亚型阳性患者以女性为主,主要分布在30~65岁.AMA-M2在各亚型中特异度、灵敏度均较高,对PBC最具诊断价值.
-
-
蒋春霞
-
-
摘要:
目的:探究抗线粒体抗体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分析.方法:将于2018年12月-2019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6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33例阴性患者设为观察组,而33例阳性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患者免疫学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特点的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肝组织在浆细胞浸润、玫瑰花结、穿入现象和小叶中央坏死等病理学特点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中患者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抗体指标中对照组ANA和gp-210分别为100%和27.27%,均显著高于观察组78.79%和3.03%(P<0.05);同时,观察组中有24.24%的患者表现出所有抗体均为阴性,显著高于对照组0%(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比较发现,抗线粒体抗体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患者多有免疫学抗体阴性,该发现具有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建议推广.
-
-
卢建溪;
钱师宇;
舒欣
- 《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2010年
-
摘要:
目的:评价以新型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M2-3E(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抗-M2-3EELISA)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IgG和IgA抗体在原发性胆汁化肝硬化(PBC)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临床重要性。rn 方法: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L)、以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为靶抗原的ELISA法(抗-PDC ELISA)、抗-M2-3E ELISA法检测107例PBC,31例自身免疫肝炎(AIH),10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17例丙型病毒性肝炎(HCV),29例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和26例健康体检者。rn 结果:1.107例PBC患者用IFL,抗-PDC ELISA和抗M2—3EELISA三种方法检测AMA—M2 IgG的检出率(敏感性)分别为:87/107(81.3%)、78/107(72.996)、97/107(90.6%)。特异性分别为98.1%、97.2%、98.3%。抗M2-3E ELISA法AMA—M2 IgG的检出率(90.6%)显著高于IFL法(81.3%)(p<0.001)和抗-PDCELISA法(72.9%)(p<0.001)。抗-M2-3E ELISA法显著地提高了这些PBC患者群体中AMA—M2 IgG的检出率。107例PBC患者用抗M2-3E ELISA法检测/LqA-M2 IgA的检出率为59/107(55.1%),特异性为97.2%。而总体AMA-M2 IgG和/或IgA的检出率99/107(92.5%),特异性为95.2%。2.在20例IFL检测AMA—M2 IgG为阴性的PBC患者中,用抗一M2—3E ELISA法检出率为45%(9/20),AMA—M2 IgG和/或IgA的检出率为55%(11/20)。抗-M2-3E ELISA可以在超过一半的IFL阴性的患者中检出AMA—E2 IgG和/或IgA。3.在疾病对照组抗-M2-3E ELISA法检测AMA-M2 IgG和IgA总的检出率分别为11/87(12.6%)和5/87(5.7%)总的特异性分别为93.9%和94.7%。其中在AIH组检出率分别为5/31(16.1%)和1/31(3.2%),特异性分别为84.1%和88.9%,在PSC组检出率均为1/10(10%),特异性均为100%,在HCV组检出率分别为2/17(11.8%)和1/17(5.9%),特异性分别为95.7%和94.2%,在HBV组检出率分别为3/29(10.3%)和2/29(7.9%),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5.2%。在健康对照组均为0。4.AMA-M2IgG呈阳性的患者(n=97)比呈阴性的患者(n=10)有更加严重的疾病。这可通过更加严重的组织学变化和更高的IgG,IgM和ALP平均值看出。rn 结论:抗-M2-3EELISA法具有比IFL和抗-PDC ELISA法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因此抗-M2-3E ELISA法可作为第一轮AMA-M2的筛查。AMA-M2 IgG阳性可能说明该PBC患者有更加严重的疾病,但是AMA-M2 IgG和lgA都不可以单独用于诊断PBC的标记。
-
-
谭立明;
董叶;
李华;
秦和昌;
叶如美
- 《2004年肝病实验室诊断与临床研究专题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抗线粒体抗体(AMA)在国外已作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s,PBC)的诊断指标之一应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对此项指标的研究及应用报道较少,本研究应用以鼠肾、Hep-2细胞为基质核材细胞的免疫荧光法分别对阳C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戊型肝炎等患者进行了抗线粒体抗体测定,并初步探讨了抗线粒体抗体在肝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
-
-
赵臣;
李永哲;
夏薇;
胡朝军;
刘定华;
佟大伟;
张蜀澜
- 《第四届华北三省两市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天津市2007年检验医学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共刺激因子B7-H4表达及其与疾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荧光实时定量PCR法(real-time PCR)及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65名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7-H4 mRNA表达水平、血清IL-2水平、CD4+、CD8+T细胞亚群及T细胞表面B7-H4表达百分率,同时监测抗线粒体抗体(AMA)及临床各项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1、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7-H4 mRNA水平及T细胞表面B7-H4表达百分率显著低于其它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2、活化72h后各实验组及对照组IL-2含量及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均低于活化前,以其他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降低显著;PBC组IL-2含量及CD4+、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高于其他肝硬化组与对照组;3、AMA-M2阳性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升高,其中ALP及GGT升高显著;AMA-M2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T细胞表面B7-H4表达百分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表明PBC患者体内B7-H4表达水平降低;体外培养发现PBC患者CD4+、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IL-2分泌量高于对照组,说明共刺激因子B7-H4对PBC患者体内T细胞活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减弱,此结果为研究PBC的发生发展和阐明PBC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此外, B7-H4只是PBC疾病的诊断指标,不反应病情轻重及进展程度。
-
-
周淑芬;
刘树业
- 《第三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自身抗体特征,以指导临床对该病的诊断。方法 对181例PBC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记法等分别检测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抗核点蛋白抗体(抗Sp100抗体)、抗核包膜蛋白抗体(抗gp210抗体)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LKM-1)、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LC-1)抗体和AMA-M2亚型抗体,以及SSA/SSB等多种自身抗体。结果181例PBC中83.9﹪AMA呈高滴度(≥1:160)阳性,85.6﹪AMA-M2(≥1:100)阳性,81.7﹪ANA(≥1:100)阳性。ANA的主要荧光模式为胞浆型、着丝点型、核点型和核膜型。26例AMA阴性PBC患者ANA全部阳性,荧光染色为核点型和核膜型,其中抗Sp100抗体 粜?2例,抗gp210抗体阳性11例,抗pANCA阳性3例,经肝穿刺病理检查符合PBC诊断。提示ANA、抗Sp100抗体和抗gp210抗体的检测对AMA阴性的PBC诊断有重要价值。实验室检查主要为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红素(BIL)升高。结论 PBC多见于中年女性,血清ALP、GGT、BIL明显升高,高滴度AMA及AMA-M2亚型抗体是诊断PBC的主要指标,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关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