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7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63549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民营科技、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低温建筑技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桥梁安全耐久性、检测、评定与加固技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预应力结构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相关文献由14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洪亮、卫军、周建方等。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3549篇
占比:99.96%
总计:163619篇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研究学者
- 刘洪亮
- 卫军
- 周建方
- 徐江涛
- 李典庆
- 李燕
- 熊学玉
- 郭宏磊
- 陈鲁
- 丁大钧
- 丁红瑞
- 严涛
- 于淑兰
- 付云博
- 代彤
- 代春生
- 仲伟秋
- 余志武
- 侯建国
-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
- 冯健
- 冯然
- 冯韶辉
- 刘冠志
- 刘峰
- 刘晓春
- 刘曦睿
- 刘有
- 刘清平
- 刘祖华
- 刘维宁
- 包贵华
- 华栋1
- 史孟泽
- 叶建军
- 吴学淑
- 吴立辉
- 吴育龙
- 周斌
- 周晓舟
- 唐现梓
- 孙霞
- 孟繁杰
- 安旭文
- 宋志强
- 宋满荣
- 完海鹰
- 廖贵星
- 廖霖
- 张亚军
-
-
邓友生;
付云博;
叶建军;
彭程谱;
李令涛
-
-
摘要:
为研究参数不确定性对支护桩可靠度指标的影响,以桩顶容许位移和极限承载力作为毛竹管支护桩使用功能的判定标准,利用中心点法推导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靠度指标的计算公式,对齿状竹桩与直排竹桩支护体系桩顶位移参数进行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桩顶位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靠度指标可由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指标线性表达;桩顶容许位移与计算位移的变异系数对毛竹管桩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指标呈负相关,在低变异性下影响较为显著,转折点为0.2,影响程度随着变量不确定性增加而降低;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齿状排桩较直排桩有更优的可靠度,随着桩顶计算位移与容许位移的变异性增加,二者可靠度指标差异性逐渐减小;毛竹管桩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靠度指标随极限位移与容许位移比不确定性的减小而增大。桩顶设计位移定量时,为满足目标可靠度,可适当提高极限位移与容许位移比或降低其变异性来满足支护需求。
-
-
张浩
-
-
摘要:
为研究空心板桥在新旧规范过渡中旧桥拼宽前后的承载能力和应力的变化规律,以及拼宽前后不同厚度整体化现浇层作为受力结构时对桥梁承载能力的影响程度,选取沈海高速阳茂段具有代表性的一座4×20m大空心板桥进行新旧规范及拼宽前后的力学计算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研究,提出4种大挖空率空心板桥的加固方案,为同类型的空心板桥加宽拼接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
-
杨旭
-
-
摘要:
为对钢筋混凝土拱桥加固效果进行量化评价,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出发,建立了一种包括大、小偏心受压情况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得到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截面的M-N曲线;在此基础上引入承载力冗余系数的概念,利用工程实例,比较其加固前后控制截面的承载力冗余系数,对是否拆除拱上建筑两种套箍加固设计方案进行加固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拆除桥面系后套箍加固,能优化结构受力情况,其方差0.05相对直接套箍加固方差0.11更小,证实了基于M-N曲线包络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加固效果量化评价方法的合理性、直观性,对同类型桥梁加固效果评价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
王文涛;
周斌;
张亚军
-
-
摘要:
为了解大件运输车辆荷载对桥梁的影响及其最大控制轴载,通过调查大件运输车的组成、轴距和轴重等信息,得到一般大件运输车辆荷载模型,然后将桥梁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作为控制轴载的限制标准,以通用图纸中的16m简支空心板梁桥和25m连续装配式箱梁桥为例,分别计算出不同后轮轴数大件运输车辆荷载作用下桥梁所能承受的最大轴载(即控制轴载),得出控制轴载的变化规律。
-
-
郭云强
-
-
摘要:
以某高速既有连续梁桥为例,采用桥梁计算软件Midas Civil验算连续梁桥的抗倾覆稳定性,并对支座脱压验算不满足要求的,进行支反力重分布后盖梁、墩柱等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以及基础和支座的承载力验算,最后提出抗倾覆加固措施建议.
-
-
张帆;
廖霖;
赵健;
刘冠志;
张昌锁
-
-
摘要:
钢纤维可取代钢筋用作混凝土管片的受力筋,但对于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设计及承载力计算尚无统一定论。对钢纤维混凝土管片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应力-应变分析,提出了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对钢纤维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和残余弯曲强度测试,得出了不同纤维含量钢纤维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按照本文所提出的公式,确定了管片所需钢纤维含量,制作了2块钢纤维混凝土管片,并进行抗弯试验。试验表明,钢纤维含量为40kg/m^(3)的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极限承载力为247.5kN,验证了该含量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可满足延性破坏要求,其安全分项系数高于1.1。此外,研究发现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破坏前并不能产生细而密集的裂缝,而是直接由1~2条宽大裂缝造成破坏,同时还发现钢纤维混凝土管片制作时需保证钢纤维分散的均匀性。
-
-
-
-
李晓军;
周晓舟;
沈奕;
朱合华
-
-
摘要:
纵缝接头对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变形和内力起控制作用,且不同受力状态下的盾构隧道接头的力学性能差异较大.基于1:1的纵缝接头正、负弯矩荷载试验,通过加载接头至极限破坏,获得了纵缝接头在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的接缝张开、接头挠度、螺栓和管片混凝土的应变.根据连接螺栓、密封垫和管片混凝土的工作状态,确定了纵缝接头的使用状态极限;根据接头最终破坏的变形和承载状态,确定了纵缝接头的承载能力极限.最后,在对比试验结果与设计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了现行安全系数设计方法的安全储备.
-
-
-
-
-
赵小由;
袁全;
蹇华雄;
黄小平
- 《桥梁安全耐久性、检测、评定与加固技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带裂缝工作的,只是有些裂缝很细,一般对结构的使用无大的危害,允许其存在,但一些裂缝在使州荷载等的作用下不断产生、扩展,引起混凝土保护层剥落、钢筋锈蚀,使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降低,危害结构的正常使用,严重时发生桥梁垮塌.本文仅通过对部分现浇钢筋混凝土桥梁出现裂缝(大于规范规定的裂缝限值)的原因分析,为钢筋混凝土桥梁从设计、施工方面合理控制裂缝宽度提供参考.
-
-
赵小由;
袁全;
蹇华雄;
黄小平
- 《桥梁安全耐久性、检测、评定与加固技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带裂缝工作的,只是有些裂缝很细,一般对结构的使用无大的危害,允许其存在,但一些裂缝在使州荷载等的作用下不断产生、扩展,引起混凝土保护层剥落、钢筋锈蚀,使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降低,危害结构的正常使用,严重时发生桥梁垮塌.本文仅通过对部分现浇钢筋混凝土桥梁出现裂缝(大于规范规定的裂缝限值)的原因分析,为钢筋混凝土桥梁从设计、施工方面合理控制裂缝宽度提供参考.
-
-
赵小由;
袁全;
蹇华雄;
黄小平
- 《桥梁安全耐久性、检测、评定与加固技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带裂缝工作的,只是有些裂缝很细,一般对结构的使用无大的危害,允许其存在,但一些裂缝在使州荷载等的作用下不断产生、扩展,引起混凝土保护层剥落、钢筋锈蚀,使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降低,危害结构的正常使用,严重时发生桥梁垮塌.本文仅通过对部分现浇钢筋混凝土桥梁出现裂缝(大于规范规定的裂缝限值)的原因分析,为钢筋混凝土桥梁从设计、施工方面合理控制裂缝宽度提供参考.
-
-
赵小由;
袁全;
蹇华雄;
黄小平
- 《桥梁安全耐久性、检测、评定与加固技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带裂缝工作的,只是有些裂缝很细,一般对结构的使用无大的危害,允许其存在,但一些裂缝在使州荷载等的作用下不断产生、扩展,引起混凝土保护层剥落、钢筋锈蚀,使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降低,危害结构的正常使用,严重时发生桥梁垮塌.本文仅通过对部分现浇钢筋混凝土桥梁出现裂缝(大于规范规定的裂缝限值)的原因分析,为钢筋混凝土桥梁从设计、施工方面合理控制裂缝宽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