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承认理论

承认理论

承认理论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欧洲哲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专利文献5524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伦理学研究、湖北行政学院学报等; 承认理论的相关文献由11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凤才、刘光斌、张丁方等。

承认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 占比:1.80%

专利文献>

论文:5524 占比:98.20%

总计:5625篇

承认理论—发文趋势图

承认理论

-研究学者

  • 王凤才
  • 刘光斌
  • 张丁方
  • 乜鸿娜
  • 吕梦醒
  • 吴海燕
  • 吴胜男
  • 张路杨
  • 曾慧
  • 王曦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朱渝阳
    • 摘要: 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的理论不仅重构了主体间的理性交往模式和社会规范秩序,而且也在客观上复兴了黑格尔耶拿早期的社会冲突理论,特别是《伦理体系》中的“否定伦理”章节。但问题是,霍耐特对黑格尔“否定伦理”的承认式解读,实质上是把植根于民族国家之中的伦理精神和伦理理念简化、降级为社会道德发展的逻辑方案。这种承认解读模式不仅遮蔽甚至放弃了“伦理国家”的理论指向,而且在根本上与黑格尔《伦理体系》的写作意图不相符合。本文首先解析霍耐特的承认范式是如何悖离黑格尔“否定伦理”的文本语境,进而指出,只有从黑格尔伦理体系化的视角,才能正确理解“否定伦理”所承担的结构性的过渡功能:把伦理的自然阶段引向伦理的真正形态,引向统一的民族国家。
    • 胡云峰
    • 摘要: 早在1980年霍耐特与姚阿斯合作出版《社会行动与人的天性》,标志着霍氏对哲学人类学兴趣的开端。这种关注有其理论缘由,旨趣在于通过人类学的分析来理解社会斗争的心理动力机制,这种斗争过程推动着哈贝马斯所谓的交往理性状态和社会持续道德进步状态的实现。在霍耐特“承认理论”形成之后,霍耐特通过对社会斗争的社会心理学依据的再反思,通过社会病理学、自由的病态等概念的形成和提出延续着他的人类学兴趣,这种兴趣的延续构成了他“批判的社会学”的底色。霍耐特哲学人类学兴趣的积极意义在于坚持了批判理论面向社会经验和个体体验的传统,不足在于严重受制于黑格尔-哈贝马斯主体间性的理解范式,把人类承认心理中“拒绝承认”的方面搁置起来,这在冲突激化、焦虑上升、民粹膨胀时期,其说服力被打折扣。
    • 甘莅豪
    • 摘要: 维基百科全书是元宇宙最重要的人机社区之一。人机社会除了可以从“技术政治”视角切入,还可以从“承认政治”视角进行观照。在“皮格马利翁情结”作用之下,维基百科全书中的人机社会经历了技术物承认、共同体承认、政策承认、价值承认四个阶段。虽然不存在人类自我承认和同感共情的心理基础,维基机器人却被赋予了和人类一样的行动目标——编纂一部高质量的维基百科全书。在此目标的指引下,维基人和维基机器人分别担任了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在互补性协作编纂中彼此承认。人机共同体颠覆了以往承认理论立足人类共同体进行思考的现实前提,从“社会角色配合”的视角诠释元宇宙中的人机承认行为,可以进一步拓展承认理论的内涵和适用范围。
    • 袁越凡; 程龙
    • 摘要: 霍耐特承认理论是爱、法律和团结的承认关系,本文通过对其承认理论进行解读,从承认的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教育进行解析.在差异的基础上找到承认的平衡点,将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借鉴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 迪特里希·本纳; 彭韬(译)
    • 摘要: 德国教育哲学近期出现了一些思潮,以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家霍耐特所提出的承认理论和法国哲学家福柯提出的权力理论为指导论述教育学问题。本文试图针对这样的思潮重新论述教育语境中的承认和权力问题。文章第一部分回顾了当代教育哲学中被遗忘的强调教育自身逻辑的欧洲教育学传统,并提出,论述教育中的权力和承认问题不能脱离教育自身逻辑。第二部分批判了霍耐特的抽象哲学的承认理论,认为他的承认概念使人们难以认识到,教育的承认是需要将下一代引入对承认问题的讨论的。第三部分则对教育哲学中对权力的讨论作出了类似的批判,认为这些观点将权力的形态强加于教育,而没有区分教育过程中正当的和非正当的权力形式。文章第四部分尝试将经典教育学的批判传统与当前教育哲学中的承认理论和权力理论结合起来,并在教育行动的三种形式上进行了论述。
    • 迪特里希•本纳; 彭韬
    • 摘要: 德国教育哲学近期出现了一些思潮,以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家霍耐特所提出的承认理论和法国哲学家福柯提出的权力理论为指导论述教育学问题.本文试图针对这样的思潮重新论述教育语境中的承认和权力问题.文章第一部分回顾了当代教育哲学中被遗忘的强调教育自身逻辑的欧洲教育学传统,并提出,论述教育中的权力和承认问题不能脱离教育自身逻辑.第二部分批判了霍耐特的抽象哲学的承认理论,认为他的承认概念使人们难以认识到,教育的承认是需要将下一代引入对承认问题的讨论的.第三部分则对教育哲学中对权力的讨论作出了类似的批判,认为这些观点将权力的形态强加于教育,而没有区分教育过程中正当的和非正当的权力形式.文章第四部分尝试将经典教育学的批判传统与当前教育哲学中的承认理论和权力理论结合起来,并在教育行动的三种形式上进行了论述.
    • 龙霞
    • 摘要: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蕴含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承认理论.这套承认理论乃是借助"原子论"的方式,对德国古典哲学承认理论之核心思想的一种阐发和再现.它以对原子的自我意识阐释为起点,通过探讨原子概念实现的必要条件而引入承认的要素,并最终呈现为"理性存在者之承认共同体"的结论.厘清马克思思想在德国古典哲学的承认理论中的确定性起源,有助于深化马克思与西方思想传统的关系研究,借此从思想史的根基深处推动当前仍方兴未艾的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研究.
    • 陈学忠
    • 摘要: 实践育人是"思政教育"与"实践教学"的内在统一,是对知识与教育关系的理性延续.实践育人作为一种交互行为,其本质内容就是寻求承认.基于"爱心"的高职营销专业"3455"一体实践育人模式结合承认理论,基于个体认知、行为和价值等内在心理过程与规律,从增强承认力、提高共识度、提升认同感三方面着手,深度融合专业教育,构建"三位一体"育人目标、"四相融合"运行机制、"五位协同"育人主体和"五爱相连"实践活动,有效地实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 杨兴凤
    • 摘要: 在诸多对黑格尔承认理论的当代解释与选择性使用中,来自分析传统的布兰顿是独特醒目的 .但布兰顿的这种转化式利用,在多大程度上是符合黑格尔的思想原旨与观念架构体系,这既体现"大陆——分析传统"寻求融合所要面临的问题症结,也反映英美分析传统厌倦了形式化分析进路后寻找切入现实问题解释的发展冲动.带着分析哲学传统的布兰顿及匹兹堡学派的思想家们在"语言转向"后的思想基调中来重新发掘黑格尔哲学的承认理论,这会带来诸多后效以及待商榷的结论.
    • 赵琼
    • 摘要: 青年自我认同是其坚持不懈努力成才的源动力.从理论层面探讨青年自我认同绕不开承认理论.承认理论对人的多维度承认需求的揭示、对人的社会性的强调、对完整的全面的解放的人的追求,为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问题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诸多启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