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11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2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449415篇;相关期刊324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3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第十四届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等;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相关文献由142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莉、邱永亮、何建平等。
慢性肥厚性鼻炎—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49415篇
占比:99.82%
总计:450222篇
慢性肥厚性鼻炎
-研究学者
- 李莉
- 邱永亮
- 何建平
- 兰冬梅
- 刘书博
- 吴春松
- 张丹
- 张志德
- 张智斌
- 张超
- 李红英
- 李趣
- 梁冬泳
- 王晋
- 邹坚定
- 陈宇
- 陈平
- 马永忠
- 马莉
- 龚麟
- 丁云霞
- 万杰
- 任宇
- 任林林
- 何中扬
- 何秀芳
- 何金年
- 傅敏仪
- 刘世锋
- 刘利民
- 刘咏
- 刘晓哲
- 刘毅
- 刘祥江
- 刘素琴
- 刘芳
- 刘虹
- 刘辉光
- 刘铮
- 南进军
- 吴劲波
- 吴彬
- 员勇刚
- 周广涛
- 周志全
- 唐林卡
- 唐隽
- 姜义道
- 姜莽儿
- 孙德义
-
-
魏燕高
-
-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鼻腔生理功能及TIgE、EC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鼻甲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鼻腔生理功能恢复情况、应激反应指标(TIgE、ECP)、鼻内镜Lund Kennedy评分、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及ICAM-1、TXB2、白三烯水平。结果术前,两组的纤毛运动速率、鼻腔阻力、鼻腔通气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纤毛运动速率、鼻腔通气面积大于对照组,鼻腔阻力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2 d,观察组的TIgE、EC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Lund Kennedy、SNOT-2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ICAM-1、TXB2、白三烯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用于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促进鼻腔生理功能恢复,调节机体TIgE、ECP、ICAM-1、TXB2及白三烯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
陈静;
孟庆翔;
谢景华;
苏娟
-
-
摘要:
目的利用鼻声反射测量观察慢性肥厚性鼻炎术后鼻腔结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5~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并行下鼻甲手术的患者共45例,其中行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者15例,黏骨膜下下鼻甲骨质部分切除术者15例,下鼻甲骨折外移术者15例,利用鼻声反射仪记录手术治疗前、术后第1个月时、术后第3个月时、术后半年、术后1年的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和鼻腔容积等客观数值,以及患者自身对鼻塞感觉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动态分析不同治疗手段在术后1年内的效果。结果术后第1周,鼻声反射各参数及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的第1个月和第3个月,各组鼻腔容积、VAS评分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温等离子消融组和黏膜下骨质部分切除组在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参数值与术前相比,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鼻甲手术效果需1周后才显现,其中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及黏膜下下鼻甲骨质切除术的效果至少可以维持1年。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的手术效果仅能维持半年。
-
-
付越
-
-
摘要:
目的 关于通过低温等离子方法对慢性肥厚性鼻炎进行治疗时所配合的有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应用随机掷骰子的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到我院进行低温等离子治疗的9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平均4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配合优质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对不同护理以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①观察组[42例(93.33%)]在治疗有效率上所占的优势比对照组[32例(71.11%)]更大,有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经过护理以后再次评估上述评分,观察组所得出的改进效果比对照组更好,有统计学差异性(P 0.05);护理之后再次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可以看出,虽然两组患者评分得到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好,有统计学差异性(P <0.05)。⑤观察组[43例(95.56%)]在护理满意度上的评价结果相比对照组[33例(73.33%)]占有明显优势,有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 经过手术治疗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以优质护理实施干预能使得治疗效果得到巩固,减少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并实现对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改善,也能改进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护理更加满意,值得推荐。
-
-
姚艳;
朱新;
吉晓燕
-
-
摘要:
目的:探讨下鼻甲黏膜下骨质切除术联合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CHR)对患者面部美观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笔者医院92例CHR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鼻甲射频消融术,研究组采取下鼻甲黏膜下骨质切除术联合骨折外移术。统计两组临床疗效、鼻腔通气功能相关指标[鼻气道阻力(NAR)、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到前鼻孔距离(DCAN)、双侧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应激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鼻黏膜纤毛运动速率及疼痛程度评分、面部美观满意度、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82.61%,P0.05);术后1个月两组VAS评分、鼻黏膜纤毛运动速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面部美观满意度(97.83%)与对照组(95.65%)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87%)与对照组(6.52%)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下鼻甲黏膜下骨质切除术联合骨折外移术治疗CHR患者,可保持鼻腔黏膜纤毛系统功能,改善鼻腔通气功能,是效果显著的微创术式,且安全性及患者面部美观满意度高。
-
-
李晓;
李丽
-
-
摘要:
目的:探究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分析低温等离子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于病例段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择取我院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82例,均接受低温等离子治疗,设置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均41例,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12%vs80.49%),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低温等离子治疗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疗效、控制患者疼痛,加快病情康复.
-
-
马玲
-
-
摘要:
目的:探析慢性肥厚性鼻炎(CHR)经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抽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54例CHR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对照组以传统鼻甲部分切除术(27例),实验组则以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27例).相对比疼痛程度、术中、术后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由两组疼痛情况对比可知,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实验组均要短于和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疾病,且操作简单、微创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
赵丹
-
-
摘要: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鼻塞、嗅觉减退、鼻涕黏稠)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临床症状VAS评分,优于单纯应用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效果.
-
-
王兴鹏
-
-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21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105例(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对照组105例(采用传统的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塞症状消失、鼻腔通气改善及下鼻甲缩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相较于传统的鼻甲部分切除术显示出更好的治疗效果.
-
-
-
-
摘要: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患者常出现头痛脑胀、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1、很多患者得了鼻炎没有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导致鼻炎经常反复发作,久而久之会引起肥厚性鼻炎的发生,如果有其他慢性炎症长期不愈,致使鼻子不通气,出现鼻塞的现象,像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慢性扁桃体炎等,也会造成肥厚性鼻炎。
-
-
曹茂良;
朱贻龙;
庐健
-
-
摘要:
目的 分析自制下鼻甲骨骨折外移器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九江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共80例,采用自制的下鼻甲骨骨折外移器进行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鼻腔疼痛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并发症、治疗总有效率与术后复发状况,对比治疗前后的黏液纤毛传输速率.结果 8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2.31±5.4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6.28±1.06)mL;不同时点的平均V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发生鼻腔粘连,1例患者发生嗅觉减退,并发症发生率=2.50%;术后8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0%.术后80例患者的平均黏液纤毛传输速率比术前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为期6个月的随访无复发情况.结论 自制下鼻甲骨骨折外移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黏液纤毛传输功能,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低的优点.
-
-
张建;
王凯;
章菊琴;
俞杰
- 《2013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2006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本科室应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165例,取得满意疗效.在鼻内镜下用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有方法简便,易操作,治疗时间短,术后无需鼻腔填塞,患者痛苦小优点,以及治疗温度低,作用范围有限,对周围组织损伤极小,安全性能高,而且减容效果明显,同时下鼻甲黏膜形态及功能保留良好,术后恢复快,1—2周后可有明显改善,6周左右下鼻甲容积回缩程度已基本稳定,而且在鼻内镜下手术视野清晰,治疗精确,可控制,尤其对下鼻甲后端肥大者。同时应注意此治疗不适用于下鼻甲骨性肥大者、术前不宜使用减充血剂,而且消融深度不应过浅,消融位点相距不能太近,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形成过度消融,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和激素,减轻组织水肿,预防感染及鼻腔黏连。本研究中165例患者下鼻甲实施了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了至少6个月随访观察,并通过鼻内镜检查及VAS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主客观变化情况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国内外报道相符。
-
-
黄赛瑜;
黄加云;
高金建
- 《2013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评价低温等离子下鼻甲粘膜下消融治疗青少年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青少年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85例,应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行下鼻甲粘膜下消融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1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呼吸通畅;其中4例3度患者中,3例经第2次治疗后鼻塞症状消失,1例下鼻甲骨性肥厚患者无效,经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术获治愈.结论:低温等离子下鼻甲粘膜下消融治疗青少年慢性肥厚性鼻炎,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无痛苦,易受病人接受,是耳鼻喉科一种新的微创技术.
-
-
江文;
毛坤华;
刘阳云;
李正贤;
孙正良;
陈琼;
常恩格;
黄凯
- 《第十四届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大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rn 观察鼻甲减容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rn 方法:rn 107例患者因慢性肥厚性鼻炎行鼻甲减容术,患者术前和术后三月给予多导睡眠监测,比较手术前后睡眠结构的变化.rn 结果:rn 鼻甲减容术后SWSIII期、N期和REM期所占比例增加(P<0.05).鼻甲减容术后微觉醒指数(microarousal index, MAI)(2.8士0.3)较术前(6.3士0.4)明显减小(P<0.01);术后最低Sa02(93.4士1.4)较术前(70.3士1.3)明显提高(P<0.O1);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的百分比(SIT90%)术后(15. 6士6.8)较术前(34.4士11.3)明显减少(P<0.O1).rn 结论:rn 鼻甲减容术后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睡眠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
-
代志瑶;
周成勇
- 《第十四届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大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rn 比较黏膜下电凝术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术中、术后情况。rn 方法:rn 采用黏膜下电凝术及等离子消融术各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各20例,术前、术后1周内、术后3月、术后6月患者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鼻堵程度评分,且医师对每侧下鼻甲进行评分,并根据糖精试验测定鼻腔黏膜纤毛输送率(mucociliary transport rate,MTR).rn 结果:rn 电凝组术后4天内鼻堵程度较等离子组重,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的鼻堵程度和下鼻甲体积较前均明显改善,两组间无明显差别.两组对鼻腔黏膜纤毛输送率无影响。rn 结论:rn 黏膜下电凝术术后早期反应较等离子组重;术后3个月两组鼻塞程度及下鼻甲体积均有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时疗效稳定。两者对鼻腔豁膜纤毛输送率无影响。
-
-
-
-
-
-
-
王雪梅;
谢小平;
陈顺湘
- 《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慢性肥厚性鼻炎传统治疗手段有手术切除、电灼、局部注射硬化剂、激光、微波等,各种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及相应不良反应,射频治疗是利用射频产生的热能对深部软组织造成损伤,进一步使组织体积缩小的外科技术,其克服了以上几个方面存在的不足,治疗方法更适合人体组织,我科2005年射频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38例,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