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恶性脑胶质瘤

恶性脑胶质瘤

恶性脑胶质瘤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9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4323篇;相关期刊135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癌症进展、现代肿瘤医学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暨北京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业专家委员会2010年北京神经外科年会、第七届江西省肿瘤学术会议、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等;恶性脑胶质瘤的相关文献由55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安民、傅相平、吕胜青等。

恶性脑胶质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4 占比:0.75%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4323 占比:99.22%

总计:24515篇

恶性脑胶质瘤—发文趋势图

恶性脑胶质瘤

-研究学者

  • 李安民
  • 傅相平
  • 吕胜青
  • 易林华
  • 杨辉
  • 罗俊生
  • 万林林
  • 付军
  • 任欢
  • 傅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冬冬; 王林甲; 乔鹏飞
    • 摘要: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趋化因子配体(CCL-1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04~2021-05我院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放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GFAP、转化生长因子(TGF-β)、CCL-18水平,观察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GFAP、TGF-β、CCL-1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可以降低患者体内GFAP、TGF-β、CCL-18水平,抑制脑胶质瘤的生长、浸润、转移,进而控制病情,同时不增加毒副反应。
    • 刘伟
    • 摘要: 目的分析恶性脑胶质瘤术后单纯放射治疗、同步放射治疗加化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南开大学附属环湖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共99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资料,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48例,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放化)组51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后20 d左右开始常规放射治疗,进行2 Gy/天,分30次,共计60 Gy的放疗,持续42天(周六、周日不放疗)。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放化)组在持续42 d的放疗中同时加用化疗,方案为口服替莫唑胺胶囊75 mg/m^(2)·d,共计42天;随后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期结束后4周,接受共计6个周期的替莫唑胺的辅助治疗,每个周期为28天,每个周期的方案为200 mg/m^(2)·d,每日1次,共5 d,然后停药23 d,治疗可一直持续到肿瘤病变出现进展,最长治疗时间为2年。统计所有病例的1、3、5年生存率,分析恶性脑胶质瘤术后单纯放射治疗、同步放射治疗加化学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1、3、5年生存率单放组分别为54.2%、29.2%、10.4%,放化组分别为74.5%、51.0%、31.4%,放化组高于单放组(P<0.05)。放化组恶心、呕吐等急性反应明显加重,骨髓抑制和听力水平下降、记忆力减退等远期损伤两组病例无显著差异性。结论恶性脑胶质瘤术后采用同步放射治疗加化学治疗可提高疗效。
    • 毛木翼; 王子阳; 胡疏; 赵洋; 陈筱雪
    • 摘要: 甲状腺核素显像表现为“热”结节者一般为自主功能性甲状腺腺瘤,极少数为甲状腺癌,而甲状腺癌的核素显像多表现为“冷结节”。我院1例核素显像表现为“热”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考虑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病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后病理证实为PTC。本文报道该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期提高对该类少见病例的认识,避免误诊。
    • 田碧; 孙旭东; 马建; 李朋朋; 时昌立; 丁广成; 秦德华; 卜亚静
    •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治疗恶性脑胶质瘤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01月至2015年06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颅内肿瘤切除术,其中术后行3DCRT 56例(放疗组),术后行3DCRT联合TMZ胶囊口服治疗64例(放化疗组),比较两组治疗方式的疗效,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恶性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放化疗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8.33%、79.68%,显著高于放疗组的78.57%、55.36%(P<0.05),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放疗组(28.4月vs 21.3月),放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显著长于放疗组(20.1月vs 16.5月);Ⅲ级患者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3.33%、82.54%,显著高于Ⅳ级患者的75.00%、54.29%(P<0.05),且Ⅲ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Ⅳ级(54.5月vs 17.8月),Ⅲ级患者mPFS显著长于Ⅳ级(32.4月vs 14.6月)(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病理分级、术前KPS评分、术前瘤周水肿程度、肿瘤切除程度、肿瘤部位、病灶数量是影响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的显著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病理分级以及患者术前KPS评分是影响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放疗联合TMZ化疗可以显著延长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恶性脑胶质瘤患者预后与患者年龄、病理分级以及术前KPS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
    • 陈淑; 胡莉; 王宝红
    • 摘要: 目的探讨IMRT放疗与联合替莫唑胺或司莫司汀化疗对BMG术后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9例BMF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IMRT放疗联合常规辅助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司莫司汀化疗)、C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各43例。对比三组各时间段有效率、NCIC-CTC毒性反应率、QLQ-C30评分、生存率。结果B、C组QLQ-C30评分高于A组(P0.05),C组生存时间长于B组,治疗42 d末有效率、QLQ-C30量表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对BMG患者实施IMRT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效果更为显著,可延长生存时间,降低病死率。
    • 赵展; 卓礼霞
    •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显微镜下荧光素钠引导在恶性脑胶质瘤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30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神经导航联合显微镜下荧光素钠引导恶性脑胶质瘤全切除术。分析荧光素钠的染色结果和肿瘤切除率,观察有无出现和荧光素钠染色相关的不良反应,对比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Karnofsky功能状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麻醉诱导后,于皮肤切开前进行静脉注射荧光素钠,所有患者获得清晰影像。手术后,在黄色560 nm滤光片下,所有患者硬膜显示荧光素钠增强。经神经导航,肿瘤组织出现黄色荧光。在肿瘤切除率方面,28例患者完全切除,切除率达到93.33%。所有患者未出现和荧光素钠染色相关的不良反应。治疗后30例患者的生活质量、Karnofsky功能状态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血清IL-17、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MCP-1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胶质瘤患者神经导航联合显微镜下荧光素钠引导恶性脑胶质瘤全切除术,可改善手术情况,获得良好染色,肿瘤完整切除率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机体血清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 许鹏飞; 刘睿; 张丽
    • 摘要: 目的 探究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2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组给予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IgE、SIL-2R、PTN、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均能有效治疗恶性脑胶质瘤,但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于控制肿瘤进展、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机体免疫力、优化治疗效果的作用更为明显,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许鹏飞; 刘睿; 张丽
    • 摘要: 目的探究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2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组给予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IgE、SIL-2R、PTN、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 <0.05)。结论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均能有效治疗恶性脑胶质瘤,但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于控制肿瘤进展、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机体免疫力、优化治疗效果的作用更为明显,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周海凌; 夏钦平; 邹武; 唐奇勇
    •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后同步放化疗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依据治疗方案将200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单纯放疗,观察组患者术后予以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和随访1、2年的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卡式功能状态(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对照组患者的KP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年,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78.00%、62.00%,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4.00%、3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同步放化疗可明显提高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和生存率,但不良反应较多,生活质量较低.
    • 兰伟途
    • 摘要: 目的:分析将替莫唑胺与贝伐单抗联合用于治疗老年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64例老年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后开展回顾性分析,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为采用替莫唑胺进行治疗的32例患者,乙组为采用替莫唑胺与贝伐单抗联合治疗的32例患者,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力状况ECOG评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评分(KPS评分)的变化状况,并将两组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A组ECOG评分较B组高,KPS评分、总体疗效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替莫唑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贝伐单抗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