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五届全国核素治疗学术会议
第五届全国核素治疗学术会议

第五届全国核素治疗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08-11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会议文集:第五届全国核素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肿瘤生长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是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生成被各种蛋白分子调控,其中包括integrinαvβ3。Integrin αvβ3是整合素家族重要的组成成员,作为与新生血管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它高表达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和某些肿瘤细胞表面,而在已存在的血管和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表达很低。Integrin αvβ3在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的高度限制表达,使其成为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靶点,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证实含有三肽序列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的配体与integrinαvβ3具有特异性和高亲和力,因此利用RGD与integrin αvβ3的特异性结合而设计的RGD类分子探针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介绍了针对integrinαvβ3利用RGD多肽和抗integrin αvβ3的单克隆抗体Abegrin TM为靶向分子的放射性核素显像及放射靶向治疗。
  • 摘要:恶性肿瘤晚期骨转移疼痛的治疗是癌症姑息治疗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临床上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缓解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其中放射性核素治疗已经被证实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因此放射性核素治疗能够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153Sm-EDTMP是临床上常用的放射性药物。本文将对153Sm-EDTMP对骨疼痛的治疗疗效,影响因素,不良反应与安全性,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讨论。
  • 摘要:目的:32磷在治疗皮肤血管瘤方面的疗效。rn 材料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草莓状、海绵状、混合性血管瘤患者分别为2395人、1210人、642人,草莓状血管瘤患者采用32P敷贴法,剂量为15-25Gy。海绵状血管瘤用32P胶体注射法,计算血管瘤体积,32磷注射的剂量是185-740kBq/cm3(5-20uCi/cm3),用注射用水稀释放射浓度为370-740kBq/ml(10-20uCi/ml)。混合性血管瘤采用32P敷贴+32P胶体注射法,32P敷贴的剂量与单纯草莓状血管瘤相同,32P胶体注射的剂量减少1/3。疗效判定按照治愈、显效、好转、无效评价,有效=治愈+显效。rn 结果:2-4月的患者占38.7-49.1%,头面部、四肢患者占53.2-61.5%,血管瘤面积为5cm2以内的患者占74-81.6%,总治愈率92.7%,显效率4.4%,好转率2.9%,总有效率为97.1%。rn 结论:与国内其它单位不同的是,我们计算32磷注射的剂量是根据血管瘤体积,即185-740kBq/cm3(5-20uCi/cm3),而不是像其它单位给药剂量是根据血管瘤面积,证明了32磷治疗皮肤血管瘤的有效性。
  • 摘要:目的:探讨胶体磷酸铬-32单用,及其与平阳霉素联合局部注射治疗皮下深部血管瘤的价值,并对它们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rn 方法:对18例患者20个瘤体实施32P单用治疗方案,对43例患者59个瘤体实施32P+平阳霉素联合治疗方案。注射方法是先计算出瘤体体积,注射胶体32P 15~25uCi/cm3,成人1次不超过1mCi,儿童不超过0.5mCi;平阳霉素的每次注药量不超过8mg。用药量及浓度根据血管瘤的部位、大小、类型及患者年龄而定。rn 结果:32P单用治疗组病例注射2~6次不等,18例患者20个瘤体平均每个瘤体注射2.9次,治疗平均时间为8个月;整个治疗组血管瘤的总有效率为75.0%。32P+平阳霉素联合治疗组病例注射2~4次不等,43例患者59个瘤体平均每个瘤体注射2.2次,治疗平均时间为6个月。整个治疗组血管瘤的总有效率为100%。与32P单用治疗组之间采用秩和Wilcoxon Test检验:Z=4.5358,P<0.0001,治疗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rn 结论:平阳霉素和32P联合治疗婴幼儿皮下深部血管瘤具有简便、疗效肯定、经济、疗程短、毒副反应少,而且对其他方法无效或不便时仍可应用,不失为治疗血管瘤的好方法。
  • 摘要:本文介绍了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的数据测定、病变的测定、形态上的观察、弥漫性病变的诊断、结节性质的分类等内容,简述了超声的特殊性,并对甲状腺瘤与甲状腺癌的声像图特点进行说明,最后提出关于结节的看法。
  • 摘要:目的:分析131Ⅰ治疗DTC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rn 方法:收集66例DTC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131Ⅰ治疗淋巴结转移灶的疗效。并根据疗效将66例患者分为消除组和未消除组,观察两组间的性别、病理类型、年龄、甲状腺切除距首次131Ⅰ治疗时间、淋巴结转移灶发现的时间、淋巴结转移灶切除史、淋巴结转移灶摄取18F-FDG能力、残余甲状腺、合并其它转移、131Ⅰ累积剂量10项指标。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rn 结果:本组患者中,消除31例,消除率为46.97%,好转或稳定27例,总有效率为87.88%。对于131Ⅰ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灶切除史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灶消除率(56.52%)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灶切除史的患者(2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X2=5.561,P=0.018<0.05)。淋巴结转移灶不摄取18F-FDG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灶消除率(57.58%)高于摄取18F-FDG的患者(30.4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x2=4.014,P=0.045<0.05)。其余8项指标的不同取值或分类得到的消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n 结论:对于DTC淋巴结转移灶的治疗,131Ⅰ内放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淋巴结转移灶切除史以及淋巴结转移灶摄取18F-FDG能力2项指标是131Ⅰ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其余8项指标与淋巴结转移灶消除率的关系可能不大。
  • 摘要:目的:通过与常规核医学平面显像检查对比,确定131Ⅰ-SPECT/CT融合显像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随访的诊断意义。rn 方法:为了评估常规核医学全身平面显像时所见的131Ⅰ摄取灶,对231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在随诊的不同阶段行131Ⅰ-SPECT/CT融合显像。rn 结果:5PECT/CT融合显像提高了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诊断率为57.58%(133/231),在105例有颈部摄取患者中,SPECT/CT融合显像在该区域的诊断率为75.38%(79/105),SPECT/CT融合显像亦提高了对颈部以外区域可疑摄取灶的定性诊断,定性为良性病变的诊断率为28.57%(8/28),对骨转移灶的准确定位诊断率为53.57%(15/28),对肺及纵膈转移灶的准确定位诊断率为46.42%(13/28)。rn 结论:131Ⅰ-SPECT/CT融合显像与常规核医学平面显像相比,在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随访时有着更高的诊断价值,同时对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诊疗决策亦有重要意义。
  • 摘要:背景与目的:131Ⅰ治疗甲状腺癌已经有50多年历史,解决了临床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功能性转移灶具有吸收和浓聚131Ⅰ的能力,利用131Ⅰ的β射线有效破坏转移性癌灶,达到治疗目的。rn 方法:和外科合作,采用先行手术,术后恢复后口服大剂量131Ⅰ,治疗后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的综合治疗方案,按照病理类型,服碘次数,转移情况,副反应,显像情况等进行分类统计。rn 结果:131Ⅰ治疗甲状腺癌与患者一般情况、病理、转移、术式及病灶吸碘情况有关。rn 结论:131Ⅰ内照射治疗具有一定靶向性,利用131Ⅰβ射线有效破坏转移癌灶,疗效是肯定的,但需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 摘要:目的:131碘在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方面的疗效。rn 材料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经病理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或滤泡状癌患者85例,均经过甲状腺次全或全切术。131碘治疗前1个月禁食含碘食物、药物、优甲乐,使血清中TSH≥30Uiu/ml。131碘采用一次口服,“清甲”、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剂量分别为3.7GBq、5.556Bq、7.4GBq。131碘治疗后7天,行全身ECT扫描,若患者体内有核素浓集,4个月后再次服131碘。rn 结果:31岁到60岁发病人数占69.4%。行次全切、全切、全切+单侧颈廓清、全切+双颈廓清术分别为7、45、19、14例。行一、二、三次手术者分别为62、18、5例。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分别为72、13例。甲状腺内有一个癌结节者23例,一叶内有2个癌结节者12例,左右叶内各有1个及以上癌结节者50例。癌结节有、无局部侵犯者分别为25、60例。乳头状、滤泡状、乳头+滤泡状癌分别为75、5、5例。Ⅰ、Ⅱ、Ⅲ、Ⅳ期患者分别为10、32、31、12例。有远处转移患者共12例。35例患者2次服131碘后ECT扫描证实全身无核素浓集,4例患者3次服131碘后ECT扫描证实全身无核素浓集,1例骨转移患者5次服131碘后转移灶部位仍有核素浓集。rn 结论:131碘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治疗的有效方法。
  • 摘要:恶性脑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的一类最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发病率为3-10/10万。根据1996年第三届(悉尼)国际肿瘤控制大会的资料和2003年Current Opinion in Oncology的报道,在八年期间恶性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没有进一步的改善和创新,患者生存期也没有明显的提高。疗效维持在单纯手术后平均生存期8个月,术后辅助放疗和化疗仅11个月,中位生存期最长不超过2年。在世界范围内,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方法至今没有突破性进展,仍沿用传统的综合治疗:即外科手术后辅助经颅外放疗和经静脉或口服化疗。本文分析了传统综合治疗的局限性,对临床上常用的放射治疗方法与瘤内近距离放疗进行比较,对瘤内近距离放疗具有的突出优点进行简述。
  • 摘要: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约占人类全部恶性肿瘤的1%。常见的四种病理类型中,约80%为乳头状癌(PTC)中,常见的是RET/PTC重排和BRAF和RAS的点突变,发生率达70%,但很少在同一个病灶中共存;约15%滤泡状癌(FTC)中,常见的是RAS突变和PAX8-PPARγ点突变;髓样癌(MTC)进展期常见到RET点突变;大多数基因改变会导致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系统的激活。应用分子诊断技术,检测细针穿刺(FNA)和手术所取样本的基因突变,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甲状腺癌的病理诊断,预测甲状腺癌的预后,基因抑制剂的应用已可能成为临床用于甲状腺癌治疗的手段,本文介绍目前基因对甲状腺癌诊断、治疗、预后的发展现状。综述如下:1、乳头状甲状腺癌(PTC)生长因子、激素、细胞因子等与细胞表面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TK)结合,通过MAPK信号级联反应,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生存[1]。PTC中激活MPAK信号通路蛋白的编码基因常有突变,70%的PTC有BRAF、RET和RAS突变,MPAK的持续磷酸化或激活对细胞转化和肿瘤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导致PTC细胞表型的改变[2-6]。
  • 摘要:放射性核素治疗具有安全简便、靶向性好、高选择性、毒副作用小和疗效佳的特点,不少核素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核素治疗已经成为许多核医学单位的日常临床工作。本院从1975年开始开展放射性核素治疗治疗甲亢,1990年后逐渐开展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非毒性甲状腺肿、分化型甲状腺癌放射性核素治疗,近年来注重多学科合作,治疗效果理想,治疗病例逐年增加,2005年以来每年仅131I治疗甲亢达2000例以上,深受患者欢迎,合作学科满意。本文现就多学科合作在甲亢放射性核素治疗的临床应用进行报道。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