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52铝合金
7A52铝合金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74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武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41346篇;相关期刊27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国腐蚀大会、“十二五”堆焊、热喷涂及表面工程技术发展前瞻学术会议等;7A52铝合金的相关文献由16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芙蓉、张平、李奇等。
7A52铝合金—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41346篇
占比:99.97%
总计:241420篇
7A52铝合金
-研究学者
- 陈芙蓉
- 张平
- 李奇
- 赵军军
- 贾翠玲
- 尹志民
- 聂波
- 解瑞军
- 邱骥
- 黄继武
- 刘谦
- 张传臣
- 方家芳
- 王克鸿
- 陈超
- 马世宁
- 马琳
- 周琦
- 曾庆强
- 罗林
- 高云喜
- 何振波
- 刘玲霞
- 刘红伟
- 单长智
- 唐杰
- 孙晓峰
- 宋巍
- 康铭
- 张德库
- 张慧婧
- 张明贤
- 徐可可
- 成建国
- 戴家辉
- 朱军
- 李占明
- 杨臻
- 王晓明
- 王翔
- 盖红德
- 翟熙伟
- 蔡志海
- 郝松松
- 陈东高
- 陈学荣
- 陈继强
- 黄燕滨
- 乔立
- 何东昱
-
-
刘成豪;
陈芙蓉
-
-
摘要:
为改善7A52铝合金VPPA-MIG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本工作通过改变对焊接接头超声冲击的时间延长其疲劳寿命。试验中每条焊接接头各处分别受到2.5 min、5 min、10 min、15 min、30 min和75 min的超声冲击处理。试验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分析焊接接头的表面及晶粒形貌并计算焊接接头的表面晶粒度;利用显微硬度计、X射线应力分析仪和疲劳试验机对焊接接头进行硬度、残余应力及疲劳性能测试,综合分析超声冲击处理对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的超声冲击时间为2.5~30 min时,焊接接头处的缺陷明显减少,同时焊接接头表面的晶粒被细化至纳米级,超声冲击时间为30~75 min时,冲击表面出现裂纹;焊接接头经超声冲击处理后,其硬度最大可达140HV,较未处理的焊接接头硬度(100HV)提升40%,同时接头冲击后塑性变形层可达105μm;焊接接头处的残余应力在超声冲击处理后,由残余拉应力转为残余压应力,且在2.5~30 min时残余压应力呈增长趋势,最大可达-329.2 MPa,在超声冲击时间为30~75 min时残余压应力减小;经超声冲击处理的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均有提升,在超声冲击处理时间为30 min时接头疲劳强度最优为87.63 MPa,未经处理的焊接构件疲劳强度为48.8 MPa,疲劳强度提升了79.57%。因此,对焊接接头进行超声冲击处理可强化其疲劳性能,延长焊接构件的使用寿命。本工作希望对7A52铝合金VPPA-MIG焊接构件的广泛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
-
范文学;
陈芙蓉
-
-
摘要:
为了研究7A5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的焊接速度、搅拌头转速及轴肩压深对接头抗拉强度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的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法设计20组试验,并建立抗拉强度响应函数关系式. 为了验证响应函数关系式的精确性,通过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确定该回归模型为显性,相关性系数R2的偏差为3.17%. 通过单一焊接参数因素和双因素焊接参数对抗拉强度的影响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最后通过拉伸试验验证. 结果表明,基于响应面法拟合的搅拌摩擦焊焊接速度、搅拌头转速及轴肩压深与接头抗拉强度响应函数关系式能精确的预算不同焊接参数组合所对应的接头抗拉强度,并获得接头最佳参数组合为焊接速度110 mm/min、搅拌头转速1436 r/min和轴肩压深0.55 mm,得到最大预测抗拉强度为380 MPa.
-
-
-
-
摘要:
热输入对7A52铝合金光纤激光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陈超,等.焊接,2017(1):35-38.采用IPG公司生产的YLS-6000光纤激光器,对6 mm厚热轧态7A52铝合金进行焊接,研究不同焊接参数对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中心为均匀分布的“雪花”状等轴晶,组织为α-Al+T(Mg_(3)Zn_(3)Al_(2)),与母材相同,晶粒大小随热输入的增加而长大。
-
-
何思源;
张德库;
李晓鹏;
王恒
-
-
摘要:
采用钎焊对7A52铝合金和直径Φ10 mm表面镀镍的氧化铝陶瓷球进行封装,研究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显微组织特征、特征点成分和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 表明,采用硅镁焊料的7A52铝合金和Al2O3 (Ni)陶瓷封接的最佳工艺参数:加热温度为590°C,压力2 MPa,保温时间1h,反应层厚度在10 ~ 27 μm,接头达到的最大抗剪强度为24.8 MPa,接头界面结构为Al2 O3陶瓷/Al-Ni金属间化合物/Al-Si共晶/7A52铝合金.
-
-
-
-
贾翠玲;
陈芙蓉
-
-
摘要:
为了探究7A52铝合金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性能,对其进行了常温下的准静态拉伸试验和Gleeble热模拟拉伸试验.结果 表明:7A52铝合金的温度对流动应力的影响较大,在相同拉伸应变率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同应变值对应的流动应力会显著变小;相同温度条件下,相同应变值对应的流动应力随应变率的增大而有所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7A52铝合金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均呈明显降低的趋势.
-
-
王磊;
许雪宗;
王克鸿;
黄勇;
彭勇;
杨东青
-
-
摘要:
采用光纤激光对8 mm厚度的7A52铝合金板材进行对接焊接试验,分析焊缝上下组织及性能差异.采用能谱仪(EDS)分析焊缝不同区域合金元素的烧损情况,并对焊缝和母材分别进行拉伸试验,测量焊缝显微硬度.结果表明,焊缝上部区域的显微组织比下部区域小,焊缝上部Mg,Zn元素含量低于下部边缘;焊缝上部中心的显微硬度高于下部中心,焊缝上边缘的显微硬度小于下边缘;焊接接头以韧性断裂为主要特征,抗拉强度为325 MPa,为母材的65.9%.焊缝抗拉强度的降低与Mg,Zn元素的烧损、焊接应力、气孔缺陷等因素密切相关.
-
-
陈芙蓉;
贾翠玲
-
-
摘要:
7A52铝合金作为一种典型的Al-Zn-Mg-Cu系高强铝合金,因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较高的比强度而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火箭、舰船和轻型装甲车辆等的结构件上.该合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以焊接件的形式存在.但由于铝合金熔点低、热传导系数较大、热膨胀率高,所以采用常规熔化焊工艺焊接时,容易出现焊缝裂纹、气孔、焊接接头软化等缺陷;而且,焊接接头的不均匀性是其在服役中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实现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均一化是高强铝合金焊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采用表面纳米化技术有望解决这一问题,提高焊接接头的综合性能.为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在对7A52铝合金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着重对比介绍了该合金双丝MIG焊、电子束焊、搅拌摩擦焊、激光焊、等离子焊以及各种复合焊接的研究进展;同时,详细介绍了金属及其焊接接头表面纳米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利用高能喷丸和超声冲击处理实现表面纳米化并提高焊接疲劳强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提高接头强度系数是将来铝合金焊接的重点研究方向,而超声冲击处理技术是实现焊接接头表面纳米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