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专利文献100028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众心理学、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等;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相关文献由16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文政、卢卫斌、叶海燕等。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2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100028 占比:99.89%

总计:100140篇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发文趋势图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研究学者

  • 刘文政
  • 卢卫斌
  • 叶海燕
  • 周德华
  • 姚本先
  • 孙忠迪
  • 戴肖松
  • 葛元涛
  • 郭璐
  • 金强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任洁
    • 摘要: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能够在根本上保证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也是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可以彰显出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问题,如没有凸显出教育的全员性、没有体现出教育的全面性和没有系统性的整理教育方式等。以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角度建设全方位整合的方式体系、全过程监控的实习体系、多方面合作的组织体系,既能满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也有益于尝试建设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 韩爱民; 张红燕
    • 摘要: “百泉汇一水,一水连百景。百景美如画,画中有我们。”“我们”——济南市青龙街小学始建于1889年,130余年来始终坐落于美丽的护城河畔。清澈的泉水与丰厚的老城文化滋养,使其独具文化韵味。近年来,学校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促进身心健康,激活内动力,赋能持续成长”为追求,努力培养“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行为有范的新时代少年”,从课程、活动、环境等方面全方位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 梁彦蕊
    • 摘要: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教育部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将心理育人纳入高校“十大”育人体系。在心理育人背景下,如何建构“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及在该体系下建设与管理心理中心的软硬件,为高校深入推进心理育人,做好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营造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促进大学生协调、平衡、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 王元; 唐美玉; 韩萌萌
    • 摘要: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冲击大学生的心理防线,如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高校的紧迫任务。通过对比疫情期间首次复学时与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UPI数据,全面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探索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大学生心理援助与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方法和依据。
    • 彭杰; 刘艳
    • 摘要: 本研究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及服务逐渐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据此,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形式,构建微时代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中心”体系建构策略。
    • 钱玉婷
    • 摘要: 近年来,高校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当作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总的来说,素质教育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保障,为其奠定了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为了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得到提升,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目前,无论是在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基础方面,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都比较多,所以必须要及时改进、完善。基于此,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应该如何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最后指出高职院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 罗辑; 王本斌; 张阳英; 宋晓华; 石祥浩
    • 摘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深远意义,遵义市教体局整合北京师范大学遵义京师研究院,借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力量,并结合遵义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建立工作平台,提出了“双平台+六步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协会在教体局的指导下结合监测平台和本地资源建立完善工作平台的工作体系,并在实践中产生了积极效果,为遵义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护航。
    • 王姝; 郝宁; 陈宁宁; 王瑞; 孙新勇; 杨洁梅
    • 摘要: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实现心理育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进入21世纪20年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文章主要阐述了21世纪20年代大学生存在的诸如人际交往障碍、就业焦虑、学习懈怠、睡眠障碍以及群体生活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也指出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学校重视不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形式单一刻板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结合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21世纪20年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策略,首先在思想上重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应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和谐校园氛围,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只有拥有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中去,顺利地完成学业。21世纪20年代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组建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团队势在必行。
    • 卢卫斌
    • 摘要: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积极心理学理论受到充分重视与应用,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然成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流态势.对此,现如今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强化积极心理体验,将帮助大学生生成积极心理品质作为主要目标,构建相对完善且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本文以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面临的困境入手,提出了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有效拓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范围的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策略.
    • 卢卫斌
    • 摘要: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积极心理学理论受到充分重视与应用,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然成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流态势。对此,现如今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强化积极心理体验,将帮助大学生生成积极心理品质作为主要目标,构建相对完善且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本文以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面临的困境入手,提出了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有效拓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范围的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策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