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生物检查

微生物检查

微生物检查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09960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贵州科学、中国医疗器械信息、食品与药品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定西第三届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第二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中国中药商品产业发展定西论坛、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大会、2007年全国深部真菌与细菌感染性疾病诊疗新进展(广州)学术研讨会等;微生物检查的相关文献由232位作者贡献,包括伏田真矢、松田真典、中田明子等。

微生物检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09960 占比:99.98%

总计:410046篇

微生物检查—发文趋势图

微生物检查

-研究学者

  • 伏田真矢
  • 松田真典
  • 中田明子
  • 保坂幸男
  • 一色淳宪
  • 刘又宁
  • 吴筱菁
  • 周艳
  • 娄志红
  • 安原贵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根绣
    •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微生物检查常见细菌种类及其耐药性。方法 抽选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接受微生物检查患者300例,统计整理常见病原菌株类型,探讨其科室分布,同时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对临床常用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300例患者共计检出病原菌株480株,其包括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其中ICU、呼吸内科病原菌分布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高耐药性;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氨苄西林具有较高耐药性。真菌普遍对抗菌药均有较低的耐药性。结论 微生物检查常见病原菌种类主要包括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等,不同病原菌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治疗药物,保证药效,促进患者康复。
    • 牟建平; 滕宝霞; 顾海燕; 朱玲
    • 摘要: 目的 建立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最佳中和剂的筛选.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5、1106、和1107进行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适用性实验,考察不同中和剂对薄膜过滤的影响,选择最佳的中和剂,采用常规法、稀释法、加入中和剂薄膜过滤法考察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对阳性菌的回收率;结果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采用常规法,回收率在50% ~200%之间;需氧菌总数采用薄膜过滤法,回收率在50% ~200%之间;控制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薄膜过滤法,可检出阳性菌.结论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的微生物检查方法为需氧菌总数采用薄膜过滤法(加中和剂10%MgCl210 mL)检查,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采用常规法检查,控制菌采用薄膜过滤法(加中和剂10%MgCl210 mL)检查.
    • 卜红宇; 滕贇; 张茜
    • 摘要: 采用验证的微生物检查法对不同厂家天然橡胶胶乳避孕套的微生物污染进行检测分析,探讨引起微生物污染差异的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16个厂家20批供试品需氧菌总数为0~500C F U/g;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为0~10CFU/g;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均未检出.不同厂家避孕套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差异很大,应加强生产单位的监督管理,规范生产,完善提高避孕套微生物限度标准.
    • 杨雁莉
    • 摘要: 目的:总结在进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过程中发现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微生物检查方面的常见缺陷,以利于今后更好的开展检查工作.方法:对照《中国药典》四部有关微生物检查项的要求,GB/T 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等国家标准的要求,梳理在GMP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共性缺陷.结果:总结了在GMP检查中发现的12条常见不足.结论:只有加强人员培训,增强质量意识,才能规范地进行微生物检查.
    • 范一灵; 李琼琼; 秦峰; 刘浩; 杨美成
    • 摘要: 目的:比较《美国药典》43版(USP43)、《欧洲药典》10.0版(EP10.0)、《日本药典》17版(JP17)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ChP2020)中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及标准的差异,为我国中药饮片相关微生物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比较USP43、EP10.0、JP17和ChP2020在中药饮片的微生物计数法(包括抽样与取样、菌种和培养基选择、微生物和耐热菌计数等)、控制菌检查(包括样品前处理、增菌、分离、鉴定等)、微生物相关限度标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结论:在中药饮片微生物的检查方法上,USP43、EP10.0、JP17都有各自独立的规定,ChP2020则新增了"通则1108".在检验项目上,除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外,ChP2020与EP10.0规定了3种控制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的检查方法;在此基础上,JP17补充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查方法;USP43增加了梭菌的检查方法,并最早提出不可接受微生物风险评估理念;ChP2020还新增了耐热菌计数方法.在微生物限度标准上,USP 43对中药饮片的分类最为细致,要求较为严格且高于EP10.0、JP17;ChP2020仍未对中药饮片控制菌检查设立统一的限度标准.虽然,ChP2020对"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饮片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进行了修订,但相较于美国、欧洲和日本药典的规定还不完善.建议根据我国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和控制现状,逐步完善药典对中药相关产品的微生物检验和限度标准,合理细化相应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水平.
    • 咩咩此里; 阿茸; 李月; 殷华; 段金连; 段为钢
    • 摘要: 目的 与高压湿热和常压干热处理方法进行对比,观察高压干热处理法对中药紫苏粉末微生物和中药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压湿热、高压干热、常压密闭干热和常压开放干热4种方式分别于110°C、121°C处理紫苏粉0、15、30、60、120 min.每0.4 g药材粉末处理后加入无菌蒸馏水5 mL振摇6h后取上清进行微生物检查和溶出物吸收光谱检查.结果 高压干热处理的灭菌效果略低于高压湿热法,但明显高于常压热处理法.110°C高压干热处理15 min能大大降低药材粉末的微生物载量,30 min后达到无菌效果;121°C高压干热处理15 min也能达到无菌效果.热处理后,溶出物吸收光谱相似,230~370 nm的吸收值明显增加,其中110°C高压干热处理15 min达到较佳效果.结论 高压干热处理是一种值得选用的物品灭菌方法.
    • 修云霞; 任春娜; 杨洪亮; 张洋
    • 摘要: 应用SPSS 23软件、结合微生物检查、CT诊断对肺部真菌病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微生物检查数据、CT检查数据的x2检验,可有效的分析肺部真菌病的影响因素、发展机制.
    • 田菲
    • 摘要: 目的:对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所接诊妇科炎症感染患者2147例,所有患者均按照培养法、凝集法以及镜检法对念珠菌进行检查,对比检查阳性率.结果:结合统计可知,三种检测方式阳性率均较高,无差异P>0.05.结论:凝集法、镜检法以及培养法在妇科炎症感染检查中均存在有较高诊断价值,在检查中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 杨涛
    • 摘要: 目的:针对患者在本院进行微生物检查以后,分析其不同时期不同样本的阳性检,对其影响和原因进行探究.方法: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2000份样本(上半年和下半年各1000份)(2017.1.1-2017.12.1),把上半年的1000份样本选为观察组,以及下半年的1000份样本选为对比组,两组均采用微生物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样本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不同临床标本之间的阳性检出率各有不同,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和非呼吸道感染的阳性检出率要低于对比组,观察组的血培养标本要高于对比组,观察组和对比组的大便标本的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者在本院进行微生物检查以后,不同临床标本之间的阳性检出率各有不同,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能够为医生提供治疗的有效依据,在治疗过程中,该方法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