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与识图
建筑构造与识图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2年内共计7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教育、科学、科学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专利文献387947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青春岁月、大观周刊、科技致富向导等;
建筑构造与识图的相关文献由83位作者贡献,包括许利利、银清华1、徐菱珞等。
建筑构造与识图—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87947篇
占比:99.98%
总计:388018篇
建筑构造与识图
-研究学者
- 许利利
- 银清华1
- 徐菱珞
- 朱许伟
- 李龙
- 王伟玲
- 秦楠
- 蒲娟
- 银清华
- 万春华
- 严瑾
- 于晓静
- 何婷婷
- 侯启超
- 侯平兰
- 侯虹霞
- 刘小玲
- 刘志军
- 刘琳
- 卜光伟
- 印宝权
- 吴秋水
- 周艳
- 寇红平
- 常征
- 庞月魏
- 张扬扬
- 彭燕
- 方 菁
- 方洪涛
- 曹志毅
- 朱建伟
- 朱建平
- 李卉
- 李娜娜
- 李宇
- 李小霞
- 李文侠
- 李晓刚2
- 李永生
- 李蔚
- 李震
- 李霞
- 李飞跃1
- 梁媛
- 樊旭宏
- 檀秋芬
- 欧阳愍
- 欧阳慧
- 汤蕴华
-
-
刘小玲
-
-
摘要:
“建筑构造与识图”是高等院校建筑工程与管理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它的内容覆盖面广,知识结构复杂,有着较强的实践性,更加注重结构的计算和图纸的识别、绘制。为更好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按照项目任务明确、项目方案制订、项目计划实施、项目成果检查、项目评估的流程,详细、深入地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并总结了项目教学法的优势和教学应用效果。
-
-
许利利;
王斌
-
-
摘要:
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实践教学已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和社会效益,为了取得更好的成效,基于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信息化实践教学现状为出发点,以建筑工程人才职业能力分析为思考点,并着重以考核评价环节为着力点进行分析与剖析,为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信息化实践教学提供方法和手段。
-
-
李霞
-
-
摘要:
文章针对“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依托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具体实践,并对教学效果做出了总结,提出了优化建议。
-
-
-
李震
-
-
摘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众多行业的发展,而整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对各行业提出的要求又反过来刺激了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其中建筑行业对BIM技术的应用就是这一社会事实的具体表现.随着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技术在相关领域教学工作中也受到相应重视,并引发了现有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本文将围绕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基于BIM技术的改革创新进行探讨.
-
-
王颖辉;
侯平兰;
王亚平;
高凤;
马小玲
-
-
摘要:
传统《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教学采用二维图形讲解三维形体,教与学难度大.BIM技术具有三维模型创建和直观展示的特性,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中,可有效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成效.本文提出嵌入式教学法和合并式教学法两种BIM技术入课的途径方法,并从调整课程标准、培养新型师资力量、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等方面给出具体的实施建议,为BIM技术应用于《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
-
-
-
徐菱珞
-
-
摘要:
文章以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为例,就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研究,从课件质量、课件的利用率、教学技术与教学实际的贴合性、课程的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在课程的过程设计、BIM技术的课程应用、教学的创新手段、VR虚拟现实技术在课程中的融入给出完善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对策,以此为相关从业人员给出参考建议,推进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改革.
-
-
许利利
-
-
摘要: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具有知识点多,构造要求复杂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课程教学需要。随着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融入到高职院校《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标准及教学过程中,能有效促进传统教学模式升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