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胃溃疡
应激性胃溃疡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4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3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43228篇;相关期刊158种,包括针刺研究、中国中医急症、基层医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6中国中毒救治首都论坛暨第八届全国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学术会议、第十三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中国第三届中医、中西医结合暨非药物疗法防治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高级论坛等;应激性胃溃疡的相关文献由545位作者贡献,包括马惠芳、付晨露、李婧婷等。
应激性胃溃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43228篇
占比:99.95%
总计:443467篇
应激性胃溃疡
-研究学者
- 马惠芳
- 付晨露
- 李婧婷
- 王旒靖
- 薛婷
- 邵一轩
- 马佳佳
- 王朝辉
- 黄碧兰
- 余良主
- 关翰宇
- 吴颖琦
- 王富春
- 严洁
- 史远
- 吴忠祥
- 宋传佑
- 尹抗抗
- 张文将
- 张璐定
- 梁媛
- 金志军
- 丁世兰
- 丁洁琼
- 万军利
- 严兴科
- 任玉尧
- 刘元君
- 包军
- 卢金冬
- 司银楚
- 吕加希
- 周子娴
- 周小飞
- 唐琼
- 孙洪兆
- 尹宏
- 崔元璐
- 常小荣
- 张建福
- 张忠
- 张静
- 徐嘉琦
- 徐珞
- 易受乡
- 朱小香
- 李丽
- 李丽珍
- 李信健
- 李梦梦
-
-
成姣阳
-
-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胃溃疡患者的护理干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内科基础护理)、研究组(45例,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住院总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肢体运动、劳动能力、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认知能力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1例、便秘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6.67%(3/45);对照组并发症包括脑再出血1例、便秘7例、肺部感染2例、褥疮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24.44%(11/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7.78%(44/45),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3.33%(33/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对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胃溃疡护理作用显著、护理满意度高,能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
-
尹宏;
陈庆春;
苏艳蓉;
吕加希
-
-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胃液pH值、潜血结果和血清胃肠激素水平与应激性胃溃疡的关系。方法选取368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应激性胃溃疡组85例和未发生应激性胃溃疡组283例。收集并分析患者的胃液pH值、潜血试验结果和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等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年龄≥60岁、性别、消化道溃疡病史、脑干出血、入院后3 d胃液pH值≤6、入院后3 d胃液潜血阳性、手术时间≥4 h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化道溃疡病史、入院后3 d胃液pH值≤6、入院后3 d胃液潜血阳性、手术时间≥4 h和入院后3 d胃泌素、胃动素、胆囊收缩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高是应激性胃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校正后P<0.05)。结论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脑干出血、手术时间≥4 h和入院后3 d胃液pH值≤6、胃液潜血阳性,血清胃泌素、胃动素、胆囊收缩素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升高,可增加应激性胃溃疡发病风险。
-
-
孙超
-
-
摘要: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联合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华村镇卫生院收治的108例应激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接受奥美拉唑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胃泌素低于对照组,胃液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血清白细胞介素-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性胃溃疡患者接受奥美拉唑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可以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胃部环境,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较少,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建议应用并予以推广。
-
-
巩丹丹;
马兴好
-
-
摘要:
目的:分析对应激性胃溃疡患者实施高能量密度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及对修复胃粘膜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2例,予以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和观察组(42例,予以高能量密度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胃粘膜修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ALB、TFN、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间比值、AMC、TSF等营养指标,CD3+、CD4+、CD4+/CD8+、IgM、IgA、IgG等免疫指标,VEGF、EGF、COX-2等胃粘膜修复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GAS、MLT、CCK等胃肠动力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高能量密度营养剂对应激性胃溃疡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对促进患者胃粘膜修复、改善胃肠动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
-
王鑫荃;
庞泽星;
吴逸钊;
刘淇兴;
区锶文;
余印林;
王桂房;
许小洋
-
-
摘要:
目的 探究深海鱼油对应激性胃溃疡的抑制作用.方法 2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鱼油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鱼油组大鼠连续5 d用深海鱼油0.84 mL/kg灌胃,其他两组大鼠连续5 d用0.9%氯化钠溶液0.84 mL/kg灌胃.三组大鼠实验前1 d禁食不禁水24 h.模型组与鱼油组采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制作大鼠胃溃疡模型.实验结束后测定胃溃疡指数(UI),并进行HE染色,观察胃黏膜受损情况,同时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模型组UI高于对照组;鱼油组UI低于模型组(均P<0.01).模型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鱼油组SOD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对照组大鼠的胃黏膜完好无损;模型组及鱼油组大鼠胃黏膜均出现缺损,但鱼油组黏膜缺损仅发生在黏膜浅层,其损伤程度经于模型组.结论 深海鱼油对应激性胃溃疡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提高SOD活性,促进氧自由基的清除有关.
-
-
李丽;
齐伟;
王朝辉;
治丁铭;
蒋海琳;
郑力文;
王富春
-
-
摘要:
目的:观察合募配穴对应激性胃溃疡(SGU)大鼠血清及胃组织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相关指标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影响,探讨合募配穴预防SGU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合募配穴组,每组9只.采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建立SGU大鼠模型.造模前10 d,合募配穴组予以电针"中脘""足三里"(2 Hz,0.6 mA),10 min/次,阳性药组予以奥美拉唑溶液(20 mg/kg)灌胃,两组均隔日干预1次,共10 d.肉眼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的形态、计算溃疡指数(UI)和病变积分;TBA法和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胃组织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组织中TLR4、M yD88、IκB-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空白组大鼠胃黏膜层光滑完整,细胞排列整齐,未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胃黏膜上皮结构破坏,可见大量黏膜上皮细胞死亡及炎性细胞浸润.阳性药组和合募配穴组胃黏膜损伤和炎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组轻.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UI及胃黏膜病变积分显著升高(P<0.05),血清和胃组织中MDA含量、MPO活性显著升高(P<0.05),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TNF-α、IL-6含量显著增加(P<0.05),胃组织中TLR4、MyD8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IκB-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与合募配穴组的UI及胃黏膜病变积分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胃组织中MPO活性显著降低(P<0.05)、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胃组织中MDA含量和TLR4、MyD8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0.05)、IκB-α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合募配穴组血清TNF-α的含量低于阳性药组(P<0.05).结论:合募配穴预电针可保护SGU大鼠的胃黏膜组织,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抗炎和调节TLR4/MyD88/IκB信号通路有关.
-
-
于云峰
-
-
摘要: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4例我院于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收治的应激性胃溃疡患者,按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其他基础治疗均相同,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胃液PH值、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液PH值、血清胃泌素水平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胃溃疡均有效果,但使用奥美拉唑可以显著缩短止血时间,提高胃液PH值,并降低血清胃泌素的分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
车妙玉
-
-
摘要: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9年10月份至2020年8月份我院就诊的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电脑数据表法分为分析组和对比组,分析组60例患者采取奥美拉唑治疗,对比组60例患者采取西咪替丁治疗,对比分析组和对比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分析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6.7%,对比组采取西咪替丁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86.7%,组间数据比较差异(P<0.05)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激性胃溃疡患者采取奥美拉唑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患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对于疾病治疗效果明显,建议推广应用.
-
-
张开玉
-
-
摘要: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60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取不同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中采取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治疗,可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
治丁铭
-
-
摘要:
探究针灸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机理,研究方向主要有调节胃肠激素与分泌功能、对胃黏膜损伤的修复、对HPA轴及脑肠轴的调节、抗氧化应激和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针灸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可双向、多层次调节,结果可为临床针灸治疗应激性胃溃疡提供理论支持.
-
-
-
YIN kang-kang;
尹抗抗;
梁媛;
LIANG Yuan;
LI Ling;
李玲;
GUO Chun-xiu;
郭春秀;
ZHANG wen-jiang;
张文将;
TAN Zhou-jin;
谭周进;
谭达全;
TAN Da-quan;
WU zhong-xiang;
吴忠祥
- 《第八届中国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左金丸对因束缚-水浸应激引起的大鼠应激性胃溃疡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6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左金丸低剂量组、左金丸中剂量组和左金丸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5天,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24h,采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制备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胃体形态学观察,测量胃液PH值,计算胃溃疡指数(UI),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 结果:左金丸组大鼠胃液pH值明显升高,胃溃疡指数显著降低,血清PGE2含量明显上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 结论:左金丸可以预防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并能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胃液pH值从而降低胃黏膜攻击因素,促进PGE2释放从而增强胃黏膜防御功能等因素有关.
-
-
尹抗抗;
梁媛;
张文将;
阎云云;
卢金冬;
吴忠祥
- 《第十三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左金丸对因束缚—水浸应激引起的大鼠应激性胃溃疡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左金丸低剂量组、左金丸中剂量组和左金丸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5天,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24h,采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制备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胃体形态学观察,测量胃液PH值,计算胃溃疡指数(UI),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的含量.结果:左金丸组大鼠胃液PH值明显升高,胃溃疡指数显著降低,血清ACTH、CORT水平显著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金丸可以预防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并能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胃液PH值从而降低胃粘膜攻击因素有关,同时通过内分泌调节胃粘膜防御因子与攻击因子失衡,也是左金丸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防治作用的作用机制之一.
-
-
尹抗抗;
梁媛;
张文将;
阎云云;
卢金冬;
吴忠祥
- 《第十三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左金丸对因束缚—水浸应激引起的大鼠应激性胃溃疡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左金丸低剂量组、左金丸中剂量组和左金丸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5天,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24h,采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制备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胃体形态学观察,测量胃液PH值,计算胃溃疡指数(UI),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结果:左金丸组大鼠胃液PH值明显升高,胃溃疡指数显著降低,血清PGE2含量明显上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金丸可以预防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并能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胃液PH值从而降低胃粘膜攻击因素,促进前列腺素E2释放从而增强胃粘膜防御功能等因素有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