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文
币文的相关文献在1950年到2017年内共计74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书法、篆刻、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专利文献7493篇;相关期刊32种,包括文物春秋、文史知识、西部金融等;
币文的相关文献由74位作者贡献,包括汪运渠、吴良宝、冯馨郴等。
币文
-研究学者
- 汪运渠
- 吴良宝
- 冯馨郴
- 喻战勇
- 孙仲汇
- 李铁生
- 沈通
- 丁雨
- 万永军
- 万泉
- 丹柯
- 亢振武
- 侯海智
- 侯素柏
- 冯明杰
- 刘传增
- 刘文玉
- 刘杰
- 刘立鑫
- 刘红卫
- 古剑
- 叶伟奇
- 叶向荣
- 吴雄胜
- 周卫荣
- 周延龄
- 周泰宇
- 唐虞
- 季永才
- 小黄
- 建菴
- 张德仁
- 张达明
- 张通海
- 徐在国
- 徐达元
- 文初
- 曹锦炎
- 朱福民
- 李宪章
- 李晓岑
- 李智琦
- 杨君
- 林有信
- 林柷敔
- 梁中颖
- 欧德禄
- 王健
- 王养林
- 王安泉
-
-
张德仁
-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学界陆续于湖北大冶、阳新、蕲春等地的青铜窖藏中发现了之前仅见于著录中的珍稀币种——视金钱牌。①这种钱牌制作精美、甚为规范,正面中央有大小两个同心圆凸棱,其间铸有旋读币文;大多发掘品双面均有云霞图案纹饰,对于完善我国古代货币史具有重要意义。考古发掘资料显示,此类铜牌共有三种规格,依币文区分为:视金一朱、视金二朱以及视金四朱。
-
-
马肖
-
-
摘要:
先秦钱币,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出现的货币,包括原始货币、金属称量货币和金属铸币等,这是货币从产生到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根据不同的流通区域,逐渐形成了先秦四大货币体系,而布币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章。布币主要流通于三晋、两周地区,其形制源于农具铲。布币又可分为空首、平首两大类型,每个类型中根据其首、
-
-
冯馨郴
-
-
摘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枝奇葩,钱文书法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和使用钱币的国家之一,钱币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历史更为源远流长,尤其是中国古钱币文字几乎涵盖了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所有书体,可以说,中国古钱上荟萃了古代文字书法艺术的精华,将中国历代钱币罗列起来,就是一部古老而又丰富的书法艺术宝库。
-
-
冯馨郴;
冯明杰
-
-
摘要:
今年是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了纪念今年盛大的红色节日的到来,许多媒体和一些单位都及早地发起动员号令,为红色节日准备丰盛的大餐,我作为红色收藏的一员,选出一部分红色钱币藏品,为红色节日的到来献上一份薄礼。
-
-
-
刘杰;
李晓岑;
杨君;
周卫荣
-
-
摘要:
西藏地方政府发行了许多铜币,大小不定,面值不一,但发行时间最长,流通量最大的是雪冈钱币.通过对雪冈钱币币文、币面纹饰等观察,可以知晓藏族文化的美学意境;对雪冈钱币进行测量,可以了解当时雪冈钱币的制造规格;对部分雪冈钱币取样,进行金相观察及能谱检测,可以得知钱币的主要成分和加工工艺等信息.再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当时雪冈钱币的制造工艺,以及当时藏族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
-
朱福民
-
-
摘要:
江西辛亥大汉铜币是泉界公认的十大名珍币之一。在已出版的铜元资料中,编著者虽对此币有过拓样及简短介绍,但尚未见到真伪实物彩照的对比。江西辛亥大汉铜币,铸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至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之前这暂短的80天,当时因"中华民国"国号尚未确定,故称名"大汉",是辛亥最早期的铸币。尽管此币流通领域小,时间短,但传世仍有伪币出现。本人藏此币3枚,经鉴定,真币1枚,假币2枚。现将真伪币实物原大照片及识别所见敬奉给泉友,
-
-
汪运渠
-
-
摘要:
开元通宝,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铸,钱径2.4厘米,重3.6克,币文为欧阳询所书。《旧唐书·食货志》载:"开元钱之文,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时称其工。其字含八分及隶体,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回环读之,其意亦通。"在这里,唐人所说的"隶",指的是真书;而"八分",指的是汉文帝、汉景帝之后带有波、挑的汉隶。在现在众多的钱币学著作及文本中,皆言开元通宝币文为隶书。其实开元通宝币文是篆、隶、
-
-
汪运渠
-
-
摘要:
空海所书的"富寿神宝",始铸于嵯峨天皇弘仁十年(公元819年),币文楷书、右旋读。空海在幼年被人称作"神童",于公元791年进入大学(贵族僧侣学校)攻读儒学经典《论语》、《孝经》及史传,同时著书立说,才学超群。公元804年,31岁的空海与最澄、橘逸势等随大使藤原葛野率领的遣唐使团作为留学僧入唐。值得再说一句的是,当时空海是自费留学僧。空海抵达长安后,以极大的热情遍访各地高僧,如饥似渴地汲取文化知识。
-
-
汪运渠
-
-
摘要:
富寿神宝,嵯峨天皇弘仁九年(公元818年)铸币。币文为嵯峨天皇御书,径约2.3厘米,重2.9克,币文右旋读。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后汉书》载:"光武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印绶。"(1782年,这颗"汉倭奴国王"金印在日本福岗县志贺岛出土)这是史载中日建交的最早纪录,也是汉字传入日本之始。日本最早的《古事记》及有日本诗经之称的《万叶集》,都是用汉字写成的。公元285年中国典籍《论语》、《千字文》传入日本。日本古代没有自己的文字,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利用汉字来书写日本语言,称"万叶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