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钱
铸钱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1年内共计43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财政、金融、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5463篇;相关期刊124种,包括南方文物、文物春秋、中国钱币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历代货币新收获学术会议等;铸钱的相关文献由350位作者贡献,包括徐达元、汪有民、思源等。
铸钱—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463篇
占比:98.32%
总计:25899篇
铸钱
-研究学者
- 徐达元
- 汪有民
- 思源
- 喻战勇
- 邓传忠
- 唐养文
- 叶真铭
- 张哨峰
- 张或定
- 余勇
- 刘森
- 吴进
- 周卫荣
- 周燕伟
- 张劲峰
- 强文学
- 戴建兵
- 王德泰
- 蒋将
- 余石泉
- 叶伟奇
- 孙仲汇
- 屠燕治
- 张建功
- 张金雷
- 徐云子
- 徐国洪
- 戎畋松
- 施励斐
- 李宪章
- 袁克林
- 马超
- 高宇翔
- 伍员
- 储建国
- 刘伟
- 刘健平
- 叶世昌
- 张玉山
- 徐钢
- 戴政
- 李光军
- 杨立昌
- 汪洋
- 汪海平
- 牛群生
- 王军
- 王贵忱
- 王连根
- 盛卫国
-
-
许天成;
龙登高
-
-
摘要:
一、铸钱“专取滇铜”造成的水运基建需求清承明末之余绪,采取银铜复本位。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清廷谕令,自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起,前述“京铜”都归云南办理。对日本铜的采购,则即行停止,专取滇铜。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使用云南东川铜的本省广西府(治所在今云南泸西县)铸钱局因“滇粤运河”事败而被关闭。同年,户部又令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四省将原本由各省委派人员自办的“采买铜”两百万斤也归云南办理。
-
-
周海阔
-
-
摘要:
笔者近年在鄂尔多斯地区见到一些铸残的五铢钱,以及铸钱中产生的范枝、熔铜块。经初步分析,认为这些钱币、范枝、熔铜块是西汉初年鄂尔多斯地区铸造郡国五铢时所留存的铸钱痕迹。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1.铸残钱币六枚(图1~6)。这六枚钱币均为五铢钱,其面、背均有较窄的外轮,面穿虽无穿孔线,但均有穿下横杠的记号。
-
-
戎畋松
-
-
摘要:
政和年号钱,宋徽宗赵佶政和年间(1111-1118年)所铸。宋徽宗在历史上颇有声名,这并不是他治国有方,而是因为在艺术上的造诣,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鉴赏等方面,历代帝王无人能出其右。尤其是他独创的瘦金体书法,更是极富诗情画意,笔画间若竹若兰,大有清俊飘逸之感,令人叫绝。在铸钱方面,可谓精湛考究,达到中国铸币史上顶峰。在徽宗铸钱中,最值称道的就有政和年号钱,版別多达100余种,材质以青铜为主。
-
-
刘舜强
-
-
摘要:
明末大西军将领孙可望进入云南后于1647年四月铸行大西政权年号钱"大顺通宝";不久又以独立的军事领袖身份于1647年至1651年间铸行"兴朝通宝"折银钱;在1651年归附永历朝廷后铸行"永历通宝"铜钱。孙可望在云南的铸钱活动,加速了云南地区"废贝行钱"的货币制度变革,他确立的"折银钱"体系,影响了永历政权、清政府及吴三桂军政集团的货币制度,对中国"银钱并行"货币体系的最终确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
马超
-
-
摘要: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一时期不仅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并最终灭亡的时期,还是中国传统货币体系逐渐瓦解、近代货币制度逐渐建立的历史时期,货币制度的近代化反映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清代货币制度均有定制,铸造、流通都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地方性特征.直隶省是京师周边由清政府中央直接管辖的区域,1928年6月经国民政府决定,将直隶省改为河北省,所以直隶省基本上就是现在的河北省.环京师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直隶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均有体现,在货币方面也有显现,所以对清朝直隶的铸钱概况进行区域性研究很有意义.
-
-
马超
-
-
摘要:
清代的货币制度沿袭自明代,实行不完整的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宝川局是与各省铸钱机构一起在雍正皇帝登基后,由朝廷统一命名的,被确定为四川省唯一的铸钱机构,局址在四川成都府,宝川局铸钱规模大,开铸时间长,几乎贯穿于整个清代,前后历经一百七十二年,曾铸传统平钱、大钱和近代银元、铜元等多种钱币,所铸钱币流通范围涵盖四川、陕西、甘肃等省,对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省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
梁晓强
-
-
摘要:
云南在元明两朝承南诏、大理遗制,普通流通货币不用铜钱,而用海贝、盐颗.但是由于云南盛产铜,而铜是铸币的基本原材料.因此在明朝时期,云南生产的铜,也被大量用来铸钱,甚至就在云南本地铸钱.
-
-
-
潘有刚
-
-
摘要:
明朝末年,朝廷对外要抵抗后金的进攻,对内要镇压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急需用钱的地方很多,筹饷却是非常困难。政府出了一招,即通过白银和制钱的比价,使得铜钱的作价大大高于它本身的实际价值,铸钱成了增加饷源的一个途径。为了获取铸钱利益,天启、崇祯两朝都是大量铸钱。1991年,笔者有幸在河南西华县一家废品收购站里购得十几斤明代的铜钱。西华县历史上曾是黄泛区,这批钱个个沾了一身黄泥巴,回去后,经过反复淘洗,从中拣选出了一枚好钱。
-
-
张彦刚
-
-
摘要:
顺治通宝系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并有五种形式的铸钱,史称"顺治五式",即一式仿古钱(含光背、纪值、背圈星纹饰),二式背单字纪局,三式背"一厘",四式背"满汉文",五式背"满文"。最终,背满文钱确立了清代货币体系,获得了极大成功,直至1911年清朝覆灭才最终结束,其影响意义深远。是时,全国先后有近30个钱局开炉鼓铸顺治通宝钱。从顺治元年由京畿地区开始,伴随着清朝铁骑的南下征战,从北向南逐步推进,开始设局铸造光背或单字纪局的顺治钱。
-
-
-
- 东北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5.03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辊薄带铸轧连铸布流器及双辊薄带铸轧连铸设备,主要通过设置缓冲槽,降低钢液的冲击力,设置侧出水孔,提高侧封板处钢水活跃度,确保高温钢液可以在熔池内均匀布流,实现铸带宽向的均匀凝固。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辊薄带铸轧连铸布流器,包括布流器本体,布流器本体上设置有钢液槽,钢液槽的槽底设置有缓冲槽;两个排水组件位于缓冲槽的两侧;侧出水孔与排水组件相连通,且侧出水孔贯通于布流器本体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钢液槽通过排水组件以及侧出水孔与布流器本体的外部相连通;缓冲槽内有钢水,缓冲槽用于对进入钢液槽的钢水进行软缓冲,以使缓冲后的钢水通过两个排水组件和侧出水孔排出。本发明主要用于薄带铸轧产线。
-
-
-
-
- 东北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2-18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辊薄带铸轧连铸布流器及双辊薄带铸轧连铸设备,主要通过设置缓冲槽,降低钢液的冲击力,设置侧出水孔,提高侧封板处钢水活跃度,确保高温钢液可以在熔池内均匀布流,实现铸带宽向的均匀凝固。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辊薄带铸轧连铸布流器,包括布流器本体,布流器本体上设置有钢液槽,钢液槽的槽底设置有缓冲槽;两个排水组件位于缓冲槽的两侧;侧出水孔与排水组件相连通,且侧出水孔贯通于布流器本体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钢液槽通过排水组件以及侧出水孔与布流器本体的外部相连通;缓冲槽内有钢水,缓冲槽用于对进入钢液槽的钢水进行软缓冲,以使缓冲后的钢水通过两个排水组件和侧出水孔排出。本发明主要用于薄带铸轧产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