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疏浚
航道疏浚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518篇,主要集中在水路运输、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0篇、会议论文71篇、专利文献3075篇;相关期刊178种,包括科技创新导报、水道港口、水运工程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工程施工专业委员会2013年会、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工程建设及材料设备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体成员大会暨水运工程建设新装备、新材料推广应用大会等;航道疏浚的相关文献由81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涛、梅深、殷缶等。
航道疏浚
-研究学者
- 李涛
- 梅深
- 殷缶
- 夏旭东
- 张邦
- 文有华
- 李金峰
- 田槐湘
- 乾东岳
- 余德松
- 倪兵
- 冯晨
- 刘哲
- 向程
- 吴永彬
- 安晓宇
- 张广雷
- 张玮
- 普晓刚
- 李军
- 王斐
- 王艳华
- 王鑫
- 王鹏
- 章日红
- 管先祥
- 闫涛
- 韩金峰
- 齐春风
- 丁树友
- 万远扬
- 仇金锋
- 余小宇
- 余锐
- 余青容
- 傅雪山
- 刘俊伟
- 刘宝河
- 刘彦冰
- 刘滨
- 刘燃
- 刘金龙
- 刘鹏
- 劳嘉桥
- 卜光辉
- 卢意
- 吴志文
- 吴志虎
- 周在友
- 周鸿权
-
-
田舟;
王树兵
-
-
摘要:
抓斗船在港口航道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受制于航道通航要求,风浪,水流以及自身的机械灵活性的限制,主要用于港池,泊位以及其他施工船舶难以开挖的边角,坚硬土质的施工。本文结合苏里南浅水航道的开挖,针对在浅水,通航航道,风浪大的工况条件下施工分析与总结,对今后遇到类似的工况条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
万丽;
邓莎
-
-
摘要:
航道是我国水运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路运输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各水路运输量逐步加大。航道的水文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由于泥砂淤积的原因阻碍航道,造成的航运效率下降等问题越来越显著,对航道运行的安全和经济效益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加强航道疏浚施工势在必行。本文具体分析研究航道疏浚施工的现状,并且阐述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
-
彭书琪
-
-
摘要:
在强调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当下,社会各界纷纷将目光聚焦于水上航道,这也为港口航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及强大动力。长江河道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载体,航道承担河道的通航功能,文章分析了当前港口航道的相关施工技术采取不同的施工策略,完善水利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方式方法以更好地保障港口航道工程质量。
-
-
-
-
摘要:
近日,上航局投资建造的2艘4500 m 3耙吸挖泥船“航浚4017”轮、“航浚4018”轮在上海黄埔文冲船厂龙穴厂区顺利下水。2艘耙吸挖泥船均属于新一代中小型、智能化耙吸挖泥船,具有吃水浅、能耗低、泥浆装载效率高等特点。2艘挖泥船充分运用智能疏浚技术和DP动力定位技术,可实现一人、精准、高效疏浚的作业目标,属于聚焦沿海港口、航道疏浚实际需求的高新技术船型,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外最新疏浚需求。
-
-
蒲迪阳;
王付耀;
董佳林
-
-
摘要:
为快速适应大西洋东海岸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的工况条件,解决耙吸船在新工况条件下航道平整度控制差、船机故障多、施工效率低等问题,以莱基深水港航道疏浚工程为依托,对大西洋东海岸长周期涌浪工况下耙吸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主要包括改变耙齿的组合方式、配合调整船舶高压冲水等参数、优化船舶施工布线等。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施工工艺后,可有效地降低船机故障次数,提高产量率,缩短施工周期,提升施工质量,保障疏浚任务顺利完成。
-
-
-
包江;
王大鹏;
行莉
-
-
摘要:
作为福建省港航项目建设和航道疏浚物综合利用省级试点项目,在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项目中,需对航道疏浚物进行综合处置利用。受水深和施工条件限制,需设置转运坑。考虑其海域面积受限且海况复杂情况,配套泥驳船只有高精度北斗AIS系统无定点抛泥显示系统、转运坑同时有绞吸船作业的情况下,在不提高成本又能保证安全作业的前提下,提出基于北斗地基增强AIS船位信息服务系统的精准抛填施工技术,并阐述精准抛填施工控制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
-
曹传水
-
-
摘要:
近年来,我国沿海港口对港口运营效率、通航安全以及生态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运营航道疏浚施工对港口正常营运和安全环保的影响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在航道维护疏浚施工过程中特别是航道交叉段,如何通过优选施工设备、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在维持正常施工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疏浚施工对港口营运、生态的影响,已经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福建泉州某航道疏浚工程为例,选取影响最大的交叉段施工,通过施工船舶选型分析、施工方案比选研究,以及施工方法和工艺的控制,探究航道疏浚施工如何与航道运营实现最佳平衡,保证港口的正常营运、通航施工的安全和疏浚效率。
-
-
周统宙;
周江
-
-
摘要:
随着航运产业的迅速发展,航运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航道淤塞等问题的不断出现,维护航道对航道进行疏浚是保证航道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其航道疏浚工程的质量关系着航运的稳定和安全。本文就航道疏浚过程经常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
-
欧阳锡钰;
耿宝磊;
赵鹏;
黄美玲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航道疏浚的水下开挖作业扰动海床底泥使之悬浮扩散,影响海洋环境.模拟悬浮泥沙随水流运动的扩散输移过程,预测分析对周边海域的影响,为制定更为合理的施工方案提供参考.采用MIKE21HD模块建立浙江金塘港海域二维潮流模型,并利用实测水文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MIKE MT模块模拟悬沙的扩散输移过程,计算得到悬沙的浓度大小与潮流流速成反比关系,结合该海域张潮期流速小于落潮期流速的特征,将疏浚的施工时间分为涨潮期施工和落潮期施工,分别计算不同施工期的悬沙扩散输移过程.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悬沙的扩散输移与潮流流速和流向以及岸线相关;涨潮期施工,悬沙浓度大于1mg/L的包络面积最大为0.93km2,落潮期施工的最大面积为1.62km2;选择落潮期进行疏浚施工将有效地降低悬沙对周边海域的影响.
-
-
焦增祥;
陈静;
李君宁
- 《中国水利学会2018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河口整治工程丁坝修建后,影响水流、泥沙的运动形态.为了维护航道水深,保障船舶正常航行,需要通过疏浚来维护航道,以保证通航率.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在丁坝工程影响下,疏浚不同深度的航槽,分析了滩槽之间的水流运动变化,揭示了疏浚深度对滩槽水流的影响规律,为以后的疏浚工程提供参考.
-
-
焦增祥;
陈静;
李君宁
- 《中国水利学会2018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河口整治工程丁坝修建后,影响水流、泥沙的运动形态.为了维护航道水深,保障船舶正常航行,需要通过疏浚来维护航道,以保证通航率.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在丁坝工程影响下,疏浚不同深度的航槽,分析了滩槽之间的水流运动变化,揭示了疏浚深度对滩槽水流的影响规律,为以后的疏浚工程提供参考.
-
-
焦增祥;
陈静;
李君宁
- 《中国水利学会2018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河口整治工程丁坝修建后,影响水流、泥沙的运动形态.为了维护航道水深,保障船舶正常航行,需要通过疏浚来维护航道,以保证通航率.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在丁坝工程影响下,疏浚不同深度的航槽,分析了滩槽之间的水流运动变化,揭示了疏浚深度对滩槽水流的影响规律,为以后的疏浚工程提供参考.
-
-
焦增祥;
陈静;
李君宁
- 《中国水利学会2018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河口整治工程丁坝修建后,影响水流、泥沙的运动形态.为了维护航道水深,保障船舶正常航行,需要通过疏浚来维护航道,以保证通航率.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在丁坝工程影响下,疏浚不同深度的航槽,分析了滩槽之间的水流运动变化,揭示了疏浚深度对滩槽水流的影响规律,为以后的疏浚工程提供参考.
-
-
吴金勇;
刘宇智
- 《中国首届“与自然和谐”国际水环境生态建设技术发展会议》
| 2018年
-
摘要:
在现代化的疏浚施工时,往往需要将江河湖泊的淤泥疏浚到较远的位置.针对疏浚淤泥远距离输送的问题,研究了挖泥船与多台接力泵船串联施工的工艺,结果表明:串联接力泵船可以显著提高淤泥的运输距离;计算管道阻力损失的理论值有助于确定接力泵船的位置;施工过程中,挖泥船与各泵船的施工配合尤为重要.结合太湖清淤工程的实施,总结得出挖泥船与多台接力泵船串联的工艺流程、管道输送阻力、位置距离等,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
-
吴金勇;
刘宇智
- 《中国首届“与自然和谐”国际水环境生态建设技术发展会议》
| 2018年
-
摘要:
在现代化的疏浚施工时,往往需要将江河湖泊的淤泥疏浚到较远的位置.针对疏浚淤泥远距离输送的问题,研究了挖泥船与多台接力泵船串联施工的工艺,结果表明:串联接力泵船可以显著提高淤泥的运输距离;计算管道阻力损失的理论值有助于确定接力泵船的位置;施工过程中,挖泥船与各泵船的施工配合尤为重要.结合太湖清淤工程的实施,总结得出挖泥船与多台接力泵船串联的工艺流程、管道输送阻力、位置距离等,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
-
吴金勇;
刘宇智
- 《中国首届“与自然和谐”国际水环境生态建设技术发展会议》
| 2018年
-
摘要:
在现代化的疏浚施工时,往往需要将江河湖泊的淤泥疏浚到较远的位置.针对疏浚淤泥远距离输送的问题,研究了挖泥船与多台接力泵船串联施工的工艺,结果表明:串联接力泵船可以显著提高淤泥的运输距离;计算管道阻力损失的理论值有助于确定接力泵船的位置;施工过程中,挖泥船与各泵船的施工配合尤为重要.结合太湖清淤工程的实施,总结得出挖泥船与多台接力泵船串联的工艺流程、管道输送阻力、位置距离等,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
-
吴金勇;
刘宇智
- 《中国首届“与自然和谐”国际水环境生态建设技术发展会议》
| 2018年
-
摘要:
在现代化的疏浚施工时,往往需要将江河湖泊的淤泥疏浚到较远的位置.针对疏浚淤泥远距离输送的问题,研究了挖泥船与多台接力泵船串联施工的工艺,结果表明:串联接力泵船可以显著提高淤泥的运输距离;计算管道阻力损失的理论值有助于确定接力泵船的位置;施工过程中,挖泥船与各泵船的施工配合尤为重要.结合太湖清淤工程的实施,总结得出挖泥船与多台接力泵船串联的工艺流程、管道输送阻力、位置距离等,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
-
程磊;
王冰
- 《中国首届“与自然和谐”国际水环境生态建设技术发展会议》
| 2018年
-
摘要:
本文以天津临港经济区T7T8T9区补吹填工程为实例,因该实例项目疏浚内容包含超长岸线的岸坡开挖,并且该项目采用的新型围堰结构也是首次应用于天津地区,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对方案进行优化,针对出现的施工难点和问题进行预判和解决,其中尤其针对岸坡特点、施工区土层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使施工船舶能够高效的进行岸坡开挖施工,本文通过对上述项目特点的分析总结,结合工艺方面的精细化及高标准验收条件,从理论和实际的角度介绍了疏浚吹填施工部署及工艺优化措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
-
-
-
-
-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9.16
-
摘要:
基于BIM模型创建单波束测点下内河航道疏浚图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BIM模型系统中输入单波束测点数据与航线平面图基础资料参数;2将数据进行转换处理;3将所有垂直测线L’上的纠偏测点生成纠偏后三维地形图S’,并生成内河疏浚BIM模型M’;4利用逆转化规则将单波束测线L上的宽度、坡度属性赋值到垂直测线L’上,完成地形线、开挖线与超挖线绘制,并完成标注、标签与算量工作;5选取下一条测线,并重复步骤4,直至完成所有垂直测线的采样出图。本发明能够自动绘制所有内河航道疏浚断面图,自动计算断面工程量,实现无需额外输入参数即可利用BIM模型创建内河航道疏浚图,提高了生产效率,免除了人工低效制图的困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