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冷凝液
工艺冷凝液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0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7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846593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大氮肥、气体净化、化工安全与环境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八届全国硝酸硝酸盐技术交流会、全国中氮情报协作组第31次技术交流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暨氮肥、甲醇“十二五”规划报告会等;工艺冷凝液的相关文献由398位作者贡献,包括池树增、李玉顺、郭强等。
工艺冷凝液—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46593篇
占比:99.98%
总计:846760篇
工艺冷凝液
-研究学者
- 池树增
- 李玉顺
- 郭强
- 顾朝晖
- 余攀
- 吴艳波
- 周央
- 周新馨
- 应钊
- 徐九字
- 汪家铭
- 王俊省
- 王庆杰
- 王献
- 田贵春
- 胡雅芹
- 陈吉明
- 刘国胜
- 姚元亭
- 娄卫国
- 李公伟
- 李廷仁
- 李文卫
- 李文杰
- 李洪林
- 许萍
- 项文裕
- 鲁瑜
- 任喜金
- 任春芳
- 何英
- 余建良
- 余志坚
- 冉红洋
- 刘兴旭
- 刘昭斌
- 刘欣
- 吕纯泰
- 周忠立
- 周林峰
- 周翔
- 唐煜
- 夏吴
- 孔秋生
- 孟广银
- 安建喜
- 张思杰
- 张骏驰
- 徐建民
- 方仲敏
-
-
文培娜
-
-
摘要:
煤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低品位余热资源较多,其利用率通常较低,同时存在部分用汽设备高质低用的情况.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新乡中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对其甲醇装置和乙二醇装置用热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遵循低温余热利用"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总体原则,采用合适的技术对两套装置中的除氧器外排乏汽、0.2MPa富裕蒸汽、工艺冷凝液余热、精馏系统等热能进行合理利用,有效回收了系统内的低温余热,避免了部分用汽设备高质低用的情况,折合年节约标煤约17489.6t,实现了煤化工装置的节能减排与优质低耗运行.
-
-
孙云龙;
徐亮;
于凤
-
-
摘要:
为实现尿素产品多元化,华鹤公司基于大颗粒尿素装置,通过新增小蒸发装置添加相关药剂,生产不同增值尿素.介绍了大颗粒尿素装置的生产工艺流程,分析了增值尿素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指标,并以生产锌腐酸尿素为例,对相关装置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蒸发系统投用后,可生产不同品种增值尿素并与原尿素系统隔离;含Cl-工艺冷凝液送锅炉,其中的氨与煤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氮气,实现锅炉烟气脱硝.
-
-
陈立国;
李洪
-
-
摘要:
通过对全厂工艺冷凝液余热回收改造,将温度为93°C左右的蒸汽冷凝液经板式换热器换热与采暖水换热,将采暖水换热至51°C左右,送至全厂供暖,将工艺冷凝液余热回收,节约了采暖蒸汽,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
-
李洪海
-
-
摘要:
2017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石化分公司450 kt/a合成氨装置工艺冷凝液汽提塔出口冷凝液电导率不断上涨,超出允许值20μS/cm,同时伴随工艺冷凝液汽提塔压差上下宽幅波动的现象,造成汽提塔出口冷凝液无法回收至脱盐水系统,只能排入循环水系统.对此,塔石化结合2019年冬季检修发现的问题,对汽提塔出口工艺冷凝液电导率逐年升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在工艺冷凝液汽提塔检修和操作中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汽提塔出口工艺冷凝液电导率稳定在了15~17μS/cm,汽提塔压差也恢复至正常的8.0~9.0 kPa区间,保证了系统的优质运行和工艺冷凝液的有效回收利用.
-
-
高春雷
-
-
摘要:
对于煤化工工艺冷凝液,通常利用闪蒸扩容降温回收,闪蒸扩容乏汽由于压力相对较低,大多以空气或是循环水冷却实现凝液回收,存在过高能耗.基于此,本文对煤化工工艺冷凝液闪蒸扩容乏汽回收利用进行分析探讨.
-
-
高春雷
-
-
摘要:
对于煤化工工艺冷凝液,通常利用闪蒸扩容降温回收,闪蒸扩容乏汽由于压力相对较低,大多以空气或是循环水冷却实现凝液回收,存在过高能耗。基于此,本文对煤化工工艺冷凝液闪蒸扩容乏汽回收利用进行分析探讨。
-
-
陈向平;
洪晓煜;
李海建;
张雷
-
-
摘要:
该天然气基甲醇厂采用蒸气转化法生产工艺,原料天然气中氮气体积分数在3.9%左右,合成弛放气外送炼油厂经PSA提氢后,解吸气返回甲醇装置主要作为燃料使用.该装置投产20年来于2018年大检修后首次出现转化工段工艺水中氨氮含量高达860mg/L的现象,对达标排放及回收利用造成较大影响.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转化催化剂的裂解反应环境和废热锅炉内具备生成氨的化学反应条件,是造成甲醇装置工艺冷凝液中氨氮超标的主要原因.
-
-
兰荣亮
-
-
摘要:
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技术是一种用于辨识设计缺陷、工艺过程危险及操作性问题的结构化分析方法,包括划分节点,解释设计意图、工艺指标和操作步骤,确定有意义的偏差,分析偏差,分析记录结果,提交分析报告等基本过程.本文采用该技术对煤化工装置中的变换冷凝液汽提工艺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为化工生产装置的设计和生产过程管理提供参考.
-
-
-
-
-
-
-
-
黄艳阳
- 《2007年全国气体净化技术交流会》
| 2007年
-
摘要:
测定尿素、合成氨系统工艺冷凝液中氨含量,有比色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但它们或繁琐、费时,或操作要求严格、且仪器价格昂贵.本实验采用氯铂酸钾溶液和氯化钴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出永久色列,通过目测便可定量、准确快速测出冷凝液中的氨含量。
-
-
-
冯卫
- 《第八届全国硝酸硝酸盐技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在硝酸铵生产中,采用电渗析技术处理氨氮严重超标的冷凝废水,对氨、硝酸铵和排放水分别进行回收利用,装置投资少和操作费用较低,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实现消除污染、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目标,是一项把废水处理、环境保护与资源回收、循环经济有效结合起来的新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硝酸铵工艺冷凝废水电渗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应用概况及陕西兴化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应用的运行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