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影响
工程影响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80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59270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资源环境与工程、黑龙江水利科技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水利学会滩涂湿地保护与利用专业委员会2010学术年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等;工程影响的相关文献由370位作者贡献,包括董新美、戴会超、毛劲乔等。
工程影响—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9270篇
占比:99.94%
总计:259437篇
工程影响
-研究学者
- 董新美
- 戴会超
- 毛劲乔
- 何果佑
- 吴述彧
- 石豫川
- 何昆
- 何满潮
- 何铁军
- 余波
- 刘伟
- 刘源
- 刘金国
- 吉锋
- 吕小平
- 吴建华
- 吴曌
- 吴祥华
- 吴青柏
- 周辉
- 唐梦君
- 姚仲宝
- 孟金波
- 寇甄涛
- 张云辉
- 张培培
- 张正清
- 曹建军
- 朱海勇
- 李凯双
- 李占斌
- 李国珍
- 李斌斌
- 李渝生
- 李鹏
- 杨媛媛
- 梅郁
- 潘炳成
- 王伟
- 王敬勇
- 王文辉
- 王杰
- 王飞超
- 祁生文
- 程英建
- 罗光明
- 胡卸文
- 胡桂全
- 董坤
- 蒋定国
-
-
林伟平
-
-
摘要:
该文从径流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两方面分析水利工程影响下锦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年际变化部分应用M-K秩次相关检验的趋势性分析及突变诊断,年内分配部分通过水库建成前后各水文站月径流量系列对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年际方面,锦江水库的兴建导致坝下年径流量下降,丰水期径流量下降;下游干流年径流量下降,其丰水期径流量下降;对下游支流处基本无影响;年内方面,锦江水库建成后,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受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最大月径流量减小,且丰水期流量分配改变,水库下游距离越近影响越大。
-
-
刘学举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轨道交通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不可避免地要穿越河流、湖泊等特殊地段。文章针对南京市某轨道交通穿河工程,研究了其地质特征及工程影响,根据河道工程地质特征条件,探讨工程施工要点,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
-
李华明;
张永辉;
胡志平;
李芳涛;
蔡乐军
-
-
摘要:
以峨汉(峨眉山市—雅安市汉源县)高速庙子坪隧道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隧址区地质调查、示踪试验及统计现场揭露的溶洞数量,厘清隧址区岩溶发育特征并分析其控制因素,再通过整理分析现场监测数据探究岩溶发育对工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隧址区岩溶在多溶控因素的耦合作用下表现出显著的不均性、集中性、方向性、连通性的特征。其中岩层岩性、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质构造主要使得岩溶发育具有不均性和集中性;水文地质与地形地貌主要控制着岩溶发育方向和岩溶是否连通;气候则更进一步促进岩溶发育。隧址区岩溶发育的工程影响主要表现为隧道稳定性影响和隧道涌水,其中岩溶规模及尺寸对隧道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范围相对有限;而涌水使得隧道长期积水,在雨季时甚至使得人员、机械等被淹或冲毁,对隧道安全、进度、经济等造成严重影响。研究结论可为峨汉高速沿线隧道及其他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岩溶灾害防治等提供参考。
-
-
徐逸文;
庄雪飞;
胡操;
李铭华;
陈磊
-
-
摘要:
本文以长江南京河段八卦洲汊道河道整治工程为例,从积极和负面两个角度分析了工程在建设期和运行期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结合工程实际,以问题为导向从水环境、生态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和人群健康等方面对拟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全面设计,并提出了详细的环境管理与监测手段,以期为类似工程的环境保护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
-
蔡伟;
熊朝正
-
-
摘要:
泥石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及运营影响巨大.以礼河四级电站在白鹤滩水电站水库蓄水的影响下需要选址改建,通过对大水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进行调查,研究泥石流沟在现状条件下及白鹤滩水电站运行期间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大水沟具备泥石流形成的地形、物源及降雨条件,白鹤滩水电站水库蓄水后,对以礼河四级电站复建大水沟侧厂址尾水洞出口影响不大.
-
-
欧阳院平;
谢桥军;
周丹;
岳红艳
-
-
摘要:
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行政审批项目水影响论证报告编制大纲》,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对现有堤防、护岸工程安全有较大影响,需提出有关补救措施.通过总结工程建设项目隧道下穿或桥梁跨越堤防防洪补救措施等工程经验,提出了堤防防洪补救措施专项设计中的堤防开挖恢复、防渗处理、钻孔封堵等常用工程措施,对于防洪补救应对堤防渗流和堤岸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对提高堤防防洪补救设计质量,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
郑光玉;
宋词;
吴展波;
罗运武;
黄炬斌;
黎灏;
陈畅
-
-
摘要:
青藏高原东南部工程项目种类多,大面积的占地会对项目一定范围内的植被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以川藏线雅安至昌都沿线植被情况为例,通过现场资料以及遥感解译等手段对研究范围内的植被情况进行初步调研,得到了沿线植被种类以及分布情况,进一步的评价了植被的损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雅安至昌都段工程对植被的破坏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
-
张云辉;
李晓;
徐正宣;
常兴旺;
黄珣;
多吉
-
-
摘要:
川藏铁路康定隧址区穿越鲜水河断裂带,属地热异常区,对铁路建设造成一定的热害威胁.采用野外调查、水化学分析和氢氧同位素测试等技术方法,开展了川藏铁路康定隧址区地热水成因研究.结果 表明,康定隧址区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yCl—Na和HCO3—Na型,聚集于折多塘、康定和中谷3个热水区.地热水均为未成熟水,热储温度为104~172°C,深部初始地热水温度为186~250°C,冷水混合比例为0.56~0.81.氢氧同位素显示地热水补给高程为3768~4926m.在康定隧址区,地热水受到高海拔水源补给,主体断裂构造为导热构造,次级分支断裂和发育节理、裂隙的断层破碎带为导水构造,地热水形成后沿浅部断层破碎带出露形成温泉.FEFLOW数值模拟分析表明研究区100m深度地温场温度为35.4 ~ 95.1°C,研究区内三个热水区之间存在低温通道.隧道建设时应重点关注康定热水区的高温水热灾害.
-
-
魏伟;
骆蓓菁;
丁玲
-
-
摘要: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和入海泥沙的日益减少,我国部分河口潮滩湿地已面临严重的侵蚀退化风险,给沿岸城市发展带来巨大威胁,实现河口潮滩湿地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极为紧迫。本研究利用1990—2017年多期长江口深水航道北导堤工程与横沙岛成陆-促淤工程前后区域海图地形数据,使用ArcGIS地理配准、等深线数字化、数字高程模型建立和叠加分析等功能分析长江口横沙岛潮滩湿地地貌、等深线形态与地形冲刷-淤积厚度的时空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深水航道北导堤工程与横沙岛成陆-促淤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横沙岛潮滩湿地周边水域的水文泥沙动力条件,使得地貌冲淤时空特征发生变化:(1)深水航道北导堤工程与横沙岛成陆-促淤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特征等深线的向外延伸,其中0、2和5 m等深线包络面积年均最大增长率(2009—2013年)分别是工程前(1990—1998年)的42.13、280.73和235.65倍,0~1、1~2、2~3、3~4及4~5 m等深线包络体积整体呈现1990—1998年、1998—2009年、2009—2013年增加,2013—2017年较为明显减少,潮滩湿地"长高不长大"的趋势;(2)冲刷-淤积频率特征表现为工程前微淤(1990—1998年)、工程后微淤(1998—2009年)、淤积增加明显(2009—2013年)及微冲(2013—2017年),长江入海泥沙通量的减少对2 m等深线以深区域的潮滩发育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
-
-
-
吴述彧
- 《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金沙江上游某水电站上、下坝址之间,分布有多个规模巨大的堆积体。该类堆积体群集分布,方量巨大,成为坝址选择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其物质组成、成因分析、参数确定、稳定分析、塌岸预测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较为科学的评价了该巨型堆积群对工程的影响。
-
-
李国珍
- 《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
| 2006年
-
摘要:
位于太原西山区的汾河二库,处在由平缓碳酸盐岩组成的掀斜上升区,岩体中发育具张性特征的层间开裂面和顺河向发育的缓倾破裂面.层间开裂面具等距性,在坝基岩体中普遍发育,且向岸坡延伸,缓倾破裂面发育于河谷中部.分析认为,这些具张性特征的破裂面,是区域性剥蚀和河流深切所产生的垂向卸荷和由垂向卸荷引起的河谷底部岩体应力集中所形成的特殊构造.张性破裂面的存在造成岩体结构松弛,强度降低,渗透性增强,对工程造成不利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