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硅
工业硅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1077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9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224921篇;相关期刊163种,包括中国粉体工业、铁合金、冶金分析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首届全国有色金属理化检验与产品认证学术报告会、第22届全国铁合金学术研讨会、第27届全国炭素经济信息交流会等;工业硅的相关文献由1552位作者贡献,包括马文会、魏奎先、伍继君等。
工业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4921篇
占比:99.82%
总计:225325篇
工业硅
-研究学者
- 马文会
- 魏奎先
- 伍继君
- 戴永年
- 杨斌
- 谢克强
- 陈正杰
- 周阳
- 李绍元
- 卢国洪
- 陈洪厚
- 雷云
- 乔宁波
- 吴桂生
- 吴炫霆
- 尹逵
- 尹青
- 杨崇国
- 罗学涛
- 羊实
- 龚平均
- 龚颖
- 刘大春
- 吴文强
- 孟鹏鹏
- 张忠益
- 张路民
- 张霞辉
- 王永强
- 张翼飞
- 毕红兴
- 鲍丁丁
- 刘志勇
- 吕轩
- 吴建宁
- 周傲
- 孟桂花
- 曹松
- 李雄
- 杨怡平
- 杨盛超
- 浩瀚
- 王飞云
- 郭圆
- 马鸿
- 李继涛
- 赵兴凡
- 杨贵明
- 周杰
- 李锦堂
-
-
-
-
摘要:
硅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元素之一,其晶体结构决定了硅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硅很不活泼,是一种表面呈银灰色金属光泽的绝缘体,然而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硅导电性极强,同时具有较大的化学活性,可与部分金属互熔并生成硅的化合物,即使石英也能与之发生反应。
-
-
-
-
摘要:
2000年度、2005年度~2021年度《轻金属》杂志合订本(2001~2004年每期都有单行本,价格是全年240元,含邮费),分别收录了当年刊载的轻金属业界的新技术、新工艺及先进的生产管理方面的论文数百篇。主要内容包括轻金属原料矿山、氧化铝氟化盐、电解铝、铝用炭素、镁钛工业硅、轻合金及其加工、轻金属材料等,还刊载了大量的国际、国内轻金属行业的技术信息。
-
-
石如先;
袁俊红;
蔡文
-
-
摘要:
介绍了全自动精炼系统在钢铁行业属于成熟的技术,而在工业硅精炼方面还没有应用。文章论述了工业硅全自动精炼系统的工业研发及应用,此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前景,对于促进铁合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
-
-
-
摘要:
2021年12月21日,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投资建设300 kt/a高纯工业硅项目+200 kt/a有机硅项目+200 kt/a高纯多晶硅项目+21 kt/a半导体多晶硅项目。上述项目预计总投资332.5亿元。其中,高纯多晶硅项目和半导体多晶硅项目预计总投资金额为242.5亿元,高纯工业硅及有机硅项目预计总投资90亿元人民。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100 kt/a高纯多晶硅+1000 t/a半导体多晶硅)预计总投资85.5亿元,预计在2022年第一季度开工建设,并于2023年第二季度建成投产。二期项目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推进。上述高纯工业硅及有机硅项目,位于包头市固阳县辖区内的“包头金山工业园区”。本次签署的《投资意向书》为意向性协议,仅为协议双方就高纯工业硅及有机硅项目达成的初步意向,具体投资事宜尚需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并以最终签订的相关协议为准。
-
-
-
曹红英;
王琼林
-
-
摘要:
刚玉尖晶冶炼炉控制系统采用PLC1500作为控制器,来实现对白刚玉和尖晶石两种材料的工业硅冶炼过程的智能控制.系统具有完善的报警预告及处理机制、严格的质量工业参数控制、灵活的工艺配方、优化的控制算法、完整的财务输出系统.系统通过GM20-DTU,把PLC1500的所有数据都上传到互联网的云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
-
-
-
摘要:
2000年度、2005年度~2021年度《轻金属》杂志合订本(2001~2004年每期都有单行本,价格是全年240元,含邮费),分别收录了当年刊载的轻金属业界的新技术、新工艺及先进的生产管理方面的论文数百篇。主要内容包括轻金属原料矿山、氧化铝氟化盐、电解铝、铝用炭素、镁钛工业硅、轻合金及其加工、轻金属材料等,还刊载了大量的国际、国内轻金属行业的技术信息。
-
-
潘佩媛;
陈衡;
赵钦新;
徐钢;
张鄂婴;
李秋梅
-
-
摘要:
为了探究和解决工业硅余热锅炉面临的严重结渣和积灰问题,从运行现场采集灰渣样品,分析其微观形貌和粒度分布,利用XRD/Rietveld全谱拟合方法得到非晶和晶体组分的半定量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工业硅余热锅炉灰渣的主要成分为纳米级的无定形SiO_(2)、方石英和石英晶体颗粒。高温段以结渣为主,无定形SiO_(2)含量超过60%,其部分熔融导致颗粒黏结形成连续渣块。低温段以积灰为主,无定形SiO_(2)含量约40%,形成疏松脆性灰块。锅炉不同部位的传热元件及清灰方法应根据上述结渣与积灰特征进行合理选择。
-
-
李忠阳;
陈宁劼;
白利洲;
范国建;
吴剑光
-
-
摘要:
介绍了以牌号品级3303的工业硅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GB/T 2881-2014《工业硅》检验要求,以高时效性为研究目标,提出了工业硅制样过程中除铁流程优化措施:工业硅从生产到检验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的引入磁性铁的杂质,制样环节一定要进行除铁。通常情况下,工业硅检验的批量比较大,时效要求较高,制样除铁环节12000高斯下1 mm时除铁为最佳选择。ICP法测定工业硅中Fe、Al、Ca含量的准确性得到了保证,即根据GB/T 14849.4-2014试样经充分前处理溶解后,采用外标法,分析线为Fe 259.9 nm、Al 396.1 nm、Ca 317.9 nm;并用牌号5210和牌号4210的试验样品做验证,强化了上述三个观点。该研究为第三方检验检测行业及金属硅市场贸易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
-
龙潇;
罗文波;
陈发楼;
徐向军;
徐金鑫;
涂昌平
-
-
摘要:
介绍了采用高碱性合成渣配合组合添加剂,使用吹氧精炼的方法,在实验室进行了工业硅熔融精炼协同除铁、铝的实验。在精炼过程中不同时间取渣样及工业硅样,使用ICP-MS检测工业硅中主要杂质含量,使用SEM-EDS检测了渣相形貌及渣中可能出现的含铁相。实验结果表明:精炼后工业硅中铁和铝得到了有效去除进入渣相,在渣相中检测到了高铁、高铝协同析出相。实验条件下,经过15 min的精炼,工业硅中铁的去除率为48.5%(从0.627%降低至0.323%),铝的去除率为97.7%(从0.433%降低至0.01%),钙的去除率为79.7%(从0.079%降低至0.016%)。
-
-
-
-
-
-
Wang Liping;
王力平
- 《第24届全国铁合金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分析了工业硅出炉过程中炉眼喷火的现象,认为出炉操作不当、炉眼氧化和入炉原料配比不当以及炉料内生成硬壳,碳化硅长时间陈化造成内反应区缩小,是造成炉眼喷火的主要原因.根据工业硅生产过程中电炉内、外反应区的特点和炉料的反应机理,提出了在工业硅出炉过程中避免炉眼喷火的控制措施.
-
-
唐琳;
杨青平;
廖常见;
胥光雄;
吕建华;
吕品楠
- 《第24届全国铁合金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企业要获得优良的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必须走生产优级工业硅的道路.在矿热炉上采用以石油焦、低灰分烟煤加木屑(或玉米芯等)组成的复合还原剂,代替木炭为主的还原剂,具有重要意义。该法初炼产品杂质含量大幅降低,不需精炼即可生产出满足冶金、建筑、机械工业需要的"553"牌号指标,即产品中Fe,Al,Ca分别达到≤0.5%,≤0.5%,≤0.3%以下。特别是钙含量比木炭工业硅低而稳定。采用炉外底吹富氧精炼工业硅,可使初练产品中钙和铝下降90%和75%,确保优级工业硅的生产。该法操作简单,运行安全、无污染、效益好,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可获得提高。生产优级工业硅工艺是"四精"即精料入炉、精心设计、精心操作,炉外精炼.做好"四精"可生产出满足化学用硅和电子用硅的优级工业硅.
-
-
段西京;
王宇新
- 《第24届全国铁合金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对33MVA工业硅电炉的炉衬砌筑、烘炉方式进行了论述,要求以此为依据制定详尽的开炉工艺方案,可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一次开炉成功,为大容量工业硅电炉开炉操作探索出合适的操作工艺.采用柴烘,需消耗一定量的木材,不适合木材奇缺的地区,同时,采用柴烘增加了炉前工人添加木材的劳动强度。省去焦烘阶段,减轻了炉前工人添加焦炭和清理炉膛积灰的工作量。开炉操作的关键是:炉衬的升温速度要均匀一致,电极的升温要缓慢而均匀,投料后依然要注意电炉蓄热,实现自焙炭砖炉衬的“炉衬内挥发物裂解形成热解碳以及石墨化”,使自焙炭砖逐步焙烧成为结实、致密近于无缝的整体炉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