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专利文献135120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实验与检验医学等;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相关文献由470位作者贡献,包括乔媛、吴歌、吴莉莉等。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135120 占比:99.90%

总计:135262篇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发文趋势图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研究学者

  • 乔媛
  • 吴歌
  • 吴莉莉
  • 吴贵福
  • 周真珍
  • 张莉
  • 成丽
  • 时庆伟
  • 景三辉
  • 曾龙驿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崔思远; 黄雌友; 沈史伟; 李静; 吕晓双; 姚伟峰
    • 摘要: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水平与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搜集年龄≤65岁、病程≤5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167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ELISA法检测NETs主要成分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含量,及UACR、血尿素氮(BUN)、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α1-微球蛋白(α1-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纤维结合蛋白(Fn)等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各指标间相关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MPO或NE水平对DKD诊断效能。结果大量蛋白尿组患者血清MPO的M(Q_(25),Q_(75))为9.5(8.0,13.8)ng/ml,NE为(339.0(226.0,424.5)ng/ml,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MPO、NE分别为8.7(6.9,11.1)、248.7(194.4,349.9)ng/ml,均显著高于正常蛋白尿组患者[MPO:4.2(3.3,6.4)ng/ml;NE:164.2(107.8,199.4)ng/ml]水平(P值均<0.05)。MPO水平与UACR、BUN、α1-MG、RBP、NE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0.43、0.28、0.16、0.39),NE水平与UACR、BUN、α1-MG、RBP、HbA1c、MPO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0.27、0.30、0.24、0.20、0.39),与eGFR(r=-0.22)呈负相关(P值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UN、eGFR、NE、MPO是UACR的主要影响因素(P值均<0.05)。诊断DKD,MPO阈值为5.95 ng/ml,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0.75;NE阈值为241.40 ng/ml,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1、0.96。结论 T2DM患者出现蛋白尿异常时NETs水平较高,其主要成分MPO、NE为UACR主要影响因素,有利于DKD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控。
    • 汉军成; 王红雁; 余静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水平的联系。方法选取笔者医院心内科2021年1月~2021年9月行PCI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7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48h内和术后24h、48h、72h的各项生化指标。根据术后肌酐升高的绝对值可将患者分为CIN组(肌酐增高≥44.2μmol/L)和非CIN组(肌酐增高<44.2μmol/L)。结果572例患者中,76例发生了CIN(13.3%)。t检验结果显示CIN组的术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尿微量白蛋白、尿酸、血肌酐水平均高于非CIN组(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则低于非CI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是老年高血压PCI后发生CIN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老年高血压患者PCI后发生CIN相关,在预测CIN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李青联; 王瑞旭; 金凤表; 高宇; 侯瑞田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CTRP13)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和内分泌科住院的150例患者,根据是否诊断UAP和T2DM分为UAP+T2DM组(n=50)、UAP组(n=50)和T2DM组(n=50),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为对照组(n=50)。分别测定四组患者的血清CTRP13浓度和晨尿UACR水平。比较各组间的一般资料及CTRP13和UACR水平的差异,分析UAP+T2DM组CTRP13和UACR与各指标的相关性;使用倒数f[CTRP13(ng/L)]=1/[CTRP13(ng/L)]转换CTRP13(ng/L),用ROC曲线分析f(CTRP13)和UACR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UAP+T2DM的预测效能。结果血清CTRP13水平在UAP+T2DM组最低,T2DM组和UAP组次之,对照组水平最高(P<0.05);UACR水平在UAP+T2DM组最高,UAP组和T2DM组次之,对照组最低(P<0.05)。UAP+T2DM组Gensini评分高于UAP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UAP+T2DM组,血清CTRP13水平与空腹血糖(FP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均P<0.05);UACR与腰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及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显示,f(CTRP13)、UACR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预测UAP合并T2DM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95%CI:0.759~0.882)、0.846(95%CI:0.786~0.905)和0.876(95%CI:0.820~0.931),其灵敏度分别为88%、82%和86%,其特异度分别为64%、80%和77.3%。结论CTRP13和UACR不仅可作为UAP合并T2DM患者临床诊断的辅助指标,还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二者联合检测对UAP合并T2DM的诊断价值更高。
    • 徐艳丽; 邹培; 樊晓雁
    • 摘要: 目的:探究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肌酐(Cr)、尿素氮(BUN)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K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诊断为早期DKD分为DKD组(n=42)、T2DM组(n=80),另选取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基线资料、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肾功能指标[UAER、UACR、Cr、BUN、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早期DKD发病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究多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指标对早期DKD诊断价值。结果:3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KD组糖尿病病程长于T2DM组(P0.05)。DKD组、T2DM组UAER、UACR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CR、UAER均是早期DK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UAER、UACR诊断早期DK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8、0.890。结论:UAER、UACR对早期DKD具有较好诊断价值,但Cr、BUN在早期DKD患者中变化可能并不明显。
    • 陆明; 刘方平; 任启飞; 刘帅
    •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5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UACR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CR0.05);大量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年龄、收缩压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且大量白蛋白尿组收缩压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eGFR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NLR和PL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大量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NLR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PLR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ACR水平与NLR(r_(s)=0.595,P<0.001)和PLR(r_(s)=0.333,P=0.002)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增高、NLR高水平为影响大量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UACR高水平的危险因素,低eGFR水平为影响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UACR高水平的危险因素。结论:T2DM患者外周血NLR、PLR水平与UACR密切相关,NLR与PLR对糖尿病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和预测疾病进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吴升良; 谢文; 卢睿
    • 摘要: 目的:探讨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尿肌酐比值(UACR)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9例为研究组(依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标准又分为A组、B组及C组);选取同时期血压正常的孕妇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hs-CRP及UACR;比较A组、B组及C组患者血常规、hs-CRP及UACR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RBC及血细胞比容(H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hs-CRP及UACR水平高于对照组;C组的PLT、HCT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与B组;C组的hs-CRP及UACR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8.70%)低于C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hs-CRP、UACR对妊娠高血压的诊断、发生、发展及预后监测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张超强; 赖春苗; 甘海旺; 戴海燕; 陈凯均; 张亮
    • 摘要: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高血压5项联合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龙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患者设为观察组,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不同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30例,UAER<20 mg/24 h)和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组(52例,20 mg/24 h
    • 范瑞磊; 魏若愚; 金培新; 宋颖
    • 摘要: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趋化因子样受体1(CMKLR1)、血清25-羟胆骨化醇[25(OH)VD]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邢台市第五医院160例2型糖尿病(T2DM)伴DR病人、80例无DR的T2DM病人及5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DR病人根据病变程度分为非增生期98例与增生期6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MKLR1、25(OH)VD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及肌酐酶法计算UACR值,分析其与DR发生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价值。结果三组T2DM病人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系数为3.97(P<0.001)。四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UACR、CMKLR1及25(OH)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增生期组FPG(7.65±1.87)mmol/L、HbA1c(9.86±1.43)%、TG(2.41±0.32)mmol/L、LDL-C(3.42±0.51)mmol/L、UACR(345.55±40.65)mg/g及CMKLR1(69.63±6.54)µg/L均高于对照组(4.31±1.19)mmol/L、(4.53±0.95)%、(1.59±0.53)mmol/L、(1.73±0.61)mmol/L、(9.33±3.38)mg/g、(69.63±6.54)µg/L及T2DM非DR组(6.26±1.85)mmol/L、(6.47±1.66)%、(1.79±0.47)mmol/L、(2.44±0.66)mmol/L、(25.96±6.73)mg/g、(44.11±6.51)µg/L(P<0.05),HbA1c、UACR及CMKLR1均高于非增生期组(P<0.05),而25(OH)VD低于对照组、T2DM非DR组及非增生期组(P<0.05);非增生期组FPG、HbA1c、TG、LDL-C、UACR及CMKLR1均高于对照组(P<0.05),FPG、HbA1c、TG、LDL-C、UACR高于T2DM非DR组(P<0.05),而25(OH)VD低于对照组(P<0.05);T2DM非DR组FPG、HbA1c、LDL-C、UACR、CMKLR1均高于对照组(P<0.05),25(OH)VD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病程长、HbA1c高、UACR高、CMKLR1高及25(OH)VD低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病程长、UACR高、CMKLR1高及25(OH)VD低是增生期D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UACR、CMKLR1及25(OH)VD预测DR的AUC面积分别为0.77、0.70、0.76;病程、UACR、CMKLR1及25(OH)VD预测增生期DR的AUC面积分别为0.77、0.72、0.73、0.74。结论糖尿病病程、UACR、CMKLR1、25(OH)VD与DR发生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且对DR发生及病变程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邓心悦; 蒋磊英; 沈爱玲
    • 摘要: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Apo-B/Apo-A)比值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水平的变化与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11月接诊的19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早期肾损伤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肾功能指标、血清Hcy、血浆Apo-B、Apo-A、Apo-B/Apo-A比值及UACR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上述因素对早期肾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2组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SUA)、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Hcy、Apo-B/Apo-A比值及UA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Apo-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清Hcy、Apo-B/Apo-A比值均与UACR呈正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Hcy、Apo-B/Apo-A比值和UACR均是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清Hcy、Apo-B/Apo-A比值联合UACR预测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AUC为0.918。结论Hcy、Apo-B/Apo-A比值及UACR均作为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三者联合可提高对高血压患者发生早期肾损伤的预测效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 罗金萍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肾损伤的检验方式,为临床检查相关疾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根据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的80例病例开展探讨,将患者分了两组,以尿蛋白指标作为依据,对正常和不正常的两组进行了血胱抑素检查.结果:尿微量白蛋白可以体现出患者的健康状态,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有效的检查方式,此次研究中正常的检测者测量比值应该是(1.2±0.4)mg/mmoL,而糖尿病肾损伤病例的该指标则是(3.9±1.5)mg/mmoL,正常者和不正常者的数值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平均的胱抑素C水平在正常群体中是(0.7±0.3)mg/L,肾损伤的病例中是(1.6±0.5)mg/L,两类病例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测量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可以确定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是否受到了损伤,对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观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意义重大,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