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相关文献在2011年到2022年内共计18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0篇、专利文献307771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中国真菌学杂志、国际免疫学杂志、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等;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相关文献由608位作者贡献,包括马晓春、李华南、章志丹等。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0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307771 占比:99.94%

总计:307951篇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发文趋势图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研究学者

  • 马晓春
  • 李华南
  • 章志丹
  • 顾兵
  • 刘彦虹
  • 周剑涛
  • 张芳晓
  • 高飞
  • 乔艳婷
  • 蒋静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汪倩玲; 张逸寅; 王华; 顾康生
    • 摘要: 中性粒细胞是循环系统中最丰富的白细胞,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性粒细胞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包括肿瘤的发生、增殖和转移。肿瘤微环境中的中性粒细胞群体表现出异质性表型和功能多样性,在肿瘤微环境中扮演促瘤或抑瘤双重角色。本综述重点阐述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募集、异质性和极化性,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及其在临床诊治中的重要作用,并强调靶向中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治疗或将成为肿瘤治疗的新兴治疗领域。
    • 张熠; 崔久嵬
    • 摘要: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在中性粒细胞活化后由颗粒蛋白修饰的细胞外染色质纤维网。近年来,NETs在肿瘤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病理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近年来研究提示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发生可能与NETs在肿瘤患者中过度产生有关。组成NETs的染色质纤维网、细胞游离DNA(cf DNA)、组蛋白等通过参与血液高凝状态的形成和内皮的损伤,加速血栓的形成。基于对NETs生成机制和其促进VTE形成机制的认识,NETs标志物P-选择素、瓜氨酸化的组蛋白H3和cf DNA是目前最有前景的预测VTE的潜在标志物。抑制NETs生成和清除NETs是针对防治由NETs异常积累所导致的VTE的两个主要方向。肝素、阿司匹林、氯喹等药物具有抑制NETs生成的作用,这些药物的发现有助于深入揭示NETs形成和促进VTE形成的机制,也有助于制定更高效的VTE防治策略。同时,在NETs形成过程的关键组分的抑制物也有望降低VTE的发生率。本文将主要探讨NETs促进肿瘤相关VTE的机制,并总结针对NETs预测和防治肿瘤相关VTE的研究进展。
    • 常永龙; 郭锦晨
    •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可伴有关节外损伤,如血管炎、心包炎、周围神经炎、皮下结节,及眼部疾病等。疾病后期,关节呈现出强直、畸形等不同程度的病损表现,直至关节功能丧失,致残率较高。在多因子刺激作用下,中性粒细胞活化可形成活性氧、弹性蛋白酶及髓过氧化物酶并转运到细胞核,引起蛋白质解凝、核膜破裂,最终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NETs的过量产生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过程,通过对NETs的产生机制、基本特征、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调控作用,以及以NETs的形成通路、组成成分为靶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等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期为研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其他关节炎症的潜在方法和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 覃秋燕; 曹小丽
    •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IS)发生后,中性粒细胞聚集释放形成的外诱捕网(NETs)通过多种炎症机制参与神经损伤的过程。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是一种小GTP酶,在细胞的生长、黏附、增殖及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脑卒中、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有关,Cdc42可能通过诱导神经炎症反应尤其是调节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介导IS引起的损伤。Cdc42和NETs都通过炎症作用影响IS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二者在IS中的作用途径及相互变化关系。
    • 张超杰; 赵辉
    • 摘要: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具有潜在致死风险疾病。D-二聚体是目前唯一应用于临床进行血栓筛查的排除诊断的检验学指标。近年来许多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已经在研究中,如P-选择素、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白细胞介素等,它们参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不同阶段,可用于血栓的诊断和治疗。静脉血栓患者治疗时间周期较长,可通过识别复发的高风险患者调整抗凝治疗时间,部分生物标志物如凝血因子Ⅷ可以帮助预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复发。与此同时,生物标记物也可以帮助预测血栓的演变,可帮助检测治疗疗效,如血栓弹力图技术可在体外模拟血栓形成过程用于疗效监测及治疗用药指导。
    • 崔思远; 黄雌友; 沈史伟; 李静; 吕晓双; 姚伟峰
    • 摘要: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水平与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搜集年龄≤65岁、病程≤5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167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ELISA法检测NETs主要成分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含量,及UACR、血尿素氮(BUN)、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α1-微球蛋白(α1-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纤维结合蛋白(Fn)等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各指标间相关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MPO或NE水平对DKD诊断效能。结果大量蛋白尿组患者血清MPO的M(Q_(25),Q_(75))为9.5(8.0,13.8)ng/ml,NE为(339.0(226.0,424.5)ng/ml,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MPO、NE分别为8.7(6.9,11.1)、248.7(194.4,349.9)ng/ml,均显著高于正常蛋白尿组患者[MPO:4.2(3.3,6.4)ng/ml;NE:164.2(107.8,199.4)ng/ml]水平(P值均<0.05)。MPO水平与UACR、BUN、α1-MG、RBP、NE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0.43、0.28、0.16、0.39),NE水平与UACR、BUN、α1-MG、RBP、HbA1c、MPO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0.27、0.30、0.24、0.20、0.39),与eGFR(r=-0.22)呈负相关(P值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UN、eGFR、NE、MPO是UACR的主要影响因素(P值均<0.05)。诊断DKD,MPO阈值为5.95 ng/ml,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0.75;NE阈值为241.40 ng/ml,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1、0.96。结论 T2DM患者出现蛋白尿异常时NETs水平较高,其主要成分MPO、NE为UACR主要影响因素,有利于DKD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控。
    • 支建博; 杨茜雅; 谢磊; 官艳东; 董强
    • 摘要: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是由中性粒细胞在各种刺激作用下释放到胞外的一种网状结构。它不但是机体各组织炎症时的一种免疫防御机制,而且在其过量时也可以进一步加重疾病。目前关于NETs在肝脏炎症中的作用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医学研究。为总结NETs在肝脏炎症中的作用和为兽医研究提供思路,论文对NETs的生成机制,以及NETs在肝脏感染性炎症、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段宇清; 黄辉; 范傲; 王忠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主要成分瓜氨酸组蛋白3(citrulline histone 3,CitH3)、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dsDNA)的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及其识别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能力。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AMI患者95例(AMI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95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再根据Gensini评分将AMI患者分为冠脉轻度狭窄组34例(≤36分)与重度狭窄组61例(>36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浆中CitH3水平,采用PicoGreen荧光染料定量分析其血浆dsDNA水平。结果AMI患者血浆中CitH3、dsDN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MI患者血浆中CitH3、dsDNA水平与Gensini评分、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呈正相关(均P<0.05)。重度狭窄组患者血浆中CitH3、dsDNA、白细胞计数、NT-proBNP、D-二聚体、MHR水平高于轻度狭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血浆中CitH3、dsDNA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tH3、dsDNA是冠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CitH3联合dsDNA对重度冠脉狭窄的预测能力明显优于CitH3、dsDNA这两个单独的指标。结论AMI患者血浆NETs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对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王逸凡; 杨居崩; 赵显芳; 聂发龙; 李秀芳
    • 摘要: 目的探讨银翘散对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小鼠肺损伤的改善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KM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银翘散组、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Ⅰ)组,各15只。银翘散组灌胃给予银翘散(按生药和体质量计72.54 g/kg),阴性对照组、模型组、DnaseⅠ组小鼠均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 d。末次给药30 min后,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小鼠,剥离皮下组织,暴露气管,于气管内滴注脂多糖(5 mg/kg),阴性对照组同法滴注生理盐水,以复制ALI模型小鼠;DNaseⅠ组建模成功10 min后同法滴注DNaseⅠ(5 mg/kg)。6 h后处死小鼠,取出肺组织,测定肺部湿/干重比(W/D);采用免疫荧光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的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银翘散组W/D显著降低(P<0.05),MPO和CitH3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气道周围及肺组织中的炎性细胞浸润减轻。结论银翘散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中MPO和CitH3的表达水平,从而减轻小鼠ALI。
    • 古家润; 彭国璇; 张安强; 邓进; 夏飞
    • 摘要: 脓毒症被定义为感染相关的免疫紊乱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一种由游离DNA(cfDNA)构成基本骨架,镶嵌有多种抗菌蛋白的网状物质,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在脓毒症发生早期即可释放NETs,进而捕获并杀灭病原体,但过度形成的NETs则会损伤正常的组织细胞,促进微血栓形成,被认为是脓毒症诱导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因此,抑制NETs形成被认为可能是脓毒症治疗的潜在干预靶点之一。本文拟综述中性粒细胞NETs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为将NETs作为脓毒症治疗干预靶点提供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