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凝血因子Ⅷ

凝血因子Ⅷ

凝血因子Ⅷ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0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3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1799篇;相关期刊176种,包括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4中国输血协会第七届输血大会、全国第三届血液制品学术交流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内科学学术会议等;凝血因子Ⅷ的相关文献由198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强、王学锋、孙乃超等。

凝血因子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3 占比:1.19%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1799 占比:98.77%

总计:22071篇

凝血因子Ⅷ—发文趋势图

凝血因子Ⅷ

-研究学者

  • 李强
  • 王学锋
  • 孙乃超
  • 王鸿利
  • 蔡子洋
  • 马小伟
  • 高永娟
  • 李娟
  • 梁小明
  • W·R·尤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佩贤; 招淑文; 卓创近; 温丽玲; 余卓丽
    •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条件储存制备新鲜冰冻血浆的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变化,探讨血液储存条件、制备时间等因素对新鲜冰冻血浆制备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捐献全血的无偿献血者40名,将采集的全血分为A、B、C、D四组,在储存的8 h、12 h和24 h分别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并进行凝血因子Ⅷ活性的检测.结果 不同条件储存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其凝血因子Ⅷ活性随着制备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B组>C组>D组;全血在储存24 h后,各组制备新鲜冰冻血浆的凝血因子Ⅷ含量合格率分别为A组100%,B组75%,C组80%,D组65%.结论 新鲜冰冻血浆的凝血因子Ⅷ活性随着制备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全血储存24 h内制备FFP的合格率室温条件(20-24°C)优于低温条件(2-6°C).
    • 张超杰; 赵辉
    • 摘要: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具有潜在致死风险疾病。D-二聚体是目前唯一应用于临床进行血栓筛查的排除诊断的检验学指标。近年来许多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已经在研究中,如P-选择素、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白细胞介素等,它们参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不同阶段,可用于血栓的诊断和治疗。静脉血栓患者治疗时间周期较长,可通过识别复发的高风险患者调整抗凝治疗时间,部分生物标志物如凝血因子Ⅷ可以帮助预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复发。与此同时,生物标记物也可以帮助预测血栓的演变,可帮助检测治疗疗效,如血栓弹力图技术可在体外模拟血栓形成过程用于疗效监测及治疗用药指导。
    • 王颖; 李峰
    • 摘要: 随着对脏器功能的深入研究,我们逐渐认识到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担负着重要的抗感染、抗肿瘤作用[1-2]。同时脾脏还具有内分泌功能、造血功能(凝血因子Ⅷ),因此,联合无辜脾脏切除的胰腺手术会增加近远期并发症,包括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及血小板升高引起的机体高凝状态与血栓形成、机体肿瘤形成等[3-4]。因此,对于胰腺良性、交界性、低度恶性肿瘤建议尽可能行保脾胰体尾切除术。
    • 魏红媛; 姜春俊; 沈琳; 孔鑫篧; 肖志坚; 王玉华
    • 摘要: 罕见遗传性出血性疾病(rare inherited bleeding disorders,RBD)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约占所有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的3%~5%[1],包括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凝血酶原缺乏症、凝血因子(F)Ⅴ缺乏症、FⅤ和FⅧ联合缺乏症、FⅦ缺乏症、FⅩ缺乏症、FⅪ缺乏症、FⅩⅢ缺乏症以及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1-2]。2021年9月我院收治了1例遗传性FⅤ和FⅧ联合缺乏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 温静; 王浩; 谢佳; 张晓波; 宋艳萍
    • 摘要: 获得性血友病A(AHA)是较少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黏膜、肌肉、内脏的出血,并且出血通常具有自发性、突然性、弥漫性和危急性,诊治不及时可造成严重出血,导致患者死亡。本文通过报道1例抗SSA/Ro52阳性AHA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旨在加深对于AHA的认识。
    • 兰慧; 刘斌; 贾权; 韩馨仪; 刘泳杉; 余辉
    • 摘要: 本文以更高效保存新鲜冰冻血浆为研究重点,在现有速冻工艺基础上,通过添加磁场辅助冻结以进一步提高血浆品质。分析0~100 Gs磁场强度下速冻实验中血浆冰晶结构尺寸变化,由于磁场辅助速冻加速传质传热速度,冰晶生长的速度快于水分迁移的速度,导致冰晶在形态及分布上发生变化,在血浆中形成了细小、圆整、均匀的冰晶,减少冰晶对血浆完整结构的损伤,从而达到提高血浆品质的目的。对比0~100 Gs磁场强度下速冻实验中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浓度与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浓度可知:辅助磁场下各磁场强度凝血因子Ⅷ活性浓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最大降低发生在20 Gs磁场强度作用下,下降了3.56%。相对于其他磁场强度,在60 Gs、80 Gs磁场作用下的活性浓度数值更高,速冻保存后的血浆品质更好。
    • 章丹; 付兰兰; 宜艳芳; 兰淑敏; 何敏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在冷沉淀制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0年10月于新余市中心血站献血的98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9例,每例献血者献血量为400 mL,8 h内制成新鲜冰冻血浆,之后进行冷沉淀制备。对照组采用离心法制备冷沉淀,观察组采用虹吸法制备冷沉淀,比较2组冷沉淀的凝血因子Ⅷ和纤维蛋白原含量,计算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冷沉淀凝血因子Ⅷ含量及合格率[(134.18±39.45)U/袋、97.96%(48/49)]均高于对照组([117.7±132.19)U/袋、81.63%(40/49)],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虹吸法在冷沉淀制备中的应用效果优于离心法,凝血因子Ⅷ含量及合格率更高。
    • 黄华霖; 刘伟平; 冯叶; 陈菊芬; 彭及良
    •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离心法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FⅧ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2020年11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龙岗区中心血站质控科收集的40(人)份全血(400 mL/份),每袋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200 mL/袋。对照组采用《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改良离心法(压沉法)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实验组采用《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常规漂浮法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比较两组凝血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合格率。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FⅧ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Fi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新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制备的冷沉淀FⅧ与Fib合格率均符合要求,且Fib含量较高,值得将其推广应用。
    • 李飞翔; 李彩歌; 赵彩红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蛋白Z、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同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和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儿童,各75例,分别纳入试验组和参照组。采集空腹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蛋白Z水平和凝血因子Ⅷ活性;观察两组指标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结果试验组血浆蛋白Z(0.45±0.11)pg/mL低于参照组(1.41±0.22)pg/mL,凝血因子Ⅷ活性(149.52±16.22)ng/mL高于参照组(127.85±15.6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01、8.329,均P<0.05)。纳入急性发作期患儿33例,纳入恢复期患儿42例,经检测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浆蛋白Z水平(0.33±0.02)pg/mL低于恢复期患儿(1.12±0.19)pg/mL,凝血因子Ⅷ活性(168.52±15.97)ng/mL高于恢复期患儿(135.74±14.6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48、9.245,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血浆蛋白Z和凝血因子Ⅷ之间呈负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19,P=0.002)。结论与健康体检儿童相比,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浆蛋白Z水平呈明显低水平表达状态,凝血因子Ⅷ呈明显高水平表达状态,且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浆蛋白Z的低水平表达和凝血因子Ⅷ高水平表达情况较恢复期患儿相比更加明显,两项指标之间呈负相关性,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生及发展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刘媛; 刘春芳; 张杰
    • 摘要: 目的 探讨凝血因子Ⅷ联合D-二聚体评估肺血栓栓塞症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治疗的4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初次发病为对照组,复发为试验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初次发病以及复发时凝血因子Ⅷ和血浆D-二聚体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初次发病时的凝血因子Ⅷ和D-二聚体血清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时试验组D-二聚体、凝血因子Ⅷ值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因子Ⅷ与D-二聚体可提高对复发肺血栓栓塞的预测敏感性,可有效评估肺血栓栓塞患者的预后情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