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专业
导游专业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82篇,主要集中在旅游经济、教育、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908篇;相关期刊223种,包括成才之路、产业与科技论坛、职业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0年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年会等;导游专业的相关文献由364位作者贡献,包括潘立岿、王玉、袁玲玲等。
导游专业
-研究学者
- 潘立岿
- 王玉
- 袁玲玲
- 李萍
- 亓峰
- 曹银玲
- 杜银娟
- 杨依霖
- 沈群艳
- 秦书莉
- 范高明
- 谢颖
- 高丽敏
- 黄舒
- 于敏
- 傅琴琴
- 刘晖
- 刘雁琪
- 吕鹏
- 夏海明
- 姜坤
- 孙冬英
- 孙婷婷
- 宣秦倩
- 崔士岚
- 应月芳
- 张仁军
- 张建宏
- 张焱
- 张瑜
- 张锦华
- 张静
- 徐信莺
- 徐春燕
- 戴剑巧
- 时小燕
- 李晓丹
- 樊国敬
- 江丽容
- 焦巧
- 王延君
- 王昀
- 祝红
- 章丽丽
- 章曦
- 衷彩英
- 裴婷婷
- 谭洁
- 贾超
- 邓婕
-
-
徐辉;
朱倩倩
-
-
摘要:
随着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大众旅游消费新时代的全面到来,以及新科技在旅游场景的广泛应用,游客的需求、旅行社业态、导游执业方式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修订中,高职专科导游专业名称虽予以保留,但其内涵已发生重大的变迁。本文在充分分析导游工作环境和职业内涵变迁的基础上,提出了重点培养研学型、管家型和智慧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旅游产业的新环境下,构建现代导游专业群;构建细分化的递增式课程体系和构建“1+3+X”复合型现代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举措。
-
-
徐萍
-
-
摘要:
中职学生年龄大多处于15-18岁,此时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高速阶段,每天所接触的信息对他们思想道德观的形成产生极大影响。英语听说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引导学生获取和了解外界英文素材,从而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并知晓外界社会的状况,授课所采用的教学材料和方法引导会对学生的三观构建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对导游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仅要了解一定的文化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用流畅的思维和流利的英文向游客展现我国的旅游资源和风俗人情的实操技能。采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并开展中国社会文化的课堂思政,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使学生具有大世界观的核心素养,有利于他们的职业道路发展,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细无声的教书育人效果。
-
-
达娃卓玛
-
-
摘要:
在网络信息化的高度普及的大背景推动下,高职教育教学已全面迈入借助网络开展线上教学的新时代。自主、泛在、个性化的学习普遍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水平普遍提升。基于此,本文结合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和我校使用的超星学习通这一线上教学平台为基础,探讨并分析线上教学平台支撑导游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并多角度分析体现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优势的具体措施,以及怎样确保障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
-
莫燕飞
-
-
摘要:
在中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入专业技能,利用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扩充和丰富,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将导游专业技能与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融合,让导游专业技能贯穿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并认识到体育课所学的运动技能对于导游专业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奠定良好的身体条件。基于此,该文以中职学校导游专业师生群体为例,探讨中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推动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现实路径,以期实现中职学校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长足进步。
-
-
易秋息
-
-
摘要:
随着新课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中职导游专业体育课程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学需求,广西中职学校秉持综合发展原则,将体育与基础课程共同列为教学重心,在一段时间的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尤其是中职学校素质教育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广西中职导游专业学校体育教学体系在体育教学内容、方法、评估、体育课开设年数、课时数等诸多环节较为薄弱,体育教学体系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该文以广西中职院校为例,探究以职业为导向的中职导游专业体育课程设置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体育教学的优化策略,为广西中职旅游专业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
-
崔士岚
-
-
摘要: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高职导游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日趋合理,但在教学实践中也伴生了一些问题。为使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寻找一个与全域旅游密切相关的角度,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课程内容的调整十分重要。语言景观因其自身特点,与全域旅游紧密联系,是导游专业课程内容调整的恰当视角。针对导游专业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语言景观的部分特征,充分发挥语言景观内容与表现形式的作用,对深入调整导游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部分内容有着重要价值。
-
-
罗娇
-
-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的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对导游的需求,所以在一些中职院校中,导游专业已经成为了院校专业的热门。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审美能力、对其他一些风土人情了解较少等等。所以,这些问题需要噬待解决,中职教师需要下大力度去寻找解决办法。因此,本文意在探讨中职美术提升导游讲解技能的项目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
-
-
杜银娟
-
-
摘要:
现阶段,我国导游行业逐渐呈现高流失、高风险、低收入、低学历、低年龄、低社会地位的"两高四低"的现象。文章通过分析与研究导游专业课程,结合人力资本相关理论,给出职业岗位发展之路,进而向导游专业学生提出职业生涯的建议,推动我国导游队伍的持续、稳定、健康成长。
-
-
周隆行(文/图)
-
-
摘要:
“导游员不仅是景区的解说员、宣传员,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景区文化,更应该是景区的安保员,保障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是我们每位导游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导游员洪伟1986年出生于黄山区汤口镇,从业9年来,他不仅在带团中锻炼了自己的导游专业能力,还学会了很多应急救援技能知识,每当有游客出现突发状况,他都能沉着应对,化危机于无形,帮助游客渡过险情。“我平时带团都会准备好很多应急物品随身携带,特别是糖,好多游客在爬黄山时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一块小小的糖就成了‘灵丹妙药’。”
-
-
葛珺
- 《2010年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年会》
| 2010年
-
摘要:
在2009-2010学年度,笔者有幸参加了北京市中职学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试验项目,在前期的教学资源开发和后期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深刻感受到只有科学的进行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出真正贴合工作过程导向的学生用学习资料,才能够达到最初设定的"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能够顺利步入导游从业人员相应工作岗位,具有专业工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课程改革目标。笔者承担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工作第一批专业核心课程一《讲解服务1》的教学设计工作及课堂教学实施工作全过程。提出要通过创设情境,紧贴职业工作过程;通过明确任务,提供详实学习导引;通过计划决策,协助学生自我构建;通过组织实施,提升精髓职业能力通过结果评价,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
-
葛珺
- 《2010年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年会》
| 2010年
-
摘要:
在2009-2010学年度,笔者有幸参加了北京市中职学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试验项目,在前期的教学资源开发和后期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深刻感受到只有科学的进行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出真正贴合工作过程导向的学生用学习资料,才能够达到最初设定的"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能够顺利步入导游从业人员相应工作岗位,具有专业工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课程改革目标。笔者承担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工作第一批专业核心课程一《讲解服务1》的教学设计工作及课堂教学实施工作全过程。提出要通过创设情境,紧贴职业工作过程;通过明确任务,提供详实学习导引;通过计划决策,协助学生自我构建;通过组织实施,提升精髓职业能力通过结果评价,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
-
葛珺
- 《2010年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年会》
| 2010年
-
摘要:
在2009-2010学年度,笔者有幸参加了北京市中职学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试验项目,在前期的教学资源开发和后期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深刻感受到只有科学的进行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出真正贴合工作过程导向的学生用学习资料,才能够达到最初设定的"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能够顺利步入导游从业人员相应工作岗位,具有专业工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课程改革目标。笔者承担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工作第一批专业核心课程一《讲解服务1》的教学设计工作及课堂教学实施工作全过程。提出要通过创设情境,紧贴职业工作过程;通过明确任务,提供详实学习导引;通过计划决策,协助学生自我构建;通过组织实施,提升精髓职业能力通过结果评价,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
-
葛珺
- 《2010年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年会》
| 2010年
-
摘要:
在2009-2010学年度,笔者有幸参加了北京市中职学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试验项目,在前期的教学资源开发和后期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深刻感受到只有科学的进行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出真正贴合工作过程导向的学生用学习资料,才能够达到最初设定的"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能够顺利步入导游从业人员相应工作岗位,具有专业工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课程改革目标。笔者承担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工作第一批专业核心课程一《讲解服务1》的教学设计工作及课堂教学实施工作全过程。提出要通过创设情境,紧贴职业工作过程;通过明确任务,提供详实学习导引;通过计划决策,协助学生自我构建;通过组织实施,提升精髓职业能力通过结果评价,注重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