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KORC1
VKORC1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166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专利文献54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检验医学等;
VKORC1的相关文献由60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亚同、刘涛、杨思芸等。
VKORC1
-研究学者
- 张亚同
- 刘涛
- 杨思芸
- 梁婧
- 梁欣
- 胡欣
- 许嘉森
- 唐志立
- 宋沧桑
- 张伟娟
- 张微
- 张阳
- 李可欣
- 李婧
- 李志强
- 王辰
- 王鹤尧
- 祝锦
- 胡春燕
- 苏强
- 许冰莹
- 于明华
- 何嘉英
- 何鹏义
- 况赟
- 刘建兴
- 刘志强
- 刘志明
- 刘晓莹
- 刘晓辉
- 刘沛
- 刘红
- 刘苏燕
- 刘金水
- 努尔子亚·曼那洪
- 卢武红
- 叶伦
- 吴婧
- 吴诗扬
- 周宏灏
- 唐和年
- 娄莹
- 孙秀莲
- 孙雪
- 宋英
- 小森真理子
- 崔奇新
- 庄文芳
- 张丽
- 张宇
-
-
靳云洲
-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CYP2C9和VKORC1基因分型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达标剂量、达标时间,探讨基因检测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用药的指导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5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CYP2C9基因和VKORC1基因的检测结果分别分为CYP2C9*3 AA组(142例)、CYP2C9*3 AC组(14例)和VKORC1 GA/GG组(25例)、VKORC1 AA组(131例)。比较各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身高、手术方式、干扰药物使用情况、实际达标剂量、达标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YP2C9*3 AC组华法林达标剂量低于CYP2C9*3 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KORC1 GA/GG组华法林达标剂量高于VKORC1 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C9和VKORC1基因检测结果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用药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指导华法林初始剂量的选择,但对达标时间的影响不大。
-
-
靳云洲;
潘仲惠
-
-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式指导用量与实际达标剂量,分析两种预测模式的预测能力,并探讨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就诊的渝东北地区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并进行基因检测(CYP2C9&VKORC1)的156例病患,按照基因检测结果分为4组,分别为CYP2C9*3 AA组(142例)、CYP2C9*3 AC组(14例)、VKORC1GA(GG)组(25例)、VKORC1AA组(131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预测模式(国际华法林药物遗传学协与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推荐的两种预测公式)计算出指导用量,然后将其分别与实际达标剂量对比,分析引起差别的因素,并对比两种预测方式的相关性。结果1.国际华法林药物遗传学协推荐公式(方案1)与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推荐公式(方案2)预测剂量与实际达标剂量的相关性,方案1(R2=0.606**)高于方案2(R2=0.550**);2.CYP2C9*3 AC组、VKORC1GA(GG)组病例两种预测方案与实际达标剂量相关性不大,方案1相关性分别为(R2=-0.091,R2=0.257),方案2分别为(R2=-0.087,R2=0.304)。3.两种方案预测值及实际达标剂量,CYP2C9*3 AC组用量显著低于CYP2C9*3 AA组(P<0.05)、VKORC1GA(GG)组病患用量显著高于VKORC1AA组(P<0.01)。结论国际预测方案更适合渝东北地区人群,但应警惕突变基因人群的抗凝风险性。
-
-
徐诗佳;
崔淼淼;
许木丽;
朱小涵;
韦灵;
侯淑敏;
赵可仙;
唐峰
-
-
摘要:
目的研究贵州地区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的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1(VKORC1)和细胞色素P4502C9(CYP2C9)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并构建华法林预测模型,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设定标准选取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150名NVAF患者,对纳入的患者进行全血DNA提取,采用荧光PCR技术检测患者的VKORC1和CYP2C9的基因多态性,并结合患者身高、体质量、性别、年龄等临床特征,运用统计学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模型公式。结果纳入的150名患者中,VKORC1基因型检测结果中AA型117例(78.00%),GA型31例(20.67%),GG型2例(1.33%),CYP2C9基因型检测结果中AA型133例(88.67%),AC型17例(11.33%),CC型0例(0.00%)。不同VKORC1和CYP2C9基因型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有统计学意义。预测模型:D=6.843+0.190×民族-0.058×年龄-0.024×体重-1.033×CYP2C9+0.719×VKORC1。结论贵州地区服用华法林的NVAF患者中,存在VKORC1和CYP2C9的基因多态性差异,通过构建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些差异,并较为准确的指导临床用药。
-
-
李婧;
李林静;
刘转;
杨文娟;
马青梅;
张安安;
杨海棠;
刘欣跃
-
-
摘要:
目的 对华法林代谢相关的人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第二亚家族C9代谢酶(CYP2C9)和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盒进行性能验证.方法 根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的有关要求,结合试剂说明书,从符合率、精密度、检出限、抗干扰能力4个方面对苏州旷远生物分子技术有限公司的人CYP2C9与VKORC1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进行性能验证.结果 20例临床标本的荧光PCR检测结果与Sanger测序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荧光PCR对1例临床标本重复检测15次,CYP2C9与VKORC1基因荧光通道的Ct值变异系数(CV)均<5%;试剂盒最低检测限为10 ng/μL;已知基因型的血液标本中加入干扰物血红蛋白、胆红素和胆固醇之后的基因型结果与对照组完全一致.结论 人CYP2C9与VKORC1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符合ISO15189质量管理要求,可以在保证项目验收的基础上,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
-
-
夏霄彤;
傅静兰;
吴婷婷;
陈文君;
江少钧;
吕美娜;
张进华
-
-
摘要:
目的:探讨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对老年房颤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建立适合汉族人群老年房颤患者的华法林给药模型,指导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法:对195例口服华法林抗凝的老年患者进行CYP2C9和VKORC1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房颤老年患者华法林日均稳定剂量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依据CYP2C9和VKORC1基因型、年龄、体表面积(BSA)、胺碘酮建立华法林稳定剂量计算公式.结果: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稳定在2.0~3.0之间时,CYP2C9?1/?1基因型患者日均华法林剂量(3.10±0.91)mg,显著高于CYP2C9?1/?3与CYP2C9?3/?3基因型患者的(2.10±0.89)mg和(1.25±0.00)mg;VKORC1-1639AA基因型患者日均华法林剂量(2.86±0.88)mg,显著低于VKORC1-1639GA/GG基因型患者的(3.68±0.88)mg和(6.38±0.91)mg(P<0.05).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华法林稳定剂量公式,建立的回归模型中包含年龄、BSA、胺碘酮、CYP2C9和VKORC1-1639基因型,该模型能解释约60.4%个体间华法林剂量差异.结论:基于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建立的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公式,能帮助指导华法林在老年房颤患者中的抗凝治疗.
-
-
王威丽;
张阳;
李兴德;
毛盼盼;
张函舒;
宋沧桑
-
-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抗凝疗效的影响,为进一步指导临床精准合理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昆明市某三甲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住院期间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184例临床信息,并根据是否进行CYP2C9(1075A>C)、VKORC1(1639 G>A)基因检测分为个体化用药组(试验组)和传统给药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国际化标准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4的例数、维生素K1使用例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根据CYP2C9和VKORC1基因检测指导华法林个体化用药,能够提高患者的抗凝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保障华法林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
刘文凤;
贾坤林;
徐翠容;
邓海波;
陈杰
-
-
摘要:
目的 探究细胞色素P450酶2C9(CYP2C9)和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基因检测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个体化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CYP2C9和VKORC1基因型予以检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基因指导)与对照组(常规疗法)2组,每组各34例.比较2组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首次达目标范围时间、达稳定剂量时间、住院时间,随访不同时间点INR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INR首次达目标范围时间、达稳定剂量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8.21±1.31)、(14.02±2.32)、(13.31±2.4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0.39±2.16)、(19.31±2.21)、(15.89±2.2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4、8、12、16、20、24、28天的INR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2C9和VKORC1基因检测能够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个体化华法林抗凝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更快达到华法林稳定剂量及INR目标范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予以重视.
-
-
拉毛卓玛
-
-
摘要:
目的:对高海拔地区藏族、汉族人群中CYP2C9以及VKORC1基因多态性差异性进行探讨研究.方法:本次试验的方法使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技术测定高海拔地区60例藏族病人以及60例汉族病人,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病人进CYP2C9以及VKORC1基因检测,最后对藏族和汉族之间基因型频率以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选取的60例汉族病人当中CYP2C9当中AA型的为52例(86.67%);AC型的病人为6例(10%);CC型的病人为2例(3.33%).另外VKORC1的检测中AA型的病人为50例(83.3%);AG型的病人为9例(15%);GG型的病人为1例(1.7%).通过对藏族的60例病人进行CYP2C9的检测中可以看出,AA型的病人为49例(81.67%);AC型的病人为7例(11.67%);CC型的病人为4例(6.67%).另外,对VKORC1的检测当中为AA型的病人为21例(35%);AG型的病人为26(43.3%);GG型的病人为13例(21.67%).通过本次对藏族以及汉族病人的CYP2C9以及VKORC1的检测相同类型基因测定结果,可以看出藏族以及汉族病人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本次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华法林剂量的个人差异和CYP2C9以及VKORC1基因的多态性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互关联,可以通过对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以后,再对不同少数民族的患者实施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和措施,也许这样就可以为临床上的诊断,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指导和依据.
-
-
张帆;
李晖;
李京倖
-
-
摘要:
目的 探讨VKORC1和CYP2C9基因检测对于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华法林给药剂量的指导作用.方法 17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86例)和基因检测组(86例).基因检测组对VKORC1和CYP2C9基因的3个位点进行检测,并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及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推荐的华法林口服剂量表确定华法林初始剂量,对照组以3 mg/天作为初始剂量.分别于服药后连续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两组INR规定时间及出院3个月随访时INR的达标率以及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基因检测组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起始剂量服用3 mg/天为68例(79.1%),起始剂量服用1.5 mg/天为10例(11.6%),起始剂量服用6 mg/天为8例(9.3%).术后服药第3天和第6天的基因检测组INR达标率分别为45.3%和73.3%,对照组分别为29.8%和58.3%(P<0.05).基因检测组院内出现INR危机值报告率为2.3%,对照组为7.1%.术后3个月基因检测组和对照组的INR达标率分别为86.1%和83.1%.结论 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指导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初始剂量的选择,并更快达到稳定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