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宰相

宰相

宰相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184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42篇、相关期刊724种,包括党课、法制博览、政府法制等; 宰相的相关文献由1392位作者贡献,包括晏建怀、清风慕竹、佚名等。

宰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42 占比:100.00%

总计:1842篇

宰相—发文趋势图

宰相

-研究学者

  • 晏建怀
  • 清风慕竹
  • 佚名
  • 唐宝民
  • 王爱军
  • 眭达明
  • 陈峰
  • 刘诚龙
  • 曲凡杰
  • 李国文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贾若晨
    • 摘要: 身为范仲淹之子,范纯仁却不靠父荫上位,而是凭实力考中进士,从基层知县做起,最后官至宰相,深受朝廷倚重。范仲淹的家族与商丘有着很深的不解之缘。其子女少时大多在应天府宁陵县的范氏家宅中度过。其中,官至宰相的次子范纯仁,不仅出生于应天府,后又在现睢县任职襄邑知县,并留下了很多佳话。正是因为这样的人生经历,范纯仁有了“睢阳少年”之称。
    • 苏露锋
    • 摘要: 李泌是唐朝中期的谋臣和学者。他博涉经史,精研易象,尤其喜好老子学说,经常跑到华山、终南山等地寻仙修道,捣鼓长生不老之术,终年吃素,被称为“神仙宰相”。李泌平生好谈神仙怪异,曾当着客人的面吩咐家人打扫卫生,说晚上神仙洪崖先生要来家住宿。有一次,某位侍郎送他一壶酒,他却对客人说,这是女神仙麻姑送来的。正饮酒间,守门人禀告他说侍郎派人来取壶。他便将酒倒出,交还酒壶。面对客人怀疑的目光,他毫无愧色。
    • 张淦; 赵连稳
    • 摘要: 陆贽(公元754―805年),字敬舆,唐朝德宗时期的宰相,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陆贽从政之际,正值唐朝内乱四起、风雨飘摇之时。纵观陆贽的一生,可用“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来形容。政治上,陆贽临危辅主、谏言献策、勤政爱民,撰写政论数百篇,五代时政治家刘昫将其与汉代名臣贾谊相比。品行上,陆贽公忠体国、为官清廉,出淤泥而不染。无论是学养才能还是个人操守,这位中唐贤相都堪称后世楷模,苏轼赞誉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
    • 田志光
    • 摘要: 宋代致仕制度不断发展,打破任职终身制,加快官员新老交替,这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然而作为官员最高代表的宰相,致仕制度对其任职时间约束却很小,宰相致仕除身体健康状况外,主要由皇帝态度,与皇帝亲疏关系、为政作风以及朝政形势等因素决定,致仕原因不尽相同,凸显出制度运行与适用的特殊性。宰相罢相为官与罢相致仕具有本质的不同,反映出宋代中枢政治的复杂性。
    • 李宜春; 张焕颖
    • 摘要: 中国古代常有良好的储才制度,体现社会公平,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如两汉的郎官、大夫制度,唐、明、清代的翰林制度,宋代的馆职帖职与侍从两制制度等。汉武帝独尊儒术,推行察举,是古代储才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翰林院成为唐代最重要的储才基地,出现与翰林制度密切相关的宰相成长的“八隽”之途。馆阁、翰林院是宋代的储才基地,宋代储才制度注重文学与儒学修养,体现开放与公平,注重实践锻炼,崇高其位以砥砺名节,最具优点。翰林制度在明清仍是储才制度的核心,但在注重实务与基层锻炼方面逊色于唐宋。储才制度成为以加官、差遣方式打造中央核心决策体制或曰宰相体制、内辅体制的基础,优秀人才得以凭借文学、文化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央核心决策团队,提高了决策水平,这是古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特色,又以其对层级制组织存在的僵化、隔阂、低效等弊端具有补救、矫正作用而与当下的学习型组织、扁平化组织、有机-适应性组织等新型组织、管理理论相吻合,因而具有启发意义。
    • 陆布衣
    • 摘要: 元载做中书省宰相时,有个在宣州(今安徽)的亲戚前辈,卖掉了家里的房产,来投奔元宰相,想谋个一官半职。元载估计此亲戚不能胜任官位什么的,就写了一封给范阳节度使的信,打发他前去河北。到了幽州地面,该亲戚决定去节度使官衙试试效果。他很从容地摸出信,官员一看有信,立即向上级汇报。过了一会儿,一武官托着一盘子,将书信接走了。又一会儿工夫,就有人将他安排到上等宾馆住宿。元载的亲戚住进高级宾馆,好吃好喝待着,惬意无比,一住就是数日。
    • 苇航
    • 摘要: 在北宋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宰相词人"。他5岁时,便熟读经史,下笔成章;14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18岁,任光禄寺丞;此后,更是一路开挂,最终官拜宰相,富贵一生。这个人,就是晏殊,那个写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风流才子。
    • 齐德
    • 摘要: 唐德宗贞元五年三月初二,长安城乍暖还寒,宰相李泌府邸,一片香气缭绕。宰相李泌须发皓然,身穿道装,手执拂尘,敷座而坐,跟妻子卢氏和五个儿子说:“我要上天当神仙了,你们不要悲伤,应该替我高兴。本来我15岁就能位列仙班,只可惜俗世纷扰,世间不大平,上天命我在人间多留五十年,拯救天下苍生。现在君明臣贤,百姓安居乐业,正是我上天的大好时机。”说完,李泌闭目而逝。
    • 叶汉文
    • 摘要: 公元712年8月3日,李隆基即皇帝位,自称为"予",每天在武德殿接受群臣朝见。为啥李隆基自称"予"呢?大唐的太平公主又回来了。太平公主回来之后,李旦又一次玩起了扶持太平公主打压李隆基的平衡术。太平公主回京五个月后的711年10月,李旦将所有宰相叫到了承天门。宰相们到了之后,都兴高采烈地准备胡喝海喝一顿。没想到,宴会还没开始,李旦却开启了一轮反思与训斥。
    • 章悦
    • 摘要: 状元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荣誉,是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从公元622年开始科举考试,到公元1905年废除,历经1283年,一共产生了654名文科状元,状元数量甚至比宰相都少——光是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5个朝代,就产生了1100多个宰相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