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唐玄宗

唐玄宗

唐玄宗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228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77篇、会议论文3篇、相关期刊1049种,包括政府法制、人文杂志、杜甫研究学刊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东岳信仰与北京东岳庙学术研讨会、新世纪中华文学史料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文学史料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唐代国家与地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唐玄宗的相关文献由1854位作者贡献,包括唐宝民、佚名、清风慕竹等。

唐玄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77 占比:99.8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13%

总计:2280篇

唐玄宗—发文趋势图

唐玄宗

-研究学者

  • 唐宝民
  • 佚名
  • 清风慕竹
  • 杨希义
  • 王志东
  • 陈一风
  • 李伟明
  • 王者觉仁
  • 蒙曼
  • 关玉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聂作平
    • 摘要: 天宝十三载(754年),43岁的杜甫在长安向唐玄宗进献《雕赋》,他在介绍自家家世时用了八个字:“奉儒守官,未坠素业。”杜甫去世40多年后的唐宪宗时代,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了一部书——《元和姓篡》。元和是唐宪宗的年号,姓篡,表明这部书是研究中国谱牒姓氏学的专著。
    • 石云涛
    • 摘要: 唐玄宗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唐代诗人用诗歌歌颂这一伟大的时代。安史之乱后盛世不在,但当时的繁荣景象却令后人眷恋,开元盛世时期社会安定、万国来朝的局面,令唐后期的诗人深情追忆而形诸笔端。在唐朝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上,姚崇具有独特的贡献,他也成为后世人们热情赞颂的政治家。
    • 摘要: “一日之中,获睹三绝”吴道子,又名吴道玄,唐代著名画家,人称“画圣”。虽然他名声很大,但其事迹和他的名字一样“玄”,多是野史记载。唐郑綮《开天传信记》记述,725年,吴道子陪同唐玄宗泰山封禅,事后车驾过金桥,御路“曲折萦转”。唐玄宗见数千里间“旌旗鲜洁,羽卫整肃”,于是招来吴道子、韦无忝、陈闳等,命他们三人共同绘制《金桥图》。
    • 卢思苇
    • 摘要: 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不仅对杨贵妃之死重新进行了细节上的演绎,而且在场景上重现了大唐开元天宝年间的盛世光景。其中,唐玄宗在花萼相辉楼为杨贵妃举办“极乐之宴”一段,更是让观众感受到盛唐的繁荣与奢华,也让花萼相辉楼这一见证盛唐气象的著名建筑重新回到历史视野。
    • 杨津涛
    • 摘要: 今天要说的是李白的35岁。李白的生年,我们就选一个最常见,也最被认可的时间一长安元年(701年)。这一说法最重要的证据是李白757年所写的《为宋中丞自荐表》,他在文中自称“年五十有七”,掐指往回一推算,很容易得出701年出生的结论。如果确信此说,那李白35岁当在735年,对应农历就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十二月至二十三年十一月。这一年,中国正处于“开元盛世”之下,李白眼前是一片四海升平的景象。
    • 林晋伊
    • 摘要: 羯鼓一开始流入我国中原地区时只是作为一种普通打击乐器而存在,在唐玄宗统治时期脱颖而出并风靡一时。此外,唐玄宗毫不掩饰自己对羯鼓的偏爱,称其为“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为比”。因此本文基于学术视野,以我国古籍中具有权威性的羯鼓专著《羯鼓录》为史料基础,先对羯鼓的发展源流进行梳理,找出羯鼓地位发生根本性转折的支点,再对羯鼓成为玄宗口中“八音之领袖”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
    • 摘要: 琵琶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这把螺钿紫檀五弦琵琶产于大唐盛世,据说是唐玄宗赠予日本的"国礼"。它通体为紫檀材质,正面面板上有一幅由螺钿工艺镶嵌而成的的胡人骆驼麗琶图,在金丝的勾勒下,骆驼与人的毛发纤毫毕见,令人叫绝。让我们跟随驼队,穿过迷宫,去瞻仰这绝世精品吧。
    • 任思雨; 孙小片(图)
    • 摘要: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正月初五,这一天是个重要的日子,唐玄宗大摆酒宴,皇太子、朝廷百官在长安城站成了浩浩荡荡的队伍。他们要送一个人回乡一贺知章。贺知章老了,八十六岁的年纪,在那个年代已经非常高寿。为朝廷工作了一辈子,他向唐玄宗请辞,说自己前段时间生了场大病,实在无法再胜任工作了。
    • 任思雨; 孙小片(图)
    • 摘要: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正月初五,这一天是个重要的日子,唐玄宗大摆酒宴,皇太子、朝廷百官在长安城站成了浩浩荡荡的队伍。他们要送一个人回乡一贺知章。贺知章老了,八十六岁的年纪,在那个年代已经非常高寿。为朝廷工作了一辈子,他向唐玄宗请辞,说自己前段时间生了场大病,实在无法再胜任工作了。
    • 任万杰
    • 摘要: 古代行军打仗时,总要用到“八百里加急”。驿兵接到命令立刻出发,快马加鞭,这是古代最快的传递形式。只要是加急信件,上面标注“马上飞递”字样,就必须至少每天飞奔三百里。唐玄宗统治时期,遇到安禄山叛乱,当时唐玄宗在华清宫,距离叛乱地区三千里,而六天时间,唐玄宗就收到了消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