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宫廷音乐

宫廷音乐

宫廷音乐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39篇,主要集中在音乐、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9篇、专利文献17712篇;相关期刊182种,包括兰台世界、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北方音乐等; 宫廷音乐的相关文献由304位作者贡献,包括闫铮、蒲亨强、谢俊仁等。

宫廷音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9 占比:1.88%

专利文献>

论文:17712 占比:98.12%

总计:18051篇

宫廷音乐—发文趋势图

宫廷音乐

-研究学者

  • 闫铮
  • 蒲亨强
  • 谢俊仁
  • 修海林
  • 罗俊峰
  • 蒲亨建
  • 万依
  • 乌兰杰
  • 刘媛媛
  • 刘富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竹
    • 摘要: 梁朝天监年间(502—519)改编自民间西曲的《上云乐》曲韵、曲辞以及表演形式,反映了中古宫廷乐曲、民间音乐与道教信仰及音乐之间的联系。《上云乐》使用由精通音律的僧侣改编民间曲调而成的三洲韵。乐师以《上云乐》比附道教修真仙曲,其曲辞形式与内容均受到道教步虚曲的影响。组曲表演形式则承袭自汉代乐府仙戏,属于表现神仙信仰并具有娱乐性质的综合舞台艺术。这一乐府组曲可视作具有仪式性和娱乐性的唐代宫廷新道曲先声。
    • 曹玉海
    • 摘要: 宫廷音乐指祭祀乐、朝会乐和宴乐。承德避暑山庄宫廷音乐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演出中,笔者使用的是原始两根弦的大忽雷。大忽雷又称龙首琵琶和二弦琵琶,据传,从建中辛两年(公元781年)以后50年间,大忽雷一直藏于内府之中,到了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在宫内一次斗打撕杀中,大忽雷也因此流落到民间。1958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珍藏的一把大忽雷无偿捐献给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据悉为唐代韩滉所制。
    • 屠金梅; 廖静
    • 摘要: 潮阳笛套古乐是中原宫廷音乐的代名词,但是有关潮阳笛套古乐的历史研究多是历史事件与口述资料的记载,本文旨在以潮阳笛套古乐的演奏人员的规定性与代表性乐器龙笛为主,对潮阳笛套古乐源流进行探究。
    • 吕舒宁
    • 摘要: 宫廷音乐是我国古代音乐体裁中的重要内容,而汉代和唐代的宫廷音乐机构,又是古代时期较为突出的重要部分,它们各自的发展成就为中国古代宫廷音乐发展脉络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朝代不同,其结构、表现内容、审美情趣、教育管理、音乐语言、表演形式等定有许多异同。以汉、唐两代宫廷音乐机构为研究对象,简要分析雅乐与俗乐在不同时期下机构的职能、结构以及乐工乐人的变化,试图对两朝音乐机构的教育管理和功能进行比较、整理。
    • 王安祥
    • 摘要: 在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南宋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虽然南宋仅存了一百多年,但南宋音乐以它鲜明的时代标记和艺术特色,不但为南宋当时的官民喜欢和爱戴,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南宋音乐的最大亮点是词曲的兴起,当宋词从词作家的笔下诞生时,词的音乐也同时响起。南宋宫廷音乐,则是辉煌灿烂的南宋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 韩启超
    • 摘要: 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其政权雄踞北方中原地带,国家权力机关以鲜卑贵族为基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丝绸之路商贸兴盛,文化多元,宗教繁盛。在$匕背景下,宫廷音乐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特征,这既体现在宫廷音乐的生产者构成、生产方式和产晶内容,也体现在宫廷音乐的消费方式和类型上。而这种鲜明时代特征的形成,既与北朝社会所凸显的政治、经济、文化特殊性密切相关,也与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繁盛相关。
    • 何梦晗
    • 摘要: 多民族音乐的碰撞与融合,使唐代宫廷宴乐中融入了更多其他民族和国家音乐的精华。此外,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交流的增多使得宫廷宴乐开始走向民间,而民间音乐也逐渐成为宫廷宴飨音乐的一部分。同时,由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以及统治者的鼓励态度,民间宴乐也因此而兴盛起来。虽然唐代宫廷宴乐在唐末战乱中受到打击,但其凭借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继续流传至五代,五代王建墓与冯晖墓中的伎乐形象使我们可以一瞥唐代宫廷宴乐在五代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 李东
    • 摘要: 说到“唱歌唱到嗨”这件事情,中国古人一点儿也不逊色,甚至可以说,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爱唱歌、爱组乐队的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每一次春夏秋冬的轮替都能见到乐队的身影。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强盛的封建帝国,有着发达的手工业和繁荣的经济市场。这一时期文化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在音乐艺术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域融合特色。宋代对音乐、乐队、乐制等进行了创新,丰富了宫廷音乐以及市井音乐。
    • 刘硕
    • 摘要: 中国古代的大酺活动由来已久,是皇室宴饮、欢聚、娱乐的仪式。唐代的玄宗朝、高宗朝、武则天时期,大酺之风尤甚。大酺的举办缘由种类多样、形式丰富,是歌、舞、乐、食、酒、娱乐、杂技混合的大型宫廷宴飨活动。大酺的主要作用在于体现国力强盛、君民同乐、人心凝聚、社会和谐,辅助皇权发布政令、依律管制、调控资源,推动经济进步。
    • 闫铮
    • 摘要: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各民族在文化上“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共同或者相似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定式的群体结构,是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华民族在特定时空下创造的璀璨文化遗产。北魏宫廷音乐以“变夷从夏”为观念基础,“戎华兼采”为构建途径,“乐正雅颂”为构建理想,在多元一体化进程中,与各民族文化碰撞、认同、融合、反哺,建立了较完备的宫廷音乐体系,实现了中国宫廷音乐的转型,为集大成的隋唐宫廷音乐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