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缺氧
宫内缺氧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1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219篇;相关期刊134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解剖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2中国·北京超声医学学术大会、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等;宫内缺氧的相关文献由465位作者贡献,包括吕国荣、余鸿、杨瑞敏等。
宫内缺氧
-研究学者
- 吕国荣
- 余鸿
- 杨瑞敏
- 王凌星
- 蔡若蔚
- 陈旭东
- 何韶铮
- 凌树才
- 李伯义
- 王东红
- 王义成
- 王振华
- 苏瑞娟
- 范文娟
- 金鹏
- 丁洁
- 倪妍
- 刘青闽
- 华捷
- 华新宇
- 吴菊
- 周慧
- 周祝君
- 张力维
- 张福华
- 张金甲
- 李玉波
- 李玉琴
- 李珊
- 林宁
- 梁喜
- 焦桂青
- 牛思丹
- 王丽春
- 王娜
- 王巧云
- 王秀丽
- 石小英
- 石恒星
- 罗兵
- 胡灵莉
- 范丽媛
- 蒋环裕
- 袁相贵
- 赵国翠
- 钟小明
- 陈江红
- 陈秋月
- 陈育群
- 霍传玲
-
-
谢翠翠
-
-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儿体位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脐动脉(UA)和大脑中动脉(MCA)血流的影响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价值。方法选取50例妊娠晚期胎儿体位异常孕妇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50例妊娠晚期胎儿体位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为两组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比较两组胎儿UA和MCA血流情况、胎儿宫内缺氧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胎儿UA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UA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分别为(0.83±0.05)、(1.98±0.25)、(3.55±0.58),均高于对照组的(0.70±0.02)、(1.03±0.26)、(2.51±0.36),MCA的RI、PI、S/D分别为(0.55±0.02)、(1.48±0.21)、(3.42±0.24),均低于对照组的(0.70±0.26)、(1.99±0.12)、(4.53±0.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胎儿宫内缺氧发生率为38.00%,高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胎儿体位异常对胎儿UA、MCA血流有一定影响,会加剧宫内缺氧发生率,所以需要科学预防。
-
-
徐雁;
于海晶;
夏宏林;
黄艳
-
-
摘要:
本文探讨妊高征孕妇胎儿宫内缺氧与三维能量多普勒技术(3D-CPA)技术检测的颅脑、胎盘参数改变的关系。选取确诊的100例妊娠高血压孕妇作为病例组、同期100例正常妊娠的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3D-CPA检查两组胎儿颅脑、胎盘血流灌注参数,并检测两组胎儿分娩后的脐带血中氧化应激产物水平,分析3D-CPA参数与氧化应激产物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病例组胎盘组织中的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测定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胎儿颅脑的VI、FI、VFI测定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的VI、FI、VFI测定值显著低于妊娠高血压疾病组(P<0.05);子痫前期组胎儿颅脑的VI、FI、VFI测定值显著大于妊娠高血压疾病组(P<0.05);病例组的脐血中丙二醛(MDA)、8-异前列腺素(8-iso)、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的VI、VFI与脐血中MDA、ox-LDL、8-iso、HSP-70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FI值与ox-LDL、8-iso、HSP-70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妊高征组胎儿颅脑的VI与脐血中MDA、8-iso、HSP-70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VFI与脐血中8-iso、HSP-70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因此,3D-CPA检查可发现妊高征孕妇胎儿胎盘血流参数水平降低,颅脑血流参数代偿性增加,并且与宫内缺氧有关。
-
-
沈晶;
陆玲芳;
周志英
-
-
摘要:
目的探讨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指标联合孕妇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ACR)和血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检测在预测胎儿宫内缺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疑似胎儿宫内缺氧孕妇1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胎儿宫内缺氧诊断标准分为宫内缺氧组(98例)和无宫内缺氧组(65例)。观察两组胎儿MCA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S/D),以及孕妇ACR和HIF-1α水平变化,并分析胎儿MCA的PI、RI和S/D,以及孕妇ACR和HIF-1α水平与孕周、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其各项指标在预测胎儿宫内缺氧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宫内缺氧组胎儿MCA的PI、RI和S/D水平较无宫内缺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胎儿MCA血流动力学指标联合孕妇ACR和HIF-1α检测在预测胎儿宫内缺氧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联合检测明显优于单项指标检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
王芳
-
-
摘要:
目的本研究分析高龄产妇胎儿宫内缺氧脐动脉血流超声参数与氧化应激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胎儿宫内缺氧高龄产妇患者临床资料(宫内缺氧组,n=74)。以本院同期健康高龄产妇为对照(对照组,n=90)。超声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脐动脉超声参数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并分析分娩后两组研究对象脐带血内NADPH氧化酶及MDA和CAT及SOD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宫内缺氧组研究对象31~36周和37~41周脐动脉血流超声参数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均明显升高,CAT、P22亚基、P47亚基和P67亚基均明显升高而SOD和CAT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RI和PI与CAT及SOD呈负相关性而与MDA、P22亚基、P47亚基和P67亚基呈正相关性。结论高龄产妇胎儿宫内缺氧脐动脉血流超声参数与氧化应激损伤具有相关性。
-
-
李文英;
陈波;
汤华军;
姚凡;
余鸿
-
-
摘要:
目的:探讨宫内缺氧对幼年大鼠海马神经元Jumonji结构域蛋白(JMJD)6和突触素蛋白表达水平及对其学习记忆力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SD孕鼠,随机分为缺氧1d、2d和3d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只孕鼠.将研究组孕鼠于怀孕第14天置于低压低氧动物舱中,诱导宫内缺氧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幼年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力;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幼年大鼠海马神经元JMJD6和突触素的表达水平.结果:幼年大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缺氧组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空间探索实验在平台象限的时间缺氧组较对照组缩短(P<0.05);WB检测显示随缺氧时间增加,幼年大鼠海马神经元JMJD6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加,突触素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减少,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缺氧可致SD幼年大鼠的学习记忆力降低,可能与海马神经元JMJD6表达增加致突触素表达降低有关.
-
-
-
陈辉
-
-
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中将B超结合胎心监护方法进行应用对诊断宫内缺氧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的主要效果.方法:研究工作的开展地点选择为我院,时间为2017年8月—2019年8月,选择此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宫内缺氧及新生儿窒息产妇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其常规B超检查和B超结合胎心监护,探究其对产妇的诊断效果.结果:试验组产妇在脐带绕颈方面的诊断率更高,而且,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新生儿窒息方面的评分存在显著差异,数据均表示为P<0.05,存在意义.结论:在采用B超结合胎心监护技术对宫内缺氧及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诊断时,其效果较好,可将产妇的情况进行显示,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意见.
-
-
张华
-
-
摘要:
目的 探讨胎儿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阻力指数预测胎儿宫内窘迫宫内缺氧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开封市妇产医院妇产科接受产检的150例胎儿宫内窘迫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正常产妇150例为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GE Voluson E8 Exper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监测胎儿UA及MCA血流阻力指数,并分析各指数的变化与胎儿宫内窘迫宫内缺氧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150例,其中147例Apgar评分为10分,2例9分,1例8分,无评分低于7分者,在出生5 min后9分及8分新生儿评分均升高至10分,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 min者Apgar评分均在7分及以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A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脐静脉内收缩期的峰值流速与舒张期最低值流速的比值(S/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MCA的PI、RI、S/D值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孕周的增加,观察组胎儿UA的PI、S/D值无明显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I值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减小(P<0.05).观察组胎儿 MCA的PI值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RI、S/D值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胎儿UA及MCA血流阻力,可明显显示当胎儿发生宫内窘迫宫内缺氧时各阻力指数的显著变化,对胎儿宫内情况能做一个良好的反映,为临床措施的采取及预后的评估提供一个重要依据.
-
-
张金甲;
吴菊;
魏进莲;
牛思丹;
高启霞;
石小英
-
-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与胎儿宫内缺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产科收治的20例胎儿宫内缺氧孕妇为研究对象,设为试验组;选取产科同期体检的20例健康孕妇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孕妇经同意后,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胎儿的脐动脉、大脑中动脉与孕妇子宫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阻力指数(R I)和搏动指数(P I)以及胎儿静脉导管静脉峰值流速指数(P V I V)与静脉搏动指数(P I V).结果:试验组胎儿脐动脉、孕妇子宫动脉S/D、RI、PI水平大于对照组,胎儿大脑中动脉S/D、RI、PI水平小于对照组,试验组胎儿静脉导管PVIV、PIV水平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发生宫内缺氧后,脐动脉、子宫动脉以及静脉导管的血流参数测值升高,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测值下降,所以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和胎儿宫内缺氧密切相关,多参数血流频谱评价胎儿宫内缺氧对指导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
张力维;
谌雪;
王义成;
杨瑞敏;
刘云春;
刘宏强
-
-
摘要: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一周胎儿脐带绕颈的松紧程度及其对胎儿左心功能的影响,以及对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价值.方法 选取孕30~37+6周脐带绕颈一周胎儿131例为研究对象,按脐带绕颈压迹深度分为:0.60 cm以下组(A组)、0.60~0.69 cm组(B组)、0.70~0.79 cm组(C组)、0.80 cm以上组(D组),选择同期周孕周无脐带绕颈胎儿157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胎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环Ea/Aa值及左心室Tei指数.另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将脐带绕颈胎儿分为缺氧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胎儿上述各参数,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对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价值.结果 A组、B组、C组及对照组各组间比较,胎儿LVEF、Ea/Aa值、Te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B组、C组及对照组比较,D组胎儿LVEF、Ea/Aa值减小,Tei指数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缺氧组胎儿LVEF、Ea/Aa值减小,Tei指数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上述各参数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较单独诊断的高(P<0.05).结论 脐带绕颈压迹深度可间接反映脐带绕颈一周胎儿宫内缺氧状态,为临床的早期干预及分娩时机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
-
黄文燕;
何文;
杜丽娟
- 《2012中国·北京超声医学学术大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糖尿病胎儿心脏功能及部分主要动脉阻力参数的变化情况,探讨超声监测胎儿宫内缺氧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来我院产科诊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40例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来我院检查的正常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超声检查。结论:两组胎儿左、右室壁Em,Am及Em/Am比值均随孕周增加而略有增加,表明心脏的舒张功能随孕周增加而提高。病例组胎儿MCA PI,RI值较正常组下降,RA PI,RI值较正常组升高,并且在孕33周后差异更加显著。这种敏感的指标可以及时提不临床医生孕妇高血糖状态已经导致胎儿出现宫内缺氧,从而为临床及时采取诊治措施。
-
-
周小程;
吕梅;
罗自强;
伍赶球;
黄河;
岳少杰
- 《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
| 2010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建立宫内缺氧模型,观察了宫内缺氧对胎鼠发育(重点胎肺发育)的影响。检测空气对照组及缺氧组(缺氧2 天、6天和10天组) NMDA受体在胎肺组织表达情况,并观察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对胎鼠发育(重点胎肺发育)的作用。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实验分组通过降低母鼠吸入氧浓度至10.5±1.0% ,每天持续缺氧8小时,建立宫内缺氧的模型。 实验分组为:空气对照组,空气2天+MK-801、6天+MK-801和10天+MK-801组,缺氧2天、6天和10天组,缺氧2天+MK-801、6天+MK-801和10天+MK-801组。于孕21天剖宫后对胎鼠进行相关检查。
-
-
-
-
刘青闽;
李玉琴;
黄晓燕
- 《福建省第九次围产医学学术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胎儿宫内缺氧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判断胎儿宫内缺氧的传统主要依据是:胎心率的改变、胎心电子监测、胎动指数、胎盘功能的改变等.往往是胎儿已异常,才发现上述指标的改变,给临床处理造成一定的困难.本研究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了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预测胎儿宫内缺氧.
-
-
-
-
-
-
-
-
-
- 云南傲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17-12-15
-
摘要:
缺氧‑厌氧‑缺氧‑好氧‑膜组件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环保领域,缺氧‑厌氧‑缺氧‑好氧‑膜组件处理方法:污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到预反硝化池,污水经过预反硝化池中的生物滤床过滤;预反硝化池中初过滤的污水进入厌氧池,污水经过厌氧池中的生物滤床过滤;厌氧池中过滤的污水进入缺氧池,污水经过缺氧池中的生物滤床过滤;缺氧池中过滤的污水进入好氧池,污水经过好氧池中的生物滤床过滤;好氧池过滤的污水进入膜池,污水经过膜池中的MBR膜组件过滤;经过膜池中的MBR膜组件过滤的污水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出水管排除;通过活性污泥来去除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采用膜将净化后的水和活性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可广泛应用在污水处理环保领域。
-
-
-
-
-
- 西安交通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1-09-21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鼠缺氧模型缺氧装置,用玻璃瓶,高硼硅耐热玻璃,尺寸14*8CM高*底直径,容量300毫升,瓶口6厘米直径,瓶盖由盖体和在盖体上的手提把组成,瓶盖的中间嵌入凹槽,从凹槽端部下面有两个与杯子连接的接口,盖体上设有出气口和气孔;出气口的塞头和气孔,凹槽内设有纵向凸条为进气口塑料嘴,可以90度折叠,露出盖体顶面;与外界连接。取一定量的一氧化碳瓶气体,直接通入缺氧瓶内,通入,同时记时。密闭容器内气体不断减少,氧分压不断下降,形成实验动物缺氧,瓶盖旁边有手提把,可以提起观察,直接观察到实验效果。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简便,使用方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