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媒介转型

媒介转型

媒介转型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440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中州学刊、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东南传播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三届全国艺术青年学者论坛、2008全国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首届“广播媒体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主题研讨会等;媒介转型的相关文献由136位作者贡献,包括翁之颢、刘权锋、周兴杰等。

媒介转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 占比:2.18%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4440 占比:97.71%

总计:4544篇

媒介转型—发文趋势图

媒介转型

-研究学者

  • 翁之颢
  • 刘权锋
  • 周兴杰
  • 尹勇
  • 廖宇婷
  • 柯泽
  • 许苗苗
  • 陈定家
  • 万金花
  • 丛文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许苗苗
    • 摘要: 网络文学起点问题是当前学界热点,有关探讨主要包括“技术说”“故事说”和“建制说”。“技术说”侧重数字技术革新,但数位诗、电子杂志等很快消逝,说明技术之于网络文学并非关键,网络时代最容易被超越的正是技术本身。“故事说”以通俗小说代替网络文学整体,以小类型遮蔽大概念,阉割了网络文学的丰富性。“建制说”侧重网络文学“现象”,但这些现象之认定源于文学体制的事后回溯。将网络文学的诞生归结为单一力量失之偏颇,需从媒介转型的整体环境来谈论其起点。从标志性作品判定、民众心理期待、权威学术话语介入以及新闻媒体选择等综合方面来看,网络文学出场的媒介环境于2000年形成,当以此论定网络文学的起点。
    • 丛文华; 罗昶; 赵静
    • 摘要: 近年来,北京交通广播在社群建设中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社群建设的四个环节(用户触达、用户留存、激发活跃、变现转化)上依然存在困难。笔者利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其困境后,针对性地提出广播媒体社群建设的4C方法论,分别是细分内容锤炼推送、创建用户链接平台、加入文化价值导向、建立多维变现模式,为北京交通广播媒体社群建设提供借鉴,也为其他广播媒体提供参考。
    • 孙若瑶
    • 摘要: 电视要满足受众个性化的市场需求,获取经济效益,还要满足受众的公共需求,它是政治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的综合体现。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的发展转型亟待谋篇布局。本文简单阐释了电视产业的特征,以及电视产业在经营和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分析了阻碍电视产业发展的部分因素,对电视在未来媒体融合背景下的进步方向进行分析和判断,从体制层面、内容层面、经营层面,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电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 周博
    • 摘要: 视觉传达设计不是一种追求独特性的艺术,要想在一定的历史经纬中把中国当代的视觉传达设计比较恰当地描述出来,必须超越对视觉语言本体单纯的聚焦,这就需要一种兼顾的、具有包容性的研究。
    • 张建桥; 万金花
    • 摘要: “学媒之争”是当代教育技术学的一次重要学术争鸣。论战双方围绕媒介与学习的关系展开辩驳,澄清了一些重要事实与概念,但未能在媒介与学习关系上达成共识。一方认为,媒介与学习存在内在的关联,媒介革新能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技术研究的重心是教学媒介;另一方认为,媒介与学习没有内在的关联,媒介革新只能降低教学成本,教育技术研究的重心是教学方法。然而,深入研究表明,媒介革新对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学习范式的转型,学习因此变得更加自由,教育更加人性化。当前,新兴的信息技术将逐步取代电子技术的主导地位,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就是揭示信息技术开启的新型学习范式。
    • 潘琛
    • 摘要: 融媒体时代对于传统媒体既是机遇,也是挑战。2020年夏,在对江河汛情的报道中,新华社一方面延续了其传统媒体时代的特点,在内容质量、传播时效、媒介权威性等方面发挥优势,另一方面顺应潮流积极进行媒介转型,采用遥感卫星、航拍、短视频、直播、H5等新兴技术形式,全面革新报道模式、提升传播力。
    • 王岚; 彭英
    • 摘要: 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对媒介融合和转型的重视与大力支持,使其成为中国传媒业的流行词,媒介融合与转型发展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旅游宣传的有效且全新的途径,这是一条机会与挑战并存的道路.大多数传统媒体在转型的过程中缺少互联网意识与思考,使得传统的城市宣传思路和方式不能完全适应新媒体的工作机制.本文从媒介融合与转型的角度着手,试图通过对少数民族旅游城市恩施宣传的路径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挖掘短视频在宣传恩施这一著名少数民族旅游城市中的独特价值,并使这种价值最大化,以进一步推动恩施旅游经济发展,带动周边产业协同发展,并为此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可行性建议.
    • 崔娟; 刘江萍
    •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不断革新,媒介正在快速地发展融合与转型升级,大众传播正在潜移默化影响社会发展。因此,合理利用媒介融合和媒介转型来进行少数民族旅游城市新媒体发展路径研究成为必然结果。一方面宣传恩施城市形象,有利于增强恩施的影响力,扩大其知名度。另一方面拉动恩施旅游业经济发展,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搭建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色。
    • 王海峰
    • 摘要: 创意写作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组成要素。作为学科的创意写作和创意写作主体,均面临文化产业下的身份认同问题。创意写作在文化产业中的衍伸,朝向媒介融合、媒介素养、泛媒化三方面发展。文化产业中的创意写作文本形态衍变,主要表现在文体、语言、形式、交互四个层面。创意写作的文化产业衍伸,是写作产业化、写作媒介化的表现。
    • 罗梦雪
    • 摘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产业的层层迭代,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报业集团都在试图通过行业转型、集团转型和媒体转型等几个方面探索转型之路。作为传统媒体的《云南日报》,近年来也遭受着被新媒体瓦解自身羽翼的尴尬境地,“云报”APP就是在这样背景下的新媒体探索尝试之一。本文将从“云报”APP的缘起开始,阐述其主要的版块设置以及内容生产架构,尝试对其进行对策与建议的深挖,以求对在媒介转型背景下的新媒体尝试做出更多功能层面的探讨,并借由这一探索一窥传统媒体向融媒体方向转型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将面临的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