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内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专利文献56034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脑与神经疾病杂志等; 大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文献由321位作者贡献,包括田成林、华国操、杨职等。

大动脉粥样硬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56034 占比:99.84%

总计:56126篇

大动脉粥样硬化—发文趋势图

大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学者

  • 田成林
  • 华国操
  • 杨职
  • 郝静
  • 金笑平
  • 钟雪华
  • 雷建明
  • 仝秀清
  • 代英杰
  • 史俊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建勇; 李海龙
    • 摘要: 目的分析年龄>60岁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梗死(CI)患者脑微出血(CMB)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杞县人民医院153例年龄>60岁急性LAA型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统计其CMB发生情况。结果153例患者中,有81例发生CMB,发生率约为52.94%(81/1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腔隙性CI发生情况、高血压情况、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量表(ARWMC)评分、同型半胱氨酸(Hcy)、动脉硬化指数水平的年龄>60岁急性LAA型CI患者CMB发生情况不同(P60岁急性LAA型CI患者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60岁急性LAA型CI患者CMB发生风险较高,年龄、腔隙性CI、高血压、ARWMC评分、动脉硬化指数等均为其影响因素,临床应对此加以关注,并进行针对性预防。
    • 刘玉坤; 李发余
    • 摘要: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过敏、牙龈出血和粘膜出血等副作用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损失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同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较高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以及精神状况,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 李伟东; 平鹿鸣; 白小飞
    • 摘要: 目的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T、MRI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MRI、CT联合MRI检查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的诊断效能。结果DSA检查明确检出3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患者。CT、MRI、CT联合MRI检查诊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的准确度分别为60.00%、65.00%、95.00%。CT联合MRI检查诊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高于CT检查(P<0.05);CT联合MRI检查诊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MRI检查(P<0.05)。结论CT联合MRI检查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患者的诊断效能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何亚玲; 沈雪阳; 胡志林; 姚敏; 葛朝明
    • 摘要: 目的比较大动脉粥样硬化(LAA)与心源性栓塞(CE)所致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侧支循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8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70例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卒中病因分型将患者分为LAA组(n=50)与CE组(n=2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血管造影对侧支循环进行评分,总分为3分,0或1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n=31),2或3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n=3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二元逐步向后回归分析确定侧支循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LAA组的侧支循环良好占比高于CE组(64%vs.35%,P=0.027),入院收缩压、血栓负荷评分(CBS)≥6分占比高于CE组(P<0.05),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CE组[5.50(3.00,10.00)分vs.13.50(8.25,17.00)分,P=0.003]。侧支循环良好组的LAA占比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P=0.027),而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占比及入院NIHSS评分低于侧支循环不良组(P=0.044,P=0.003,P=0.017)。多因素logistic二元逐步向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卒中病因分型为CE(OR=4.607,95%CI 1.337~15.877,P=0.016)、高血压病史(OR=3.357,95%CI 1.059~10.642,P=0.040)、糖尿病史(OR=4.589,95%CI 1.530~13.766,P=0.007)是侧支循环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AA所致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侧支循环较CE所致者好,卒中病因分型为CE、既往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是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代英杰; 陈会生
    • 摘要: 非外伤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onvex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SAH)属于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种类型,是指出血局限于大脑半球凸面的1个或几个脑沟内,不累及邻近脑实质,亦不延伸至外侧裂、大脑纵裂、脑室以及基底池等部位,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3.5%~7.5%[1-2]。cSAH病因多样,分为血管性及非血管性,前者较常见[3]。北部战区总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成功救治3例急性脑梗死合并cSAH患者。
    • 刘利宁; 李毓新; 王晓芳
    •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A252G、C804A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LAA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选取同一时期门诊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进行TNF-βA252G、C804A基因分型检测,并收集临床资料。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同型半胱氨酸。结果脑梗死组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患者所占比例及FB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TNF-βA252G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G基因型频率、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TNF-βC804A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A基因型频率、A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FBG水平、TNF-βA252G基因型为GG型、TNF-βA252G等位基因为G型、TNF-βC804A基因型为AA型、TNF-βC804A等位基因为A型均为LAA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NF-βA252G基因型为GG型、TNF-βA252G等位基因为G型、TNF-βC804A基因型为AA型、TNF-βC804A等位基因为A型可能是LAA脑梗死发生的重要易感基因。
    • 万莹; 任珏辉; 杨敏; 黄国祥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微栓子信号(MSE)与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急性脑梗死(AIS)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12例LAA型AIS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将老年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22例)和预后不良组(90例),对比两组外周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Lp-PLA2和MCP-1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MSE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LAA型AIS老年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CP-1、Lp-PLA2水平、MSE与LAA型AIS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TC、TG、BUN、Scr、CRP、BNP和Hcy明显升高(P<0.05),LVEF明显降低(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Lp-PLA2、MCP-1水平、MSE阳性率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血清Lp-PLA2、MCP-1和MSE均与mRS呈正相关(r=0.359、0.307和0.215,P<0.05).Lp-PLA2和MCP-1预测LAA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1(95%CI:0.364~0.951)和0.803(95%CI:0.271~0.806),血清Lp-PLA2255.30μg/L、MCP-1263.25 pg/ml界值下预测LAA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16%和81.64%、64.61%和71.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MCP-1和MES均为影响LAA型AIS老年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预后不良LAA型AIS老年患者血清Lp-PLA2和MCP-1水平明显增高,MSE阳性率增高,血清Lp-PLA2和MCP-1可有效预测LAA型AIS老年患者预后不良.
    • 宗寿健; 孙贵芝; 胡晓洁; 于丽红; 王学斌; 张金明; 王兴臣
    • 摘要: 目的 观察清化血浊中药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发病24 h内符合标准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予以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化血浊中药(化浊和血颗粒),疗程为14 d.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评定NIHSS评分;治疗前及发病1个月后分别测定mRS评分,以判定临床转归;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分别采集空腹血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及超敏C反应蛋浓度.结果 清化血浊中药可降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后7 d及14 d的NIHSS评分(P<0.05)、增加好转率且不增加患者复发、死亡及出血性转化,并能降低患者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及超敏C反应蛋白.结论 清化血浊中药可减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临床良好转归,且不增加出血性转化.
    • 邱玲玲; 徐小辉; 陈慧; 赵江; 何金峰
    • 摘要: 目的 探讨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浙江地区汉族人群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A)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患者及同期体检人员共360例,分为LAA脑梗死组(病例组)180例和对照组180例,应用PCR及TaqMan探针技术对MTHFR C677T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LAA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SBP、FBG、HbA1c、TC、TG、叶酸、Hcy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TT型Hcy水平为[(14.10±3.96)μmol/L]高于CC型的[(9.81±3.04)μmol/L]及CT型的[(11.49±3.22)μmol/L],对照组TT型Hcy水平为[(12.36±3.62)μmol/L]高于CC型的[(9.26±2.82)μmol/L]及CT型的[(10.15±3.04)μmol/L].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等位基因T与叶酸(r=0.261,β=-1.188,t=-4.847,P<0.001)、Hcy(r=0.317,β=2.404,t=6.327,P<0.001)、FBG(r=0.106,β=0.435,t=1.985,P=0.048)存在线性回归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示等位基因T、高血压、糖尿病、Hcy是LAA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影响Hcy、FBG,是浙江地区汉族人群LAA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 徐梦怡; 周俊山; 王蒙; 刘宇恺; 史艳艳
    • 摘要: 目的:研究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变化及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从2017年5月~2020年3月收治的81例LAA型ACI患者纳入研究,记作研究组.另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Lp-PLA2及SAA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p-PLA2及SAA诊断LAA型ACI患者的效能.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AA型ACI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Lp-PLA2及SA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血清Lp-PLA2联合SAA诊断LAA型ACI患者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上述两项血清学指标单独检测.经单因素分析可得:进展组入院时收缩压、纤维蛋白原、入院时NIHSS评分、颅内外血管重度狭窄/闭塞人数占比、Lp-PLA2、SAA水平均高于非进展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NIHSS评分、Lp-PLA2、SAA以及颅内外血管重度狭窄/闭塞均是LAA型ACI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LAA型ACI患者血清Lp-PLA2及SAA水平均明显升高,且LAA型ACI患者病情进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工作中应结合相关因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或干预,以防止病情进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