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脑微出血

脑微出血

脑微出血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3年内共计873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5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87641篇;相关期刊287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全军第十六届放射医学大会、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2年安徽省神经病学学会学术年会等;脑微出血的相关文献由2339位作者贡献,包括韦铁民、夏程、张军等。

脑微出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5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87641 占比:99.54%

总计:188502篇

脑微出血—发文趋势图

脑微出血

-研究学者

  • 韦铁民
  • 夏程
  • 张军
  • 楚兰
  • 陈会生
  • 丁云龙
  • 吴君仓
  • 周志明
  • 张微微
  • 李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森; 白宏英; 李倩倩; 李彩霞
    • 摘要: 背景深髓静脉(DMV)为垂直于侧脑室分布的小静脉,其可能对脑小血管病(CSVD)的发生、发展产生一定作用。目的探究CSVD患者深髓静脉征(DMVs)与影像学标志物各项评分的相关性,并分析DMVs总分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确诊的86例CSVD患者,通过一种DMVs视觉评分方法,在磁共振加权成像上评估脑内DMVs评分,根据DMVs总分的中位数将CSVD患者分为DMVs轻度组(n=39)和DMVs重度组(n=47);按照常用的评分方法评估CSVD几种影像学标志物的评分及CSVD总负荷评分。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DMVs总分与几种影像学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DMVs总分升高的危险因素。结果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MVs总分与腔隙性脑梗死评分、侧脑室旁白质高信号评分、深部白质高信号评分、白质高信号总评分、脑微出血评分、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评分、CSVD总负荷评分呈正相关(rs分别为0.386,0.419,0.437,0.469,0.562,0.415,0.66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脑卒中史〔OR=5.462,95%CI(1.387,21.502),P=0.015〕、高尿酸水平〔OR=1.013,95%CI(1.004,1.022),P=0.005〕、高血红蛋白水平〔OR=1.056,95%CI(1.006,1.109),P=0.028〕是DMVs总分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DMVs可能在CSVD的产生和加重中发挥作用,急性脑卒中史、高尿酸水平、高血红蛋白水平是DMVs总分升高的危险因素。
    • 沙梦宇; 韩清; 姜立刚
    • 摘要: 同型半胱氨酸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微出血与脑白质疏松虽为无临床症状的脑小血管病,但它们与脑卒中、卒中后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多种疾病均有关。找到即能评估临床获益,又能预测潜在的风险指标至关重要。本文就脑微出血、脑白质疏松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李国旺; 喻明
    • 摘要: 脑微出血(CMBs)是脑小血管病的重要影像学表现,常在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出血、痴呆等患者经颅MRI检查时被检出.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步,CMBs的检出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有研究发现,CMBs的存在会增加脑卒中发生率及恶化风险,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及病情进展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因此,本文详细阐述了CMBs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可能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并进一步总结CMBs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及其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案,旨在为科研工作者更深入地研究CMBs提供思路,最终将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进而指导CMBs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个体化防治.
    • 吴延佳; 李毓新; 吉智; 刘利宁; 刘欣
    • 摘要: 目的调查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CMBs)患病率,分析影响脑血管病患者CMBs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脑血管病患者CMBs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脑血管患者2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并发CMBs将其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122),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脑血管病病情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总结脑血管病患者CMBs患病率及影响其CMBs的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结果脑血管病患者并发CMBs发生率为39.60%,其中轻度出血42例,中度出血25例,重度出血13例;脑血管病患者CMBs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出血、BMI指数、重度白质病变、重度皮质下白质病变、重度基底核白质病变、幕下白质病变、抗血栓药物使用、NIHSS评分、GCS评分、血小板计数、血糖水平为脑血管病患者并发CMBs的相关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重度白质病变、重度皮质下白质病变、重度基底核白质病变、幕下白质病变为脑血管病患者CMBs的高危因素。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发生CMBs概率高,影响因素较多,接诊脑血管病应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具备多项高危因素者应重点行脑微出血筛查,及早诊治,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 宋彤彤; 赵娜; 陈竹; 李芳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危险因素,制定风险预测模型对CMBs发生与否进行预测。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被诊断为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的患者123例,根据影像学是否存在CMBs分为脑微出血组和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初步暴露与该疾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独立危险因素的优势比并赋值制定CMBs的风险预测模型。结果脑微出血组与对照组对比,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脑出血史、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MTHFR)基因型有统计学意义,通过Logistic分析,排除MTHFR基因型中CC型及TC型,认为Hcy(OR=1.039,P=0.017)、GHb(OR=1.603,P=0.029)、脑出血史(OR=7.356,P=0.033)及MTHFR基因型的TT型(OR=3.643,P=0.032)为独立危险因素,根据OR值赋值并制定风险预测模型,≥6分为CMBs高风险人群,灵敏度为84.05%,特异度为68.64%。结论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Hcy、GHb、脑出血史、MYHFR基因型中的TT型,通过分析上述四个独立危险因素制定的风险预测模型以6分作为划分风险高低的截点,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王建勇; 李海龙
    • 摘要: 目的分析年龄>60岁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梗死(CI)患者脑微出血(CMB)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杞县人民医院153例年龄>60岁急性LAA型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统计其CMB发生情况。结果153例患者中,有81例发生CMB,发生率约为52.94%(81/1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腔隙性CI发生情况、高血压情况、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量表(ARWMC)评分、同型半胱氨酸(Hcy)、动脉硬化指数水平的年龄>60岁急性LAA型CI患者CMB发生情况不同(P60岁急性LAA型CI患者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60岁急性LAA型CI患者CMB发生风险较高,年龄、腔隙性CI、高血压、ARWMC评分、动脉硬化指数等均为其影响因素,临床应对此加以关注,并进行针对性预防。
    • 仵佳宁; 张潇; 江文
    • 摘要: 脑微出血(CMBs)增加了抗栓治疗后脑出血及缺血性卒中(IS)的发生风险,因此对于伴有CMBs的IS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需平衡使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药物的风险与获益。目前尚无针对该类患者卒中二级预防的明确指南。该文总结了近年来伴有CMBs的IS或TIA患者的卒中二级预防研究,并提出对该类患者卒中二级预防的建议。
    • 李林峰; 贾晓静; 贾少杰; 沈玉秀; 曲鸿雁; 程娜
    •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不同程度脑微出血(CMBs)患者使用双抗治疗后出血转化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0例,行头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后分为无CMBs组(C组)和CMBs组,CMBs组再应用影像学评定CMBs神经系统严重程度评分(NSS)进行脑微出血分型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1次/d,连续口服21 d,此后改为阿司匹林100 mg或氯吡格雷75 mg,1次/d,治疗期间未予以其他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入院时分别行头CT、SWI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21 d时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复查头CT、NIHSS评分。治疗1年时,复查头CT及mRS评分,统计出血转化例数。结果C组和CMBs组使用双抗治疗后脑出血转化率、NIHSS评分、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型中低危组、中危组脑出血转化率、NIHSS评分、m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CMBs组双抗治疗21 d与治疗后1年的脑出血转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脑出血转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低、中危型CMBs的患者使用双抗治疗不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不影响远期预后;而高危组应用双抗治疗可增加出血转化风险。
    • 陈立铭; 阳礼; 曹旭; 陈小武; 裴磊; 李方明
    • 摘要: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2岁,因主诉"头晕4d,再发加重6h"于2019年11月入院。入院前4d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发热,无言语不清,无饮水呛咳,无肢体乏力,发病当天外院颅脑及颈椎磁共振提示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颅脑未见缺血灶。入院前6h再次突发头晕并加重,伴视物旋转,恶心、呕吐2次,行走不稳定,无吞咽困难,无声音嘶哑,无四肢力量减退,无四肢麻木。急诊平车推送我科进一步诊治。
    • 倪民桦; 颜林枫; 崔光彬
    • 摘要: 脑微出血(CMB)常见于脑小血管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在病理上,CMB区域存在含铁血黄素沉积。定量磁化率图(QSM)可对这类超顺磁性物质精准定量,从而为CMB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有力工具,且在疾病严重程度分级和预后判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综述QSM用于诊断脑淀粉样血管病(CAA)、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aD)、多发性硬化(MS)、前哨性头痛(SH)、创伤性脑损伤(TBI)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MB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