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复合污染

复合污染

复合污染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3年内共计1546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3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661072篇;相关期刊327种,包括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广东化工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中国辐射防护学会2014学术年会、全国城镇供水厂、污水处理厂消毒和提标改造技术研讨会等;复合污染的相关文献由4350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启星、孙丽娜、周益辉等。

复合污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3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4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61072 占比:99.88%

总计:661881篇

复合污染—发文趋势图

复合污染

-研究学者

  • 周启星
  • 孙丽娜
  • 周益辉
  • 尹华
  • 吴昊
  • 周东美
  • 杨彦
  • 骆永明
  • 丁园
  • 廖柏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楠; 陈立; 王莉莉; 祝波; 操文祥; 许可; 丁青青; 兰博; 张周祥; 魏莱; 施艾琳; 王珂
    • 摘要: 为揭示湖北省PM_(2.5)和臭氧(O_(3))复合污染演变特征,基于湖北省17个地市的空气质量国控点和武汉市大气超级站组分监测数据,全面分析湖北省17个地市2015—2020年PM_(2.5)和O_(3)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相关关系,探讨PM_(2.5)和O_(3)协同效应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①2015—2020年,湖北省PM_(2.5)显著改善,平均降幅为4.7μg/(m^(3)·a),但冬季负荷仍较高,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O_(3)污染凸显,平均增幅为3.8μg/(m^(3)·a),污染集中在4—10月的暖季,东部地区最严重,近两年超标天数已与PM_(2.5)相当.②湖北省PM_(2.5)和O_(3)关联日趋密切,协同效应显著,日评价指标显示夏季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7),近两年当PM_(2.5)浓度≤50μg/m^(3)时,相关系数高达0.63;冬季PM_(2.5)浓度与Ox(O_(3)+NO_(2))浓度呈正相关,尤其2020年东部城市二者相关性高达0.46,显示大气氧化性对PM_(2.5)二次污染的重要性.③以武汉市为例,归纳PM_(2.5)和O_(3)复合污染的成因,暖季低PM_(2.5)背景下,高温、中等湿度和弱风速的气象条件以及VOCs和NO_(x)等前体物的高浓度排放,使得受VOCs主控的光化学反应加剧,易造成O_(3)污染,从而加强PM_(2.5)二次生成;冬季高的大气氧化性,叠加不利气象条件,促进颗粒物的二次生成,导致重污染时PM_(2.5)组分以硝酸盐等二次无机组分为主.研究显示,湖北省PM_(2.5)和O_(3)协同控制重点为,在保持现有NO_(x)控制力度基础上强化VOCs控制,遏制暖季和东部区域O_(3)浓度上升,加强冬季和中部PM_(2.5)治理.
    • 林晓宇; 甘莉; 陈祖亮
    • 摘要: 硝酸盐污染物与重金属复合污染是养殖水体中常见的难以处理的环境污染形式之一。本文研究不同重金属和硝酸盐共存对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sp.YF1去除Zn(II)和硝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独存在Zn(II)的情况下,菌株的除锌效果不佳,仅为14.2%,在加入Cu(II)后可以促进对Zn(II)的去除,去除率上升到17.3%。低浓度的Zn(II)可促进生物脱氮效果,但随着Cu(II)的加入,会抑制菌株的生长并影响其脱氮能力。与Zn(II)单独存在的情况相比,其脱氮效率降低了37.5%。
    • 陈涵; 庄玉婷; 冯嘉仪; 彭维新; 陈美伊; 张学平; 于耀泓; 万利鑫; 曾曙才
    •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Pb、Cd复合污染对台湾相思生长、根系形态、养分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台湾相思株高生长在1 500 mg/kg Pb, 25 mg/kg Cd和1 500 mg/kg Pb, 50 mg/kg Cd下受显著抑制,与CK相比分别减少了30.15%和34.23%,而各处理对地径生长均无显著影响。复合污染条件下各部位生物量、总生物量和根长均受显著抑制,根平均直径受显著促进,对根体积则无显著影响。植株各部位养分元素中,仅根部N含量在1 500 mg/kg Pb, 50 mg/kg Cd处理下受显著促进,较CK增加42.00%。复合污染处理显著增加台湾相思根、茎及叶的Pb、Cd含量,其中根Pb含量随污染浓度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在1 500 mg/kg Pb, 25 mg/kg Cd处理下达到显著最大值(289 mg/kg),叶Pb含量和根Cd含量随污染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加。台湾相思对Pb、Cd复合污染具有较强的耐性,且对Pb、Cd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能够通过改变根系形态及豆科植物具有的根瘤来抵抗重金属污染,在中低浓度Pb、Cd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 罗琼; 冯淼; 宋丹林; 周力; 陆成伟; 杨复沫
    • 摘要: 为探讨复合污染条件下气溶胶的消光特性,选取成都市O;与PM_(2.5)同步污染的春季开展气溶胶组分与消光特性观测,并结合美国IMPROVE化学消光算法研究了组成与消光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2018年春季成都PM_(2.5)平均浓度与散射系数b;分别为(50.3±22.4)μg·m^(-3)和(237.5±140.2)Mm^(-1),且二者均呈现"单峰单谷"的日变化趋势;大气气溶胶的消光系数为(268.4±153.7)Mm^(-1),对其贡献最大的组分是NH4NO(x)(26.0%)和有机物(OM)(24.4%)。分析表明在PM_(2.5)与O;复合污染情况下,二次污染组分SNA(SO_(4)^(2-)、NO(3)^(-)、NH_(4)^(4)三者之和)、二次有机碳(SOC)的含量显著增加,与清洁天相比分别升高了1.0和1.3倍;OM成为最大消光贡献者(32.2%),其次是NH_(4)NO_(3)和(NH_(3));SO_(2),分别贡献22.8%和20.5%。因此,进一步减少气态前体物如SO_(2)、NO(x)、NH_(3)和VOCs的排放可以有效改善成都地区空气质量和能见度。
    • 段亚萍; 赵冰; 付丽童; 李雨倩; 张瑛
    • 摘要: 为选用蜀葵(Alcea rosea(Linn.)Cavan.)修复铅、锌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盆栽模拟试验,探究不同浓度铅、锌污染下蜀葵的重金属富集转运特性和耐性解毒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铅、锌污染促进蜀葵增高、叶片增大,随着污染浓度增加,蜀葵的生长受到抑制,部分叶片黄化;高浓度污染下,蜀葵渗透调节物质增多,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减少,可更有效地应对重金属对其的毒害;随着污染浓度提高,蜀葵吸收的铅更倾向于富集在根部,而锌更多地富集在叶部。铅、锌复合污染对植株的毒性更大,表现出协同效应。因此,铅、锌污染条件下蜀葵表现出较强的耐性,具有修复铅、锌污染土壤的应用潜力。
    • 容万韬; 宋哲; 辛磊; 邓维安; 覃玉月; 李晓东
    • 摘要: 【目的】对金属矿区和非金属矿区环境中生活的眼优角蚱Eucriotettix oculatus体内重金属含量及其代谢组进行分析,探究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眼优角蚱体内重金属累积和代谢组的影响。【方法】使用ICP-MS法对眼优角蚱成虫体内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同时采用基于UPLC-MS/MS检测平台、自建数据库以及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金属矿区和非金属矿区眼优角蚱成虫肠道中的代谢物进行差异分析,并利用KEGG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注释以及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金属矿区眼优角蚱成虫体内9种重金属含量是非金属矿区的0.4~212.4倍。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金属矿区眼优角蚱成虫肠道中共有112种代谢物的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为氨基酸类、脂肪酰类、有机酸类、核苷酸类、苯类等物质。KEGG注释及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可被注释到的显著差异代谢物共有49种,与代谢通路相关的显著差异代谢物有40种,富集最显著的通路是甲状腺激素合成通路、催产素信号通路、胆汁分泌通路、酪氨酸代谢通路。【结论】重金属复合污染环境中生存的眼优角蚱成虫体内有多类重金属累积,重金属可改变眼优角蚱肠道中的代谢物的组成,其中一些代谢物的改变可能是眼优角蚱适应重金属复合污染生境的策略。
    • 漆世英; 余少乐; 吴娟; 成水平
    • 摘要: 我国养殖业快速发展,抗生素因其能够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的功能被大量使用,在环境中残留对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重金属作为饲料添加剂也会造成污染。本文介绍了现阶段养殖业中抗生素和重金属的使用情况以及对养殖品种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现状,并梳理了现有的抗生素处理技术以及抗生素-重金属复合污染治理研究进展。抗生素和重金属共存的情况导致了养殖业产生的废水和底泥中会存在持久性抗生素-重金属复合污染,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抗性基因的传播。针对抗生素的去除仍是以高级氧化处理为主,生物处理和生态处理为辅。生物处理主要利用微生物对抗生素的降解以及活性炭的吸附能力,生态处理通过人工湿地中植物及其他耦合工艺达到污染物去除的目的。高级氧化处理工艺在短时间内能够达到高效去除的效果,而实际应用必须达到去除效果和成本费用的均衡。因而今后的研究应着重关注以下方面:1)养殖业复合污染废水的生态治理技术,如人工湿地等;2)复合污染底泥植物修复技术,优化植物的选择及种植方式;3)生物处理技术和生态治理技术的工程应用。
    • 王谢; 赵兴; 上官宇先; 林超文; 秦鱼生; 唐甜; 郭海霞; 张建华
    • 摘要: 【目的】揭示废弃铅锌矿区复耕后重金属镉在土壤—桑树体系中的转移累积特征。【方法】以废弃的小型铅锌矿区复耕14年的果叶兼用桑园为研究对象,测定桑园内土壤总镉、有效镉含量以及种植的桑树叶片、枝条皮部、枝条木部、茎干皮部、茎干木部、粗根皮部、粗根木部和细根等8个组织器官的镉含量,分析了镉在桑树各组织器官富集和转运的能力。【结果】(1)桑树全株镉的累积量在根系、枝干和叶片上的分配比例约为12∶5∶3。(2)桑树各组织器官的镉浓度差异表现为:细根>枝条皮部>茎干皮部>粗根皮部>叶片>粗根木部>茎干木部>枝条木部,镉含量分别为0.21、0.13、0.11、0.10、0.09、0.04、0.03和0.01 mg/kg,桑树细根和茎干木部镉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组织器官之间差异不显著。(3)桑树各组织器官的镉富集能力表现为:细根>枝条皮部>茎干皮部>叶片>粗根皮部>粗根木部>茎干木部>枝条木部,富集系数分别为1.04、0.87、0.70、0.56、0.53、0.23、0.16和0.08。(4)镉从细根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能力表现为:枝条皮部>茎干皮部>叶片>茎干木部>枝条木部,转运系数分别为0.62、0.54、0.41、0.13和0.07。(5)较低的土壤有效镉含量有利于桑树对镉的富集转运。【结论】细根是桑树吸收和富积镉的主要部位,皮部是桑树镉迁移的主要途径。
    • 冯天朕; 陈苏; 陈影; 刘颖; 张晓莹; 晁雷
    • 摘要: 为探究微塑料、重金属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农作物种子生长特性的影响,选取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实验对象,开展土壤中微塑料聚乙烯(mPE)和聚丙烯(mPP)(0,10,50,100,200,500,1000,5000和10000mg/kg)与重金属镉(Cd)(0,1和5mg/kg)单一及复合污染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设定的条件下,单一Cd污染对小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规律,小麦种子的根长与芽长随着Cd浓度提升均呈抑制趋势.在单一微塑料污染条件下,m PE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基本表现为“低抑中促高抑”的规律,mPP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为“低促高抑”.微塑料和Cd复合污染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微塑料污染对照组相比,微塑料和Cd复合污染会促进小麦根与芽的生长,相比于mPE,复合污染下的m PP对于小麦根长与芽长的促进程度更大,且浓度范围较广(0~1000mg/kg).在Cd浓度为1mg/kg(Cd1)时m PE复合污染的小麦根长、芽长大于Cd浓度为5mg/kg(Cd5)情况下m PE复合污染的长度.在Cd1条件下m PP复合污染的小麦根长、芽长小于Cd5情况下m PP复合污染的长度,微塑料与Cd的复合污染对于芽的影响大于对根的影响.微塑料-Cd复合效应对小麦种子发芽、根长和芽长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单一污染物的毒害作用.
    • 姜华; 高健; 李红; 储王辉; 柴发合
    • 摘要: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可喜成绩,PM_(2.5)浓度及重污染天数大幅降低,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地区臭氧(O_(3))污染问题凸显,说明我国大气污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PM_(2.5)与O_(3)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二者的协同控制是我国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焦点,也成为我国“十四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PM_(2.5)和O_(3)协同控制进展的梳理,总结我国大气复合污染协同治理的现状与挑战,从协同防控目标、核心协同任务、重点支撑保障等角度提出大气复合污染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并对我国PM_(2.5)与O_(3)协同控制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坚持科学精准治气;②坚持综合系统治气;③坚持严格依法治气;④坚持多维协同治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