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身
塔身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3年内共计901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建筑科学、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91篇;相关期刊241种,包括五台山研究、南方文物、丝绸之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北京统筹与管理科学学会2003年年会等;塔身的相关文献由1732位作者贡献,包括宋世军、李伟、米成宏等。
塔身
-研究学者
- 宋世军
- 李伟
- 米成宏
- 侯伟
- 宋连玉
- 汪建民
- 郭志康
- 王建军
- 张会敏
- 刘健康
- 彭宝安
- 李楠楠
- 王通
- 乔彩风
- 李斌
- 王润铧
- 胡晓光
- 鲍会丽
- 安宏
- 杨靖波
- 王平
- 王胜春
- 白晶
- 程录波
- 肖华
- 陆念力
- 刘彬
- 刘郁馨
- 吴海波
- 周命端
- 姚俊威
- 姚根奎
- 孙伟
- 张凯
- 张孝峰
- 张峰
- 李凯
- 李志国
- 杨慧杰
- 杨风利
- 王明鑫
- 葛忙喜
- 葛忙根
- 郑怀鹏
- 陈伟
- 陈飞
- 韩军科
- 丁水平
- 冯健健
- 刘威
-
-
姚周忆;
罗继曼;
李斌
-
-
摘要:
本文以参数化和模块化思想对塔机塔身和附着结构进行组合建模、施加载荷,最后进行后处理结果的展示,研发出一套简洁方便、能够应用于实际的塔机塔身附着结构参数化计算系统。该系统开发了几种塔身结构型式和附着结构型式的通用建模技术,研究了在任意方向外载荷作用下载荷的等效加载方式以及ANSYS求解结果的后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提取排序并且通过可视化页面展现出来。
-
-
张攀
-
-
摘要:
1920年12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发生了8.5级特大地震,强烈的地震动持续了十余分钟,几乎撼动了大半个中国,又被成为“寰球大震”。海原地震累计造成近27万人遇难,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灾害之一。海原地震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在距离震中550余公里的山西汾阳,始建于明末清初的文峰塔顶部的11层至13层被严重破坏,塔顶也不翼而飞,而塔身其余部分基本完好(图1)。古高塔塔顶受地震损毁的这一现象并非孤例,历史上多次地震震害表明,相比于塔身,塔顶或塔尖在地震作用下更容易遭受破坏。
-
-
王建;
肖仕开;
杨佳卫
-
-
摘要:
港口移动式起重机中,后拉杆是重要的受力构件,对于减少结构变形,降低整机自重等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后拉杆在不同位置及拉杆和塔身截面加强情况下的变形情况,分析各项的影响效果,为后拉杆位置选择及结构截面选型设计提供参考。
-
-
贺尚红;
欧阳旭;
刘小恒
-
-
摘要:
塔身是塔机的主要承重部件,设计者普遍依托有限元法对其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传统设计过程较为复杂,重复性建模与计算费时耗力.为了提高塔身的设计效率,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以便降低设计成本,本文基于ABAQUS二次开发原理,运用Python语言研究开发出一套操作简便的塔机塔身参数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塔身结构的参数化建模、加载、计算、输出分析报告及对榫头连接接头进行局部分析.对某公司某型塔机塔身进行应力测试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塔身参数化设计系统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测试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塔身参数化计算系统设计的准确性.
-
-
马平
-
-
摘要:
锦州万花塔是2013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是园区内的最高观光点。堪称历届世园会"第一高塔"。该塔直径9.6米,塔高128.8米。万花塔的名字取义为"万花盛开"。它的造型分塔基、塔身、塔顶三段,每个建筑部分都充满着花的主题与美丽。塔基如盛放的花朵,表达盛世如花的美妙意境;塔身如向上盛开的花芯,表达人们蒸蒸日上、奋斗进取的心情;塔顶如含苞待放的花蕾,表达了花朵盛开的最美丽的时刻,充分展示了美的意境。
-
-
沙明星;
何雷
-
-
摘要:
塔身是塔式起重机的主要部件,由标准节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而成,对起重机的稳固性、安全性起决定性作用.对塔式起重机塔身连接中存在的高强度螺栓重复使用,高强度螺栓安装不符合要求,高强度螺栓预紧力不符合设计值要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
-
C.Caputo
-
-
摘要:
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由于塔身压力过重和地质松软,其南面的地基比北面约低2米。在施工期间,塔身即出现轻微倾斜,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倾斜度不断增加,比萨斜塔曾一度停工。
-
-
牛华伟;
刘淦彬;
杨风利;
张宏杰
-
-
摘要:
对钢管-角钢组合输电塔一类的风敏感结构,其各杆件的体型系数及折减系数是该结构抗风设计中重要的风荷载参数.以500 kV和110 kV输电塔为工程背景,首先设计缩尺比分别为1:8.5的塔身和1:2.5横担刚性节段模型,然后在3个不同均匀来流风速及不同风向角下进行同步测压风洞试验,得到角钢及钢管杆件的体型系数与背风面风荷载折减系数的变化规律.并以此归纳了塔身和横担各杆件的体型系数分布及不同风向角下节段模型整体体型系数,最后将试验确定的结果与国内外相关规范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来流风速对塔身和横担中的角钢体型系数几乎无影响.在0°风向角下,塔身角钢体型系数沿塔身节段呈上小下大的变化趋势.塔身杆件中的角钢折减系数与日本规范较吻合.在不同雷诺数下的塔身(3.10×104~4.34×104)或横担(5.57×104~8.00×104)节段模型折减系数的差值很小.塔身和横担节段模型阻力系数与日本规范较吻合,中国规范取值分别偏小7.2%和4.5%.
-
-
-
段明
-
-
摘要:
喻皓是五代末北宋初浙江杭州一带人,中国古代有名的建筑工匠。他擅长营造,尤善建塔。北宋初年,中国还没有完全统一。当时占据杭州一带的吴越国王派人在杭州梵天寺建造了一座方形的木塔。当这座塔才建好两三层的时候,吴越国王登上去,感到塔身有些摇晃,便问是什么原因。工匠回答:"因为塔上还没有铺瓦,上面太轻,所以有些摇晃。"可是等塔建成铺上瓦之后,人们登上去,塔身还是摇摇晃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