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壤磷素

土壤磷素

土壤磷素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97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204829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生态学报、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土壤学报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第十一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专题——节能环保与污染防治技术分会场论坛、中国水土保持学会2012学术年会等;土壤磷素的相关文献由625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明岗、曹志洪、樊秉乾等。

土壤磷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6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04829 占比:99.92%

总计:204991篇

土壤磷素—发文趋势图

土壤磷素

-研究学者

  • 徐明岗
  • 曹志洪
  • 樊秉乾
  • 王祺
  • 郜斌斌
  • 陈清
  • 丁效东
  • 刘子国
  • 吴海燕
  • 孟庆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玉禄; 李杨; 刘晓辉; 高晓梅; 敖静; 白晓瑞
    • 摘要: 进行温室玉米秸秆还田对番茄的增产效果以及对设施土壤磷素的影响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检测秸秆还田对微生物量磷和磷素淋溶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添加秸秆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全磷和有效磷的含量,以能显著提高土壤的磷活化系数,以秸秆30000 kg/hm^(2)、磷肥(过磷酸钙,P)200 kg/hm^(2)(S3P3)的处理最高,有效降低土壤中全磷和有效磷向下迁移的能力。秸秆还田还可以增加土壤中微生物量磷含量,秸秆还田量和微生物量磷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相关,并改变土壤中有效磷的比例,进而对植物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改变磷元素在土壤耕作层中的分布,提高土壤中微生物量磷和有效磷的含量,增加原土壤的磷活化系数,并显著减少磷素的淋溶量,为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了部分解决途径。
    • 刘建玲; 吴晶; 贾可; 廖文华; 吕英华; 马俊永
    • 摘要: 为了给作物持续高产下科学施用磷肥提供依据,采用1978年以来土壤有效磷变化的大数据分析、不同时段磷肥定位试验、大面积磷肥产量效应试验等方法分析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有效磷变化、土壤和肥料磷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为22.43 mg/kg,表现为太行山山麓平原﹥冲积平原。1996—1999年,太行山山麓平原、冲积平原区供试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为15.09,11.90 mg/kg,冬小麦P_(2)O_(5)用量180 kg/hm^(2)时土壤供磷能力:冬小麦分别为83.9%,75.8%,夏玉米分别为83.3%,89.7%。冬小麦秸秆还田下,土壤磷收支表观平衡分别为盈余52.8%,55.4%。2010—2012年,太行山山麓平原土壤有效磷27.22 mg/kg,冬小麦、夏玉米P_(2)O_(5)用量分别为108,60 kg/hm^(2)时土壤供磷能力:冬小麦为84.6%,夏玉米为90.1%。小麦秸秆不还田下,土壤磷收支表观平衡:冬小麦盈余6.7%,夏玉米亏缺47.1%。基于2002—2006年,2012—2016年多点大面积磷肥在冬小麦、夏玉米上的效应函数计算出最高产量P_(2)O_(5)用量:冬小麦分别为107.3,125.1 kg/hm^(2),夏玉米分别为52.0,58.9 kg/hm^(2)。过量施用磷肥连续种植3 a 6茬,土壤积累磷均表现出显著的增产效应。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秸秆还田下,冬小麦、夏玉米推荐P_(2)O_(5)用量分别为90~100,30 kg/hm^(2);秸秆不还田分别为100~120,45 kg/hm^(2)。
    • 房娜娜; 杨泽; 刘国栋; 戴慧敏; 刘凯
    • 摘要: 土壤全氮(TN)、全磷(TP)及氮磷比(N/P)是衡量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其空间异质性特征对土壤养分管理以及生态环境监测等政策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土样采集和室内实验分析,结合地统计分析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方法,对建三江地区表层(0~20 cm)土壤中的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空间变异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全磷以及氮磷比的均值分别为2.49×10^(-3)、0.81×10^(-3)和3.20。土壤全氮和氮磷比空间自相关性很强,而土壤全磷空间自相关性处于中等程度,且均符合指数模型。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壤全氮高值区主要呈斑块零星分散在东部、南部和西北地区,而低值区主要在西北和中西部地区零星分布;土壤全磷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北地区,中部地区则为低值地区;土壤氮磷比分布则呈镶嵌状,高值区以斑块状分散于中部、南部和东北部地区,而低值区主要位于西北地区。研究区土壤类型、第四系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土壤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重要结构性和随机性因素,而土壤母质和地貌类型则对土壤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影响不大。
    • 苏骅
    • 摘要: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采样,采用NaOH熔融-钼锑抗比色法及0.5mol/L NaHCO3法分析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土壤全磷及速效磷含量,结果表明:土壤全磷含量变化范围在0.980~17.170g.kg-1之间,呈现A层>B层>BC层的趋势,土壤全磷含量随海拔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明显;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范围在1.000~29.272 mg.kg-1之间,土壤速效磷含量随海拔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相对全磷较不明显.
    • 刘彦伶; 李渝; 张萌; 张雅蓉; 黄兴成; 蒋太明; 张文安
    • 摘要: [目的]磷吸附–解吸特性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和环境流失风险有重要影响.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黄壤旱地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可为黄壤区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供试黄壤肥力长期定位试验位于贵阳,始于1995年.设有对照(CK)、施氮钾肥(NK)、施氮磷钾肥(NPK)、单施有机肥(M)和有机肥化肥配施(MNPK)5个处理.采用恒温平衡方法,研究了磷最大吸附量(Qm)、磷吸附常数(K)、磷吸附自由能(|ΔG|)、磷最大缓冲容量(MBC)、磷吸附饱和度(DPS)、磷固定量(PI)、磷解吸率(DR),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对外源磷的吸附和解吸特征,并分析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参数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M和MNPK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中的黏粒含量,提高了有机质含量和pH,提高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及微生物量磷含量;NK和NPK处理对土壤黏粒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降低了有机质和pH,NK处理降低了土壤的磷含量和有效性.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能很好地拟合土壤吸附磷和相应的平衡溶液磷浓度曲线(R2为0.9532~0.9950,PM>NPK>CK>NK,DR均值表现为MNPK>M>CK>NPK>NK.当加入外源磷浓度<10 mg/L时,NK和NPK处理的磷固液比为85.8~100.3,CK为4.2~28.8,M和MNPK处理为2.5~7.7,说明当施用的外源磷浓度较低时,长期施用化肥处理中的磷大部分被土壤吸附,难以被作物利用,而长期施用有机肥处理中磷则大部分留存在液相中,有利于作物的吸收利用.相关分析表明,Qm、K、|ΔG|、MBC、PI等磷吸附特征参数与土壤黏粒含量、pH、有机质相关系数基本大于与土壤磷的相关系数,说明土壤黏粒含量、pH和有机质对土壤磷素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大于土壤磷素水平的影响.[结论]黄壤磷素吸附–解吸特性受磷肥性质的影响大于施磷量,长期施用有机肥可降低土壤对磷素的吸附,促进土壤磷素解吸,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长期施用化肥效果则相反.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综合有机肥和化肥优势,在土壤磷浓度较低时,可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促进磷素解吸,提高土壤磷素的有效性;在土壤磷浓度较高时,可以降低土壤磷素解吸率,减小磷素环境流失风险,是黄壤旱地上最佳的施肥模式,但本研究中MNPK处理施磷量过高导致土壤磷素大量累积,磷素流失风险较大.
    • 张大庚; 栗杰; 董越
    • 摘要: [目的]探明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磷素随种植年限的变化规律,揭示温室土壤无机磷积累和淋溶损失的主体成分,为设施农业合理施用磷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了辽宁省铁岭县(2~28 a)和海城市(2~33 a)不同种植年限的设施土壤,以土壤全磷、有效磷、无机磷组分含量的变化及磷素释放曲线为切入点,分析了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磷素随种植年限的变化规律。[结果]①铁岭和海城设施菜田耕层土壤全磷、无机磷和有效磷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种植20 a左右达到峰值。全磷含量为主,最高分别达到了5.76±0.61 g/kg和7.08±0.72 g/kg。②两地设施菜田土壤无机磷以Ca_(8-)P含量高,分别是无机磷总量的34.2%和59.9%,其次为Fe-P和Al-P。Ca_(8-)P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Fe-P含量则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③设施菜田种植2~15 a左右磷素的释放率与15 a后对比相对较高,释放量与Ca_(2-)P,Fe-P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研究区域范围设施菜田土壤磷素积累以Ca_(8-)P形态为主,Ca_(2-)P和Fe-P是磷素淋失的主要形态。
    • 史昕倩; 向春阳; 赵秋; 董家僖; 袁苗苗; 田秀平
    • 摘要: 为了提高华北地区土壤磷素有效性,减少化肥磷素的投入,开展了不同春油菜翻压对土壤供磷能力及对后茬玉米磷吸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春季闲田相比,翻压春油菜可以显著增加土壤磷素含量(P<0.05),提高土壤供磷能力.供试玉米品种中,中油肥1804、中油肥1901和中油肥1907的生物量较高、每公顷玉米含磷量也较大,翻压后土壤中全磷、速效磷、碱性磷酸酶含量均高于剩余其他试验品种(中油肥1、中油肥2、中油肥1802、中油肥1903、中油肥1904、中油肥1906);翻压春油菜土壤后茬玉米百粒质量和产量均高于春季闲田,且中油肥1804((44.60±1.89)g,(15321.82±2150.29)kg/hm2)、中油肥1901((44.81±0.68)g,(15634.70±1201.92)kg/hm2)和中油肥1907((43.69±1.78)g,(12931.07±2787.86)kg/hm2)处理玉米百粒质量和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推选中油肥1804、中油肥1901和中油肥1907为华北地区适宜种植的春油菜品种.
    • 冀春花; 刘敏; 李继峰; 张士荣; 丁效东; 侯玉雪; 冯固
    • 摘要: 砖红壤对磷素固定能力强,利用效率低,本研究以玉米为供试作物,揭示外源碳添加对丛枝菌根(AM)真菌与铁还原菌(IRB)互作提高砖红壤磷素活化和吸收利用的调控机制.采用两室根箱装置,用30μm尼龙网分隔成两个隔室,一室为根室(接种AM真菌),另一室为菌丝室,菌丝室添加15 mg/kg P2 O5(KH2 PO4).菌丝室设接种IRB和碳添加两因素处理:(1)三个碳水平(以碳量计),即0 mg/kg(C1)、5 mg/kg(C2)、50 mg/kg(C3);(2)两个接种水平,即接种铁还原菌(IRB+)和不接种铁还原菌(IRB-).结果表明,在接种IRB处理时,随外源碳含量增加,玉米地上部干重、磷含量增加,且在C3处理时最高;接种IRB处理时,菌根侵染率及菌丝际土壤菌丝密度表现为C3>C2>C1.在同一碳处理下,与不接种IRB处理相比,接种IRB处理时C2、C3处理的菌根侵染率分别提高21%、67%;接种IRB处理的土壤菌丝密度均显著高于不接种IRB处理,表明在接种IRB同时增加碳源供应时,AM真菌与玉米根系形成良好的菌根共生体系;接种IRB时添加50 mg/kg碳显著增加菌丝际土壤有效磷、水溶性磷及微生物量磷含量,与5 mg/kg碳水平相比分别增加20%、26%、29%,同时降低土壤Fe-P含量.综上所述,在砖红壤中AM真菌和IRB之间存在相互促进机制,菌丝际增加外源碳(50 mg/kg)显著提高了IRB对土壤固定态Fe-P的活化与释放,进而促进菌根化玉米对磷素吸收和利用.
    • 吴驳; 吴发启; 佟小刚; 宋敏敏; 侯雷
    • 摘要: [目的]磷是限制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元素,研究黄土高原已治理小流域耕地土壤磷素含量的时空变化对该区耕地的评价与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细致试验、微观分析和流域信息反馈检验,在不同时间、空间尺度上,计算整理归纳了近40年泥河沟流域耕地土壤磷素含量的变异性,并对引起变异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从时间上看,近40年泥河沟流域耕地土壤全磷含量呈现加速下降趋势,有效磷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变化.土壤全磷含量随时间的变异与作物产量和施磷量的改变有关,1980—1998年耕地施用农家肥和磷肥较多,土壤磷的"输入"与"输出"较平衡,土壤全磷含量稳定在1.31~1.34 g/kg之间;1998—2015年农家肥和磷肥投入减少,氮肥和复合肥投入增多,农作物产量持续增加,土壤全磷含量降低了27.1%.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时间变异与施肥结构和速效磷肥施用量的改变有关,1980—2004年耕地速效磷肥的投入量增加了120 kg/hm2,土壤有效磷含量随之提高了2.6倍;2004—2015年由于施肥结构改变,速效磷肥的投入量减少,土壤碱性增强,土壤有效磷含量降低了24.7%.从空间上看,土壤磷素含量的空间变异主要受土壤侵蚀和土地管理的综合影响.均整坡耕地上土壤磷素含量呈现坡上塬畔地>沟底地>沟坡地,全流域呈现平耕地>坡耕地>新修梯田.整坡耕地上土壤侵蚀使径流挟带泥沙和养分顺坡单向迁移,因为有效磷的迁移性比全磷强,所以差异性为有效磷>全磷;全坡面断面上靠近分水岭的塬地由于靠近居民区管理较为精细,土壤培肥程度高,土壤有效磷含量比其他位置耕地高出1倍以上;通过治理,全流域耕地的地形条件差异逐渐缩小,梯田面积由1980年的100 hm2增加至现在的250 hm2,坡耕地面积由1980年的250 hm2降低到现在的50 hm2;新修梯田由于受到土壤扰动的影响,其土壤磷素含量接近母质,比老梯田和坡耕地低.[结论]流域经历近20年的治理和10年以上的社会化自由管理,耕地土壤全磷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效磷含量依然主要依赖于速效磷肥的补给,这将是流域农业发展的重大隐患.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季节性流动,耕地利用管理需要在省工省时的基础上得到优化,调整施肥结构,实现集约化经营将是今后该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