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
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

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呼和浩特
  • 出版时间: 2011-07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会议文集: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建立了人参中嘧菌酯残留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并研究了其在植株和人参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吉林通化和北京怀柔两年两地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药浓度为推荐剂量的1.5倍时(有效成分337.5 g·hm-2),嘧菌酯在人参植株中半衰期为3.1 d~7.1 d。在有效成分为225 g·hm-2和337.5 g·hm-2的剂量条件下,施药4~5次,测得人参中嘧菌酯残留量均低于韩国规定的MRL值(0.5 mg·kg-1)。按照推荐剂量225 g·hm-2处理,建议我国嘧菌酯在人参上的MRL值可暂定为0.5 mg·kg-1,安全间隔期为7 d,施药次数不超过5次。
  • 摘要:采用未有百菌清用药史的土壤进行定向培养49 d,初筛分离出6 株百菌清降解细菌,复筛后得到1 株降解能力最强的细菌BJQ2,经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16SrDNA 序列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的分析,初步确定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B9),BJQ2 可以以百菌清为唯一碳源于基础培养基中生长。BJQ2 降解百菌清的最适宜条件为:培养温度30~35 ℃,初始pH 值为7.0~8.0,百菌清的初始浓度为20 mg·L-1,菌体密度为菌体母液(OD600=0.3462)原液,以10%的接种量接种,48 h 后提取百菌清,利用气相色谱进行检测分析,计算后发现百菌清的降解率可以达到26.3%。
  • 摘要: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几丁质酶的菌株GWM1.5017,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 序列分析对该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GWM1.5017与标准枯草芽孢杆菌形成一个类群,同源性高达99.7%,故将其鉴定为Bacillus subtilis。并对其产酶活性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
  • 摘要:类固醇激素作为一种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很强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对生态和环境危害极大。其主要来源于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的排放,目前已在环境中被不断检出。本文综述了进入环境后类固醇激素发生的吸附、降解、迁移等环境行为的特征,并从类固醇激素自身的性质和环境暴露量浓度、环境中的有机质、矿物质以及环境介质的理化性质、共存的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等方面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 摘要:Bt 杀虫晶体蛋白基因是植物抗虫基因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基因,随着大批转Bt 基因作物的商品化,Bt 毒素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转Bt 基因作物可以抵抗害虫的危害,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但转Bt 基因作物的外源基因表达产物Bt 杀虫晶体蛋白,可通过根系分泌物或作物残茬进入土壤生态系统,导入土壤中的蛋白能被结合到土壤环境中的其他颗粒而不易被微生物降解并仍然保持杀虫晶体蛋白活性,将导致杀虫晶体蛋白的累积,从而使土壤的特异生物功能类群以及土壤生物多样性都有可能因此改变。因而,有必要加快杀虫晶体蛋白对土壤环境的潜在风险的评价。本文从转基因植物释放Bt 毒素的途径,Bt 毒素在土壤中的环境去向,生物活性Bt 杀虫结晶蛋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杀虫晶体蛋白对土壤环境的潜在风险的评价提供依据。
  • 摘要:通过鸡粪与麦草静态高温好氧堆肥,对接种微生物菌剂的堆肥处理与不接种微生物菌剂的常规堆肥过程中温度、碳氮比(C/N)、铵态氮、以及种子发芽指数(GI)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接种微生物菌剂比较,接种微生物菌剂CM和JM堆肥温度提前3 d达到最高温度60℃;接种微生物菌剂CM和JM堆肥经过14 d其C/N就由 30降为15以下,较不接种提前10 d;接种微生物菌剂CM和JM堆肥经过20 d其NH4+-N含量分别达到1.42、1.54 g·kg-1,显著低于对照的2.01 g·kg-1;经过14 d的堆肥处理,接种CM、JM菌剂以及不接种的堆肥GI分别为57、48、32。研究表明,接种微生物菌剂CM、JM有助于麦草和鸡粪的快速腐熟,接种CM菌剂较接种JM菌剂有助于堆肥质量的提高。
  • 摘要:通过添加猪粪渣用量的试验,采用日立8810 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并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竹荪的产质量与猪粪渣用量关系进行关联度分析,研究了在添加不同猪粪渣用量下竹荪的子实体氨基酸含量和产量的对比变化,为通过添加猪粪渣用量栽培氨基酸含量和产量高的竹荪提供科学依据。各处理的关联度及排序为:B2> B3> B0 > B1。其中B2处理关联度最大,为0.798 6,B1处理关联度最小,为0.738 3,说明猪粪渣用量对竹荪各产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猪粪渣用量与各产质量的关联度顺序为:鲜味氨基酸总量>甜味氨基酸总量>支链氨基酸总量>儿童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 C16:0>C16:1>芳香氨基酸总量> C18:0>其他> C18:3>硫氨基酸总量> C18:1> C18:2>产量。其中鲜味氨基酸总量与猪粪渣用量关联度最大,为0.96,关联度越大,相似程度就越高,说明竹荪产质量与猪粪渣用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甜味氨基酸总量,关联度最小的是产量。
  • 摘要:研究了利用水稻秸秆和氨水复配剂制备有机复合肥的工艺。讨论有效成分的用量和配比、反应温度、超声波处理时间和水解时间等对水稻秸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稻秸秆与氨水复配剂液配比为5∶1 时,升应温度130 ℃,反应时间3 h,超声波分解时间20 min 时,水稻秸秆的利用率最高,达58.8%。本工艺环境污染零排放,有机物的含量大于50%,制备出的生态有机复合肥具有粘结性能。实现了水稻秸秆转化增值,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 摘要: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实现农牧菌业废弃物的减量化和污染的综合防控是至关重要的。针对南方丘陵区的农业污染严重现状,结合区域农业优势,以菌业为核心,开展了7个关键技术的攻关,并因地制宜地建立了6个南方区域发展的循环生产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具有低碳特征的南方丘陵区农田秸秆—菌业开发耦合体系。
  • 摘要:以垃圾堆肥施配玉米秸秆组配草坪基质,通过培植黑麦草与高羊茅,研究了草坪草对组配基质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垃圾堆肥施配一定量的玉米秸秆,对两种草坪草的种子萌发、株高生长、单株地上净光合量及叶绿素合成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的草坪草对组配基质的响应表现出差异性,黑麦草在秸秆用量为2g/皿时种子萌发及株高生长达到最大,而高羊茅种子萌发及株高生长达到最大时的秸秆用量为4g/皿。玉米秸秆对高羊茅地上净光合产量的形成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对黑麦草的作用不太明显。
  •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的日益紧缺,厌氧消化制沼气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固态物料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由于整个反应系统没有外排废液,克服了单相发酵工艺及传统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的缺点,适宜我国资源丰富的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及农村生活垃圾等废弃资源高效处理及能源化利用。
  • 摘要:本文简述了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的概况,以及国内外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针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对策措施。
  • 摘要:随着农业生产对地力的掠夺,土壤钾素匮乏日趋严重。本文通过根箱试验,对比研究转基因小麦和野生型小麦对土壤钾的吸收利用、形态转化与迁移及土壤酶活性的不同影响,探讨转基因技术对提高小麦钾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钾水平条件和不同生长时期,转基因小麦根际土壤速效钾与野生型小麦均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二者的非根际土壤速效钾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两种小麦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根际速效钾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并且野生型小麦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对根际速效钾含量的变化更为敏感。转基因小麦根际和非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均高于野生型小麦。转基因小麦地上部钾含量、钾生物利用指数、根系阳离子交换量均高于同钾水平下的野生型小麦。因此,转基因技术提高了小麦的钾素吸收能力和利用效率,为解决我国农业生产中缺钾问题的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分根区交替灌溉已被证实是一种有效节水灌溉技术同时保持作物产量,但有关再生水分根区交替灌溉提高作物氮素利用效率、降低对水土环境的影响、对作物品质影响还不是很清楚。为了探明再生水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对马铃薯水氮利用效率、土壤病原微生物及马铃薯块茎病原微生物分布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各处理马铃薯全生育期灌水量、土壤氮素残留、土壤及马铃薯病原微生物含量及水氮利用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收获后,APRI 处理与充分灌水处理产量差异不大,但APRI 处理灌溉水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充分灌水处理(p=0.05);APRI 处理作物氮利用效率及农田氮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充分灌水处理(p=0.05);因此,APRI 处理不仅能够显著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而且APRI 处理显著提高土壤矿质氮的活性有利于作物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利用。同时,APRI 处理土壤、马铃薯块茎表皮及组织内部大肠菌群含量显著低于充分灌水处理,特别是再生水加氯处理,土壤、马铃薯块茎表皮和组织内部大肠菌群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灌水处理,这也就表明,采用再生水灌溉,增加消毒前处理,可大大降低蔬菜类食物病原菌污染风险。
  • 摘要:对天门市稻田土壤和稻米中Cd、Hg、Pb 等3 种重金属元素进行采样分析,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分析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迁移与积累,并应用美国环保局(US EAP)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当地居民通过土壤—水稻—食物途径大米重金属暴露所致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稻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为非污染;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迁移积累于稻米中的重金属平均富集量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其富集能力Cd>Hg>Pb,土壤pH 值与稻米Cd的富集系数(PUF)呈负相关、与Hg和Pb 呈正相关;化学致癌物 Cd和非致癌物Hg、Pb的个人年风险值以及个人年总风险值均低于US EAP推荐的可接受风险水平(1×10-4·a-1),对人体所致的健康风险是可接受的。若对稻米中所有重金属元素进行监测与评估,则研究区各采样点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潜在健康风险。化学致癌物Cd的个人年均风险占个人年均总风险的99.94%,是产生健康风险的主要污染物,应作为风险决策管理的重点对象。
  • 摘要:通过现场采样和室内分析,对天门市地下水中Cd、As、Cr(Ⅵ)、Hg、Pb、CN-等6 种污染物的质量浓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应用美国环保局(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中6 种污染物的质量浓度都在国家生活引用水规定的标准限量内,其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原生污染源;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中,个人年风险基因毒物质Cr(Ⅵ)>As>Cd、躯体毒物质Pb>Hg>CN-,基因毒物质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远远超过躯体毒物质,Cr(Ⅵ)为首要污染物;单一污染物的风险值与各采样点的总风险值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对人体所致健康风险是可接受的。但鲁店、江河2个采样点若考虑其他摄入途径,其健康风险值得关注。
  • 摘要:本研究以土壤为基质,选择象草和黑麦草两种牧草作为植被模拟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研究牧草全年轮作在间歇流人工湿地中对奶牛场高浓度污水的适应性及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象草、黑麦草在间歇性高浓度污水中生长良好,可作为畜牧场高浓度污水修复植物进行全年轮作,并适时的收割,去除污水中的氮、磷。在不同污水浓度处理的牧草净化系统中,水力停留时间为8 d的条件下,铵氮的去除率为75.9%~94.9%;硝态氮的去除率为65.4%~90.9%;总氮的去除率64.2%~90.1%;总磷的去除率在90%以上;象草和黑麦草对污水中氮、磷的吸收转化在系统对氮磷净化中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氮25.12%和20.03%、磷31.20%和20.42%;各处理氮、磷的去除效果与污水的浓度呈负相关,象草对污水中氮、磷的吸收转化效果优于黑麦草。
  • 摘要:用250 W 金属卤化物灯光照160 min 含有7.0 mmol·L-1的苯和60.0/30.0 mmol·L-1铁-柠檬酸盐配合物的水溶液,在pH 值为3.0 时,可以生成浓度为96.66 mmol·L-1 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平均产生速率为0.6 mmol·L-1 ·min-1。实验结果显示配合物可以光降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其中,DES的光降解效率是57%,E1, EE2和E2的光降解效率大约为46%, 而NP和BPA的光降解效率约为27%。本实验中六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光降解反应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 摘要:人工湿地中氮元素主要依靠多种微生物的联合作用脱除,因此氮代谢微生物的和谐共存成为人工湿地高效脱氮的基础。本文分析回顾了氨氧化细菌、亚硝酸盐氧化菌、反硝化细菌及厌氧氨氧化菌等主要氮代谢微生物的共存策略及反应机理。
  • 摘要:通过对云南省农业面源污染构成分析,提出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思路,并对治理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农村生活污染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 摘要:沅江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工业污染极少,无矿企污染。但随着农药、化肥、农膜的大量使用,农业污染现象相当严重,潜在威胁较大。文章分析了沅江市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深入总结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先进技术模式、管理经验和政策措施,以期实现沅江市发展农业经济效益和兼顾生态效益的双赢目标。
  • 摘要:以三峡库区旱地土壤为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田间观测N2O 排放通量,研究不同植物残体施用对土壤N2O 排放的影响。田间试验设置油菜饼(RC)、马铃薯茎(PS)、水稻秸秆(RS)、小麦秸秆(WS)、玉米秸秆(CS)、对照(CK)6个处理。结果表明,植物残体碳氮的输入可显著促进N2O的排放,未施用植物残体的对照处理N2O 累积排放量仅为0.55 kg·hm-2,而施用不同植物残体的处理N2O 累积排放量为1.05~3.02 kg·hm-2。不同植物残体处理之间N2O 排放量存在显著差异,与所施用的植物残体C∶N 比呈极显著的对数负相关关系,低C∶N 比处理具有较高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从而更有利于N2O 较高排放。因此,合理选择秸秆施用量和秸秆种类可有效地降低N2O 排放量。
  • 摘要:秸秆还田影响免耕稻田固碳潜力,但相应地改变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影响了秸秆还田后稻田固碳减排对减缓全球变暖的贡献。因此本文研究不同油菜秸秆还田量(0、3 000、4 000、6 000 kg hm-2)对免耕稻田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和土壤与水稻植株固碳的影响,及其评估秸秆还田后温室气体增排的综合增温潜势对稻田固碳减缓全球变暖的贡献的抵消作用。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著提高CO2和N2O 排放,降低CH4排放,降低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固碳量,降低地上部水稻生物量和地上部水稻固碳量,提高稻田累积固碳量,有效地降低温室气体增排的温室效应对稻田固碳减缓全球变暖的贡献的抵消作用。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综合增温潜势随之显著降低,而稻田固碳减缓全球变暖的贡献随之增加,因此必须考虑免耕稻田秸秆还田量的问题,以有效发挥免耕稻田秸秆还田的固碳潜力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得免耕稻田由碳“源”转为碳“汇”。
  • 摘要:本研究采用一种新的CO2浓度探测仪器——GMP222对土壤不同深度CO2浓度进行连续测定,然后结合土壤气体扩散模型(Moldrup 模型和Fick的第一扩散定律)来估算土壤呼吸。GMP222 布局在两类试验样地:棉花冠幅下和棉花间隙。然后分别在两类样地土壤5 cm、10 cm、15 cm、20 cm 深度处连续测定CO2浓度。通过构建土壤CO2浓度与土壤深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土壤CO2垂直变化梯度。最后结合Fick的第一扩散定律和Moldrup 模型计算出土壤呼吸。同时,利用红外气室法同步测定表面土壤呼吸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本研究的结论包括:(1)本研究结果与采用气室法直接测定的土壤表面的土壤呼吸有较好的一致性。而采用此种方法既能连续的进行又能较好的反映土壤中CO2的排放过程。(2)研究区的CO2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相关研究的CO2浓度,这可能与本研究区土壤较低的土壤扩散率有直接的关系。本研究区的土壤扩散率不仅较低,而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扩散率迅速下降。这可能是以后研究CO2排放机理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3)本研究估算出的表面土壤CO2通量的季节变化与温度变化联系非常紧密。本文也对表面土壤CO2 通量的温度敏感系数(Q10)进行了计算,其温度敏感系数(Q10)也与以往在类似研究区得到的研究结果相似。但是研究中设计的两块试验样地所监测到土壤CO2通量以及土壤呼吸的土壤温度敏感系数Q10值差异明显,这可能与棉花的根呼吸有较大的关系,这也将是我们以后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
  • 摘要:为了研究有机物质对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有机碳积累与转化的影响,采集两种喀斯特典型土壤(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和一种对照土壤(红壤)的表层土壤(0~15 cm),设置不添加外源物质(CK)和添加14C 标记的稻草(T1)的处理,进行为期100 d的土壤培养试验及矿化试验。测定并分析了这3 种典型土壤类型的微生物生物量碳(MBC)表观周转时间和田间周转时间、外源有机物质对土壤原有有机碳的激发效应以及CO2 释放量。结果表明:MBC表观周转时间和田间周转时间依次分别为(71±2) d,(243±20) d,(254±45) d和0.29 a,1.0 a,1.04 a。添加标记的14C 有机物质后,土壤原有有机质的激发效应大小依次为:红壤>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在相同条件下,红壤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累积,而棕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累积。
  • 摘要:以福建尤溪玉池生草果园定位观测点为平台,研究了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栽培处理0~20 cm 土壤团聚体的R0.25、MWD和GWD分别比顺坡清耕和梯台清耕处理高3.78%~5.90%、16.82%~20.94%、5.86%~50.31%和3.81%~13.82%、13.33%~19.95%、7.50%~60.63%,分形维数比顺坡清耕和梯台清耕处理低1.54%~2.35%和1.09%~9.64%,说明生草栽培处理较清耕处理更有利于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生草栽培可提高>2 mm 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贮量和大团聚体有机碳贮量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但其影响主要集中于0~20 cm 土层。
  • 摘要:以福建尤溪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不同垦殖方式对红壤果园有机C含量的影响,并利用Jenny模型对不同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动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果园土壤有机碳平衡值为16.607~ 25.608 g·kg-1,并以此估算得到生草栽培处理0~2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平衡值为54.801 t·hm-2,其固碳潜力为24.6951 t·hm-2,分别是顺坡清耕和梯台清耕处理的4.2倍和1.5倍。因此可以认为生草栽培有利于提高土壤的碳汇功能。
  • 摘要:蓖麻是云南个旧锡矿废弃地生长的一种优势植物。通过野外调查采样,测定了蓖麻生长地土壤和蓖麻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重金属(Cu、Cr、Zn、Pb)含量,并分析了蓖麻植株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结果表明,采矿活动影响区(尾矿库和废矿渣堆放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不同地点采集的蓖麻植株中重金属含量不同,不同地点采集的植株对重金属的吸收没有一致的规律。两采样点蓖麻植株中重金属含量均是Zn 最高,蓖麻具有较强的吸附Zn的能力。在尾矿库附近采集的蓖麻植株Pb和Cr的转移系数分别达到1.54和 1.06,而其它元素和废矿渣堆放地采集的蓖麻植株转移系数均﹤1。在废矿渣堆放地采集的蓖麻对Cr 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而对其它元素,蓖麻并没有表现出富集能力。
  • 摘要:天津市为重度缺水城市,1957年开始污灌已有50年的历史。本文调查了天津受重金属污染的三大污灌区内21个采样点蔬菜农田土壤及所生长的油麦菜样品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发现其中9个采样点的镉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7个点的汞含量超标;60%以上的油麦菜受到镉的污染,但大部分处于轻污染级别, 100%的油麦菜都受到汞污染,且都处于重污染的情况。
  • 摘要:本研究针对北京郊区有机蔬菜基地,通过对不同蔬菜生产基地取样分析,研究有机和常规蔬菜生产条件下土壤养分平衡特征,分析有机生产蔬菜和土壤的15N 特征。结果表明,(1)有机蔬菜生产与常规生产对比,由于施肥数量不同,汇源有机蔬菜基地土壤N、P 及K 盈余量(分别为356~472 kg·hm-2、298 kg·hm-2和200~226 kg·hm-2)高于当地常规生产,而正谷有机蔬菜生产土壤N、P 及K 养分盈余量(分别为-164~190 kg·hm-2、107.9~435.5 kg·hm-2和-164.5~-136.8 kg·hm-2)低于当地常规生产;(2)汇源有机蔬菜生产模式中,土壤N 素养分有逐季累积的趋势,有机肥的N、P和K 养分存在着不平衡性,这可能是造成0~20 cm 土层磷素大量累积的重要原因;(3)蔬菜类别不同,δ15N 值不同,一般为叶菜类最高(10.49‰),果菜类次之(10.07‰),根菜类δ15N 值最低(5.62‰);(4)植物不同部位δ15N 值也有差异。针对圆椒的分析表明,圆椒叶δ15N(12.44‰)>圆椒果实δ15N(9.35‰);(5)土壤δ15N与土壤全N 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回归方程为δ15N 土壤=13.098N 土壤+3.762 4, R2=0.938 9,而植物δ15N与土壤δ15N 之间植物δ15N与土壤全氮相关性较差。
  • 摘要:为探讨芦笋大棚种植年限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本文对上海崇明岛芦笋主产区大棚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芦笋土壤养分、理化性状及微生物区系和土壤酶活的差异变化,并统计分析了种植年限与土壤理化性状、养分因子及生物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随设施芦笋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速效N、速效K和有机质含量持续增加,其中速效K 含量增加迅速,刚起棚时(1 a)仅为120 mg·kg-1左右,而3a 棚则迅速上升至500~600 mg·kg-1左右;土壤持续酸化,土壤pH 从刚起棚时的7.6 一路下滑至5.0(11 a);次生盐渍化逐渐严重,8 a 棚土壤盐含量可达1 a 棚的5~10倍,10年左右的设施芦笋地基本已不适合作物的正常生长;芦笋多年种植后,设施土壤环境条件逐渐恶化,土壤细菌种群数量下降,真菌种群数量上升,B/F 比值大幅度降低;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代谢类群多样性逐渐下降,土壤微生态平衡和健康受到威胁;土壤呼吸强度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芦笋设施种植年限均呈负相关性,其中土壤呼吸强度与种植年限间负相关性极显著(pearson 系数为-0.890, p<0.01),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与种植年限间负相关性显著(pearson 系数为-0.672, p<0.05)。
  • 摘要:本文以陕北黄土地区的典型小流域麻地沟作为研究目标,研究黄土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肥力状况。黄土地区因其特殊的地形地貌,造成其土壤贫瘠,土壤肥力较差,如何科学地掌握土壤肥力值以备科学合理地应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研究区的特殊状况,对土壤样品的化学组分进行了测试,并选择了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研究区土壤肥力值(IFI)。IFI 值计算结果显示,麻地沟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IFI 值排序为:林地>好梯荒地>好坡荒地>果林地>淤积坝>坡耕地>差梯荒地>差坡荒地。本文进一步对不同类型的土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简单分析,为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合理建议。
  • 摘要:畜禽粪便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对于各系统的温室气体进行评估可以促进农业源的减排策略的制定。本文尝试引入“碳足迹”,利用现有关于温室气体估算方法对我国散养猪猪粪管理系统碳足迹进行估算,并评价规模化养殖场温室气体的减排情况。结果表明:农户散养猪粪处理系统中沼气发酵产生碳足迹高于粪便堆积的碳足迹,但其产生的沼气所替代原煤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的减排量远远高于其自身碳足迹,如12 m3沼气池厌氧发酵过程碳足迹为223.40 kgCO2e/a,但沼气代替原煤燃烧减少444.33 kgCO2e/a 碳足迹,沼气发酵净减少220.93 kg CO2e 碳足迹,我国散养生猪以此沼气池发酵可减少碳足迹2 0984.62 GgCO2e/a;规模化猪场引进能源环保型沼气工程项目相当能源生态型沼气工程项目减排量更大些。在猪粪管理系统中采用沼气发酵系统可以更好地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进行。
  • 摘要:以典型的猪粪尿发酵沼液为对象,探讨了沼液施入量和运筹方式对以中国东部稻麦轮作系统土壤N2O 排放规律和排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化学氮肥相比,沼液施用未影响稻麦轮作系统土壤N2O 排放的季节变化,但影响其排放量。稻田施用沼液的处理(N100%DPS)其N2O 排放通量为2~177 mg×m-2·h-1,显著高于施用化肥的处理(N100%Urea),即1~141 mg×m-2·h-1。稻季N100%DPS处理的累积排放量为0.71 kg·hm-2(2008年)和1.38 kg·hm-2(2009年),显著高于N100%Urea处理,即0.68 kg·hm-2和1.06 kg·hm-2。麦季N100%DPS处理的N2O 排放通量为5~972 mg×m-2·h-1,与N100%Urea处理(5~906 mg×m-2·h-1)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麦季各处理。麦季N100%DPS处理N2O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6.56 kg·hm-2(2008年)和5.05 kg·hm-2(2009年),与N100%Urea处理(2008年:5.89 kg·hm-2;2009年:3.93 kg·hm-2)无显著差异。随着沼液替代化学肥料用量的降低,稻田N2O 排放量呈降低趋势,即N100%DPS > N75%DPS(替代75%N 素) > N50%DPS(替代50%N 素)> N25%DPS(替代25%N 素)(除2008年N75%DPS外)。麦季累积N2O 排放量随着沼液替代量的增加则表现得更为复杂,即N100%DPS > N25%DPS > N50%DPS > N75%DPS(2008年),N100%DPS > N75%DPS > N50%DPS > N25%DPS(2009年)。沼液一次性施入(ON)和分次加入对稻田N2O 排放的季节动态和累积排放量均无显著影响,而对麦田N2O的累积排放量则表现出ON75%DPS > N75%DPS(P<0.05;2008年),N50%DPS > ON50%DPS(P<0.01;2009年)。稻、麦两季N100%DPS处理中由 N2O 排放引起的氮素损失率(f)均最大,分别达到0.3%和1.6%。2009年稻季N100%DPS处理的f值显著高于N100%Urea处理和N25%DPS处理,而麦季与N100%Urea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沼液分次施入和一次性施入的处理间f值均无显著差异。
  • 摘要:采用土柱栽培法,通过不同氮素水平的沼液浇灌(设N0~N6 共7个氮素水平,即每次浇灌折纯氮0、5、10、20、40、80、160 ㎏·hm-2,每45d 刈割周期浇灌9 次),研究浇施沼液对狼尾草植株硝酸盐累积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狼尾草植株的硝酸盐含量受沼液中氮素水平的影响较大,二者之间呈正相关。但在高氮肥水平下,牧草各个刈割期的硝酸盐含量均低于硝酸盐有毒限量指标0.25%。另外,随着沼液中氮素水平的提高,牧草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逐渐上升,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最高值分别达到21.35%和44.09 g·盆-1。对全年牧草生产的氮肥利用率、蛋白质生产效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农学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等5个氮素利用效率指标分别表明,随着沼液中氮素水平的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也越低,损失率也越大。从土柱淋溶的氮量分析也表明,氮素淋溶的量随着氮素水平呈明显的加大趋势。其中N5和N6 处理全年淋溶的氮量分别达到80.69 mg和312.3 mg。综合考虑认为,在1个刈割周期,狼尾草草地消纳的沼液中氮量应低于纯氮360 kg·hm-2较为合理。
  • 摘要:通过测坑定位试验,研究了稻田生态系统氮肥施用后氮素的溶解特征及其随水流失规律,结果表明:在径流水中氮素的形态以铵态氮为主,最高时可达80.85%;而在渗漏水中氮素的形态以硝态氮为主,施肥后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第3 d 时达到峰值,最高为87.95%,不同的施肥方式和径流、渗漏时间均会影响各形态氮在总氮含量中所占的比例;氮素的径流流失负荷在总施氮量中所占的比例为2.78%~3.70%,而渗漏流失负荷所占比例为1.74%~2.48%;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有机肥处理比化肥处理减少了24.95%的氮素径流流失量和29.14%的氮素渗漏流失量。
  • 摘要:大田种植灯盏花,模拟5.0 kJ·m-2 UV-B 辐射。通过施5、10、15 g·m-2纯氮,研究氮对UV-B 辐射下灯盏花叶片游离氨基酸、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总氮的影响。结果显示:在UV-B 辐射下,5 g·m-2N、10 g·m-2N 及15g·m-2N 都使灯盏花叶游离氨基酸含量总氮含量增加,且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在3个氮水平下均有所增加。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在3个时期都在5 g·m-2N 处理下达到最大,且在处理90 d 时活性呈现5 g·m-2N>10 g·m-2N>15 g·m-2N。
  • 摘要:利用改进后的全球一般均衡环境模型(GTAP-E)及其6 版非CO2 类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模拟了中国水稻甲烷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及其政策意涵。结果显示,对农业部门单一产业征收温室气体排放税,有利于出口导向型的生产模式发展,同时也损害了国家福利,利弊参半。对农业部门单一产业征收温室气体排放税,造成农业温室气体征税部门和相关农业部门发展受阻,但不影响农业整体发展。农业部门单一产业征收碳税,提高了环境效应,增强了工业部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从部门利益上看,农业温室气体征收温室气体排放税,有利于部门经济发展。
  • 摘要:利用改进后的全球一般均衡环境模型(GTAP-E)及其6 版非CO2 类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模拟了中国水稻甲烷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潜力及其政策意涵。结果显示,技术减排稻田甲烷对国家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向。对技术实施的农业部门和绝大多数农业生产部门的影响同为正向作用。对于重工业和能源及电力部门的影响较为负面,但是对于食品加工、棉纺制品、轻工业部门的影响是正面的。对于服务业部门的影响是正面的。因此,技术减排水稻甲烷是科学的农业环境政策。
  • 摘要:通过对陕西省2000-2007年耕地利用源/汇量进行测算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07年陕西省耕地利用整体上表现为碳汇,年均碳汇量为815.83 万t;(2)研究期内陕西全省耕地碳汇量呈现出关中最大,陕北次之,陕南最小的分布格局;(3)对耕地碳汇基尼系数按区域分解表明,陕西省不仅整体上表现为耕地碳汇能力的增强而且三大区域内部也表现为碳汇能力的增强,耕地利用存在一定的碳汇优势,但同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 摘要:进入21 世纪,农业节能减排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德州市2003—2008年农业碳源、碳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目前德州市农业碳汇能力为9.24 TgCO2eq·a-1,较碳源释碳量9.70 TgCO2eq·a-1有所欠缺,但通过合理规划,农业减排增汇还有一定的上升潜力。根据国家和区域碳减排总体目标,确定德州市农业CO2排放增长率由5.50%降低至3.25%的目标。从减源、增汇两个方面构建德州市未来低碳农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进土地利用方式、实行保护性耕作、提倡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广立体种养模式和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等措施。以期为区域现代农业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丁硫克百威及其降解产物在土壤和香蕉中的残留特征,按每株香蕉以灌根方式兑水施用1.875、3.75、7.5 mL的20%丁硫克百威乳油,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丁硫克百威及其降解产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丁硫克百威及其降解产物在土壤中降解较快,其半衰期为6.0~7.8 d。施药后第28 d时,丁硫克百威和克百威都未检出,而3-羟基克百威残留量低于0.1 mg·kg-1。施药后第7 d时,在香蕉中未检出丁硫克百威及其降解产物。丁硫克百威属于易降解农药。
  • 摘要:采用生物试验方法,研究了来源于绿肥(GM)、堆制过的猪粪中(CP)、新鲜猪粪(PM)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对农药毒死蜱消解及其在土壤-植物系统中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DOM 能促进毒死蜱在土壤中的降解,其方程 Y GM=2.608 7 e-0.151 8 T,Y CP=1.244 3 e-0.100 1 T,Y PM=1.360 2 e-0.116 4 T且有很好的相关性RGM=0.951 2,RCP=0.984 3,RPM=0.982 9。 DOM 能显著降低植株对毒死蜱的吸收,添加GM、CP、PM 处理的青菜中毒死蜱吸收量比对照处理(CK)的分别减少61.39%、35.12%和20.81%。本研究结果可为有机肥的合理施用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 摘要:采用网格法进行田间采样,研究了晋宁县段七村柴河两侧耕地土壤氮素和磷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0~20 cm和20~40 cm 土层,平均总氮分别为1.53 g·kg-1和1.21 g·kg-1,平均铵态氮分别为80.8 mg·kg-1和71.07 mg·kg-1,平均硝态氮分别为188.47 mg·kg-1和87.08 mg·kg-1,总氮和硝态氮含量在0~20 cm 层显著高于20~40 cm 层;(2)土壤总磷在0~20 cm和20~40cm的平均值分别为16.44 g·kg-1和15.32 g·kg-1,总磷含量在两层间差异不显著。(3)接近柴河的各采样点,土壤氮、磷含量均高于其他各点。种植模式对土壤氮、磷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柴河两侧耕地土壤氮素和磷素流失的潜在风险较大。
  • 摘要:春播期土壤水分和温度对作物出苗至关重要。本文对比耕播联合作业和传统耕种两种方式,并以不耕作方式作为参照,分析了耕层土壤不同土层中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讨论其原因。结果表明:土壤失墒程度大小顺序是:不耕区>耕播联合区>传统作业区;两种作业方式对耕层土壤上部的水分和温度影响较大,尤其是表层土壤;与传统作业相比,联合作业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和蓄水量;翻耕有利于土壤增温,传统作业更易使土壤温度升高,联合作业增温效果稍差。
  • 摘要:以纽荷尔脐橙为试材,于2010年测定了上杭县新元果业和绿然生态农庄脐橙果园区两样地种植8a和13a相应园区土壤营养状况及脐橙果实品质。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两样地土壤中只有速效K的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TN、水解性N、TP、速效P、有机质的含量变化趋势不一致,交换性Ca、交换性Mg、有效S差异不显著,两种植年限土壤除了pH值低于适宜指标外,其余各元素均在适宜指标范围内;随着树龄的增加,两样地脐橙果实总糖、还原糖、可溶性固型物含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维生素C、总酸、糖酸比、固酸比变化趋势不一致,单果重、可食率、果型指数差异不显著。
  • 摘要:通过对取自相同点位的晋中地区土壤中砷、镉、钴、铬、铜、氟、汞、锰、镍、铅、钒、锌等12 种元素“七五”背景值和“十一五”背景值的比较,说明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20年的演变,相同取样点的土壤背景值均有变化,土壤钴、铬、氟、汞、锰、铅、钒、锌含量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水平。人为因素或许是主要的影响原因,需进一步研究。说明土壤环境背景值不是一个确定值,而是一个具有一定时空概念的相对含量,是具有统计规律的测定范围值。
  • 摘要:通过盆栽控水实验,模拟沼泽湿地积水、过度积水和干旱下的土壤水势,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土壤水势分别为满水干1、半水干2和干旱干3处理)对乌拉苔草叶片营养元素N、P、K、Fe、Cu、Zn、Mg、Mn、Ca、Na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N>K>P不变,但大量元素随着土壤水分的减少N∶K∶P逐渐增大,干1处理7∶ 4∶1;干2处理下:8∶2.7∶1;干3处理下:9.5∶6.4∶1。说明水分减少有利于乌拉苔草叶片对N和K的吸收富集;对其他营养元素含量比较为:干1处理下,Fe>Ca>Mg>Zn>Na>Mn>Cu;干2处理下Ca>Mg>Zn>Fe>Na>Mn>Cu,干3处理下,Ca>Mg>Zn>Fe>Na>Mn>Cu。说明水分对Fe的吸收富集比较敏感;乌拉苔草叶片对不同水分梯度下 Fe、Mn、Cu的吸收表现为和陆生草本植物吸收的不同,水分直接影响了乌拉苔草叶片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各营养元素之间相互关系表明:N与Fe呈显著的负相关;K与Zn呈正的显著相关;Ca与Na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元素之间存在着交互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摘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土壤中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多环芳烃的含量日趋增加。为了定量研究PAHs对人群的风险,亟待确定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的方法、本文比较并分析了北方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华南地区土壤中PAHs的含量差异,综述了多环芳烃的致癌机理及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的方法。
  • 摘要:选取环太湖14 条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分析河流水体和水生植物优势种水花生、茭草中氮磷含量,以及两者相关性。结果表明: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质劣V 类河流占此次调查河流的57%,且多为入湖河流,表明入湖河流携带的污染物仍为太湖水质恶化的主要污染源;水花生总氮(TN)和总磷(TP)累积能力均强于茭草,水花生叶(茎)中TN、TP 含量分别是33.88~55.70 g·kg-1(22.10~29.96 g·kg-1)、4.44~8.96 g·kg-1 (3.43~8.02 g·kg-1);茭草叶(茎)中TN、TP 含量分别是12.30~21.41 g·kg-1 (21.75~31.22 g·kg-1)、2.06~6.58 g·kg-1 (2.60~7.81 g·kg-1);水花生和茭草叶茎中TN 含量与水体中 TN 浓度均无显著相关性,但两种植物叶茎中TP 含量与水体中TP 浓度显著正相关,说明水生植物对P 吸收的规律较明显,因此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水中P 浓度越高,水花生和茭草体内P的累积量越大。
  • 摘要:以乌梁素海(WLSH)和岱海(DH)表层沉积物为吸附剂,开展了磷硅在2个湖泊沉积物上的释放动力学及释放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磷和硅在2个湖泊沉积物上的释放行为均可用Elovich 方程描述;0~20 min 为磷的快速释放阶段,此时段内约有75%的吸附磷迅速从沉积物上解吸并释放至上覆水中;0~2h 为硅的快速释放阶段,此阶段内约有40%的吸附硅从沉积物上解吸并释放至上覆水中;总体上,沉积物中Ex-P、Al-P、Fe-P 及IEF-Si、CF-Si具有较强的释放潜力,对揭示沉积物中磷和硅的释放机理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有重要意义,可为探讨真实环境体系中营养盐的吸附/解吸机制,阐释湖泊富营养化的营养盐限制机理及营养盐耦合作用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 摘要:研究针对乌梁素海沉积淤泥厚度及其营养物质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乌梁素海沉积淤泥的淤积厚度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平均厚度为0.5 m,以大于0.1 m 沉积淤泥厚度的面积计算,沉积淤泥蓄积量为19 641.6 万t,不同厚度的淤泥,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沉积淤泥有机污染严重,根据不同保证率下的营养物质浓度计算,基本可以确定乌梁素海清淤深度为20~30 cm以内的范围,可能影响乌梁素海水质污染的区域为湖区西北端,其面积估算为46.8 km2,总的清理淤积量为2 120.2 万t。
  • 摘要:沉水植物作为水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水体浊度会影响沉水植物正常生长状况,反之,沉水植物也会影响水体中悬浮固体浓度和沉降。本实验采用高浊度水对三种沉水植物苦草、菊花草及轮叶黑藻进行培养,并设置空白对照和混合培养组,模拟室外自然环境,研究了不同植物对高浊度水中氮、磷吸收及对水体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浊度条件下,三种沉水植物在对TN和NO3-N的吸收效果明显,叶绿素a 含量降低较明显,且三种植物混合种植吸收效果较好;对PO4-P、TP、CODMn 吸收效果不明显;三种植物都能明显降低水体浊度,速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三种植物混合培养,水体浊度下降最快,平均下降率为99.73%。
  • 摘要:浒苔广泛分布于江苏的池塘、河口和潮间带环境中,这些环境中显著改变的环境因子是盐度。本研究主要针对盐度的变化,考察浒苔生长生殖的变化规律。在不同盐度下浒苔的生长结果表明:当盐度为15‰~30‰时,浒苔的日生长率最大,都在15%左右,而低盐和高盐胁迫都明显的抑制了浒苔的生长。孢子形成和释放实验表明3~4 mm的浒苔短枝在盐度为20‰的培养液中孢子囊诱导形成率达75%,孢子放散率达61%,平均每个视野检测到63个附着孢子,为最高。盐度为15‰和30‰时,孢子囊的形成率和孢子放散率的平均值都较盐度为20‰时稍低,这说明一定程度的降低盐度(20‰)有利于孢子囊的诱导形成。而进一步降低盐度(10‰以下)或提高盐度(45‰以上),会显著的抑制孢子囊的形成,造成严重的渗透胁迫。孢子的存活检测实验也表明盐度为15‰~30‰时,浒苔孢子的成活率最高,都在80%以上;12 d的低盐和高盐胁迫会显著的降低浒苔孢子的成活率。这些结果说明了在温度和光辐射等其它环境因子适宜的条件下,浒苔最适宜的盐度条件是15‰~30‰,盐度为20‰时表现出最佳的生长繁殖能力。在池塘和河口等环境中,海水的盐度在18%~26‰,这样的条件显著地有利于浒苔的生长和发育,因而这些生态环境也成为浒苔繁衍的良好栖息地。
  • 摘要:选择杞麓湖北岸的六街村平地、坡地、林地采用径流小区法进行观测,通过对2010年5—10月l4 场降雨的径流量和泥沙产生量中的氮磷流失监测,结果表明:(1)平地、坡地、林地径流输出量平均值分别为224 m3·hm-2、280 m3·hm-2、86 m3·hm-2,最大值是坡地烤烟为288 m3·hm-2,最小值是林地2 号为50 m3·hm-2。泥沙输出量平均值分别为403 kg·hm-2、618 kg·hm-2、61 kg·hm-2。最大值是坡地辣椒为1 333.97 kg·hm-2,最小值是林地2 号为97.18 kg·hm-2。径流量和泥沙量大小的关系是坡地>平地>林地。径流量与降雨量显著相关;(2)径流中TN 输出量最大值是平地烤烟为4.76 kg·hm-2,最小值是林地2 号0.62 kg·hm-2;TP的输出量最大值是平地大蒜为1.44 kg·hm-2,最小值是林地2 号0.05 kg·hm-2。TN和TP 输出量平地>坡地>林地;(3)径流中COD 输出量中最大值是坡地烤烟为23.08 kg·hm-2,最小值为林地2 号4.24 kg·hm-2;COD 输出量坡地>平地>林地;(4)泥沙中TN 输出量最大值坡地辣椒5.05 kg·hm-2,最小值山地2 号0.25 kg·hm-2,TP 输出量最大值坡地辣椒3.32 kg·hm-2,最小值山地2 号0.14 kg·hm-2;泥沙流失中TN和TP 输出量为坡地>平地>林地。杞麓湖流域中坡地是径流量、泥沙量和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产生的区域。
  • 摘要:通过对晋宁县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径流小区的监测,以探明种植模式对农田水土和养分流失的影响,寻求控制和减少农田水土流失的有效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的地表径流量为52.56 m3·hm-2~128.89 m3·hm-2,顺序为豌豆单作>马铃薯单作>西葫芦单作>玉米/豌豆套作>玉米/马铃薯套作>玉米/西葫芦套作依次降低;土壤侵蚀量为388.43 kg·hm-2~1 568.72 kg·hm-2,顺序为马铃薯单作>豌豆单作>西葫芦单作>玉米/马铃薯套作>玉米/豌豆套作> 玉米/西葫芦套作依次降低;玉米/西葫芦套作、玉米/豌豆套作和玉米/马铃薯套作种植模式分别比西葫芦单作、豌豆单作和马铃薯单作种植模式削减了44.52%、40.69%和39.23%的农田地表径流量和61.97%、61.72%和59.16%的土壤侵蚀量,减少了59.85%、56.15%和51.27%的土壤养分流失量;套作模式比单作模式的土壤速效养分高。可见,玉米套作蔬菜在减少水土和养分流失方面效果显著。
  • 摘要: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上蒜乡采用田间径流小区试验,研究青花-马铃薯轮作模式下秸秆覆盖对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氮、磷和COD流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与未覆盖相比,径流量与泥沙量分别减少77.53 m3·hm-2和1 654.87 kg·hm-2,分别减少了55.31%、94.09%;径流中总氮(TN)、总磷(TP)、COD分别减少1.7 kg·hm-2、0.31 kg·hm-2、5.38 kg·hm2,分别减少了59.25%、79.60%和48.1%;泥沙中总氮(TN)、总磷(TP)分别减少2.72 kg·hm-2和6.3 kg·hm-2,分别减少了93.49%和90.02%。
  • 摘要:本文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研究凤眼莲植株氮素含量估算方法,基于不同生长期的凤眼莲植株氮含量的野外大水域试验,分析凤眼莲植株光谱反射率特征,通过对原始反射光谱及高光谱参数与凤眼莲植株氮含量进行相关分析,从而确定其敏感波段及高光谱特征参数,并建立了凤眼莲植株氮含量的估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绿光波段的反射峰、蓝边振幅、黄边振幅、红边振幅、蓝边面积、黄边面积及红边面积与凤眼莲植株氮含量有较显著的相关性,其中黄边振幅与氮含量的相关性最佳,相关系数为-0.85。利用黄边振幅建立线性回归方程能够有效估算凤眼莲植株的氮含量,估算的均方根误差为0.21,平均绝对误差是3.29%。本文研究结果为凤眼莲植株氮含量的高光谱遥感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
  • 摘要:沼气工程在处理养殖废弃物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查发现我国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存在运行成本高和直接经济效益差等问题,阻碍了工程运行。本文以我国北方某沼气工程为例,按照业主自筹全部资金、2009年国家建设补贴标准和工程实际投资三种建设投资方式,对其现有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以外部性收益为依据对沼气工程进行补贴的两种模式。结果表明,外部性收益与沼气工程运行效果和沼气产量有直接关系,依据外部性收益对沼气工程进行补贴,可以显著的提高沼气工程的经济效益,推动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工程正常运行和发展。综合沼气工程投资者和社会利益考虑,业主自筹全部建设资金,按照工程实际运行的外部性收益给予补贴,既可保障工程的正常运营又符合整体经济性。
  • 摘要:通过采集田间土壤和甘蔗样品,研究用扩散薄膜装置(DGT)和3种化学提取剂提取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甘蔗吸收量间的关系,并比较了以聚丙烯酸钠(PAAS)和chelex100为结合相的扩散薄膜装置提取的有效态Cd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DGT的可提取态Cd含量比化学提取剂提取的有效性态Cd含量与甘蔗体内Cd含量相关性好, PAAS-DGT提取的有效态Cd与甘蔗茎吸收的Cd含量之间相关性最好,是一种预估甘蔗茎中Cd量的较好办法。
  • 摘要:建立了连续快速测定土壤中8 种元素含量的方法。土壤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用同一份消解液,分别连续测定土壤中的Cu、Zn、Cr、Ni、Fe、Mn、Pb、Cd 含量,Cu、Zn、Cr、Ni、Fe、Mn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Pb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Cd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采用本方法,对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华北平原土壤(GBW 07427)和珠江三角洲土壤(GBW 07430)进行多次测定,检测结果与标样的推荐值基本吻合。经统计计算,回收率为88.3%~119.0%,精密度RSD 均小于4%。本法操作简单快速,光谱测定结果已成功地用于农田土壤的环境质量评价。
  • 摘要:分别应用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α-萘胺、α-萘酚、邻甲氧基酚、8-羟基喹啉和变色酸为显色剂,在亚硝酸钠作用下与苯胺发生重氮偶合反应,生成物分别在545、540、495、450、480和510nm 处有最大吸收,基于此建立水中苯胺浓度的分光光度测定法。六种显色体系的最大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3.25、3.00、2.97、2.37、2.48和2.53×104 L·mol-1·cm-1,线性范围分别为0~5.5、0~6.0、0~6.5、0~11.5、0~10.0和0~9.5 mg·L-1,检测限分别为0.009、0.011、0.014、0.032、0.025和0.022 mg·L-1。六种方法均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优点,能满足一般分析的要求。
  • 摘要:基因技术早已成为一项众所周知且应用广泛的现代科技,它奠定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技术基础,使人类有可能不再只是通过改变环境让大自然被动地适应自己,而能够在不改变自然环境的条件下,通过改变生物基因主动地适应自然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双向发展。随着科技创新,转基因产品在安全问题和生态影响问题存在争议的前提下不断发展,无论是种植规模、国家数目还是种植人数。本文主要从产业化发展的角度,对当前全球转基因农产品产业化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用理性的视角看待充满争议的转基因农产品。
  • 摘要:本文介绍了农业规划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背景、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概述了生物多样性评价的基本程序和工作内容。针对农业规划环评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几乎是空白的现状,从农区和农业角度,提出农区遗传多样性、农区物种及生境多样性、农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农区景观多样性、农业产业结构多样性五个评价尺度,逐一分析了各尺度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特别指出在环评实际工作中,应把遗传多样性影响评价的内容与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影响评价融合在一起描述;对农业产业结构多样性,强调评估当地生物多样性变化可能带来的经济价值变化。最后,提出加强农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有关建议。
  • 摘要:废弃农药瓶(袋)被农民随意丢弃在田埂边、路边,不仅影响环境美观,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残留农药对人畜危害很大,存在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对环境危害性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科技滞后;回收利用存在一定的困难;管理处在真空状态。鉴于这种情况,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制定废弃农药瓶(袋)监督管理的法规;持之以恒宣传,提高防范意识;建立奖励制度,促进农药瓶(袋)回收;实施田园保洁,加强管理力度。
  •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对Cd污染土壤中续断菊的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供氮能明显促进续断菊的生长,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也提高,在供氮水平为375 mg·kg-1 时达到最大值。而当供氮水平≥625 mg·kg-1 时,续断菊的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其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开始下降。氮对续断菊体内镉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氮素用量的增加,体内镉积累量显著升高,在氮水平为375 mg·kg-1 条件下达到最大,比对照增加了2.6倍。因此,对续断菊施加适量的氮肥,有利于续断菊的生长和镉吸收,有助于续断菊修复镉污染土壤。
  • 摘要:本文通过盆栽试验在水稻整个生育期每周两次定量灌溉含有高氯酸盐的水,研究了三种浓度的高氯酸盐对水稻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高氯酸盐在水稻-土壤系统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高氯酸盐对水稻的株高和分蘖数没有不利的影响。0.1 mg·L-1浓度处理组的SOD、POD 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50 mg·L-1浓度处理组的SOD、POD 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和0.1 mg·L-1浓度处理组;0.1 mg·L-1浓度处理组的CAT 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也无显著差异,而50 mg·L-1浓度处理组的CAT 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和0.1 mg·L-1浓度处理组;MDA 含量随着污染物处理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两种浓度的高氯酸盐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高氯酸盐对水稻合成蛋白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水稻叶片是高氯酸盐积累的主要器官,其ClO4-含量明显高于根、茎和谷,而且随着环境中高氯酸盐浓度的增加,水稻吸收并进入各部位的量也增加。水稻的根、茎、叶和谷中都不同程度地检测出有ClO4-和中间代谢产物ClO3-的存在,但土壤中则未检测出ClO4-和ClO3-,说明加入的ClO4-已很快被植物吸收或微生物降解。本实验中水稻各部位所含的氯酸盐都很少甚至未检出,说明中间代谢产物氯酸盐在水稻中相对容易被分解代谢。水稻品种不同,吸收积累高氯酸盐的量也存在差异,其中桂农占的籽粒积累高氯酸盐的量比其他品种多。
  • 摘要:迄今为止,较少有研究着眼于跟踪检测一种超富集植物经实验室水培实验验证后在真实的田间污染土壤情况下其植物修复能力研究。本研究利用(1 000±103) mg·kg-1 Mn 污染的农田土壤并辅以不同水平柠檬酸处理,来检测已被水培实验证实为超富集植物的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和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对土壤Mn的耐受与富集能力。结果发现,有无柠檬酸处理该两种植物地上部Mn 含量均远低于10 000 mg·kg-1 Mn的超富集植物最低临界阈值,但其Mn 含量的地上部/根(S/R)比率始终高于1.0的最低临界阈值;柠檬酸未对该两种植物的易于收获的地上部生物量产生促进作用;柠檬酸的施加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垂序商陆叶绿素的产生而对水蓼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柠檬酸处理有力地增强了垂序商陆对土壤Mn的富集浓度和快速转运而对水蓼作用不明显,但有无柠檬酸处理水蓼Mn 富集浓度(mg·kg-1)和单位面积收获量(g·hm-2)均明显高于垂序商陆。研究表明,垂序商陆和水蓼在真实的田间Mn 污染农田土壤里均未能表现出对Mn的超量富集能力。因此,如何将实验室证实的超富集植物成功应用到轻度或中度Mn 污染农田土壤的植物修复,需要继续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
  • 摘要:通过对云南省丘北县几种蔬菜(生菜、白菜、辣椒、红豆)的根、茎叶、果实和土壤砷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研究表明:(1)蔬菜根、茎叶、果实中总砷平均含量分别为0.62 mg·kg-1、0.92 mg·kg-1和0.46 mg·kg-1,蔬菜中各部位含量为:叶菜类:茎叶>根,果菜类:茎叶>根>果实。(2)土壤中总磷和速效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3.49 g·kg-1和124.11 mg·kg-1,土壤中总砷和有效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8.24 mg·kg-1和7.11 mg·kg-1,土壤中磷含量(总磷和速效磷)和土壤中砷含量(总砷和有效砷)是影响蔬菜中砷含量的主要因素。(3)土壤中pH 值、CEC和有机质的平均值分别为6.9、10.32 cmol·kg-1和54.24 g·kg-1,土壤pH 值、CEC和有机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蔬菜中砷含量。
  •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模拟紫外辐射(UV-B,280 ~310 nm)增强对4个割手密无性系不同时期叶片附生真菌数量和优势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UV-B 辐射增强不改变割手密无性系叶片附生真菌的数量在伸长期最大、成熟期次之、分蘖期和幼苗期较少的规律性;UV-B 辐射增强减少割手密无性系叶片附生真菌的数量。链格孢菌属和枝孢菌属是4个割手密无性系叶面附生真菌的优势种群,UV-B 辐射增强对割手密无性系叶面附生优势种群组成的没有明显影响。
  • 摘要:试验研究检测了椰子壳、玉米芯、白松和海带等四种生物质粉的热解特性,并对几种生物质的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四种生物质物料的热解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水分蒸发阶段(50℃~170℃),失重<1%,主要是水分蒸发过程;热解阶段(60℃~450℃),失重>60%,主要是挥发分析出过程;缩聚阶段(380℃~520℃),失重<7%,主要是剩余物炭化的过程。不同种类的生物质材料,它们的热解规律有明显差异,从而反映出它们的组成成分明显不同,可以初步推断白松中木质素的含量比较高,玉米芯、椰子壳和海带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比较高。
  • 摘要: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河西绿洲灌区不同还田方式下玉米秸秆的腐解特征。结果表明,在河西绿洲灌区,土壤温度是影响玉米秸秆腐解的主要因素,土壤湿度对其影响较小,而且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的腐解速率明显快于整株还田,经过180 d腐解后,腐解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覆土覆膜、覆土、覆膜和面施。同时各还田模式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粉碎后覆土腹膜处理降幅最大。综合评价,在河西绿洲灌区进行玉米秸秆还田,覆土覆膜效果最佳,覆土次之,覆膜其次,面施最差,而且粉碎还田效果要好于整株还田。
  • 摘要:由亚麻雨露麻茎上分离筛选到两株高产碱性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的细菌,对其进行了鉴定及脱胶效果试验,优化了亚麻沤麻工艺。
  •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铅浓度对高州野生稻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铅浓度≤ 3 000 mg·kg-1时,高州野生稻能正常生长且叶色、叶貌差异不显著,有较强的铅耐受能力;随着土壤铅浓度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在1 000 mg·kg-1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且为对照的2.14倍;脯氨酸含量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在低浓度时升高,高浓度时降低;丙二醛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片的气孔导度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显著;蒸腾速率在低浓度时呈上升趋势,随浓度的加大则下降;叶绿素a、b 含量在各处理中都高于对照;低浓度铅对光合速率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则有抑制作用,且高浓度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铅在高州野生稻体内积累特征以根系积累为主,将铅运输到地上部的能力较差。
  •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 3个污染水平(20、50、100 mg·kg-1)下高/低吸收累积型菜心,即油青-60 菜心和特青-60 菜心不同生长期的根际土壤中DEHP的残留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油青-60 菜心和特青-60 菜心的根际土壤中DEHP的残留量显著低于未种植物处理,DEHP 消失途径主要与菜心-根际微生物联合降解作用有关。两者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中DEHP的降解常数分别为0.023 3~0.031 7和0.034 2~0.041 5,消失率分别为68%~85%和83%~90%。根际土壤中DEHP 降解常数与消失率的明显差异可能是导致特青-60 菜心根系和茎叶中 DEHP 含量显著低于油青-60 菜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 摘要:十字花科蔬菜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基因型的十字花科蔬菜对土壤中镉的吸收积累特性不同。根据近年来十字花科不同品种蔬菜对镉吸收积累特性差异的研究报道,综述了十字花科蔬菜耐受、吸收和积累镉的机理、不同蔬菜对镉的富积和转运能力差异及在镉污染农田综合治理方面的应用。
  • 摘要:论文研究了Cu在抽穗期小麦根系和叶片中的亚细胞分布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u 胁迫下抽穗期小麦根系和叶片中各组分中Cu 含量均大于对照组,且根系中总Cu 含量、根内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器以及叶片细胞质中的Cu 随胁中迫浓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Cu 胁迫下小麦根中总Cu 含量、细胞壁、细胞器和细胞质中Cu 含量与Cu 胁迫浓度之间均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叶片中总Cu 含量和细胞质中Cu 含量与Cu 胁迫浓度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同时细胞壁与细胞器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细胞壁、细胞器与细胞质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Cu 胁迫下小麦根部Cu 主要分配于细胞质可溶部分,且该分配比例随胁迫浓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细胞壁呈下降趋势,中、低浓度胁迫下Cu的在叶片细胞壁中分配比例相对较多,而高浓度胁迫下Cu在细胞质分配比例相对较高,说明抽穗期小麦细胞质可溶性组分对Cu的区隔化作用和细胞壁的固定作用是小麦对Cu的主要耐性机制,且抽穗期小麦叶片细胞壁对Cu的固定作用较强,根部细胞质可溶性组分对Cu的区隔化作用较强。
  • 摘要:选取4 种钝化材料(赤泥、海泡石、钙镁磷肥和磷矿粉),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钝化材料对玉米吸收镉与土壤有效态镉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海泡石外,施用其他3 种钝化材料均能促进玉米生长,增加玉米叶、茎与籽粒的重量。4 种钝化材料都能降低玉米对镉的吸收。其中,髙量赤泥(用量22 500 kg·hm-2)能明显降低玉米茎、叶片及籽粒中镉的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60.6%、33.6%与49.3%;髙量钙镁磷肥(用量900 kg·hm-2)明显降低玉米籽粒中镉含量,较对照降低57.4%。四种钝化剂明显降低土壤EDTA提取态镉,DGT提取态镉的含量。其中,髙量海泡石处理的EDTA提取态镉含量最低,髙量赤泥次之;髙量赤泥处理的DGT提取态镉含量最低。本试验的结果表明,用量为225 00 kg·hm-2的赤泥是最佳的功能钝化材料。
  • 摘要:由于土壤酶活性可稳定、敏感地反映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程度,因此,本文通过研究Cd、Pb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酶(脱氢酶、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和蔗糖酶) 活性的影响,以选取合适的土壤酶作为Cd、Pb污染的生物标记物,为建立土壤Cd、Pb污染的健康修复基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壤酶活性对Cd、Pb的敏感性不同,并且酶活性随土壤重金属浓度增加表现为叠加效应或拮抗效应。Cd、Pb单一污染及复合污染对脲酶活性抑制作用显著,复合污染下脲酶活性表现为叠加效应,因此选择脲酶作为土壤Cd、Pb污染的生物标记物。利用半数生态剂量模型研究发现Cd、Pb对50%脲酶活性抑制的毒性阈值分别为2 273和2 703,并通过脲酶活性与土壤重金属浓度的相关性分析,得出Cd污染土壤的健康修复基准值为1.33 mg Cd·kg-1土,Pb污染土壤的健康修复基准值为106 mg Pb· kg-1土。
  • 摘要:为了比较不同有机物料及其用量对土壤Pb的钝化效果,选择有机肥、猪粪、牛粪、鸡粪和花生麸为材料,分别以0.5%、1%、2%、4%的用量施入重金属污染土壤,通过种植3 茬生菜(Lactuca sativa L.)的盆栽试验研究有机物料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生菜生长及其Pb 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有机物料利于生菜生长,有提高生菜生物量的趋势。3 茬生菜地上部Pb 含量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第3 茬>第1 茬>第2 茬,且不同茬别之间有显著差异。对每茬生菜而言,生菜地上部Pb 含量变异较小,处理的平均值至多高于对照86%或低于对照29%,土壤DTPA-Pb 含量变异更小。因此,供试有机物料对生菜地上部Pb 含量的影响较小。
  •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玉米、青花、白菜和油毛菜间作及套作马铃薯、豌豆和西葫芦对重金属Cd、Pb、Cu 累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与油毛菜间作与单作相比较,玉米中Cd 含量显著下降了72.9%,油毛菜中Cu 含量显著下降了49.8%,套作西葫芦时Pb 含量显著下降了56.8%;间套作条件下,显著降低了重金属Cd、Pb、Cu在玉米和蔬菜可食部分的累积含量,与单作相比平均下降了30%、37.9%和28.6%。玉米和不同蔬菜间套模式是抑制作物可食部分吸收累积重金属Pb、Cu、Cd 含量的有效措施。
  • 摘要:以云南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云南大棚土壤表层中重金属元素除了Pb 元素以外,其余七个元素Hg、Cr、Pb、Cu、Cd、Zn、Ni、As的平均含量均高于露天大田对照。范围分别介于0.061~0.067 mg·kg-1,78.28~115.51 mg·kg-1,6.33~62.76 mg·kg-1,6.61~188.70 mg·kg-1,0.09~0.95 mg·kg-1,12.65~73.96 mg·kg-1,3.02~44.20 mg·kg-1之间;云南大棚土壤中Cd的污染程度较严重,其单项污染指数大于1.0,已达轻度污染程度;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不同栽培年限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评价,其综合污染指数为0.98,污染水平已达警戒级;设施栽培年限为3~5 a、6~8 a 及>10 a 时的污染指数都大于1.0,且随着栽培年限延长污染加剧。云南大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有差异,其中玉溪片区土壤Pb、Cu、Zn、As 累积较多;呈贡片区主要土壤中Cr和Cd 累积较多。利用主成分分析区划方法把八种重金属元素按照亲硫元素(Pb、Zn、Cu、As)和铁族元素(Cr、Cd)的类别将云南大棚土壤划分为两大片区,其中玉溪、曲靖、保山属于高Pb、Zn、Cu、As 区,呈贡、红河、官渡属于高Cr、Cd 含量区。
  • 摘要:采用野外采样室内分析法,对重庆市3个电镀厂污染区的23个优势植物和相应土壤中4 种重金属(铬、镍、锌、铜)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优势植物对复合污染重金属的吸收、分布、富集和转移特征。电镀污染区土壤中4 种重金属Cr、Ni、Zn、Cu的平均含量分别1 364 mg·kg-1 DW、736 mg·kg-1 DW、723 mg·kg-1 DW和561 mg·kg-1 DW分别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GB15618—1995)的3.40、3.65、1.44和1.40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和转移,因植物种类、部位、污染地及重金属种类而不同,植物吸收的重金属富集滞留在根部较多,只有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和野薄荷(Mentha haplocalyx)表现出了超富集Cr的潜力,其地上部分平均铬含量分别为1 558 mg·kg-1 DW和1 913 mg·kg-1 DW,生物转运系数(BTC)分别是1.29和1.58。但其它植物地上部分铬含量超过正常植物百倍以上有13 种,平均富集量为374 mg·kg-1 DW,变化范围145~659 mg·kg-1 DW;地上部分镍含量超过正常植物百倍以上有6 种植物,平均富集量为340 mg·kg-1 DW;变化范围为227~465 mg·kg-1 DW,它们是植物萃取修复电镀复合重金属Cr、Ni 污染的理想富集植物。
  • 摘要:本研究从铬矿渣堆放区的土壤环境中获得了对Cr(VI)有抗性和去除能力的好氧性土著细菌Cr-09(Bacillus sp),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能在有氧条件下将菌体及环境中的Cr(Ⅵ)还原为Cr(Ⅲ),并以胞内富集Cr(Ⅲ)的方式实现除铬作用。抗氧化保护酶系的活性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在Cr(Ⅵ)胁迫条件下,保护酶系中CAT、SOD、POD可通过协同作用对菌体进行保护,使得目标菌将Cr(Ⅵ)还原为Cr(Ⅲ)的作用能够正常进行。
  • 摘要:选择广东省深圳市25个代表性蔬菜生产基地进行调查采样, 利用超声波提取-硅胶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检测技术,分析了土壤中属于美国环保局“优控污染物”的6 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化合物。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检测到6 种PAEs 化合物,邻苯二甲酸正二丁酯(DnBP)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的检出率较高,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和邻苯二甲酸正二辛酯的检出率较低。6 种PAEs 化合物的总含量在12.85~43.65μg·kg-1。6 种PAEs 化合物中,以DEHP的含量最高,DnBP 次之,两者占总量的76%以上。土壤中6 种PAEs 化合物的含量均未超过美国土壤PAEs的控制标准。
  • 摘要:针对碱性盐化土壤中镉污染现象,以硝酸盐为例,实验分析土壤盐化过程中无机盐阳离子对镉形态分布的影响,探索碱性盐化土壤中镉的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 Na+、K+、Ca2+、mg2+的存在,均使土壤中镉的有效态增加,有效态的增加幅度可达到55.46%~68.39%,其影响强度依次为Ca2+> mg2+>Na+>K+;Na+、K+、Ca2+、mg2+的存在,引起土壤镉的其他各形态含量减少,其中碳酸盐态的减少量为23.61%~63.14%,铁锰态的减少量为10.77%~ 25.66%,有机态的减少量为18.11%~54.68%,残渣态的减少量为2.14%~12.78%。
  • 摘要: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不可避免对环境,特别是土壤环境造成影响。本研究为了明确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通过室内直接吸收法测定了四环素、金霉素、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四种典型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四环素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以抑制作用为主;金霉素在处理第1d和7d均有激活作用,而且激活率最高可达到51.23%,但是在其他处理时间以抑制作用为主;诺氟沙星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浓度为0.2和1 mg·kg-1对土壤微生物呼吸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浓度为5、25、50 mg·kg-1处理均为激活作用,激活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恩诺沙星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所有处理对呼吸的影响变化趋势为先激活后抑制。总体来说,到处理第15 d,所有抗生素处理的微生物呼吸作用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说明在本试验浓度处理下,这4种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没有明显毒害作用。
  • 摘要: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技术对大连地区几种食用贝类(扇贝、文蛤、青柳蛤、菲律宾蛤仔和魁蚶) 体内呋喃唑酮酶、氯霉素酶、恩诺沙星和有机磷残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测的贝类体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述几种药物残留,但其药物的残留含量均在食用卫生标准的控制下,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 摘要: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5个阿特拉津浓度(20、50、100、200、500 mg·kg-1)下皇竹草(Pennisetum hydridum)株高、生物量、根冠比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阿特拉津(20、50 mg·kg-1)对皇竹草株高、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中等浓度的阿特拉津(100、200 mg·kg-1)显著降低了皇竹草的生物量,分别降低了 34.1%和36.4%,而对株高无显著影响;高浓度的阿特拉津(500 mg·kg-1)对皇竹草生物量和株高均有显著降低的效应,最大降幅分别为40.6%和20.0%;各浓度的阿特拉津对皇竹草根冠比和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显著。皇竹草对阿特拉津胁迫具有较强的耐受力。
  • 摘要:从除草剂阿特拉津污染的土壤中,富集驯化培养分离到5 株降解菌,利用直接涂布法,获得6 株能够降解阿特拉津的菌株。通过降解效率和降解动态试验,筛选到1 株高效降解菌FM326,该菌能以阿特拉津为唯一的碳源和氮源生长,培养96 h 后对1 000 mg·L-1阿特拉津降解效率达到97%。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 序列分析,菌株FM326 被鉴定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 .)。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 ℃,最适生长pH 值是5~9,好氧生长。
  • 摘要:城市污泥的生物干化及产物农用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基于中试规模,探讨了不同调理剂对生物干化堆体温度和产物含水率的影响,分析了干化过程中有机物的降解,及干化产物生物稳定性和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以稻草为调理剂的堆体最高温度可达67 ℃,干化产物含水率可从73%降至52%,产物4日耗氧呼吸速率降至10 mgO2·g-1 DM,显示了较好的稳定性。生物干化过程中,蛋白质和腐殖质含量逐渐降低,而多糖含量比较稳定。生物干化后使得产物重金属含量有所提高,除Zn部分超标外,其余重金属均未超出《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84)规定的限值。
  • 摘要:以猪粪为原料,在不同温度下制备生物碳, 并对其进行除灰处理,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灰分含量生物碳与西维因的相互作用。生物碳含有无机矿物, 不定型有机质和结晶态芳香碳, 且随温度升高, 灰分含量增加, BET 比表面积增加。生物碳对西维因的吸附表现为非线性, 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 方程, 且随生物碳制备温度的增加, 非线性增强。生物碳除灰后,吸附作用大大增强。生物碳对西维因的吸附是分配作用、孔填充作用、电子供体-受体作用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生物碳不同以及西维因浓度的变化,吸附机制发生变化。生物碳可提高溶液pH, pH 随生物碳添加量和制备温度而升高, 生物碳的矿物组成对西维因水解具有催化作用, 水解速率及程度与生物碳灰分含量成正相关。
  • 摘要:当前,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本文分析了畜禽养殖排污节点、主要危害及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指出我国现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提出尽快出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建议。
  • 摘要:以基于人工鱼礁为构建主体的大亚湾海洋牧场为研究实例,以2007年3月至2009年5月现场调查数据为基础,评价分析了大亚湾人工鱼礁型海洋牧场作为一种资源养护与低碳渔业生产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大亚湾人工鱼礁海洋牧场的生态调控效果明显,礁区海域水体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总体明显高于附近海域,附着生物物种丰富;礁区渔业资源种类和数量均显著增加,渔业资源优势种中的优质经济鱼类种数和生物量明显增加,资源密度是附近海域的1.92~15.58倍。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结构趋优,服务价值趋大,2008年人工鱼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达1 940 万元·km2,远高于附近海域的620 万元·km2。礁区的固碳能力提高了1 144.69 kg C,相当于4.20 t CO2。应用实践显示,人工鱼礁型海洋牧场建设不仅有效养护和增殖了水生生物资源,而且是一种有效的低碳渔业生产模式。
  • 摘要:通过对湛江4个水稻主产区的大田土壤、灌溉水、植株器官和稻米抽样测定其中的重金属镉(Cd)的含量,研究了湛江稻米生产环境及其稻米中Cd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湛江市四个水稻主产区生产的稻米中Cd的含量范围为0.034mg·kg-1~0.047 mg·kg-1,符合国家粮食卫生控制标准值,尚不存在Cd 暴露的风险;水稻种植区的土壤中Cd 含量为0.125~0.180 mg·kg-1,灌溉水的重金属Cd 含量的范围为0.001 9~0.004 9 mg·L-1,表明了湛江市水稻生产的土壤和灌溉水环境是安全的,属于国家Ⅱ级安全标准;目前,耕作农田中所产生的Cd 污染,这与水稻种植过程中施用化肥和农药并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 摘要:对不同地质条件下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模糊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层土壤以Mn 含量最高,其次为Cr,泥盆系上统、石炭系上统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高,而二叠系下统、第四系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低;泥盆系上统、石炭系上统土壤污染因子为As、Cr、Ni,隶属度均为三级,二叠系下统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因子为Cr,隶属度为三级,第四系土壤隶属度为一级,模糊综合指数的大小顺序为石炭系上统>泥盆系上统>二叠系下统>第四系,说明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铁锰结核的存在具有显著关系。
  • 摘要:对桂林市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村13个土壤监测点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2个有评价标准的监测项目,有10个项目全部达到国家评价标准;有5个监测点锌超标,1个监测点镍超标;综合污染指数污染等级1个监测点属轻污染等级,6个监测点属警戒限等级,6个监测点属于安全等级。对土壤中5 种PAEs 进行调查,结果表明DMP、DEP、DOP 都未检出;DBP、DEHP在13个监测点全部都有检出,∑PAEs 最大值为农田监测点,各类监测点中∑PAEs 平均值依次为农田>果园>菜地>居民点>采石场。
  • 摘要: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主要任务、预案管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建设等方面阐述环境应急监测管理“一案三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 摘要:有机胂饲料添加剂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畜禽生产,取得了相当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我国动物性食品相对溃泛的年代,对加速畜禽生产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对有机胂添加剂使用造成的环境影响的研究深入,有机胂添加剂使用是畜禽养殖面源环境砷污染的主要原因。为了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及减少砷污染对环境、人类公共卫生的危害,应在畜禽生产中限制或禁止使用有机胂添加剂。
  • 摘要:调查总结了广东省沼气建设与利用的历史与现状、成效和问题,介绍了发展农村沼气的经验,包括各级政府统一思想、落实机构与人员,加大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建立服务网点,建立示范点以点带面辐射全省的典型经验,分析了发展沼气的潜力和主要障碍, 并就将沼气建设与低碳农业、环境优美和谐新农村建设结合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