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市场
土地流转市场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1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法律、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1447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九届中国经济法治论坛、60年农村改革发展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专业成立二十周年不动产高峰论坛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土地流转市场的相关文献由12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泽仁、刘蓉、崔惠斌等。
土地流转市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447篇
占比:99.56%
总计:21541篇
土地流转市场
-研究学者
- 刘泽仁
- 刘蓉
- 崔惠斌
- 张华
- 徐丽峰
- 李长健
- 林卓
- 罗钰
- 许小云
- 钟建威
- 陈娟
- 陈海文
- 万钊
- 于爱华
- 于秀蕊
- 任志军
- 余国清
- 侯亚南
- 修海玉
- 刘任
- 刘佳
- 刘佳奇
- 刘倩文
- 刘华
- 刘宝磊
- 刘寒梅
- 刘羽飞1
- 卢生渝(图)
- 史玉苗
- 向亮
- 吴松
- 吴玲
- 周晓唯
- 国辉
- 孔令唐
- 孔爱丽
- 孙仲彝
- 孙赟
- 宋安勇
- 张德元
- 张文秀
- 张皖昌
- 张立承
- 张艳琴
- 张钦
- 张锦梅
- 张颖聪
- 张驰
- 徐志明
- 徐翔
-
-
于爱华;
吴松;
王琳;
刘华
-
-
摘要:
[目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性别差异,使得农村女性逐渐成为农业劳动的主力军,在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趋势愈加严峻的背景下,分析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同时探究在土地流转市场和外包服务市场的作用下女性化的不利影响是否有所缓解,并提出应对农业劳动力女性化问题以及促进粮食生产的相关政策建议.[方法]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使用Tobit计量经济模型,从土地流转及外包服务市场发育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我国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具有不利影响,但对不同农作物的影响存在差异.然而,土地流转市场和外包服务市场等外部环境的日益发展,能够有效缓解女性化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但两类市场的缓解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在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背景下,土地流转市场和外包服务市场的发育有助于缓解女性化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合理地制定和完善两种市场的发展政策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
-
-
孔爱丽;
张钦
-
-
摘要:
新一轮的农村改革试验,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局,紧扣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30年、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体建设、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等,当前“三农”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全面展开。为此,单县根据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总体要求,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降低土地流转风险、维护农民基本权益为切入点,重点实施了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平台的土地流转市场准入机制,开展了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的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成效初步显现。
-
-
-
-
-
林璐
-
-
摘要:
土地经营权抵押作为经营权流转方式之一尽管在法律上已无障碍,却又因为种种风险导致实践开展存在困境。在梳理面临的宏观风险与微观风险之后,发现宏观方面存在法制环境不够完善的现状,而微观方面则在借贷双方各自面临的风险:银行面临违约风险与抵押物处置风险,农户面临失地风险。在挖掘风险背后存在的深层原因乃是土地经营权所指向的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功能之后,提出完善法制环境并着重关注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对农户的意义、采用多样化风险共担模式以激励银行贷款意愿、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改善抵押物处置难之现状。
-
-
王海娟;
胡守庚
-
-
摘要:
城市化背景下农民大规模流动产生人地分离现象,如何发挥土地流转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和发展现代农业方面的作用,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将土地细碎化问题纳入土地流转制度分析框架中,发现:土地自发流转市场存在土地细碎化问题,主要包括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差异性问题、农民机会主义行为问题和高额交易成本问题;一些农村地区在个体产权基础上形成合作型土地市场,降低了交易成本,但土地流转市场仍然面临土地流转意愿差异性问题和机会主义行为问题;有部分农村地区在集体产权基础上形成集体型土地市场,可以在农民没有完全转移的情况下克服土地细碎化问题和匡正“市场失灵”.我国可以充分利用集体土地制度的制度功能克服土地细碎化问题,建立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土地流转制度.
-
-
-
浙江省遂昌县人民法院课题组1
-
-
摘要:
土地问题,关乎民生,维乎民意。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土地流转日益成为关系到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焦点问题之一。农村土地流转纠纷涉案标的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故土地流转纠纷关系农民的根本利益,社会影响巨大。本文以遂昌县为例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发放调查问卷、深入农户中进行调查.
-
-
-
-
郑浩
- 《第九届中国经济法治论坛》
| 2014年
-
摘要:
土地问题是中国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并且关乎社会的安定.现阶段城镇地区国有土地相关的制度己臻完备,而农村和城郊地区的集体所有土地制度的改革稍显落后,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土地所有权之间明显的差异,进而导致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缺乏活力.本文拟就集体土地建设用地制度进行规范分析以及法理分析,以探求建构统一的城乡土地流转市场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建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