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地利用格局

土地利用格局

土地利用格局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65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农业基础科学、测绘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7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305909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上海土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国土资源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2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2011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交流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等;土地利用格局的相关文献由48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永民、战金艳、曹广民等。

土地利用格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7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05909 占比:99.95%

总计:306065篇

土地利用格局—发文趋势图

土地利用格局

-研究学者

  • 张永民
  • 战金艳
  • 曹广民
  • 王计平
  • 赵文武
  • 邓祥征
  • 陈利顶
  • 何书金
  • 关涛
  • 冉建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亚楠; 多玲花; 张明
    • 摘要: 为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的影响,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规划体系的建立健全,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基于1995年、2005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应用CA-Markov和MCE模型并结合InVEST模型,评价和预测了土地利用演变角度下的生境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1995—2015年,草地、耕地及水域是南昌市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别,占比超过90%;建设用地急剧扩张,20 a间涨幅高达96.44%,耕地和林地是流转为建设用地的重要地类。(2)研究区整体景观生境质量显著下降,大量高等级生境景观向低等级生境景观转化;城市附近和各个流域的生境退化比较显著;生境稀缺性高的用地类型大多是耕地和林地。(3)2015—2025年期间,区内景观格局和生境质量继续保持1995—2015年的演变趋势,建设用地等生境适宜度较低的地类高速扩张,进而侵扰林地、水域和草地等生境质量优质地区,致使威胁源规模和影响范畴急剧扩大,景观破碎度水平升高,稳定性降低,这将引起研究区生境质量的持续下降。1995—2025年研究区生境质量明显退化,城镇化扩张与生态用地缩减是其主要原因。
    • 刘嫦娥; 唐彬程; 杨茂云; 潘瑛; 赵永贵; 段昌群
    • 摘要: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也是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以湿地型普者黑小流域作为对象,研究土地利用数量与结构变化特征,运用环境经济评价方法核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10—2014年,流域农田及未利用地面积分别下降1395 hm^(2)和1001 hm^(2);林地面积增幅最高,为1614 hm^(2),水域增加了395 hm^(2),而普者黑的土地利用开发水平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流域ESV由2010年29.55×10^(8)元上升至2014年41.82×10^(8)元,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其中湿地生态系统的休闲旅游与调温增湿服务价值的占比由48.78%上升为58.33%,是主要的服务类型;森林内物种保育、涵养水源的效益显著增多,农田生态系统则在粮食供给服务居多的前提下也拥有着更大的固碳释氧效益;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比值从2010年的2∶5上升为2014年的7∶10。ESV对土地利用的响应显著,ESV的年增加值为3.07×10^(8)元/a,单位面积的年增加值为7945.67元/a。土地利用变化对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结果丰富和完善了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理论与方法,普者黑小流域湿地生态系统蕴含着较大的价值,不仅有利于加强人们对湿地可持续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也为区域生态补偿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 左岍; 周勇; 李晴; 王丽
    • 摘要: 准确识别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规律和轨迹特征,对科学推进该地区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1990年、2005年和2018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构建鄂西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轨迹序列,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各项指数、弦图可视化、标准差椭圆方法,从地类总量变化特征、数量变化轨迹特征和空间变化轨迹特征3个方面开展,揭示近30年来鄂西南地区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特征与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总量变化稳定性特征明显。林地和耕地始终是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土地利用变化活跃但整体态势平缓。(2)土地利用格局数量变化轨迹主导性特征鲜明。1990—2005年以耕地和林地之间相互转换及林地的流出为主,2005—2018年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的相互转换、建设用地的进一步扩张为主,整体上地类的变化表现为空间位置上的转移。2005—2018年比199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类型更多样,土地利用变化行为更活跃。(3)空间变化轨迹集聚性和分异性特征显著。2005—2018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强度更大。近30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重心、面积、方向和扩散趋势存在空间变化。研究成果为鄂西南地区土地利用研究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 聂琪; 汤江龙
    • 摘要: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基于2000~2018年“三生”用地空间,利用FLUS-Markov复合模型预测2026年土地利用格局演变,采用斑块密度、蔓延度和土地利用景观权重而构建的区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分析模型和划分空间格网,揭示和预测粤港澳大湾区2000~2026年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为大湾区生态建设和治理、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农村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所占比例超过76%,其中2000~2018年城镇生活用地与工矿生产用地扩张面积均超150%、农村生产用地和水域生态用地分别减少14.21%和13.68%。(2)2000~2018年三期生态风险值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均在0.57~0.72范围内,空间分布表现出较高的趋同聚集性,呈现出生态风险“两翼高、中间低”分布特征。(3)研究区整体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显著加剧,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在2000~2018年面积扩张迅猛,分别增加5203.43 km^(2)和2367.31 km^(2),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心城市周边地区,两者重心均呈现出向中南部迁移的趋势。(4)据FLUS-Markov模型预测,2018~2026年期间,区内景观格局与生态风险延续2010~2018年的演变趋势,未来大湾区高风险区持续扩张,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将出现小规模集聚的高风险区,景观破碎度水平升高,大湾区生态安全可能受到一定威胁。
    • 陈艺; 蔡海生; 张学玲
    • 摘要: 以南昌市石岗镇上坪村为研究区域,分析了研究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现状、特征、问题和不足,借鉴了国内外典型村庄土地空间布局的成功经验与启示,总结出三产协调视角下村级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的思路,最后,提出了研究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格局优化的对策建议.
    • 王孙高; 杨桃萍; 孔维琳
    • 摘要: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中下游第1座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1971年开工建设,1988年投入运行以来,至今已30+a.通过建设前的1968年延续至2015年近50a共5期的遥感影像,解译分析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可能对宜昌市五区土地利用格局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认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未改变宜昌市五区的土地利用总体格局,但对工程直接影响区产生了一定影响;工程建设对宜昌市城市集群效应有一定影响,随着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从1987年至2005年宜昌市城市发展有明显的在葛洲坝左岸聚集的趋势,但随着时间延长,此种影响逐渐减小.
    • 张万顺; 张紫倩; 彭虹; 李琳; 张潇; 夏函; 章玲
    • 摘要: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河湖水质变化规律复杂、机制不确定等问题,建立了金山湖流域耦合陆面单元、河网、湖泊等不同尺度的"空-地-水"一体化模型,模拟了2017年水量、COD质量浓度和TP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3个指标的相对误差均在15%以内.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金山湖流域内水质超标严重,枯水期相对丰水期水质较差,典型枯水月12月湖区逐日劣V类面积占比大于96.66%;年内中小雨共出现31次,在中小雨后的1~3d易出现水质下降现象;大雨共出现8次,在大雨后水质得到改善;金山湖流域水质指标浓度与耕地、农村居民点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林地面积呈显著负相关,人类活动强的区域水质相对较差.
    • 曹瑀
    •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平原造林在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格局和其对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的影响。本文选择了笔者在工作中的真实事例,基于TM遥感影像技术提取到土地利用资料以及平原造林图斑资料,使用Gis和景观生态格局等方法对平原造林对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格局和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平原造林项目通常所使用到的主要是自然质量相对较低的耕地,其次是建设林地和工厂等建设用地。(2)平原造林会给当地景观布局带来一定的冲击。(3)能够提高平原造林资金对于土地开发利用的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因此得出结论:平原造林项目的实行大大增加了当地林地的面积,提高了其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但是也对当地景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降低了当地景观的多样性。
    • 曹瑀
    •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平原造林在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格局和其对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的影响.本文选择了笔者在工作中的真实事例,基于TM遥感影像技术提取到土地利用资料以及平原造林图斑资料,使用Gis和景观生态格局等方法对平原造林对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格局和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平原造林项目通常所使用到的主要是自然质量相对较低的耕地,其次是建设林地和工厂等建设用地.(2)平原造林会给当地景观布局带来一定的冲击.(3)能够提高平原造林资金对于土地开发利用的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因此得出结论:平原造林项目的实行大大增加了当地林地的面积,提高了其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但是也对当地景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降低了当地景观的多样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