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04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04-11-01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沼泽分布率大于2.5﹪,许多湿地为世界和中国所知名.对"三江源"地区玛多县土地利用进行遥感调查发现,玛多县原有的4000多个大小湖泊已干涸了2000多个,现有湖泊的水位下降明显;1990年到2000年之间,根据TM卫星资料分析结果,玛多县沼泽、河流、湖泊面积分别减少了240.2、13.1和146.5平方公里.同时,湖水咸化,内流化和盐碱化.另外,大面积沼泽湿地失水枯竭,泥炭地干燥并裸露;沼泽低湿草甸植被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草甸被揭开,沙石出露并成为荒漠,并且扩大到丘陵低岗地区形成了较为广阔的荒漠地带.据40多年的气象资料分析,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三江源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逐年减少,由此引起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冰川、雪山逐年萎缩,雪线上升,多年冻土层变薄.同时,该地区气候反常,自然灾害加剧,冰雹、霜冻、干旱、洪涝、沙尘暴、雪灾等灾害次数有增无减.根据26个气象站1967~1996年资料统计,该区雪灾指数存在近3年的准周期变化,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雪灾由偏少(小)转为偏多(大)的气候突变,90年代进入雪灾的频发期.随着近10年来异常偏暖的气候,以往长期存在的"三年一旱"、"五年二旱"逐步演变为"十年八旱",而且受灾面积增加,受灾程度加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三江源"地区湿地的组成结构(河流、湖泊、沼泽以及雪山冰川的分布)、湿地面积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水文特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湿地是"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化的敏感点和生态环境变化的脆弱点,因而也是气候变化的指标点,气候变化的后果容易在湿地首先表现出来."三江源"湿地变化对周围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科学、客观地认识三江源地区与区域气候、水文相互作用和功能的基础上对该地区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湿地作为温室气体的储存库、源和汇,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2,22]>.同时,气候变化对湿地的功能、面积和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湿地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三江源"湿地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该区湿地总面积达7.33万km<'2>,沼泽分布率大于2.5﹪,许多湿地为世界和中国所知名.对"三江源"地区玛多县土地利用进行遥感调查发现,玛多县原有的4000多个大小湖泊已干涸了2000多个,现有湖泊的水位下降明显;1990年到2000年之间,根据TM卫星资料分析结果,玛多县沼泽、河流、湖泊面积分别减少了240.2、13.1和146.5平方公里.同时,湖水咸化,内流化和盐碱化.另外,大面积沼泽湿地失水枯竭,泥炭地干燥并裸露;沼泽低湿草甸植被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草甸被揭开,沙石出露并成为荒漠,并且扩大到丘陵低岗地区形成了较为广阔的荒漠地带.据40多年的气象资料分析,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三江源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逐年减少,由此引起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冰川、雪山逐年萎缩,雪线上升,多年冻土层变薄.同时,该地区气候反常,自然灾害加剧,冰雹、霜冻、干旱、洪涝、沙尘暴、雪灾等灾害次数有增无减.根据26个气象站1967~1996年资料统计,该区雪灾指数存在近3年的准周期变化,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雪灾由偏少(小)转为偏多(大)的气候突变,90年代进入雪灾的频发期.随着近10年来异常偏暖的气候,以往长期存在的"三年一旱"、"五年二旱"逐步演变为"十年八旱",而且受灾面积增加,受灾程度加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三江源"地区湿地的组成结构(河流、湖泊、沼泽以及雪山冰川的分布)、湿地面积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水文特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湿地是"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化的敏感点和生态环境变化的脆弱点,因而也是气候变化的指标点,气候变化的后果容易在湿地首先表现出来."三江源"湿地变化对周围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科学、客观地认识三江源地区与区域气候、水文相互作用和功能的基础上对该地区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 摘要:采用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对白银市城区表层土壤重金属Cu、Zn、Pb的污染状况作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白银市城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污染综合指数以工业区为最高,其它功能区综合污染指数值较为接近;白银市城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区域特性;工业生产活动是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
  • 摘要:北京山区是北京市的重要生态屏障,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山区生产、生存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不仅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山区生态村建设是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根据北京山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今后山区的发展趋势,将北京山区生态村的理想模式分成三个模式类型,并对其布局和发展思路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摘要:本文综述了前人的研究基础,分析了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的历史和现状,指出:(1)长江上游天然林,处于长江上游的源头区,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重要的生态经济功能,但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干扰特别是长期大规模的采伐,使该区的森林严重退化,并且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经济后果,亟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快恢复重建的速度和质量,恢复天然林的健康、稳定、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效益的逐步提高,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2)提出了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依据自然演替的规律,仿拟天然原始林的组成和结构,充分利用自然演替的力量,并根据自然演替的关键环节和群落关键组成物种辅以合理的人工措施,扭转退化的趋势,跨越或缩短某些演替阶段,加快演替进程,加速森林植被组成、结构和功能特别是生态功能的恢复.(3)提出了天然林退化的概念和内涵、退化的特征及指标及长江上游天然林的干扰体系和退化现状,认为天然林退化表现在不同的尺度和水平,特别需要景观水平的规划和恢复重建,并且提出了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面临5大生态学问题:a)原始老林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b)如何加速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及其科学合理的管理管理与可持续利用;c)大面积的人工纯林的管理、经营方向及其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生产力的提高;d)怎样加速严重退化迹地次生灌草丛的恢复重建,尽快恢复其生态功能和稳定性;e)生境破碎化与合理的景观配置和景观管理.(4)分析了恢复重建的理论基础如生境恢复与种群建立理论、群落演替理论、生态系统自我调控理论、景观异质性与镶嵌理论等,指出退化天然林主要靠利用自然力进行恢复重建,其优先途径就是采取科学合理的封山育林.我们将传统的封山育林概念进行了拓展,封山保护只是进行退化天然林恢复的前提和基础,更要"育"的人工能动作用,不仅要靠自然力来"育",而且重要的是在分析恢复对象历史和现实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考虑对象的退化程度、演替阶段、自然更新能力、空间位置和景观异质性等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采取相应不同的人工辅助措施,加速自然演替进程,尽早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5)提出了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的对策,认为规划和分类是前提,提高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态服务功能的质量是目的,充分利用自然力和遵循演替规律是基础,人工措施加快恢复重建速度是关键.我们在分析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退化天然林封育恢复划分的指标、标准及封育恢复类型的技术体系;提出了退化天然林封育恢复重建的四种对策:a)天然林原始老林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封禁保护;b)严重退化迹地生境恢复及种群建立;c)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恢复及调控;d)低效人工林改造.强调要从景观水平恢复重建退化天然林的保护、管理和恢复.
  •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归纳北京城市化进程中集体土地现有的开发方式,分析农民集体在其中的地位,以揭示现实中农民集体作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开发主体的重要性,分析开发中农民集体和国家、集体和企业以及集体和农民个人的关系,并探讨如何协调农民集体和国家、个人的利益分配关系.
  • 摘要:本文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的基础理论,重点评价和阐述了城市生态环境调控原理与目标,探讨了环境生态调控的方法和手段.从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城市生态建设与环境管理和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的机理与途径,以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造福人类.
  • 摘要:本文探讨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功能、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的思路和技术路线.为今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提供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基础.
  • 摘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目的是在城市存量土地的基础上,对现状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测算城市土地利用的潜在增加面积.城市土地利用宗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微观评价.本文在济南市城区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宗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理想值修正模型",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供相关研究参考.
  • 摘要:草原退化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大的资源环境问题,专家认为超载放牧是草原植被退化的最主要原因.草原群落退化演替的特征性结果主要为群落生产力的大幅度下降和优势种的更替,在以往的定性研究中有的以植被形态变化特征为纽带解释牧压和植被演替的导因结果关系,有的从能量角度出发认为物质和能量流程及收支失衡是植被退化演替的生态学实质.在定量的野外调查研究中多以植被丰富度、多样性和优势度等指标进行分析,但由于物种演化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野外调查很难对物种演化做出全面有效的判断.本文尝试将数学模型融入放牧与物种演替的因果关系中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放牧和物种演替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大量的数值模拟再现了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原植被群落的演替过程,理论上对草原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应对策进行了探讨.在无牧和适度放牧条件下,种群丰富,结构复杂,植被种群竞争机制是物种共存的主导因素.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强,草原群落作为一种自组织系统,牧压因素被正反馈放大,草原植被种群向着逆向演替方向发展,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的避食性机制成为群落演替的主导因素.
  • 摘要:从生态安全的角度探讨了我国的耕地流失和粮食安全问题.笔者认为,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所引起的耕地面积减少不应简单地算入耕地流失之列.应从大农业的角度看待农用土地在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合理转换.畜牧业等农业内部产业的用地固然会减少粮用耕地的面积,但会减轻对畜牧业以及人类消费对粮食的需求.各种形式的生态劣变是耕地资源流失和耕地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而,生态退耕应看作是对土地资源的一种保护措施和对耕地资源贮备形式.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由于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结构趋于多样化,口粮在食物构成中的比例趋于减少,简单以粮食占有量来评价国家粮食安全形势是不够全面的.本文从人体营养需求、国家粮食生产能力、消费趋势、国际市场潜力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由于人口增长缓慢,利农政策及价格对粮食生产的刺激,以及国际粮食生产和市场的巨大潜力,我国的粮食安全不存在大的问题.对粮食安全之忧是一种过时的习惯性思维.作为保护土地资源的一种措施,应对耕地资源有意识地进行生态退耕储备.
  • 摘要:;减少用材林为25﹪,将生态公益林、经济林、薪炭林比例增加到35﹪、10﹪、5﹪;大力营造针、阔混交林等,并采取"仿自然经营技术体系"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管理.由效益分析法计算显示,优化后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为11.87亿元,比优化前的9.27亿元增加2.6亿元,提高了28.1﹪.系统的健康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大岗山森林生态站20年来所做的定位研究成果以及亚林中心1990-1999年的森林资源普查数据等相关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在不断降低;林种、林龄、树种结构严重失调;活立木蓄积9年中从77.4m<'3>/hm<'2>下降到63.4m<'3>/hm<'2>,下降幅度为18.1﹪;森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效能下降;木材商品率不高,系统的综合潜力急待开发.本文依据该区社情、林情,提出了"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的优化管理模式,进行合理的森林资源结构调整;扩大林业用地面积到9197hm<'2>;减少用材林为25﹪,将生态公益林、经济林、薪炭林比例增加到35﹪、10﹪、5﹪;大力营造针、阔混交林等,并采取"仿自然经营技术体系"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管理.由效益分析法计算显示,优化后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为11.87亿元,比优化前的9.27亿元增加2.6亿元,提高了28.1﹪.系统的健康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 摘要:本文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例,探讨森林资源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试图为国家林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以福建省为例,研究了东南沿海地区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重点研究了农业资源利用的充分性、安全性以及耦合性.
  • 摘要:hm<'2>,建设用地增加了85.9×10<'4>hm<'2>.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态势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结构变动的深刻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个体股份机制的创新,为沿海土地利用类型快速转换提供了政策平台.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是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原动力,通过促进各类产业园区(包括开发区)、中心村镇建设而作用于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全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对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提升国家国际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土地资源的经济贡献十分显著,该区土地利用率达89.8﹪,远高于全国74.1﹪的平均水平.同时,由于对土地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尤其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该地区土地覆被的格局,"城进田退"的问题突出.本文着眼于20世纪90年代东南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点与问题分析,引进土地利用动态度(LDD)、区位优势度(LAD)和类型复杂度(LCD)评判指标,重点揭示了区域土地类型转换的程度、时空异质性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表明:近10多年来,东南沿海地区耕地减少122.2×10<'4>hm<'2>,建设用地增加了85.9×10<'4>hm<'2>.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态势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结构变动的深刻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个体股份机制的创新,为沿海土地利用类型快速转换提供了政策平台.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是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原动力,通过促进各类产业园区(包括开发区)、中心村镇建设而作用于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全过程.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法国罗纳大区山区的人口、社会和开发现状,重点介绍了罗纳大区近几年采取的山区促进政策,文章最后分析了法国山地资源开发对我国山区开发的启示.
  • 摘要:利用地统计学和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阜康地区土壤肥力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土壤肥力要素的变异系数在5.001﹪-66.766﹪之间,各土壤肥力质量要素都接近正态分布;(2)8种土壤肥力要素均存在空间变异结构特征;(3)除PH和全磷外,其他土壤肥力要素都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这些性质的变化都是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全N与有机质、速效N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有机质与速效N有相关性趋向呈显著相关.(5)由主成分分析得出,全氮、有机质、速效氮对第一主成分的作用较大;全钾和速效钾对第二主成分的作用较大;全磷和速效磷对第三主成分的作用较大.
  • 摘要:广西都安县地处云贵高原与广西盆地之间的喀斯特斜坡带,其土地石漠化过程和演变规律具有典型而广泛的代表性.本文利用遥感技术和GIS对这一地区土地石漠化的时空演变情况进行了动态监测,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 摘要:本项研究应用RS和GIS技术,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以黑河流域为例,通过编制全流域草地类型图、土壤侵蚀图、坡度图、自然保护区分区图等图件,从自然因素和管理角度分析,将坡度大于35﹪的草地,距离水源大于3.2km的区域,土壤高度侵蚀的区域,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其它非草场类型定为不适合和不能放牧的区域.在适合放牧的区域,根据草地类型估测产草量,从坡度和距离水源远近两个方面确定放牧强度水平,并从避免土壤侵蚀和遭遇干旱时保证植被群落弹性和再生的需要以及满足昆虫和土壤无脊椎动物以及野生动物需要两个方面考虑了满足生态需要的牧草生物量.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满足生态保护需要的草地承载力.
  • 摘要:由于大规模水土资源开发与利用,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加剧,面向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系统是支撑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黑河流域实际情况和流域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了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的模式,并应用自适用控制方法,建立了黑河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系统,包括实时调度预报子系统、实时调度决策子系统和实时修正子系统,该系统在黑河流域水资源调度工作中得到了初步应用,满足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的需要.
  • 摘要: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受破坏最严重的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发展,我们环境与资源的家底已经很薄.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从黑龙江省生态资源现状和生态安全系统功能下降等角度入手,从森林、草原、湿地、水域等方面阐述了黑龙江省人民赖以生存所面临的生态安全等问题的风险逐渐加大,并提出了建立生态资源安全评价体系和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对策和建议.由此可以看出建立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和生态补偿机制有助于从生产源头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相协调,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 摘要:黑土具有深厚的腐殖质层,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性,是土壤中的精品,辽阔的黑土区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经过人类几百年的开垦,黑土资源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现象,黑土侵蚀程度明显严重于同区域其它土壤,已对黑土数量安全和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了解和掌握黑土景观动态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对充分利用和保护黑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并充分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剖析了德惠市黑土景观动态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从景观类型面积和景观格局角度分析了1995~2000年间的景观动态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揭示了德惠市黑土不同景观类型下不同侵蚀强度黑土侵蚀率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景观类型对黑土不同侵蚀强度贡献率的变化规律.通过局部景观动态和土壤侵蚀动态空间一一对应分析,揭示了景观动态对土壤侵蚀动态的可能影响,即水田转为旱地、林地转为旱地可能会加速土壤侵蚀的发展;旱地转为水田、草地转为旱地可能会导致土壤侵蚀逆转.基于全局面积变化分析表明,德惠市黑土景观类型的总体转化方向是,旱地、林地、草地、水域、和沼泽景观向水田和居工地景观转移,而相应的土壤侵蚀沿着中度侵蚀→轻度侵蚀→无侵蚀方向转化.从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分析了德惠市黑土区5年来景观格局动态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揭示了德惠市黑土侵蚀区侵蚀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分维数、平均最近距离指数变化与侵蚀区景观及景观类型相应指数变化的关系.
  • 摘要:长期的水土保持实践经验表明,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措施.大规模建设淤地坝不仅对于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减少入黄泥沙,确保黄河安澜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3年水利部将淤地坝建设列为"三大亮点工程"之首.基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了已建淤地坝数量、淤地面积和拦泥量按区域、流域的分布特征;通过总结分析淤地坝建设的发展特点,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了五个阶段;针对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设计不合理、设计标准偏低,坝地非点源污染加剧,无效蒸发大、水资源浪费较重等问题,提出了淤地坝单坝系统、淤地坝坝系系统和节水生态型淤地坝的概念以及建设节水生态型淤地坝的基本思路和保障措施;介绍分析了节水生态型淤地坝建设的案例,以期为淤地坝亮点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沙棘适合于在干旱瘠薄的黄土高原地区生长,在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中成效显著,近年来沙棘灌丛资源发展迅速.但由于在沙棘灌丛资源保护和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使黄土高原区域整体效益并不理想.本文在分析黄土高原沙棘灌丛资源现状和效益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黄土高原沙棘灌丛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对策.
  • 摘要:本文采用样线法与样方法,调查了浑善达克沙地东南部不同沙漠化过程中沙丘植被的植物种类、数量、多度、高度、盖度和生物量等指标,确定了不同沙漠化阶段群落组成和结构,计算群落结构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和群落均匀度Js.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沙漠化过程的加强,植物群落物种呈减少的趋势,由固定沙丘的31种下降为流动沙丘的6种,盖度由40﹪~60﹪降低到不足5﹪,生物量由2582.6kg/hm<'2>减少到482.2kg/hm<'2>;群落结构层次数由4层减少为1层,分科数量由17科下降至2科;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均匀度指数呈降低趋势而优势度上升;沙漠化过程中,植被演替的终点为流动沙丘.人为正向干扰可促进植被的进展演替,促使沙漠化逆转.
  • 摘要:由于诸多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中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总体持续恶化.基于MODIS数据在大区域植被变化监测的优势,本文采用它作为基本遥感数据源,结合其他遥感数据,选取陕西安塞县及新疆艾比湖作为研究区,利用两年期外业同步观测数据及相应图象处理分析,采用植被覆盖度、生物量和植被覆盖类型等多指标进行植被生态变化监测,验证了该技术方法的可行.
  • 摘要:闽台因其区域自然背景及历史文化的相似性和经济发展时序递差性成为区域对比研究的理想对象之一.利用闽台相关统计资料对比显示,闽台耕地变化共同呈现出先增后减、时有波动、总体减少的特点,但台湾耕地的先增后减时序后移,并且减少的总趋势较缓.以各市县平均耕地产出计算,福建新增耕地质量低于被占耕地质量,而台湾正好相反.文章最后通过对福建2010年耕地面积的多元回归预测以及闽台耕地对比演绎,说明福建要实现耕地保护目标,除了依靠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外,依靠农业以及非农业的发展,提高现有耕地综合生产力更为重要.
  • 摘要:长乐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LUCC研究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以GIS为主要技术支撑,以1990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为主要数据来源,结合其他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建立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库,运用综合分析、实证分析、GIS和数学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长乐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其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本研究不仅可为长乐市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类似地区开展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提供借鉴.
  • 摘要:经济社会背景因素是喀斯特石漠化形成发展的重要原因.依托RS和GIS技术,以都安县为例,选取至道路距离、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和土地利用程度等四个经济社会背景因子,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分析各个因素与喀斯特石漠化的相关性,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主因子的权重,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划分和绘制石漠化经济社会背景指数图,对喀斯特石漠化进行经济社会背景综合分析,分析结果有利于揭示喀斯特石漠化的机制和针对性地开展石漠化治理工作.
  • 摘要:山区是一个立体的、层次的、复合庞大的生态经济系统,有它独特的运行规律,同时,不同山区的差异性很大,又各有特点.本文就此分析了我国山区的生态经济特征.
  • 摘要:民勤绿洲是我国典型的内陆河尾闾自然景观,受水文循环影响十分敏感.通过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研究,对民勤绿洲面临的严峻形势分析,提出了实施流域综合规划,各行业综合治理,跨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措施.
  • 摘要:鄂尔多斯市人均生态足迹5.2415,人均生态承载力为2.9491,生态赤字-2.29250,万元GDP生态足迹3.446.全国平均生态足迹为2.037hm<'2>,鄂尔多斯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资源利用效率低.全市乌审旗有些盈余外,其余旗县,生态足迹赤,可持续性差些.这就需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循环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
  • 摘要:锡林郭勒草原是天然草场,面积有1.97亿hm<'2>,可利用面积1.79亿hm<'2>.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即面积概念,测度可持续发展,从全盟角度生态足迹计算,生态足迹4.5083,生态承载力3.458,生态赤字——1.0499.GDP生态足迹5.1354hm<'2>万元,这说明高于全国2.037hm<'2>的平均水平,反映资源利用效益较低.加强科技投入.各旗(县)也GDP生态足迹高于全国水平.干旱缺水,植物生长期短,生物量低,荒漠化程度大些,有些旗(县)虽然生态盈余,应用面积概念表示可持续性有些不合理.
  • 摘要:公路雪害区划是公路建设和雪害防治的基础.基于服务于公路的原则,本文采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等手段,利用内蒙古自治区多年的与积雪相关的气象资料,包括年最大积雪深度、年积雪日数、年均气温、年日最低气温≤0°C的日数、积雪季节平均气温、积雪季节平均风速、年大风日数等指标及地形地貌、公路网密度等其他指标,依据区划原则,按区域-一级区(区)-二级区(亚区)-三级区(小区)四个等级,综合进行了内蒙古自治区公路雪害区划.公路雪害区划分无雪害区域与有雪害区域两个区域,无雪害区域分为1个区1个亚区和2个小区,有雪害区域又分为重度危害区、中度危害区和轻度危害区3个区,7个亚区和15个小区,各小区又包括不同的行政单元;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各个亚区的雪害分布及特征,并提出了各亚区的雪害中心和防治重点区域.
  • 摘要:论文分析了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典型区——福建长汀县的"四荒"开发利用现状和特点,通过实践证明推行产权制度改革是"四荒"资源合理利用的保证,而"四荒"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是实现"四荒"恢复生态功能、带动经济发展,实现效益协调的合理模式,这一点在实践"四荒"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中所取得的成效得以证明.
  • 摘要: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为了维持退耕成果,加快发展民族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文章以宁夏南部山区为研究区域,首先详细阐述了退耕还林还草绩效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结果指出,退耕区后续产业发展不足或缺位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群众生活质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高的根本原因.据此,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模式及其空间布局.最后,提出了实现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 摘要:爬山虎属植物属于系葡萄科系多年生木质大藤本攀缘植物,全世界约有15种.爬山虎属植物生有粘性吸盘因此可以攀缘岩石、峭壁和墙壁等.本属植物适宜生活在阴湿的环境条件下,但是也不畏惧强烈的阳光.本属植物能够普遍生存于中国大部分土壤贫瘠、寒冷、干燥的恶劣生活环境中,若条件稍好生长则更加良好.本文对爬山虎属植物基本生物学性质以及爬山虎的具体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描述,同时对国内外该属植物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总结,其中重点叙述了爬山虎和五叶爬山虎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介绍了爬山虎及其它爬山虎属植物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垂直绿化、绿化荒山和治理风沙地等用途并对该属植物的研究应用前景提出了若干建议.
  • 摘要:在高原上兴建铁路要面临着高原气候与冻土两大难题.本文探讨的是青藏铁路建设中冻土的防治,指出像掺有TiO<,2>的二氧化硅凝胶这样的纳米新材料具有广阔前景.
  • 摘要:采用遥感技术对泉州市和高雄市土地资源进行调查,通过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自动制图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得到2003年的1:50000泉州市和高雄市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对两市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分析.
  • 摘要:依据三工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发展情况以及农业用水现状,综合考虑该流域土地资源状况和农业发展方向,并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相关的宏观经济调整政策,预测了2005年、2010年和2020年流域三个水平年的农业需水量,分析了未来近20年的农业需水态势.还结合该地区工业、生活、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未来变化趋势,平衡分析了在满足未来农业需水条件下的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同时,这也为国家对该地区的国土开发、经济建设布局以及长远水资源利用问题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 摘要:沙漠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决定了高速公路沙害防治已成为交通线路沙害防治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新地—麻黄沟高速公路为例,对防沙体系的防护效益进行研究.认为新地—麻黄沟高速公路防沙体系设计合理,符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阻沙带、固沙带改变了风沙流结构,降低了输沙强度,增加了地表粗糙度,有效的起到了削弱风速,阻截流沙,控制沙丘形态变化,保持地表稳定的作用;防沙体系建成后仅节省清沙费一项,3年可收回体系建设投资,而防沙体系设计使用寿命为5-7年,若日常维护及时并辅以封育恢复天然植被措施,其使用寿命还可延长甚至长期发挥防沙作用;该地区公路防沙体系的结构配置对干旱、半干旱沙漠地区高速公路沙害防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摘要:山区资源和环境对于维系全球生态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山地资源的涵义和类型、基本特征以及山地资源管理等重大技术、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 摘要:本文以浙江省仙居县水文站为基本站,对仙居县内17个水文站和括苍山气象站的年降水量进行了时间序列订正,建立了17个水文站和括苍山气象站年降水量的时间序列订正模型.并分析了仙居县各降水量测站历年平均降水量的时间分布特征.将仙居县各降水量测站历年降水量数据与GPS实地调查所得到的各测站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数据结合起来,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仙居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模型.其次,利用1:10000仙居县的地形图建立1:10000高空间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从中得到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栅格数据,并结合仙居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模型,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得到了仙居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制作了仙居县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
  • 摘要:山区水土流失与土地利用的关系非常密切.不仅因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从根本上是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行为所致,而且,水土流失的日益严重又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危及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水土流失山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定内涵,水土流失防治必须以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为前提.针对以往土地利用规划与水土保持规划各自为政的弊端和教训,应当着眼于土地合理利用与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机结合,把土地利用规划与水土保持规划"合二为一",以实现水土流失山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山区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 摘要:论述了生态环境建设对粮食安全的促进与保障作用.通过对黑河流域生态保护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效果的剖析,认识到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不仅改善了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而且改造了基本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提高了水土资源的生产能力,储粮于地、寓粮于源.研究结果表明:到2010年可提高区域水土资源生产能力15﹪~20﹪,如遇短期区域粮食短缺,在保证生态最小需水或生态基本需水前提下,可连续3~5年启用这些"粮食生产后备基地",达到增产粮食15﹪~20﹪的目的,并且仅对下游生态造成局部可恢复性影响,流域下游地下水埋深平均下降幅度在0.4m以内.
  • 摘要: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生态水利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态水利的内涵,理论框架及实践原则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对城市水资源的配置进行了分析,认为要把生态水利的发展观充分渗透到城市水资源配置的规划,设计,实施,管理各个层面,提出了基于生态水利思想的城市水资源科学配置的理论框架.
  • 摘要:发展一个生态系统方式,维护黄河源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能力,寻求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赢途径,对保障黄河源区及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与社会稳定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生态系统方式是一个全面考虑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对生态系统进行平衡管理的方式.生态系统方式在目标、社会价值、科学和管理的作用几方面与传统的方式都有不同.依照生态系统方式,本文划分并建立了黄河源区生态系统等级框架,分析了源区生态系统的重要产品和服务,以及影响生态系统提供产品/服务的主要因素,给出了黄河源区生态系统可持续的前提目标和相应的行动重点.作为一个新的政策和决策框架,提供了黄河源区环境与经济可持续管理的另一个选择.
  • 摘要:本文以武汉市为例,探索生态足迹理论在土地利用修编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应用与实践,以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为基础,对1997、2000和2002年三个时期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 摘要:根据长汀河田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实践及2002年10月和2003年8月对治理区的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特征的野外调查资料,选取有代表性的5个区域,分别为3个不同治理措施下的重建植被区,1个保存较好的次生植被区和1个未经治理的严重退化区(作为对照区).分析其植物群落的特征,总结出水土流失治理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水土流失的治理思路.
  • 摘要:本文依据田间作物灌溉与产量模拟试验结果,采用前人试验得出的作物产量与需水的关系,以县域为单元,测算了1984~2001年石家庄市主要农作物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获得实际产量的理论需水量、理论灌溉需水量、实际灌溉耗水量、超额用水量等.结果表明,1984~2001年,按照节水高效试验所得的产量需水模式,获得石家庄市三种主要作物产量的理论需水总量为204.2亿m<'3>,年均需要开采地下水7.2~11.2亿m<'3>,尚在地下水资源可采量范围内;由于水资源的无效浪费,实际灌溉耗水量约为306.2亿m<'3>,超采地下水资源累计102.08亿m<'3>,年均超采5.67亿m<'3>,可作为石家庄市今后农业节水的理论空间上限.虽然通过全面建设节水型农业,降低脆弱性压力,仍可使农业生产的耗水量限制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范围内,但在现有作物结构、产量和技术水平下,尚有很大压力,需要政府、科学家和农户共同努力.
  • 摘要:以地球化学和包气带氯质量平衡技术相结合,通过腾格里沙漠包气带沙芯记录和石羊河流域地下水、地表水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中国西北旱区地下水补给历史及其气候特征和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石羊河流域水化学在天然状态下具有水平分带性,上游地表水矿化度小于360mg/l,下游达1000mg/l;武威盆地洪积扇地下水主要为HCO<,3>-SO<,4>型水,至民勤终端湖演变为Cl-SO<,4>型水,矿化度相应由500mg/l增加为17g/l左右.在腾格里沙漠的一个钻孔剖面记录了过去930年以来的补给量变化过程及其所反映的气候波动特征,氯质量平衡法计算的地区补给量平均仅为1.26mm,从剖面完整的记录可以将930aBP气候划分为4个干期和3个湿期.
  • 摘要:本文分三个方面对四川省人口、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相关分析,包括人口的数量和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基础与发展战略的关系,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主要资源的供需预测与对策.
  • 摘要:塔里木河上游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危机带,对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区域水土资源的开发反响强烈,主要表现在其土地利用的景观空间格局随水土资源开发程度而发生的变化.本研究以景观生态学的前沿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借助于3S技术和数理统计软件,在现代绿洲-荒漠陆地生态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系统的分析了1990-2000年塔里木河上游地区阿克苏-阿瓦提绿洲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同时对变化的影响因子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0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显著,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人为因素.
  • 摘要:本文在从理论上分析农地产权束中各产权要素对农户水土保持影响的基础上,运用在江西省兴国县、上饶县和余江县的样本村农户调查资料,通过建立农地产权与农户水土保持相互关系Logistic模型,对不同农地产权制度安排下的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及其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样本总体来看,转出行政村的权利、在行政村内转包的权利、抵押权、有无土地租赁、农户对水土流失的感知、不同的地区对农户的水土保持决策有明显的影响.但是由于研究区域社会经济背景及水土流失情况的差异性,农地产权制度安排对对不同区域农户的水土保持决策行为也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1)在兴国县,土地剩余索取权、家庭土地资源特征对有显著影响;2)在上饶县,转出行政村的权利、继承权利、农户对水土流失的感知状况和土地租赁对农户水土保持影响显著;3)转出行政村的权利、在行政村内转包的权利、抵押权和农户对水土流失感知状况显著影响农户水土保持决策.最后,文章结合研究结论,就进一步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 摘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环境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本文在中国资源与环境时空数据库的支持下,利用20世纪70年代末期、90年代末期获取的陆地资源卫星图像和GIS分析方法,对洞庭湖区近2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遥感调查,进而对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区域洪水调蓄能力的变化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变化比较显著的地类有3类:耕地减少了1.97﹪,各类建设用地总计增加了14.88﹪,水域面积增加的幅度为8.77﹪.因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区域洪水调蓄能力增加估计为6.23亿m<'3>,由此增加的湖泊容积,最大为13.01亿m<'3>.
  • 摘要: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响应因空间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建立农户水土保持空间行为变化的多元线性回归13个指标体系,对丰城市的梅林镇、湖塘乡和尚庄镇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农户空间行为特点.区位条件影响了农户收入构成的不同,尚庄镇收入结构中种植业收入比重低于梅林镇,梅林镇农户收入较依赖于种植业.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动机下退耕还林是积极的,与政策力度成正相关关系,非经济特点较明显,但其总体上水土保持行为还是弱化的:梅林镇补偿期限以外投入增加的农户为占本镇问卷农户的62﹪;湖塘乡为46.55﹪;尚庄镇为67.24﹪.在梅林镇以农业收入为主和在尚庄镇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农户对于政策的补偿都有积极响应特征,而湖塘乡农户属于从依靠农业向依靠非农业过渡期,对于以非农业收入缺乏信心,不愿完全抛弃土地,政策补偿与行为之间构成负相关关系.农户水土保持空间行为具有外在因素通过内在机制而发生作用的特点.通过进行分析预测,农户水土保持空间行为特点:(1)梅林镇处于以农业为主的收入阶段农户行为;(2)湖塘乡处于以农业和非农业为主的收入阶段农户行为;(3)尚庄镇处于以非农业收入为主的阶段农户行为.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是城市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而我国的城市供用水形势却不容乐观,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用水的增长,水危机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城市发展的大致概况,就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的供需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我国城市的水资源现状,城市水资源的特点,以及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同时,就城市作为区域水资源的一个点,认为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站在流域的角度,从流域的整体进行规划,分析城市水资源的特点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在区域的重要性.
  • 摘要:近年来,耕地资源总量正在以较大的幅度减少,其原因主要有:建设用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灾害损毁等占用,这将严重地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为了解决耕地面积的大幅下降给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威胁的情况,根据我国国情,建立了若干我国耕地总量动力方程,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若干保护耕地的建议方案,并对2004-2010年我国的耕地总量进行了数值预测.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应努力降低逐年上升的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率,并在尽量不退耕的情况下,提倡精准农业、努力提高粮食单产、调整我国人民饮食结构,降低肉类消费.
  • 摘要: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不仅能增加农业的系统效益和农民的直接收益,而且能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土壤是最大的养分资源库,存在于化肥、有机肥中的肥料养分资源和存在于大气、水体中的环境养分资源又是土壤养分的重要补给源,农用矿产资源中含有作物需要的多种养分元素,是生产化肥的原料.本文分析了各类养分资源在我国的分布、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养分资源合理利用的调控途径:一是努力提高养分资源利用率,充分了解养分资源的时空变异特征,有针对性地调节养分供应状况;二是养分资源的宏观管理与微域调节相结合;三是无机养分资源与有机养分资源配合施用,保持养分供需平衡,养分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
  • 摘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依托GIS技术,本文以都安县为例,对县级尺度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进行探讨,构建县域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系统,建立基于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这五个方面相应县级的评价体系,并对其各个乡土地进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和划分不同的土地可持续利用乡等级,最终提出高效土地利用模式.
  •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保护建设好生态环境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保证.湘中地区是湖南省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洪涝干旱、酸雨等最严重的地方,同时也是工业、农业生产的主要基地;长株潭湘江经济带——湖南的经济发展极亦在区内,而且是"9+2"——泛珠江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向外延伸的理想地段.因此,研究它的生态经济环境特点与生态建设途径是有现实意义的,十分重要.
  • 摘要:新疆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但受特殊地理位置及自然气候等因素限制,资源利用状况差,尤其是土地利用率低下.本文就在新疆这个特殊的生态脆弱区中,如何通过土地整理既能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又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提出一些符合新疆实情的基本思路,以供决策参考.
  • 摘要:新疆塔里木盆地南部绿洲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是实现这些地区脱贫致之富和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前提.干旱区水资源的稀缺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水资源利用效益的低下等是制约干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与规模的主要限制因素.必须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尽快普及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既要协调好各部门用水的利益矛盾,又要协调好各部门用水的时间差异性;既要考虑当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又要兼顾长远利益和全部利益,并能实现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三大效益的高效协调统一.本文根据研究区系统分析、水资源供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初步的提出了干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定量研究的基本框架.
  • 摘要:本文通过统计数据,采用快速聚类的分析方法,将我国2365个县市划分成5大消费区域,其中化肥消耗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下游的几个省份,而西北区最低.我国化肥生产则是N肥多集中于我国的东部和中部一带,P肥则集中于中部南部一带.国内钾资源稀缺,故生产地方较少.2002年,我国化肥N总消耗量为2562.30万t,总生产N量为2736.32万t;化肥P消费总计1345.32万t,P生产总量为792.64万t;化肥K素消耗545.58万t,K生产量为148.38万t.从生产和消费的总量来看,2002年我国氮肥供需基本平衡,磷肥和钾肥供不应求.从地区分布来看,多数地区氮肥供需基本平衡,磷肥处于需求缺口较大的地区较多,钾肥供应不足的则多集中与南部和中部.全国化肥消费和生产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分异.
  •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背景、工程规划、工程特点、环境影响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其工程综合效益.
  • 摘要:为充分了解雷达电灾害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国民经济的影响,本文运用灾害定量化方法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雷电灾害对国民经济影响造成的损失及其基本特征.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省雷电灾害高发区,同样的土地面积上雷电灾害发生的次数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倍以上;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占该地区自然灾害损失的6﹪左右,雷电灾害已经成为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第四大灾害,每年因雷电灾害损失都在5000万元以上;雷电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因地域有较大差异,但与雷电灾害的发生概率、区域经济总量关系密切.
  • 摘要:早春短命植物是分布于北疆西部荒漠及其毗邻地草原地带重要植物层片.此类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立地的水热条件的不同使得其生长发育的情况也大相径庭.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