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城市河湖

城市河湖

城市河湖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07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55187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江苏水利、水利建设与管理、水利科技与经济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7年全国河湖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产学研高峰论坛 、第八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华东七省(市)水利学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会议等;城市河湖的相关文献由192位作者贡献,包括廖日红、白咸勇、胡秀琳等。

城市河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5187 占比:99.82%

总计:55284篇

城市河湖—发文趋势图

城市河湖

-研究学者

  • 廖日红
  • 白咸勇
  • 胡秀琳
  • 丁凯
  • 倪明
  • 刘操
  • 许志兰
  • 井艳文
  • 仝启杰
  • 何国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齐雯
    • 摘要: 北京城市河湖担负着景观、供水、行洪、通航等多项功能,但受到水资源紧缺、水源水质差、点源及面源污染、水体自净能力弱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易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选择西海、后海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西海后海污染现状及其特殊重要性,实施了西海后海连通渠生物填料更新工程,采取物理、生物等不同技术措施对水质予以改善。通过对西海后海连通渠生物填料更新工程开展背景监测和跟踪监测,对其水质修复效果予以定量评价,研究水质改善修复技术措施的合理性及适用性,从而为指导城市河湖水质改善技术选择与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通过测定总磷、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指标,对所选择工程技术予以效果评估和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结合曝气使得CODcr、NH_(3)-N、TP下降,分别达到Ⅲ类、Ⅲ类和Ⅳ类水标准,水质改善明显;但设备安装对水体地理位置要求高且对行洪有一定影响,适合用于城市相对静止的湖泊通道中,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在城市河湖相对静止的湖泊通道中可以使用,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张万顺; 张紫倩; 彭虹; 李琳; 张潇; 夏函; 章玲
    • 摘要: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河湖水质变化规律复杂、机制不确定等问题,建立了金山湖流域耦合陆面单元、河网、湖泊等不同尺度的"空-地-水"一体化模型,模拟了2017年水量、COD质量浓度和TP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3个指标的相对误差均在15%以内.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金山湖流域内水质超标严重,枯水期相对丰水期水质较差,典型枯水月12月湖区逐日劣V类面积占比大于96.66%;年内中小雨共出现31次,在中小雨后的1~3d易出现水质下降现象;大雨共出现8次,在大雨后水质得到改善;金山湖流域水质指标浓度与耕地、农村居民点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林地面积呈显著负相关,人类活动强的区域水质相对较差.
    • 程涛; 邱静; 罗志发; 钟伟强; 刘达; 龚洁
    • 摘要: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下,河湖自然水文循环过程发生重大改变,严重威胁水生态、环境安全,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区域河湖受到的人为干扰和破坏十分严重,但针对城市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的研究较少,相关生态流量保障实践也十分缺乏,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开展城市河湖生态保障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该文以广州市越秀区2河4湖为研究对象,从河湖基本情况和生态流量保障存在的问题出发,梳理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和科学适用的计算方法,提出2河4湖生态流量保障的方案和具体建议,以期为越秀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 时连仲; 朴立君; 郭桂琴; 韩敏琦
    • 摘要: 文章通过对团城湖南闸管理站2019年6—9月和2020年1—4月的自动监测与人工观测在每日观测期间的水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人工与自动观测之间的差值,绘制水位变化折线图。根据水位观测规范(GB/T 50138—2010),检验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为今后的水文测验工作提供经验性参考。本次数据分析取值主要是汛期洪水和非汛期日常供水数据,分析汛期洪水影响和日常供水的稳定性,校核自动监测设备的准确性,为日常水文业务观测提供可靠依据。结果表明,自动监测与人工观测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都在仪器测量误差范围内。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测量方法的不同、水位流的变化快慢、安装位置的不同和观测时风力的影响等。
    • 高雷
    • 摘要: 城市河湖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兼具排洪、储水、供水及城市景观等功能,是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1].城市河湖贯穿于水文循环的全过程,影响着现代城市的生态系统,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是建立生态型、环保型城市的重要举措,只有将科学的措施落实于河湖水系的治理中,加强对河湖生态环境的重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引发的生态问题,维护城市发展和河湖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
    • 张少金
    • 摘要: 针对目前城市河湖水生态恢复工作开展过程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分析了城市河湖水生态恢复的工艺选择,并提出了实施有效的建设方案,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 褚俊英; 严登华; 周祖昊; 吴迪; 刘琳
    • 摘要: 为了合理确定河湖生态流量的阈值,针对城市河湖功能的特点和实际,综合体现河湖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目标的协调、河流断面与湖泊/湿地的耦合关联以及生态流量消耗与非消耗分项、存量与通量、水量与水质关系,构建了基于综合功能辨识的城市河湖生态流量计算与保障程度分析模型(MUSEF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对城市河湖生态流量大小、流量过程、流量构成、流量空间分布以及变异性进行量化计算与优化辨识,对不同来水频率条件下生态流量的满足程度进行评价,明确生态流量的调控指标要求与时机,从而为城市河湖生态保护与健康管理提供定量工具.以株洲市区河湖水系为案例开展应用,量化得出了河湖生态流量的逐月过程线、生态流量构成以及变异性特征,分析提出了不同来水频率条件下河湖生态流量的满足程度、调控指标与调控时机,为株洲市河湖生态流量的有效管理和安全保障提供依据.
    • 田巍; 陈耀文; 鲍子云
    • 摘要: 针对银川市水资源紧缺、湖泊生态补水较为困难、水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结合银川市再生水工程现状及规划情况,从再生水水量、水质及工程建设方面对再生水补充湖泊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银川市中心城区再生水可利用量超过1亿m3/a,再生水水质在近期为一级A标准,到远期可以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并在近期内将建成中心城区的再生水主管道,使再生水为湖泊於水提供了可行性.近期再生水水质低于地表水Ⅳ类标准,利用再生水补给湖泊时,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质恶化,远期再生水补充湖泊,需注意总磷指标超标问题.
    • 唐明
    • 摘要: 从"城市双修"内涵及其对城市河湖综合整治的要求入手,提出城市河湖综合治理的主要原则,进而在城市河湖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南昌市在城市河湖综合整治中采取的"治、活、修、补"等措施,提出了整治工作中的几点启示.
    • 张瑞; 刘操; 顾永钢; 孙德智; 齐飞
    • 摘要: Due to sever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in large city,the reclaimed water has been used as an important unconventional water source that was a good supplement for the urban river and lake landscape.The amount of reclaimed wate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every year.The huge supply of reclaimed water led to the seriou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To solve it,many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have been applied in urban river and lake landscape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However,the present evaluation index and method were shortcoming for the evaluation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In this study,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on-site investigation,an index system including 19 indexes,7 criteria,3 systems of environmental benefit was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performance,technical maintenance/management and social economy function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This evaluation and index system could be applied to remediate techn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urban river and lake landscape that were supplied by the reclaimed water.A group decision-making model of AHP wa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s of the indicators and the first five important index were algal biodiversity,aquatic plants coverage,dissolved oxygen (DO),comprehensive nutrition state index (TLI),and oxygen demand (PI or COD).At last,the Taoranting Lake in Beijing was studied as a case for comprehensively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wat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The evaluation result score showed a " good" state,indicating that the Taoranting Lake remediation engineering made a positive improvements on the water quality and ecosystem.The use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was suitable for the personnel and economic investment.This remedia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could be widely applied after promoting.%由于城市水资源严重紧缺,再生水作为补给城市河湖景观水体的重要水源,用量逐年加大,随之带来的水环境问题也引起关注,往往需要采用适宜的技术和工程改善水质.然而对于现有的生态修复技术和工程,缺少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其修复效果和工程技术进行综合有效的评估.通过大量的文献及实地调研,结合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河湖的特点,构建了包含环境效益、技术管理与维护及社会经济功能3个系统、7个准则和19个指标的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河湖水生态修复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群组决策的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重要性排序前5位的指标依次是:藻类多样性、水生植物覆盖度、DO、TLI、PI (COD).以北京市陶然亭湖水生态修复工程为例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陶然亭湖水生态修复工程综合评分为3.35分,评价结果属于良.陶然亭湖经过水体生态修复后,水生态系统结构较好恢复;所选工程技术适宜;人员及经济投入适中;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正面影响;工程可优后进行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