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体强度
土体强度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84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68篇、专利文献124155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山西建筑、长江科学院院报、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第27届全国土工测试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桩基工程学术会议、2015年江苏省地基基础联合学术年会等;土体强度的相关文献由480位作者贡献,包括于龙、代志宏、冯树荣等。
土体强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4155篇
占比:99.88%
总计:124309篇
土体强度
-研究学者
- 于龙
- 代志宏
- 冯树荣
- 刘松玉
- 吴恒
- 周江平
- 夏浩
- 尚思良
- 张信贵
- 张明峻
- 张晓健
- 彭凯
- 彭雄志
- 徐炎兵
- 易念平
- 杨治平
- 王伟
- 王勇
- 胡矾
- 艾传井
- 蔡昌光
- 魏小龙
- 龚辉
- 于广云
- 任亮平
- 凌贤长
- 刘振纹
- 刘润
- 叶万军
- 吕祥锋
- 周宗青
- 唐彤芝
- 孙和美
- 康馨
- 张亮
- 张健
- 张猛
- 张荷月
- 时伟
- 曹文冉
- 杨为民
- 杨均
- 杨庆
- 杨忠年
- 杨雪洁
- 林东
- 林春金
- 王忠涛
- 王泽明
- 王浩
-
-
闫锴;
王勇;
张军杰;
郭江涛
-
-
摘要:
开展沸石掺量对土体强度、变形和渗透性影响的力学试验研究。选取相同质量但不同粒径的沸石制备泥质含气沉积物样品,基于CT扫描探讨沸石法制备含气样品的效果。结果表明:沸石掺量低于10%时,沸石对土体的抗剪强度、变形特性、渗透特性不会造成显著的影响;沸石吸附氮气条件下,掺入沸石的平均粒径与所产气泡的平均直径呈线性关系,且沸石产生的气泡平均等效直径约为土颗粒d_(50)的30~40倍;沸石法制样前应对掺入的沸石进行优选。
-
-
陈常青;
龚剑影;
曹鹏;
陈跃飞;
潘重安
-
-
摘要:
介绍“易孚森”(EFS)环保土体稳定剂在大面积仓储地坪固化中的使用,以天然土壤或处理过的一般固体废物为原料,掺入 EFS 土壤固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少量胶结材料(水泥或石灰等)、不同量的 EFS 固化剂,所带来的固化效果即土体强度也不同,存在加入最佳量值。现场施工发现同条件下,时间越长,土体加固效果越好。总结分析了 EFS 固化剂在工程使用中的优缺点,特别是在超大面积仓储重载地坪原状腐植土固化处理中的应用价值。
-
-
龚壁卫
-
-
摘要: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鄂北调水、引江济淮等大型调水工程中的膨胀土问题为研究对象,从膨胀土裂隙性、强度特性和破坏特征等方面,论述了膨胀土边坡稳定的影响因素、边坡破坏机理和强度特性。研究表明,膨胀土的裂隙为胀缩裂隙和非胀缩裂隙两类,非胀缩裂隙是地层中的“原生裂隙”,胀缩裂隙是干湿循环引起的“次生裂隙”。降雨和强度衰减是大多数膨胀土边坡浅层滑动的主要因素,而非胀缩裂隙面的倾向、倾角及强度是控制膨胀土边坡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膨胀土边坡的失稳,可归纳为“膨胀变形引起的浅层滑动”和“裂隙强度控制的整体滑动”两种破坏模式,膨胀土的边坡稳定分析也应充分考虑膨胀变形和裂隙分布状态的影响;膨胀土的强度指标不能简单地用土体的“综合强度”,而应根据实际地层情况,分别以土块强度和裂隙面强度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应针对不同的破坏机理进行膨胀土边坡的处治。
-
-
闫秀英;
庞宇飞;
郭鑫;
王海东;
初欣雨
-
-
摘要:
传统的废碱液土壤净化处理方式有微生物修复技术、换土垫层处理法和桩基础处理法等,但其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地基承载力,增加地面沉降、倾斜风险概率.为此,在阐明废碱液来源与处理原理的基础上,运用渗入土内的废碱液、土颗粒及其胶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呈现地基土受碱液侵蚀后的物化机理,然后利用碎石桩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等方式净化废碱液土壤,并采用基于非共轴本构模型计算地基承载力数值,从而分析废碱液土壤净化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
-
雷鸣宇;
崔一飞;
倪钧钧;
李尧
-
-
摘要:
火后泥石流由起动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表面径流型火后泥石流和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由于表面径流型火后泥石流多发生于火灾后的前两年,水土流失严重,灾害效应明显,因此,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表面径流型火后泥石流.然而,对于火灾较长时间后发生的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现有研究相对较少,这制约了人们对于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起动条件和起动机理的认知.与表面径流型火后泥石流相比,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根-土强度的退化导致.因此,定量测定火灾后根和土强度的衰减,是了解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机理的必要条件.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的火后浅层滑坡为研究对象,针对未火烧、火烧后3年及火烧后9年的马尾松进行根系数量统计、根系极限抗拉力测试、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测试及对不同火烧后时间的坡体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火后根系数量、极限抗拉力随火后时间而递减.由于火灾造成植被死亡根系腐烂,土中产生大孔隙,使得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下降,进而造成降雨条件下的浅层滑坡的起动.研究成果解释了火灾后数年内浅层滑坡-泥石流的起动机理,为滑坡型火后泥石流防灾减灾提供了数据支撑.
-
-
宰德志;
庞锐
-
-
摘要:
滑坡滑动距离是衡量边坡失稳致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Drucker-Prager弹塑性本构模型,应用物质点法研究了土体强度对失稳边坡滑动距离的影响.首先,通过干燥铝棒坍塌试验和黏土边坡大变形算例验证物质点法程序,分析了离散物质点数量对边坡失稳模拟结果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坡角下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对失稳边坡滑动距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邻物质点间距取0.4 m进行数值模拟能够保证结果的精度且计算效率高;随着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增大,滑动距离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边坡失稳过程是以坡脚处产生较大塑性应变开始,塑性区域不断扩展至坡顶形成贯穿的滑裂带,进而整体失稳.物质点法能够再现边坡失稳的整个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滑坡的致灾机理进而为边坡加固措施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
-
张渭军
-
-
摘要:
在寒区工程建设中,冻融循环会引起土强度和变形特性发生改变.为了研究多次冻融循环后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的变化量,本文以冻融和非冻融的粉质粘土饱和试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三轴等向压缩试验和弹性模量试验,比较了冻融循环对土样强度参数和变形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冻融和非冻融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均呈应变硬化型,对于原状试样冻融作用破坏了其结构性;冻融作用导致土体强度的降低,主要体现在粘聚力的降低,约降低了55.6%;冻融循环对变形参数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是弹性模量的降低,降低了31.2%.该研究结论可为工程冻害处理提供参考,也可为相关研究的数值计算提供试验参数.
-
-
-
黄祈鑫
-
-
摘要:
沿海地区因长时间的海水冲刷及海相沉积作用而形成了具有复杂力学特性、湿化特性及结构性的洪冲积性粉土.为研究该类型粉土的工程应用问题,文章结合广西某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在颗粒力学与土骨架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假设土颗粒的接触和堆积形式,分析了土体颗粒粗细占比变化对土体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进而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粗细土颗粒含量的最佳比例,并提出了针对该类型土的评价方法.
-
-
罗瑞鹏;
郑小东
-
-
摘要:
通过对CMA生态改性剂的改性原理的简单介绍,研究了蒙华铁路膨胀土路堑施工中的应用效果.CMA膨胀土生态改性剂的应用是采用一种化学方式处理膨胀土的施工技术,该技术方法实用且简单,提高了改性施工后的的路堑边坡土体强度和稳定性,起到了边坡绿化美化的功能.本文探讨了CMA生态改性剂应用技术对膨胀土路堑边坡改性以及边坡绿化恢复,通过改性后的膨胀土具有较好的工程效果.
-
-
ZHENG Gang;
郑刚;
YU Dan-yao;
俞丹瑶;
CHENG Xue-song;
程雪松;
PAN Jun;
潘军;
WANG Ruo-zhan;
王若展
- 《第十三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
| 2018年
-
摘要:
在基坑坑底隆起稳定性分析中,准确的破坏模式及滑动面是确定安全系数的基础.然而,基坑坑底隆起破坏模式种类繁多且形式各异.传统的经典基坑坑底隆起稳定分析以及规范分析方法在破坏模式及滑动面的选取上均存在差异和局限性.基于不连续布局优化法,首先研究了土体强度不均匀性对不同宽度基坑坑底隆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软土层厚度较大且土体强度沿深度逐渐增长时,宽基坑坑底隆起滑动面并不覆盖整个坑底,即相当于软土层下部存在一硬土层,限制了滑动面向下延伸.进一步,分析了围护结构长度及抗弯强度对破坏模式及安全系数的影响,并提出以滑动面触碰围护结构来区分宽窄基坑.在宽基坑中,当围护结构嵌固深度较小时,失稳破坏滑动面并不通过桩底,此时应用绕最下道支撑的圆弧滑动模式时应适当修正滑动面半径.对于窄基坑,应用圆弧滑动模式时需修正坑内滑动面,以考虑窄基坑的空间效应对安全系数的提高作用.
-
-
CHEN Wenwu;
谌文武;
L(U) Haimin;
吕海敏;
CUI Kai;
崔凯;
WU Guopeng;
吴国鹏
- 《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为了探讨氯盐和硫酸盐对遗址土体强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对洗盐后的素土分别以0.2%的梯度加入NaC1和Na2SO4两种可溶盐,测试特定盐分含量和类别的含盐土在干旱环境下的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波速以及抗风蚀能力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环境条件下,盐分的存在对土体起着一定的胶结固化作用,使得土体的强度表现出相应程度的增大,并且硫酸盐对土体的胶结固化作用比氯盐显著.随着盐分含量的增加,含盐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呈现出指数形式的增大;垂直于压制方向和平行于压制方向的弹性波速均呈现出增大的趋势;随着挟沙风速的增大,试样的风蚀损失量增加,同时在18m·s-1的挟沙风速作用下,随着盐分含量的增加,试样的风蚀损失量逐渐减小,含盐试样表现出渐进破坏的形式.
-
-
王懿;
王伟超;
张玉;
徐帆;
张方方
- 《第十九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2019年
-
摘要:
当极区冰山在风浪流的作用下靠近海岸线时,会出现冰山底部凿击海床的现象,从而对极区埋设的海底管道产生危害.针对极地海底管道的冰凿击灾害问题,基于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冰-管-土耦合作用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冰凿击载荷下土壤变形情况及海底埋设管道在土壤中的变形机理,发现了冰凿击过程中由于管道周围土体绕流使得管道变形呈现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土体强度变化对土壤和管道变形的影响规律,为我国极地油气资源开发管道安全保障提供了理论支持.
-
-
干焕军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技术交流大会暨第十届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淤泥固化技术作为一种在水泥搅拌桩基础上研究开发的新型软基处理技术,可直接在各种淤泥软基表面进行处理,提高土体强度和承载力,并有效减小工后沉降,同时在性能效益和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具备一定优势.近年来,通过在浙江宁波、宁海、台州滩涂及吹填软土地基中较大规模的应用,此项技术及设计、施工工艺已然成熟.目前正在山东威海、东营逐步推广,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
-
-
ZHA Fu-sheng;
查甫生;
XU Long;
许龙;
CUI Ke-rui;
崔可锐
- 《2015中国(上海)国际地下水、土壤监测与修复技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土体受到重金属离子污染后,会引起土的工程性质的改变,重金属离子的渗出也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在国外,目前常采用水泥固化技术来处治重金属污染土;而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很少.主要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在不同污染物掺量、污染物类型、水泥掺量以及养护龄期条件下固化污染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金属污染物的存在会导致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较小幅度的降低,但随着水泥掺入量及养护龄期的增加,土体强度会有显著提高.试验结果还发现,不同的污染物类型及掺入量对固化污染土强度存在不同的影响,NaCl能促进水泥固化土早期强度的提高,而CuCl2和AlCl3,则会阻碍水泥与土的固化反应.
-
-
许敏;
颜世明;
方磊
- 《2015年江苏省地基基础联合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无机固化剂在路基填料改性中广泛应用.选取苏北地区常见的低液限粉土作为研究对象,设计6组不同改性试验方案,对改性土分别进行XRD试验、BET比表面积微观试验和CBR试验.结果表明:NaOH和F-的加入会使土体强度降低,Na2SiO3在碱性环境下对土体强度提升明显,Ca2+的加入会提高土体强度;改性后土中的长石、云母以及高岭石的含量降低,生成了硅酸钙、硅灰石以及水化硅酸钙(CSH);土中孔径小于5nm的孔的比例增加,比表面积与土体CBR值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
-
YAN Shu-wang;
闫澍旺;
LI Jia;
李嘉;
JIA Zhao-lin;
贾沼霖;
SUN Li-qiang;
孙立强
- 《第十二届全国桩基工程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桩基础是海洋石油平台常用的基础形式,受海上环境的限制通常分段制造、运输和锤击贯入,各桩段通过焊接连为整体,若接桩等造成停锤时间较长,后继打桩可能产生拒锤现象.打桩过程中桩周土体会积累很大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使桩周一定范围内土体发生水力劈裂现象,导致桩周土体排水固结及强度恢复速度加快,停锤时间越长,土体强度恢复程度越大,造成后继打桩困难甚至拒锤.提出了一种通过疲劳因子β考虑停锤期间土体强度的恢复,利用GRLWEAP软件计算后继打桩贯入所需锤击数并判断拒锤风险的分析方法.将工程实例和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文中方法计算得到后继打桩贯入锤击数和实测值接近,表明其可行且应用性较强,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
-
-
FENG Yasong;
冯亚松;
夏威夷;
XIA Weiyi;
DU Yanjun;
杜延军;
ZHANG Liming;
张黎明
- 《城市地下空间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论坛暨第八届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以某汽配厂搬迁遗留电镀车间的镍(Ni)、锌(Zn)复合污染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种新型固化剂SPB和SPC固化稳定化污染土的强度及环境安全特性.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两种固化剂修复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qu)、干密度(pd)、酸碱度(pH)、酸缓冲能力(ANC)及重金属浸出毒性、重金属形态分布等参数随固化剂掺量和养护龄期的变化规律.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污染土经固化剂SPB和SPC处理后qu和pd显著提高,相同固化剂掺量、反应稳定(28d)后,SPC固化土qu略高于SPB固化土,两种固化土pd基本相同;固化剂SPB和SPC使活性形态重金属转化为较稳定形态,重金属浸出浓度显著降低,但两种固化剂对重金属的固化稳定化效果存在差异,固化剂SPC固化稳定化Ni的效果优于固化剂SPB,而固化剂SPB固化稳定化Zn的效果更优;固化土pH显著提高,其中固化剂掺量10%、反应稳定后,SPB和SPC固化土pH分别为9.51和9.07:SPB和SPC固化土ANC均显著提高.另外,小试试验结果表明,SPC固化土pH低于PC固化土;固化剂SPC在短期养护(7天)的固化效果优于PC.研究结果可以为固化剂SPB和SPC在实际工程的现场应用提供参考和建议.
-
-
FENG Yasong;
冯亚松;
夏威夷;
XIA Weiyi;
DU Yanjun;
杜延军;
ZHANG Liming;
张黎明
- 《城市地下空间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论坛暨第八届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以某汽配厂搬迁遗留电镀车间的镍(Ni)、锌(Zn)复合污染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种新型固化剂SPB和SPC固化稳定化污染土的强度及环境安全特性.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两种固化剂修复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qu)、干密度(pd)、酸碱度(pH)、酸缓冲能力(ANC)及重金属浸出毒性、重金属形态分布等参数随固化剂掺量和养护龄期的变化规律.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污染土经固化剂SPB和SPC处理后qu和pd显著提高,相同固化剂掺量、反应稳定(28d)后,SPC固化土qu略高于SPB固化土,两种固化土pd基本相同;固化剂SPB和SPC使活性形态重金属转化为较稳定形态,重金属浸出浓度显著降低,但两种固化剂对重金属的固化稳定化效果存在差异,固化剂SPC固化稳定化Ni的效果优于固化剂SPB,而固化剂SPB固化稳定化Zn的效果更优;固化土pH显著提高,其中固化剂掺量10%、反应稳定后,SPB和SPC固化土pH分别为9.51和9.07:SPB和SPC固化土ANC均显著提高.另外,小试试验结果表明,SPC固化土pH低于PC固化土;固化剂SPC在短期养护(7天)的固化效果优于PC.研究结果可以为固化剂SPB和SPC在实际工程的现场应用提供参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