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氮作用
固氮作用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142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9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51372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植物学报、农业现代化研究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1年环境污染与大众健康学术会议、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植物环境生理学术讨论会、中国核学会全国第七届稳定同位素学术成果交流会等;固氮作用的相关文献由292位作者贡献,包括姚允寅、陈明、刘建治等。
固氮作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1372篇
占比:99.73%
总计:51510篇
固氮作用
-研究学者
- 姚允寅
- 陈明
- 刘建治
- 刘强
- 刘鑫
- 卢聪
- 尤崇杓
- 张希忠
- 张炳星
- 方大惟
- 易平
- 曾定
- 李元芳
- 李哲斐
- 李法云
- 李贵全
- 江木兰
- 洪莉
- 涂志华
- 王发珠
- 王娟娟
- 罗孝扬
- 范志平
- 贺晔
- 郭厚良
- 郭数进
- 陈因
- 陈金标
- DU LIJUAN CAO YACHENG and SUN GUOQING(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O. Box 821 Nanjing 210008 China)
- Francesca Naliaka Lusweti
- Nelson W. Khisa
- R.H.伯里斯
- SHI SHULIAN
- W.J.布利尔
- Zaddock MacOsore
- Ч.ВМ
- 丁明懋
- 丁晓红
- 丁鉴
- 上官铁梁
- 于凯晗
- 亓化俭
- 付军侠
- 付增光
- 任娟
- 任承钢
- 何春丽
- 侯向阳
- 侯慧云
- 侯景琴
-
-
毛土有;
吴新明
-
-
摘要:
采用生姜间作豇豆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不仅能增加收获一茬豇豆,而且前期能利用豇豆苗架为生姜遮阴,后期又能利用收获后的豇豆残体覆盖生姜畦面抗旱保湿,还能有效利用生姜浅根性、豇豆深根性的根系互补特点分层吸收土壤养分,并且利用豇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减少氮肥施用量,一举多得,生态绿色,增收效果显著。
-
-
全丽敏
-
-
摘要:
1试验目的大豆中的根瘤菌虽然是具有固氮作用,但如果缺钼会影响根瘤菌固氮,进而影响大豆的产量。通过取土,检测出中微量元素含量,尤其是钼元素含量是否够用。在凌海市大豆主栽地块,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田块,在土壤养分状况检测完成的基础上,通过田间试验,确定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开展大豆施用钼、硼元素肥效试验。
-
-
韩佳悯;
罗剑飞;
林炜铁
-
-
摘要:
本研究从酿酒废水中分离了一株化能自养硫氧化细菌LS2,通过16S rRNA基因和硫氧化功能酶基因soxB分析表明该菌株与Halothiobacillus亲缘关系最近,但Halothiobacillus sp.LS2的基因组中存在完整的固氮酶基因簇nif,其关键编码基因nifH与Acidithiobacillus属中A.ferrooxidans和A.ferrivorans相似性最高,均高于80%.通过细胞水平的比较研究,菌株LS2在有氮和无氮条件下均可生长,在1 mM NH4+的条件下生长量最高可达1.98×107/mL,而无氮条件下生长量较有氮条件下少,最高可达1.37× 107/mL;基于基因表达分析,菌株LS2的nifH表达量因氮源存在而下调,硫代硫酸盐浓度增加而上调,其中在5 mM S2O32-浓度下其表达量上调了约33倍.说明该菌的固氮作用与硫氧化反应息息相关.本研究获得了一株具有固氮能力的化能自养硫氧化细菌,所获得的结果可为含硫化物废水的治理提供一种新思路.
-
-
杨琦;
刘淳劼;
郭兵;
段盛文;
成莉凤;
冯湘沅;
郑科;
彭源德
-
-
摘要:
内生细菌是影响植物宿主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目前,苎麻中具有促生潜力的内生细菌鲜见报道.该研究从表面消毒的苎麻根部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纯化,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对所分离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从溶磷能力、固氮能力及产ACC脱氨酶潜力三个方面评估了内生细菌的促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从苎麻根部共分离出12株细菌,经鉴定8株细菌属于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其余4株细菌分属于Pseudomonas umsongensis、Pseudomonas sp.、Ba-cillus solani、Lysinibacillusxylanilyticus.促生特性试验表明,10株细菌具有溶磷能力,11株细菌具有固氮能力,但所分离内生细菌的产ACC脱氨酶潜力不高.苎麻根部内生细菌具有良好的溶磷、固氮等促生长特性,在农业微生物单一或复合菌肥开发利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
高同国;
袁红莉;
侯慧云;
姚艳辉;
高峰
-
-
摘要:
氮素是作物生长的关键限制性营养元素之一,氮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腐植酸类物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有机碳库,参与到地球碳氮循环的各个方面.本文阐述了腐植酸与氮循环各环节的关系,对解析腐植酸在地球化学氮循环中的作用、合理施用腐植酸类肥料调控和管理氮平衡、开发腐植酸产品均具有重要意义.
-
-
-
-
国庆
-
-
摘要:
1.钼肥:钼是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的组成部分,参与包括氮素在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促进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可使根瘤菌和其他固氮微生物固定能力提高几十倍。钼可促使硝态氮由不能被利用状态变为可利用状态。钼还可改善花生对磷素的吸收,可消除过量铁、锰、铜等金属离子对花生的毒害作用使花生健壮生长。因此施用少量钼肥,具有明显作用。
-
-
刘建国;
刘卫国
-
-
摘要:
氮素是控制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和初级生产的关键限制性营养元素,氮循环是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的核心之一,随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方法与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推进了对氮循环的研究,使得对氮循环的机制和过程有了重新的认识.本文从氮循环的4个关键环节(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厌氧氨氧化及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作用)入手,介绍了每个过程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未来氮循环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氮循环关键过程的了解和氮素的管理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
-
皮春燕;
刘鑫;
王喆;
包维楷
-
-
摘要:
苔藓-蓝藻共生体(BCS)能固氮,是养分贫瘠地区森林氮输入的不可忽视的来源.BCS关系与固氮能力研究为科学认识生态系统氮输入与氮循环过程和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然而,BCS关系、固氮作用与机理的研究迄今未受到足够关注,报道较少,认识仍然是零星而片段化的.基于系统查阅的相关文献,该文综述了BCS的种类组成与共生关系类型、固氮能力及所固定氮的去向及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深入关注和亟待突破的4个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