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周必大

周必大

周必大的相关文献在1944年到2022年内共计19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3篇、会议论文3篇、相关期刊138种,包括船山学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四届年会、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第四届青年学者论坛等;周必大的相关文献由161位作者贡献,包括邹锦良、李光生、谷敏等。

周必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3 占比:98.4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1.53%

总计:196篇

周必大—发文趋势图

周必大

-研究学者

  • 邹锦良
  • 李光生
  • 谷敏
  • 许浩然
  • 王瑞来
  • 郭玉杰
  • 顾宝林
  • 晏建怀
  • 李精耕
  • 何忠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传志
    • 摘要: 范成大乾道六年(1170)出使金国,在金两月,与金国接伴使田彦皋交往融洽。范成大诗文中多次提及田氏。关于田氏其人,仅薛瑞兆《新编全金诗》有一简略小传。经考证,田氏生于宣和二年(1120),历任京兆府户判、兵部郎中、西京转运使、河中府尹,曾两度出使南宋,因知书识礼,通达人情,受到宋孝宗、周必大等人的敬重和好评。
    • 晏建怀
    • 摘要: 陆游存世诗九千二百余首,词一百三十余首,文集《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多部,是历史上最丰产的作家之一。他的诗歌量多质高,成就彪炳史册,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首。同朝宰相周必大称他“小李白”,但此言有不足,或不全。陆游诗风,既有李白的豪放,亦有杜甫的深沉,还不乏白居易的质朴流畅。他师承江西派诗人曾几,但早已跳出江西诗派的教条和窠臼,不事雕琢,不求奇险,主张和践行“工夫在诗外”,形成丰腴、俊逸、沉郁、豪放的独特风格。尤其是他关注国家大事,心系民族兴亡,以诗歌为武器,用生命去呐喊,在外族入侵、民族危亡之际,对偏安苟且者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吼声,充满了高亢的爱国主义激情,不仅震惊了当时,而且鼓舞了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 闵全生
    • 摘要: 宰相是对中国古代辅佐天子、总领百官的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不少朝代并没有将宰相作为正式官名,而是另设特定的官名。宋朝先后以同平章事、尚书左仆射、右仆射及左、右丞相为宰相,又先后以参知政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尚书左、右丞为“执政”,合称“宰执”。根据《宋史》中宰辅年表的记载,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至恭帝德祐丙子年(1276)前后共316年,宰执合计377人,其中居相位者133人,位执政者244人。[1]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时期,宜兴因地近临安(杭州),加之山水清丽,历来是国家政要和文臣墨客的仰慕之地,不少名流在宜兴长住或终老。据《宋史》“宰相进拜加官罢免”“执政进拜加官罢免”记载,宋代与宜兴相关的宰相有14人。除宜兴籍蒋之奇、郭三益、周葵、蒋芾4人外,与宜兴有关系的客籍宰相还有贾昌朝、李纲、王渊、胡松年、岳飞、李若谷、周必大、袁说友、李曾伯、姚希得10人。
    • 王晓彤
    • 摘要: 南宋朝远安东南,与中原金统区隔淮相望。周必大居危思危,辅佐孝宗“精修内政,外攘夷狄”,不安于近效,智在远图。现存周必大奏议文多集中于孝宗朝,孝宗励精图治,前期致力于光复,周必大的奏议文也秉持着多角度辩证分析问题并力求“深切明白,务在可行”的行文风格为孝宗出谋划策。孝宗重视网罗人才但往往法不得当,周必大奏议中就辨儒之说展开论述,并用实际举荐之人谈儒臣的虚实之争;孝宗疑心党争和藩镇割据,频繁更换将守,周必大从远图与近效的关系上分析了久任将守之利;孝宗欲平茶贼作乱,周必大在对待归正人的态度上坚持全面考察、用其所长的原则,他上奏支持归正人辛弃疾,并施行让贼寇自悔立功等进退有度、宽严并济的谋略。周必大的问题意识体现在奏议文中的辩证思想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孝宗认清了当前复杂的军政形势。
    • 胡雄健
    • 摘要: 正月初,应周必大研究会之邀,前往文成考察周必大墓,顺便翻阅了整整几大箱的历代《大峃周氏族谱》,对这位"庐陵四忠"之一的南宋中期名相的温州缘,有了更直观的认知。与永嘉学人的生死缘周必大(1126-1204),字洪道,号平园老叟。出生于苏州,祖居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并逝于庐陵。
    • 王瑞来
    • 摘要: "庆元党禁"把周必大列为罪魁之一,通常认为并非是因为他的道学建树,而是由于他曾经位居宰相的高位.作为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其政治作为让后世的研究者忽视了他在其他领域的成就.其中,对周必大思想研究,尤其是作为文坛领袖的周必大在倡导道学方面的影响,罕有论及.现借整理《周必大文集》之机,择取周必大的几篇文章,展示几个剖面,发为周必大儒学思想例论,以期抛砖引玉,来丰富一个时代的思想面貌.
    • 王瑞来
    • 摘要: 研究南宋中期的历史,无论中央政治,还是地域社会,乃至思想、文学,位至宰相的周必大,都是一位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而《宋史·周必大传》则是研究周必大的最为基本的文献之一。然而已有一定研究积累的周必大研究,对《宋史》本传的研究则尚付阙如。其实,包括《宋史·周必大传》在内的正史列传,通过史臣的甄别取舍,在某种程度上说,内容要比出自私家的碑传更为可信和丰富。在重视发掘新史料的同时,更应当重视基本文献的解读。透过解读《宋史·周必大传》,一个承平时代的士大夫的不平凡作为得以清晰浮现。其所关涉的各种事相,也为解码南宋中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线索。
    • 张书慧
    • 摘要: 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卷是辽宁省博物馆宋代书法藏品中极为珍贵的一件,也是传世欧阳修书法墨迹中兼具文学性和书法特征的一件。书心纸本,纵30.5、横66.2厘米,由欧阳修书《欧阳氏谱图序》稿、《夜宿中书东阁诗》和北宋中书所录旨挥三部分内容构成,无欧阳修款印,这三段内容左侧各有一段南宋周必大的题记。书心后接拖尾,纸本,纵30.4、横308.1厘米,有元明张雨、欧阳玄、宋濂等13人题跋。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卷在流传的千年之中引起了大量关于欧阳修谱牒学、经学、书法、文学的相关研究,影响自宋至今,是欧阳修传世书法墨迹中最具特色的一卷。
    • 朱梦筱; 盛志梅
    • 摘要: 《玉堂杂记》是南宋政治家周必大撰写的记录当时典章制度之书.该书最初版本已经失传,现存《玉堂杂记》均在各丛书之中.《玉堂杂记》各版本之间互有关联,宋刻《百川学海》本为各版本之源头,明代华珵刻《百川学海》本则与明清各版本的《玉堂杂记》关系紧密,不同年代《说郛》本的《玉堂杂记》呈现出不同的版本特点,早期刻本与明代华珵刻《百川学海》本并列,亦有一些版本由于信息较少无从判断.
    • 熊言安
    • 摘要: 美藏本《西塞渔社图》,董其昌跋提出系王晋卿作,而范成大、洪迈、周必大等南宋诸家跋则为李次山而发,一画二主,自相矛盾;从位置改装、书风和印章看,董跋应系伪迹;周必大、洪迈跋存在文字抄写和文史常识错误,范成大跋书风与真迹迥然不同,"吴郡侯印"与范氏仕途履历相违,此皆说明南宋诸跋不是真迹;张丑《真迹日录》认为画"系院人笔",当可采信;《西塞渔社图》有可能据文献记载作伪.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