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后装治疗

后装治疗

后装治疗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1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86242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中国医疗设备、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当代护士(专科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山东省抗癌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山东省第四届肿瘤学术大会等;后装治疗的相关文献由57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书旭、麦苗青、余辉等。

后装治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7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86242 占比:99.96%

总计:486421篇

后装治疗—发文趋势图

后装治疗

-研究学者

  • 张书旭
  • 麦苗青
  • 余辉
  • 刘陶文
  • 徐海荣
  • 欧阳翼
  • 郎锦义
  • 吉燕翔
  • 周航
  • 张新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慧
    • 摘要: 目的研究宫颈癌调强放疗联合后装治疗的早期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方法86例宫颈癌患者,经调强放疗联合后装治疗后,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近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临床指标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肠道反应与骨髓抑制为患者放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77例患者发生骨髓抑制,占比为89.5%(77/86),Ⅲ级以上严重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36.0%(31/86)。9例患者发生1级和2级为急性肠道反应,占比为10.5%(9/86)。患者疾病进展(PD)、疾病稳定(SD)、部分缓解(PR)、完全缓解(CR)占比率分别为1.2%(1/86)、1.2%(1/86)、19.8%(17/86)、77.9%(67/86),总有效率为97.7%(84/86)。中度贫血、放疗前化疗史,既往化疗发生Ⅱ级以上骨髓抑制、同步化疗为患者严重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化疗为严重骨髓抑制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联合后装治疗,效果理想。中度贫血、放疗前化疗史、既往化疗发生Ⅱ级以上骨髓抑制、同步化疗的患者出现严重骨髓抑制的风险更高。另外,同步化疗有可能独立地预测严重骨髓抑制。
    • 章孟星; 张易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病人后装治疗过程中的体验,为临床医务人员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宫颈癌后装治疗病人7例,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提纲深入访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并形成主题。结果:宫颈癌后装治疗病人治疗期间的体验主要包括焦虑和恐惧、疼痛、信息需求、忍耐与成长4个方面。结论:宫颈癌后装治疗病人普遍存在不舒适感,并缺乏治疗相关知识,医务人员应以病人为中心,可通过舒适护理、系统的信息支持和同伴教育等主动为病人提供生理和心理上的干预。
    • 梁裕; 杨永英; 卢彩慧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后装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我感受及生活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3例,随机分成试验组(32例)以及对照组(3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宫颈癌后装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予以专项护理干预。分别对比两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自我感受情况,满意度情况以及干预后生活品质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在全身反应、宫颈感染、阴道炎、阴道流血发生率方面对比,前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SPB评分相比干预前较低,且试验组相比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满意度方面对比,前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躯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评分对比,前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围绕宫颈癌后装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宫颈癌后装治疗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自我感受及生活品质,同时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李慧; 付本翠; 伍金花; 刘怡彤; 王黎
    • 摘要: 通过积极的观察与及时的抢救,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阴道未再出血,受压皮肤完好,无并发症发生,而后继续放疗.总结一例宫颈癌后装治疗后大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 李纪璇; 单国平; 王彬冰; 周剑良
    • 摘要: 目的:量化分析后装治疗中,使用不同累积剂量计算方法导致的总剂量评估差异.方法:使用混合形变配准算法,对32例已完成后装插植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共计进行108次形变配准,并计算每个患者的形变总剂量.根据膀胱和直肠的体积控制情况将32例患者分为体积控制组(18例)和体积未控制组(14例),计算比较组间累积剂量体积参数(D0.1 cc、D1 cc、D2 cc)和相似度系数(DSC),并与GEC-ESTRO推荐的分次间剂量累加方法相比较.结果:DSC随形变图像相对体积比值的增大而变差.体积控制组中,GEC-ESTRO推荐方法和形变累积剂量差异(DDIR/DGEC)较小.对于膀胱,体积控制组D2 cc的DDIR/DGEC最大值为1.05,低于未控组1.07;DDIR/DGEC最小值为0.91,高于未控组0.80.提示在使用形变剂量评估过程中,形变剂量值可能比GEC-ESTRO推荐的剂量计算方法偏高5%~7%或偏低9%~20%,偏高和偏低的原因主要为参与形变的体积差异导致剂量网格缩放.而D0.1 cc、D1 cc的DDIR/DGEC更接近1.对于直肠,控制组没有观察到DDIR/DGEC偏高的情况,D2 cc的DDIR/DGEC最大值为0.99,低于未控组1.06;最小值为0.80,低于未控组0.85,但未控制组平均偏高6%.而直肠的D0.1 cc、D1 cc、D2 cc的累积剂量比值都较接近,并且差异不如膀胱显著.结论:在后装治疗中,形变体积可以影响到形变累积剂量的计算结果,合理控制形变轮廓的体积不仅有助于提高形变的准确性,而且形变总剂量评估结果更稳定,建议在后装治疗过程中重视对膀胱和直肠的体积控制.
    • 梁裕; 杨永英; 卢彩慧
    •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癌后装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我感受及生活品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3例,随机分成试验组(32例)以及对照组(3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宫颈癌后装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予以专项护理干预.分别对比两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自我感受情况,满意度情况以及干预后生活品质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较对照组在全身反应、宫颈感染、阴道炎、阴道流血发生率方面对比,前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SPB评分相比干预前较低,且试验组相比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满意度方面对比,前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躯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评分对比,前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围绕宫颈癌后装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宫颈癌后装治疗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自我感受及生活品质,同时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汤婷; 胡欣; 余谦; 钟玉仙; 江庆华
    • 摘要: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在宫颈癌后装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选取78例宫颈癌后装治疗患者作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抽签法分组:将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者设为对照组(n=39),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者设为研究组(n=39),比较两组患者的阴道自我护理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研究组阴道自我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522、5.186,P=0.033、0.023).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在宫颈癌后装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阴道自我护理依从性,并降低并发症,可借鉴.
    • 张明川; 张玲; 马一鸣; 程淑霞; 王莉
    • 摘要: 目的:探究调强放疗(IMRT)联合后装治疗对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预后影响.方法:宫颈癌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适行放疗(3D-CRT)联合后装治疗,观察组采取IMRT联合后装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SCC-Ag、CA724和CA50水平,外周血CD3+、CD4+、CD8+、CD56+细胞,血液学毒性,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68%,对照组为8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血清CEA、SCC-Ag、CA724、CA50分别为2.02±0.38μg/L,2.13±0.29 ng/mL,5.11±1.23 U/mL和16.77±3.08 U/mL,低于对照组的3.65±0.44μg/L,3.47±0.35 ng/mL,8.06±2.07 U/mL和21.19±3.67 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联合后装治疗用于宫颈癌患者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对细胞免疫的损伤,减少血液学毒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及复发率.
    • 洪卫; 杨妙瓷; 李凤虎; 刘雯; 王志勇; 罗元强; 胡银祥; 卢冰
    • 摘要: 目的 对贵州省宫颈癌后装治疗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析该项技术全省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卫生行政部门规范宫颈癌后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网络问卷结合现场调研.结果 截至2019年4月,贵州省有5家医疗机构,在3个州(市)开展宫颈癌后装治疗,全省在运营后装治疗机5台,百万人口拥有率0.14,均采用三维后装治疗技术;全省没有专职后装医师、物理师和治疗师;2018年全省宫颈癌后装治疗比49.30%.结论 设备不足、区域分布不均;医疗机构之间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职后装治疗专业队伍;病人对治疗信息获取不全等是贵州省宫颈癌后装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政策引导加快后装治疗机配置步伐;通过医联体建设,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专业社团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专业队伍建设,推动后装治疗同质化发展;建立有效的质控指标体系等是解决目前贵州省宫颈癌后装治疗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 陈春丽
    • 摘要: 目的:探讨后装治疗中宫颈癌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经病理确诊,本院2017年09月至2020年11月进行后装治疗的235例宫颈癌患者,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32岁,其中合并高血压54例,合并糖尿病23例,从后装安全、医务人员安全、放射源进行管理.结果:1例因上管疼痛一次,1 例因子宫位置插管失败,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发生放射事故.结论:通过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加强对患者安全意识管理,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加强放射源的管理,能够保证腔内后装治疗在宫颈癌治疗应用中的安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