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PCI手术

PCI手术

PCI手术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679954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吉林医学、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四届全国核素显像与核素治疗学术交流会议、第四届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第五次中西医结合新进展学术研讨会等;PCI手术的相关文献由250位作者贡献,包括严丽玉、乔禹、付宝新等。

PCI手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79954 占比:99.98%

总计:680062篇

PCI手术—发文趋势图

PCI手术

-研究学者

  • 严丽玉
  • 乔禹
  • 付宝新
  • 侯艳平
  • 刘玉敏
  • 司晓云
  • 周旭晨
  • 姚天亮
  • 张姝
  • 张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颜建娣; 欧伟兰
    • 摘要: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该院进行PCI手术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采用掷骰子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0例,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00%(3/60),低于对照组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40);观察组满意度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9,P=0.002);观察组生活质量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07、15.901、18.227、15.616,P<0.001)。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使用针对性护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 周鹏
    • 摘要: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后对其服药依从性以及不良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按数字奇偶法分组;延续性护理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法完成PCI术后护理;常规护理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完成PCI术后护理;就组间服药依从性评分、不良情绪评分(SDS、SAS评分)展开对比。结果延续性护理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8.83±2.22)分高于常规护理组(6.06±2.06)分明显(P0.05);护理后延续性护理组SDS(38.71±5.51)分、SAS(37.36±5.26)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42.75±6.75)分、(41.93±7.39)分明显(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可使其服药依从性显著提升,一系列不良情绪显著改善,改善预后。
    • 黄春凤; 潘伟业; 郑海燕
    •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行PCI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对患者进行术后1年随访,了解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依从性。并从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医疗报销、职业、慢性疾病等基本情况方面,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4例患者PCI术后1年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依从病例42例,不依从病例42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患者性别、支架数目、梗死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医疗报销、职业、慢性疾病、收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医疗报销、职业、收入是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依从性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依从性与患者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密切相关,对患者术后预后及生存质量有重要影响,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医疗报销、职业、收入,需要引起重视与关注。
    • 魏华; 兀巍; 刘瑾春; 董越娟; 魏楠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冠脉内应用硝普钠与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 收集153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进行急诊PCI冠脉内应用硝普钠与替罗非班治疗(实验组)76例和急诊PCI冠脉内应用硝酸甘油与替罗非班治疗组(对照组)77例.追踪测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 alpha,6-keto-PGF1α)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分级)、心功能改善效果. 结果 实验组cTnⅠ、GSH、SOD、NT-proBNP、IL-6、TNF-α、ET、NO、TXB2、6-keto-PGF1α、LVEF、心功能改善效果、TIMI的追踪组间得分及复测组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129、24.742、25.510、26.048、26.444、25.371、28.320、22.322、25.317、26.372、24.314、24.512、22.147,均P<0.05). 结论 急诊PCI冠脉内应用硝普钠与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于心功能改善效果显著提高,并其受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发症、病变血管数量以及干预前心功能等级的影响.
    • 王成; 刘志强; 李霞; 王奕; 田现伟
    • 摘要: [目的]探究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后患者肺部感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的关系,旨在为临床上行PCI手术治疗冠心病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某医院接受PCI治疗的86例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发生肺部感染的冠心病PCI手术患者,共39例.对照组为未发生肺部感染的冠心病PCI手术患者,共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以及淋巴细胞水平[CD3+]、[CD4+]、[CD8+]和[CD4+]/[CD8+],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与鉴定,分析病原菌的种类.[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血糖、血压、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为(2.35±0.6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为(82.61±7.98)%,白细胞计数为(13.44±1.27)×109/L,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为(1.65±0.49)×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为(77.64±7.55)%,白细胞计数为(10.68±1.21)×109/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为(50.68±5.03)%,[CD4+]为(25.03±2.44)%,[CD8+]为(24.05±2.05)%,[CD4+]/[CD8+]为(1.02±0.08),对照组[CD3+]为(56.51±5.12)%,[CD4+]为(30.66±3.20)%,[CD8+]为(22.07±2.04)%,[CD4+]/[CD8+]为(1.37±0.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例肺部感染患者共检测出病原菌4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7株(62.79%),革兰阳性菌16株(37.21%),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10株、23.26%),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7株、16.28%).[结论]肺部感染冠心病PCI手术后患者与未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相比,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不同,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增加,CD3+和CD4+水平降低,CD8+水平升高,临床上应该加以重视.
    • 潘颖
    • 摘要: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参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时比两组凝血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月后,实验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均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低于参照组的16.00%(P< 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刘美凤
    • 摘要: 目的:分析在冠心病PCI手术之后心脏康复治疗中实施心肺运动试验的效果,尤其是对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的作用.方法:分析病例选择于2019.4~2019.10时间段就诊于我院的PCI手术冠心病患者118例,以术后康复治疗不同为依据实施分组,均分例数(n=59),分别实施心肺运动试验康复治疗、常规运动指导的病例所在组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命名,对2组病例康复治疗所呈现出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相对比于对照组病例,实验组病例最大功率、最大代谢当量、最大摄氧量均提升明显,生活质量各项平均均提升明显,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在冠心病PCI手术之后心脏康复治疗中实施心肺运动试验可达到满意的康复效果,建议推广.
    • 王怡旻
    • 摘要: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与依从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100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年7月-2020年10月期间,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均分为两个组别,其中接受一般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另外接受延续性护理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护理后的依从性、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手术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8%,对照组手术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74%;观察组护理后康复知识评分、预防行为评分、定期复查评分、适当运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增强护理效果,促进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帮助患者改善身体、心理各方面,是一项值得积极推广的护理应用.
    • 孟锐; 魏玉杰; 董建增; 易忠; 王恩宁
    •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炎性反应、心室重塑和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间收治的行PCI治疗的68例老年心肌梗死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对照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予以观察组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以及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结果:两组血浆hs-CRP、TNF-α、IL-8和NT-proBNP水平以及LVEDD和LVMI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VEF水平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s-CRP、TNF-α、IL-8和NT-proBNP水平以及LVEDD和LVM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0 minTIMI血流分级均明显好转,观察组术后20 min时TIMI血流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明显降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炎性反应,抑制心室重塑,改善心肌灌注,安全性较高.
    • 张艳红; 王娜; 张青; 徐姣; 张禹辰
    • 摘要: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9年2月—2020年11月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采用心理弹性评估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弹性水平;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水平.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CD-RISC评分、ES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CD-RISC评分、E S C 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两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后续康复,提高患者生活治疗,值得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